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高壓電纜試驗方案

某高壓電纜試驗方案

2024-07-12 閱讀 6857

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麻栗坡縣雅郡上苑小區高壓主進線電力電纜試驗,10kV電力電纜的絕緣種類為交聯聚乙烯絕緣,型號為ZR-YJV22-8.7/15KV-3×300。

施工依據:

1、GB50150-9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2、DL5009.1-20**《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主要工器具:

2500V兆歐表一只;?30-75諧振式耐壓裝置一套;

干濕溫度計一只;刀閘開關;

試驗用聯接線;保險絲;

塑料帶;放電棒;

警戒繩等;?

四、施工作業方案:

電力電纜施放就位,電纜兩端的電纜頭制作完畢,電纜頭表面清潔無雜物,監護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后方可進行試驗準備及工作。

五、工藝流程:

試驗項目

標準和要求

R

W

H

1、測量絕緣電阻;

2交流耐壓試驗;

3、檢查電纜線路的相位;

4、銅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

1)用2500V兆歐表測試。

2)測量各電纜線芯對地或對金屬屏蔽層間和各線芯間的絕緣電阻。

3)測量電纜外護套絕緣電阻,每千米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0.5MΩ。

4)記錄測試時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

1)本項目用30-75Hz諧振式耐壓裝置進行試驗。

2)試驗電壓標準為12kV,持續時間5分鐘。

3)試驗前后應進行絕緣電阻測量。

4)在對一相電纜進行試驗時,其它各相電纜的導體及屏蔽層應良好接地。

5)交流耐壓過程中電纜不應發生擊穿現象

6)試驗后,對測試電纜應充分放電。

7)記錄測試時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

用兆歐表或萬用表測試。檢查電纜線路的兩端色標一致并與電網的色標相位相符。用雙臂電橋測量相同溫度下的銅屏蔽層和導體的直流電阻。兩者比值應符合廠家要求。

六、施工注意事項:

試驗前充分學習本措施,并嚴格按本措施施工。試驗前使用儀器、儀表必須經校驗合格,試驗時應檢查設備完好。

3、試驗前應熟悉所用儀器設備。

4、耐壓過程中應注意儀器及電纜情況,如有異常現象應立即降壓并切斷電源。

5、試驗時,不可沖擊合閘,升壓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充電電流過大損壞試驗設備。

6、應記錄試驗時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相對濕度不應大于85%,溫度應高于5℃。

7、試驗時應及時作好記錄。

七、安全注意事項:

進入施工現場正確佩戴好安全帽。試驗區域應拉設警戒繩,并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警示牌。

3、所用儀器外殼接地應可靠,保護儀器及人身安全。

4、試驗時專人接溿,專人操作,專人監護,分工應明確。

5、每次升壓前要確認無關人員及工作人員已離開危險區。

6、試驗過程中如發生異常現象,先切斷電源,并用放電棒充分放電后,方可進行處理。

7、試驗全過程,電纜兩端均有人監視,保持通訊暢通。出現問題及時聯系。

8、試驗完畢后的電纜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放電且通過適當的放電棒進行放電后,才可拆除接線。

9、試驗過程中,應正確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靴等防護用品。

10、耐壓試驗嚴格執行《電氣設備耐壓試驗》安全措施。

八、安全風險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序號

作業活動

危險因素

可能導

致的事故

是否為

重大危險因素

控制措施

責任人

啟動/關

閉時間

1

電纜耐壓試驗

監護不到位

造成人身傷亡

拉設警戒繩懸掛標示牌,有專人監護

呂明禮

2017年09月07日

2

電纜絕緣測量

測試完不放電

人身

傷害

充分放電

并掛接地線

呂明禮

2017年09月07日

九、環保注意事項

試驗過程中使用的塑料帶、保險絲應清除干凈。做完試驗應恢復設備原樣。

十、計量確認措施:

1、選用適當量程的儀器、儀表。

2、表計、設備需經校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3、儀器、儀表精度等級符合規程要求。

4、使用后合理保存好儀器儀表,防止設備損壞。

篇2:電纜修理試驗管理制度

1、電纜管理組負責全礦橡套電纜的統一編號、保管、修復、技術測試、數據整理、統一建賬、建卡,實行圖牌板管理,做到帳、卡、物、板四對照,并提倡使用計算機管理。

2、電纜的選用必須遵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礦用橡套電纜必須使用阻燃橡套電纜。供應采購的新電纜必須有產品合格證、”MA”準用證,電纜組領用前必須削片做燃燒實驗。如有不合格的,應立即退貨處理,非阻燃電纜嚴禁入井使用。

3、電纜組應設在礦機電科,電纜組應根據使用情況向供應部門提出計劃,由供應單位組織進貨。

4、采掘區及其他使用電纜的單位應設一名兼職的電纜管理網員,負責本單位電纜的領發管理、移交、驗收、建賬和區隊牌版管理工作。

5、任何單位領取電纜或工作面安裝等工程,需用電纜均必須經電管組審批的用電申請,注明規格數量、用途、使用地點,憑用電申請辦理電纜領用手續。

6、入井使用的電纜必須在始端兩米左右處打號,所打號碼應表明規格、長度、編號等標志熱補兩端,使用單位禁止損壞標志和割斷電纜,損壞標志、砸、擠、碰壞損傷者,均應按規定進行罰款,具體獎懲辦法另行制定。

