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管支撐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鋼管支撐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9610

鋼管支撐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鋼管吊起嚴禁所有人員停留或行走其下面。

2、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

3、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管接觸,更不得用鋼管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

4、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篇2:高大模板扣件式鋼管支撐施工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我省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扣件式鋼管支撐體系施工安全管理,預防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施工現場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高大模板扣件式鋼管支撐體系(以下簡稱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是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進行搭設的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撐體系。

第三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搭設、拆卸、檢查、驗收和管理等應遵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編制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統一規定》等現行國家標準、規范外,尚應遵守本規定。

第四條?工程設計單位應當考慮施工安全操作和防護的需要,對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等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應在設計文件中注明,并對防范生產安全事故提出指導意見。

第五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突出工程施工特點,有針對性,內容應包括:地基處理及排水、模板和支撐體系的設計計算、材料規格、鋼管連接方式、架體四周與建筑物的可靠連接、水平與縱向剪刀撐等構造設置、混凝土澆筑方案等,施工方案中應繪制支撐體系搭設詳圖,有特殊要求的應作詳細說明。

第六條?支撐體系應按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的要求,采用分項系數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設計計算應包括立桿地基承載力、立桿穩定性計算等內容,荷載取值應符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等要求,同時要考慮混凝土澆筑順序、泵送混凝土等不利影響因素。

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取205N/mm2,鋼管按Φ48×3.0計算慣性矩、回轉半徑等截面特性。當支撐體系落在地面時,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取值應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確認,必要時應通過試驗確定;當支撐體系落在樓面時,應對樓面承載力進行驗算。立桿穩定性計算應考慮架體搭設高度對穩定性的不利影響。

第七條?施工單位應組織有關方面專家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審查,并形成書面的專家組意見。專家組成員應是有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工程經驗或施工技術理論的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總人數不少于5人。專家應當對方案的可靠性提出具體論證審查意見。

施工單位應根據專家組意見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修編,并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審批后方可實施,施工中原則上不得調整施工方案。因特殊原因確需調整的,應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同意,并提出是否重新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第八條?監理單位應編制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監理實施細則,明確質量安全監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點,以及對施工單位安全技術措施的檢查方案。

第九條?施工單位應嚴格控制進場鋼管、扣件的質量,按規定進行進場驗收和檢驗;監理單位應嚴格核驗。驗收合格的構配件應加強管理。

第十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使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管選用外徑48mm,壁厚不得小于3mm。鋼管應有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彎曲、壓扁、銹蝕嚴重及打孔的鋼管不得使用。鋼管必須涂防銹漆。

2、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標識,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扣件應進行防銹處理。

第十一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支設立桿的地基應平整堅實。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工程,當立桿落在地面時,須增設強度不低于C10、厚度不少于100mm的砼墊層;當立桿落在樓面時,樓面下應采取可靠的支頂措施。

2、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底座宜采用規格不小于150mm×150mm×8mm鋼板和鋼管套管焊接組成。底座下應設置長度不少于2跨、寬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或仰鋪12~16號槽鋼。

立桿接長必須對接,嚴禁搭接。立桿步距不應超過1.5m。

立桿頂部應采用可調頂托受力,不得采用橫桿受力,且頂托距離最上面一道水平桿不宜超過300mm。當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立桿垂直度偏差應不大于1/500H(H為架體總高度),且最大偏差應不大于±50mm。

3、架體必須連續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和水平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架體四邊與中間沿縱、橫向全高全長從兩端開始每隔四排立桿應設置一道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跨越立桿最多根數為:45度時7根,50度時6根,60度時5根。剪刀撐斜桿與立桿或水平桿的每個相交處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

架體兩端與中間沿水平方向全平面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應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的構造應符合上款的規定。

架體四周與建筑物應形成可靠連接,以減少架體搭設高度對穩定性的不利影響。豎直方向按每層樓面或沿柱高不大于4m設置一道連墻件,水平方向按每3跨設置一道連墻件。如周邊無既有建筑物或構件,可采用格構柱法或其他有效方法以提高整個支撐體系的穩定性。

4、立桿、水平桿、剪刀撐斜桿的接頭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模板支撐體系桿件不得與外腳手架、卸料平臺等連接。

5、所有的節點必須都有扣件連接,不得遺漏。扣件的擰緊扭力矩應控制在45~60N?m之間。

第十二條?支撐架體搭設場地應平整無雜物,確保排水暢通,不得出現地基積水現象。

第十三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項目管理人員和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以及對施工詳圖進行說明,并做好書面交底簽字手續。

第十四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前,監理單位應檢查立桿地基、鋼管、扣件等是否符合方案要求,未經監理單位同意不得搭設。

第十五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應在施工員指導和專職安全員監督下實施,監理人員應加強過程監控,并做好相應的施工日記、監理日記。搭設人員應當嚴格執行施工專項方案及有關安全技術規定,底座、立桿應準確定位。

第十六條?支撐體系搭設過程和完畢后,施工單位應采用扭力扳手對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進行檢查并形成書面記錄,監理單位應實施旁站監理。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適當加大受力較大部位的抽檢數量。抽檢的數量為扣件數量的10%,不合格率超過抽檢數量10%的應全面檢查,直至合格為止。

第十七條?施工和監理單位應嚴格檢查和驗收程序,應對照有關標準、規范和專項施工方案提出的具體要求進行檢查和驗收。架體搭設完成后應進行驗收并形成書面驗收意見,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應到場參與驗收,未經驗收合格不得進入鋼筋安裝工序。

混凝土澆筑前監理單位應組織復驗,未經復驗合格和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書面同意,不得澆筑混凝土。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和使用過程中應避免集中堆載。

第十八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要求,并報監理單位審查同意后方可實施。

第十九條?承擔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拆除的分包單位應是具有相應資質的勞務分包企業。勞務分包單位應服從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并對搭設質量及其作業過程的安全負責。

第二十條?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架子工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第二十一條?監理單位在對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實施監理的過程中,發現施工單位未按經審批的方案搭設的,或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監理單位應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書面報告。

第二十二條?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應加強對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大檢查頻次,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對監理單位提出報告的應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事故發生。

施工單位在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前,應將工程部位、搭設時間及經審批的專項方案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報備,架體搭設完成后、混凝土澆筑一個工作日前通知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存在安全隱患的,應責令施工單位整改或者停工,并做好監督檢查記錄。

第二十三條?本規定由省建設廳負責解釋。

篇3:鋼管加固支撐檢查事項

鋼管加固支撐的檢查事項

1、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

1)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施加荷載前;

3)達到設計高度后;

4)停用超過一個月,復工前。

2、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的相關規定;

2)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專項方案)及變更文件;

3)技術交底文件。

3、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

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4)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