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了貫徹落國家的相關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做好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科學管理,有效控制潛在的職業危害因素,確保實現我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特制定職業危害隱患排查制度。
一、工作目標
認真開展職業危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隱患,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和機制建設,以治理職業危害隱患為重點,推動職業危害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隱患治理長效機制。
二、隱患排查治理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二)《職業病防治法》;
(三)《關于進一步規范企業職業危害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則
按照“排查要認真、整治要堅決、成果要鞏固、杜絕新隱患”總體要求,堅持統一部署與分級實施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短期治理與長期規范相結合,對我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隱患進行逐一排查、治理。
四、排查治理范圍和檢查類型
1、排查治理范圍:
職業健康檔案、裝載場所、破碎站、球磨機、尾礦庫等安裝或在用的防護設備設施等;
2、排查治理職業危害因素類別:
生產性粉塵、噪音、震動、車輛尾氣等。
五、排查內容:
1、各職能部門、生產公司區執行職業健康管理制度情況;
2、生產公司區現場檢查:生產公司區的總體職業健康狀況,生產公司區警示標識,防護設施運行情況,應急救援設施、通訊報警裝置運行情況,工人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工人操作規程執行情況,工人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3、對職業健康檔案管理:職工體檢健康情況職業危害應急預案是否合乎公司內實際狀況,并不斷修改完善;職業危害應急物資、防護用品設施是否處于完好狀態。
4、作業現場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排查,并詢問其監測情況,以及整改情況。
每個層次檢查要留好記錄,認真填寫檢查記錄表,制訂整改時間,有各層次負責人簽名后存檔,有相關負責人進行落實。
六、排查治理工作機制
一)、成立機構
為逐級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及時排查職業危害管理患,成立以經理郭增旺為組長,王格為副組長及各職能科室與各采區負責人為成員的職業危害管理隱患排查、整改領導小組。職業危害管理小組具體負責落實排查、整改情況。
二)、明確職責,分級管理,搞好監控:
1、公司主要負責人對全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組織召開每周一次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并組織全公司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查出的職業危害隱患責成職業危害管理小組、安全科具體負責落實。
2、調度室負責全公司的安全生產調度,協助公司長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督查、檢查,并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協助安全科落實到采區。
3、職業危害管理小組具體負責全公司職業危害隱患排查工作,對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在企業主要負責人領導下,按時組織采區、班組職業危害隱。患排查工作,指導班組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防范措施,確保生產安全
三)、根據危害程度對職業危害源實行分級管理和控制
1、重大職業危害源(點)由公司、采區、班組三級控制管理;
2、較大職業危害源(點)由控制管理;
3、一般職業危害源(點)由班組控制管理。
四)、針對職業危害因素,層層把關堵口,消除事故隱患
根據我公司的實際情況,對重大職業危害源每月至少監測一次,并制定出相應的整改、監控措施,責任落實到人,對落實情況做好檢查記錄。調度室、安全科、各采區要進行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和問題下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采區和班組及責任人員,要依照《安全生產法違法行為處罰辦法》有關規定進行經濟處罰。
七、排查治理工作方法
1、采用直觀判斷與科學檢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職業危害排查,或聘請有資質的單位定期進行鑒定。
2、根據監測排查結果,采取加強防護、更換個人防護用品、檢修防護設施、采用新技術等方法進行治理。
3、暫時不能治理的,制定隱患治理計劃,治理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1、根據隱患治理難易程度,制定治理時間;
2、根據隱患治理所需條件,由公司區負責人提出整改所需資金,報公司長簽字后實施;
3、資金落實后,要明確專人負責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經職業危害管理領導小組驗收合格后,將整改過程中的資料歸檔備查。
八、職業危害隱患的排查治理情況公示和上報
對排查出來的職業危害隱患要及時進行公示,告知所在區域的作業人員,并按要求上報到縣級主管部門。
九、本制度自即日起執行。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