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10)

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10)

2024-07-11 閱讀 4288

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十)

1.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2.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測許可后,方可進行。

3.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4.乙炔發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頭,不得采用紫銅制作。

5.乙炔發生器應每天換水,嚴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準用手在浮桶上加壓或搖動。

6.乙炔發生器不得放置在電線的正下方,與氧氣瓶不得同放一處,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米,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7.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施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8.嚴禁在帶壓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

9.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品的容器或管道上割、焊時,應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氣孔、口打開。

10.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時,頭部應避開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后要臥放,禁止扣放在地上,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防準離開。

篇2:汽修企業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汽車維修企業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1.焊接工作場所內,不得儲存汽油、柴油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焊接工件上不準有油跡。

2.氧氣、乙炔瓶必須固定牢固,并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膠帶不準安裝三通接頭,另接焊槍。

3.氧氣、乙炔瓶附近應備有沙土和辦制滅火器,以便發生火災時急用。

4.操作時要戴手套、鞋蓋、防護眼鏡等保護用品。

5.焊槍嘴子應避免碰擊,使用前應檢查有無堵塞,工作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關閉乙炔閥門,不得用手握拆膠管制止回火。

6.離油箱1米之內焊接時,應將油箱卸下,移置安全處,在剛超過1米的距離內焊接時,應用濕布蓋住油箱加油空、孔,并用鐵板擋好。

7.嚴禁焊接油箱、油桶之類的易燃易爆品容器。

8.焊接完畢下班時要清理場地,消滅火種。

篇3:電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三)

電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3)

1.電焊工持證上崗,按規定穿戴焊工手套,護目鏡及蓋腳布;并按規定穿耐火工作服,戴防護帽,嚴禁卷起袖口,穿短袖衣以及敞開衣領等進行焊接作業.

2.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設有可防雨,防潮,防曬的廠房和機棚,并備有消防用品,施焊現場必須通風良好,長時間施焊時應注意休息,以減少噪音危害和職業病發生.

3.在使用焊接設備前,必須檢查焊機機殼,電源線接零或接地情況;一,二次接線柱處均應有保護罩;合拉閘刀時,頭部不得正對電閘.

4.氣割(焊)前先檢查割矩的吸射情況;檢查氣瓶及減壓表的氣密性,牢固性.氣帶與割矩連接處用退火后細鐵絲扎緊.

5.定期檢查氣帶老化情況,操作前發現氣帶老化,裂紋,漏氣,打折,破損浸油情況,應予以更換氣帶.

6.接用減壓器前,必須先行開啟瓶閥吹除瓶閥接口內污物;開啟時,出口不得對準人;氧氣瓶及其他器具嚴禁沾染油脂,氧氣瓶應立直放置,防止傾倒,乙炔瓶嚴禁橫臥放置和運輸.

7.在工作中,如發現氧氣閥門失靈或不能關閉時,應讓瓶內氧氣自動跑盡后進行修理,開啟瓶閥時,應站在瓶閥側面,開啟要緩慢,以免減壓閥滑絲傷人

8.施焊現場1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品.氣瓶間距離,氣瓶與焊接現場距離均不少于10米.高空施焊時,必須掛好安全帶,地面應設明顯標志,焊件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設專人監護.

9.嚴禁在運行中的壓力管道,裝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壓,受力構件上進行焊接和切割,焊接預熱焊件時應設擋板,隔離預熱焊件發生的輻射熱.

10.雨,雪,風天氣,不得進行室外焊接作業及高空作業,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穿好絕緣鞋.

11.在容器內施焊時,容器上必須有進出風口,容器內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伏,焊接時兩個人輪流施焊,外面一人在場監護,嚴禁在噴吐過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內施焊.

12.發現回火,應立即關閉切割氧氣閥門,然后關閉乙炔閥門和預熱氧閥門,并使割矩充分冷卻后,吹盡余灰方可使用.

13.遇到乙炔瓶著火時,應用干沙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不得用泡沫,四氯化碳滅火機滅火.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輪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熄滅矩火,可用折彎前面一段膠管的辦法來將或熄滅.

14.若出現作業人員燒傷,燙傷,灼傷事故,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后到醫療點進行包扎,若出現重大傷亡和設備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傷員脫離事故區,一面進行現場急救,一面撥打120救援,同時上報工段,分廠,并保護好現場.

15.出現機械性外傷事故,現場人員應對傷者采取止血措施,進行簡單包扎后火速送醫療點搶救,同時報告工段及分廠.

16.作業結束后,清理現場衛生,滅絕火種,清除焊件余熱后切斷電源,鎖好閘箱,方可離開.

17.焊條頭,廢料件不得亂仍,應就地放置,離開時及時清理送入廢料堆,廢舊棉紗及浸油棉紗要集中回收,送入污沙池,雜物與廢紙,板應送入垃圾池.

18.對接作業時,應避免高空對接,以免對接不當造成人員擠傷或摔傷,工具使用符合規范,不得超限使用工具.

19.裝配工作時,應遵循內向外,由下向上的原則,拆卸設備時與裝配方法相反,且不可硬拉亂卸,造成裝配時位置不當而傷人.

20.必須使用已校驗氣瓶,未校驗氣瓶不得使用,并送至制氧廠統一校驗,運輸和搬運氣瓶時,應確保氣瓶放置平穩,減震圈及附屬器具齊全,嚴禁撞擊,墜落和暴曬,氣瓶不得混裝運輸.

21.搬運或運輸設備時,應找準設備重心,運輸工具必須能承受設備重量且放置平穩,必要時對設備加以固定,搬抬設備前,應先清理現場道路上的雜物,以防設備滑落或摔倒傷人.

22.處理生銹或變形工件時,應注意銹腐程度或變形走向,使用前,必須除銹或校正后方可使用.

23.水中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鞋,帶絕緣防水手套,電焊線不得放于水中,以防漏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