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制度

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制度

2024-07-11 閱讀 7475

1.目的

為增強公司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及時處置重大職業病危害,

最大限度保障職工權益,特制定此制度。

2.適用范圍

公司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時應急救援與管理適用此制度。

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編制導則》以及國家、企業等相關管理規定。

4.專業術語

職業病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5.職責

5.1公司經理對公司職業病管理負主要責任。

5.2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面管理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

5.3公司安全環??茷槁殬I病防治工作的執行部門,全面負責現場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管理工作;負責職業病應急物資管理、維護保養監督工作。

5.4工會全面監督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并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全面監督。

5.5各科、廠負責配合安全環??茖β毠みM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培訓,應急物資使用等工作。

5.6公司財務管理科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所需費用進行支付。

6.應急管理

對主要職業危害場所,編制相應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發生職業危害時,作業人員可正確處置職業病應急事故。

7.主要目標及危害因素

制成分廠包裝--粉塵

燒成分廠煤粉庫--煤灰

各生產廠區--噪音、高溫、粉塵

8.工作要求

8.1培訓

公司安全環保科依據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對上述崗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工作培訓。

8.2應急救援

8.2.1應急救援原則:先救人再救物。

8.2.2發生職業病事故時,公司依據應急救援管理制度,對職業病事故進行救援。

8.2.3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時,各救援人員在保證自身職業健康安全情況下,去參與救援,嚴禁無防護措施參與救援。

8.3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

8.3.1在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各科、廠應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

8.3.2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依據事故上報程序,進行上報。

8.3.3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應及時調整生產工藝或封存物料,并安排人員進行啟動事故通風裝置,確保降低作業環境職業危害因素。

8.4應急物資管理

8.4.1在物資管理科應急物品間設有防護面屏、長管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面具、急救藥箱、擔架、耐酸手套、安全帽等應急物資,并設有專人管理。

8.4.2裝置區設有可燃氣體檢測儀、火災報警裝置等設備設施,定期檢測或保養,可保障作業場所安全。

9.監督與處罰

9.1對隨意動用應急物資的,公司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9.2安全環??票O督各科、廠對安全防護設施的維護保養,未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的,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9.3安全環??埔罁殬I防護標準,進行配發職業防護用品,個人未進行正確佩戴的,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篇2:石油銷售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增強**石油HB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及時處置重大職業病危害,最大限度保障職工權益,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HB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三條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源編制導則》以及國家、集團公司等相關管理規定。

第四條專業術語

職業病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第二章職責

第五條職責

(一)公司總經理對公司職業病管理負主要責任。

(二)公司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全面管理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

(三)公司綜合辦公室為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執行部門,全面負責現場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管理工作;負責職業病應急物資管理、維護保養工作監督。

(四)公司綜合辦公室全面監督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并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全面監督。

(五)各部門負責配合綜合辦公室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培訓,應急物資使用等工作。

(六)財務部門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所需費用進行預算支付。

第六條應急管理對主要職業危害場所,編制相應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發生職業危害時,作業人員可正確處置職業病應急事故。

第七條主要目標及危害因素

公司要根據各自作業場所確定各自存在危害因素的主要目標和危害因素類別。

第八條工作要求

(一)培訓

公司綜合辦公室依據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對上述崗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工作培訓。

(二)應急救援

1、應急救援原則:先救人再救物。

2、發生職業病事故時,公司依據應急救援管理制度,對職業病事故進行救援。

3、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時,各救援人員在保證自身職業健康安全情況下,去參與救援,嚴禁無防護措施參與救援。

(三)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

1、在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應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2、公司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及時依據事故上報程序,進行上報。

3、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應及時調整生產工藝或封存物料,并安排人員進行啟動事故應急處置方案,確保降低作業環境職業危害因素。

(四)應急物資管理

1、公司應根據各自實際儲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并設有專人管理.

2、防爆區作業應有可燃氣體檢測儀,定期檢測或保養,確保作業安全。

第九條監督與處罰

(一)公司應督查庫站對安全防護設施的維護保養,未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的和隨意動用應急物資的,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二)公司依據職業防護標準,進行配發職業防護用品,個人未進行正確佩戴的,納入安全績效考核,進行處罰。

第三章附則

第十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某某熱電公司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管理制度

為防止突發性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并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后有效控制和處理各類職業病危害事故,將事故對人員造成的損害降至最小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確立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各部門負責人,確定總負責人;

二、組織制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形成書面文件予以公布,應明確事故發生后的疏通線路、緊急集合點、技術方案、救援設施的維護和啟動、醫療救護方案等內容。

三、明確職業病危害的目標分布,根據使用物品的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四、確保應急救援設施完好。

應急救援設施應存放在車間內或臨近車間處,一旦發生事故,應保證在10秒內能夠獲取。應急救援設施存放處應有醒目的警示標識,確保勞動者知曉和正確使用方法。現場應急救援設施應是經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合格的產品,安全有效,定期檢查,及時維修或更新,保證現場應急救援設施的安全有效性。

五、定期演練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公司對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做出相關規定,對演練的周期、內容、項目、時間、地點、目標、效果評價、組織實施以及負責人等予以明確。如實記錄實際演練的全程并存檔。

六、公司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

(一)機構職責

1、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2、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并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4、組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二)人員分工:

1、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2、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指揮部成員:

(1)部長(站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2)安全環境職業衛生管理組織負責人:負責指揮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信息;負責車輛調配及搶救物資的運輸、供應工作;負責搶險物資及防護用品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

七、制定應急設備管理檔案,包括:

(1)應急設備管理制度書面文件;

(2)應急設備臺賬;

(3)應急設備中文說明書;

(4)職業病危害防護應急設施臺賬;

(5)職業病危害防護應急設施日常運轉記錄;

(6)職業病危害防護應急設施定期檢查記錄;

(7)職業病危害防護應急設施維修記錄;

(8)應急救援設施配備檔案;

(9)應急救援設施定期檢查記錄;

(10)應急救援設施維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