7、砌碹整修巷道及施工場地的電纜由施工人員負責,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將電纜保護好。否則,發生事故由施工負責人負責。施工完畢后區隊維護工應及時將電纜懸掛好。

8、電纜消耗定額:全礦橡套電纜萬噸耗不得超過7.5米,采區電煤鉆電纜萬噸耗10米,采區動力橡套電纜萬噸耗1米,開拓橡套電纜每百米進尺耗0.1米。

9、凡更換下來或暫時不用的電纜(備用電纜除外)必須在拆除之日起三天內交回電纜組。如不按期上交,超一日每米電纜罰款0.2元。

10、采掘區隊工作面安裝的電纜領交應做到:

(1)工作面安裝隊持電管組審批的供電系統圖或用電申請單到電纜組領取電纜并辦理領用手續。

(2)工作面安裝完畢后,由電纜組會同安裝隊到現場進行驗收并向采掘隊辦理移交手續。

(3)工作面停采后,在兩天以內由電纜組會同采區到現場向安裝隊辦理移交手續。安裝隊抓緊回收,按時交回電纜組。在此期間,如有丟失損壞按照有關規定,對安裝隊進行處罰。

11、電纜修補應用與原絕緣材料性能相同的熱補膠(阻燃進行硫化熱補)熱補膠不合格嚴禁使用,并嚴格遵照“橡套電纜修補細則”進行修理。

12、修補橡套電纜之前要進行吹風干燥或真空干燥,修補后的電纜要進行¬浸水耐壓試驗。按規程規定的電纜等級進行各項試驗,且試驗后不得有明顯變化,否則不得發放使用。

13、修補后的電纜應填寫合格證,并簽字。合格電纜要妥善保管,標牌清楚,防止日曬、雨淋、并要建帳、建卡。待修電纜和報廢電纜要分開地點存放,并要有明顯標志以示區別。

14、電纜嚴禁外供和轉讓,具體要求按規定執行。

15、橡套電纜的井下應急冷補,要嚴格操作工藝,確保冷補質量,冷補后的電纜應更換上升,進行硫化熱補。

16、電纜要懸掛整齊,各種電纜均應分開懸掛,懸掛點距離不得違反《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主要運輸大巷及采區主要運輸巷,非移動設備地點,均應采用電纜鉤懸掛,懸掛間距同種電纜之間不得小于50mm,(即電纜鉤與鉤的距離不得小于10mm)電纜懸掛高低要一致。其它均應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17、井下電纜,嚴禁拖地、埋壓或浸在水里,電纜嚴禁盤圈。橡套電纜應懸掛在巷道一幫通風良好的地方。

18、使用中的電纜,應由當班維護電工,每班至少巡回檢查一次,移動電纜檢查不得少于2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電纜維護由機電班長負責,分工落實到人,并要懸掛電纜標志牌,標志牌應標明電纜規格、型號、用途、供電方向和專責人姓名。堅決做到無明接頭、無雞爪子、無羊尾巴。

19、電纜接頭要嚴格操作工藝,質量標準按規定執行,堅決消滅不合格接頭,高壓電纜必須采用壓接技術,電纜接頭由維護工班班檢查,溫度發現異常立即處理,嚴禁帶病運轉。

20、電纜組要經常深入現場,調查、監督,發現問題立即向使用單位提出意見,進行整改,要達到使用合理,運轉良好,數量清楚。

21、電纜組每季度要對各使用單位的電纜查一次,每半年將電纜使用消耗情況寫出書面材料,報機電礦長。

22、井下所有本安型設備(裝置)傳輸線路接口,堅決杜絕膠帶或自粘性橡膠帶等包扎。否則,按失爆處理。

23、井下所有本安型設備(裝置)傳輸線路接口,原則上應采用本安型設備(裝置)配套的傳輸線路連接裝置,或使用防爆接線盒進行連接。使用防爆接線盒時,應遵守防爆電氣設備的有關規定。

24、對采用本安型設備(裝置)配套傳輸確有困難時,可采用合格的冷補膠,按照合格的冷補工藝進行冷補。

篇3:電力電纜電氣試驗危險點分析預控

序號防范類型危險點預控措施責任人√備注1觸電1.觸電1.1必須被試驗設備已經全部停電的情況下進行。1.2認清線路名稱(在變電站內認清間隔)不得跑錯位置。1.3在試驗地點及電纜終端處設置圍欄,并掛“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1.4電氣試驗應由兩人進行。1.5被試品兩端應設專人監護,并加強聯系。1.6加壓前后,必須對被試品反復放電并接地。2高空墜落1.不規范使用登高工具1.1不得借助安全情況不明的物體或徒手攀登桿塔。1.2檢查桿根、腳釘、爬梯、拉線應牢固可靠。1.3檢查登高板、腳扣、安全帶、梯子應合格完好。1.4梯子擺放角度得當,使用時有人扶持。1.5桿上人員應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1.6安全帶應高掛低用系在桿塔或牢固的構件上,扣牢扣環。1.7桿塔上作業轉移時,不得失去安全保護。3物體打擊1.高空落物1.1現場地面工作人員均應戴好安全帽。1.2作業現場設置圍欄對外懸掛警告標志。1.3工具材料下上傳遞用絕緣繩,扣牢繩結,桿下應防止行人逗留。1.4桿塔上拆裝中的構件和擺放的物件要防止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