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生喜迎國慶演講稿

小學生喜迎國慶演講稿

2024-07-11 閱讀 1221

  小學生喜迎國慶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這收獲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祖國母親的六十華誕,全國上下,舉國歡騰,神州大地,普天同慶。

  63年前,一位老人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成立了!”一聲巨響,一個巨人屹立在世界的東方;30年前,又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劃了一個圈,“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經濟出現奇跡般地增長;如今,我們在以xx爺爺為核心的領導下,科學發展,突飛猛進,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成功舉辦奧運會,把中國幾千年的古老文明和現代文明展現給全世界,讓世界走近中國,了解中國。

  我們地處茅山老區,這里也曾經滿野戰亂,曾經民不聊生,飽受屈辱,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殊死搏斗,取得了抗戰的最后勝利。63年的蒼桑,63年的奮斗,63年的輝煌。如今,我們的祖國就像一條騰飛的巨龍,以凌云之勢向世界宣告著我們非凡的成功,勢不可擋。今天我們茅山老區春城中心小學的全體少年兒童將用特別的方式——千人剪紙慶國慶活動的形式,將每個人的剪紙作品拼成長60米的巨幅橫幅“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60周年!”向偉大祖國獻上賀禮,表達老區孩子對偉大祖國最真摯的愛,祝愿偉大祖國母親生日快樂,永遠繁榮、富強、昌盛!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于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剪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有很大作用。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校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并選擇《剪紙》為我校的校本課程,我們在開展剪紙活動課的過程中,收集并創造了一些剪紙材料,同時針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編寫了校本教材——《剪紙》,在選材上與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思想美德教育相結合,體現思想性和時代精神。我們以適合江南特點的剪紙藝術為主體,對學生進行認知、操作、情感的訓練,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紙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的藝術文化,繼承發揚民間藝術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組織一支有活力的剪紙隊伍,豐富我們的校園。

  今天只是我校剪紙素質教育成果的一次展示,我們還將積極加大校本課程的開發力度,讓更多的孩子對民間藝術產生興趣,讓更多的老區孩子從中受益,讓更多的教師愛上民間藝術。我校將把校本課程地開發與研究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大力打造,為提升學校的辦學品味,為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全面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而不斷努力!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下面請欣賞孩子們的精彩表演!

  最后,再次祝愿偉大祖國吉祥如意、繁榮昌盛!

篇2:喜迎國慶周年演講稿:永遠令我驕傲的祖國

  喜迎國慶周年演講稿:永遠令我驕傲的祖國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永遠令我驕傲的祖國

  迎著朝陽,披著霞光,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高亢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它飄揚著,飄在九百六十萬廣沃的土地上空,飄在所有的中國人心中,面對它,我們再抑制不住內心的崇敬,我們為它自豪。

  每個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都有著炎黃的血脈;每個華夏子孫都把龍看作自己永恒的圖騰;每個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方,心中都有一件讓他永遠擱舍不下的東西,那就是讓他永遠為之自豪的祖國!此時此刻,一幅跨越時空、交織著歷史與現實的畫卷漸漸浮現……

  當世界籠罩于原始與愚昧的混沌中時,古老的東方燃起了文明的火種;當歐洲處于中世紀教會神權統治之下時,中國的四大發明迸出了科技的火花;當世人習慣于不知所蹤的七大奇跡時,他們仍要為東方古國的兵馬俑倍感驚嘆!

  歷史的車輪伴著禮炮的鳴響把中國載入了新的紀元—我們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藥,騰飛的火箭將中國人飛天的夢想載上了環宇;我們不再只有古老的長城,橫截大江,“高峽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們也不再只有貧窮落后,公元一九九八會銘記: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已告別溫飽,實現小康……

  今天,我們再次站在國旗下,看著它冉冉升起。這鮮艷的國旗,不正是凝聚了億萬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情和期望嗎?為了她,錢學森不顧美政府的阻撓,義無反顧的回來了;為了她,一位中國男孩三度與美國校長交涉要求懸掛中國的國旗;為了她,十六歲的桑蘭不幸頸椎骨折……然而他們沒有絲毫怨言,他們唯一的心愿就是讓祖國變得更富強、更加美好!

  回首昨天,我們的祖國在曲折中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展望未來;我們的祖國正以讓世人矚目的姿態傲立與強國之林。五星紅旗飄吧!你飄盡滄桑,飄走歷史,飄出輝煌,讓我們虔誠的向你宣誓: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了祖國——母親而奮發圖強。

篇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慶祝建黨周年演講稿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高中生慶祝建黨90周年演講稿

  今天是建黨90周年紀念日,從小我們就懂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的堅定信念,卻讓億萬中國人看到了國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國強盛的光明。

  如果沒有好干部焦裕祿、孔繁森和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許我們就無法真正了解貧困地區人民的疾苦,無法知道基層黨員做出的巨大犧牲。如果沒有雷鋒、張海迪這些滿懷“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就無法深刻領略到生活的真諦、人間的真情、生命的意義。

  中國航天人始終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當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航天事業是一個壯國威、揚軍威、振民心的偉大事業,同時又是一項十分艱苦、非常復雜、風險極大的事業,參加這一事業的人員必須具有獻身精神,要有敢于吃苦、執著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圖回報的思想。錢學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像螺絲釘一樣把自己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甘當無名英雄。

  共產黨人永遠是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以及“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精神,他們淡泊名利、視死如歸,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新中國的成立。當毛主席巍然的站在雄偉的天安門上高亢的喊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成立了,中華人民站起來了!”我們明白了成立背后的故事,那是共產黨人光榮犧牲所換取的。當一座座“永遠的豐碑”如此高大的聳立在我們面前時;當一個個時代精英勇攀科學高峰鞥、創造一項項令人矚目的奇跡時;當一幅幅子弟兵舍身忘我的抗洪救災的感人畫面映入我們眼簾時,共產黨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時涌現了無數個共產黨人的英雄事跡。一名解放軍為了抓緊每一秒救人,他連住幾天幾夜不休息,而他卻因為勞累過度光榮犧牲了,他一次換取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有人民教師譚千秋用雙臂死死護住了四個學生,可他卻不幸遇難。

  每一個閃光之處的共產黨員都是以為前進道路上的良師益友,我們要詮釋“共產黨員”這一光榮而神圣的稱號,共產黨員無私忘我的精神激勵鞭策了一代又一代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