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低壓用電系統中漏電保護技術措施要求

低壓用電系統中漏電保護技術措施要求

2024-07-12 閱讀 6234

摘要:介紹低壓配電系統中漏電的危害,闡述漏電保護的原理及漏電保護器的作用,為避免漏電危害的發生而正確使用漏電保護器,預防電氣、火災及電擊等事故的發生,提高配電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同時為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漏電保護器RCD接地故障

0前言

當今社會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它在造福人類社會的同時也帶來了電擊和電氣火災的危險,因此我們在利用電力資源的同時,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來避免這些電危害事故的發生。

在近20年的工作實踐中,經常遇到低壓用電系統由于漏電所引起的重大人身傷亡事故和電氣火災事故,因此探討低壓配電系統中漏電保護措施更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社會意義。

1漏電的危害性

1.1漏電發生的主要因素

漏電發生的根源在于電氣線路、設備絕緣層損壞,從而產生泄露電流。導致絕緣層損壞的原因主要有:

1.1.1人為地破壞線路及電氣設備。缺乏安全用電知識、盜竊和損壞線路及電氣設備、違章操作等,都可能損壞電氣線路和設備的絕緣層。

1.1.2自然因素的破壞。暴露在外室的電氣設備會遭到自然界的日曬雨淋、鼠咬等破壞,從而損壞、降低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

1.1.3電氣設備使用年限過長,絕緣層老化。電氣設備使用年限過長,則設備的絕緣性能下降、老化,從而導致設備漏電。另外,電氣設備如果長期處于過載狀態,易使絕緣層老化、性能下降。

1.1.4周圍環境潮濕、酸堿性氣體的侵蝕也會導致電氣設備絕緣性能降低。

1.1.5金屬異物掉入電氣設備內損壞絕緣層。

1.2漏電的危害性

1.2.1損壞電氣設備。漏電會引起線路產生過壓、過流、過熱現象,從而可能損壞電氣設備。

1.2.2危及人身安全。當導線的絕緣層損壞,與電氣設備(如電動機、家用電器等)的外殼相觸,會導致金屬外殼帶電。當人體接觸外殼時,便會遭到電擊,損害身體,甚至危脅生命。

1.2.3引起火災。漏電往往會產生電弧或過熱現象,從而引發電氣火災。這是漏電最為嚴重的后果.漏電已成為目前電火災防范的重點對象。

2漏電保護器的原理及作用

2.1漏電保護原理

漏電保護是指通過漏電保護器檢測電路中地線和火線中電流大小差異,當火線有漏電時(單線觸電)通過進戶火線的電流大,而通過進戶地線的電流小,引起繞在漏電保護器鐵芯上磁通變化,從而自動關掉開關,切斷電路。

2.2漏電保護器作用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第4.1.1條規定“配電線路應裝設短路保護、過載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用于切斷供電電源或發出報警信號”。安裝漏電保護器是目前最為實用的一種防漏電事故保護裝置。

漏電保護器里面有兩個一樣大小、一樣圈數的線圈繞組,同在一個鐵心上,將兩個線圈分別與電路的火線和零線串聯。沒有漏電時,兩個繞組產生的磁場相互抵消,故無論多大的電流通過(不超過最大額定電流),產生的磁場都能抵消,電路不會斷開;當線路漏電時,火線上的電流就分為兩個方向,一個為零線,另一個為漏電處,導致電磁鐵上兩個線圈因電流不同產生磁場,吸住銜鐵,斷開電路。一般,漏電保護器上都有一個測試按鈕,主要用來測試斷路器能否自動關閉,切斷電源。

3漏電保護器的使用

3.1漏電保護器RCD

漏電保護器RCD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漏電保護裝置,它不僅有效地防止了由漏電而引起的人身觸電事故、電氣設備損壞事故和電氣火災,還能監督低壓系統或設備的對地絕緣狀況。1996年實施的《低壓配電設計規范》明確要求,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

3.1漏電保護器安裝

3.1.1漏電保護器RCD

RCD必須裝設在電源總進線上,以確保整個電氣裝置都在其保護之下。而對TN系統電氣裝置電源總進線上的過流保護電器若能在5s內切斷裝置內發生的接地故障,可不在電源總進線上裝設RCD。

3.1.2接地/接零保護

電氣設備良好的接地是漏電保護的一種常見措施。如果電氣外殼良好接地,當發生漏電時,外殼帶電。若人體接觸,由于人體電阻遠遠大于接地電阻,所以漏電電流大部分從接地體流過,從而保護了人的安全。采用這種保護措施時,要確保接地電阻合符標準,還要確保接地的接線端子牢固。

3.1.3安裝過流保護裝置(熔斷器)

很多的漏電現象都會產生大電流。比如,在TN-C系統中,當相線與外殼相觸時,就會在相線-外殼-中線(地)之間形成閉合回路,從而產生大電流。對這種漏電,采用過流保護裝置能有效、及時地切斷電源,保護設備和人體安全。

3.1.4實施等電位聯結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中明確規定,當采用低壓斷路器、熔斷等保護電器實施自動切斷供電時,應在建筑物內實施總等電位聯結。等電位聯結的目的是降低電位,有效地消除漏電所產生的電弧和電火花。

等電位聯結又分為總等電位聯結(又稱主等電位聯結)和局部等電位聯結(又稱輔助等電位聯結)。它是指將保護接零總線與建筑物的總水管、總煤氣管、暖通管等金屬管道用導線聯結,以達到均衡、降低建筑電位的目的。

3.2漏電保護器使用注意事項

3.2.1根據電路要求,合理選用漏電保護器的參數。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過大,則起不到保護的作用;若動作電流選得太小,容易產生誤動作。另外,為了有效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I△n≤500mA。

3.2.2在安裝漏電保護器的線路中,不得采取重復接地方式。

3.2.3在不能切斷電源的場合(如消防配電線路、事故照明線路),不要安裝漏電保護器。

3.3漏電保護器使用的局限性

漏電保護器是通過檢測電路的泄漏電流(剩余電流)來工作的,漏電保護器能否可靠動作與漏電電流的路途密切相關,因此,它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3.1不能檢測、防范保護線(PE)上由于漏電所引起的電壓和電流。

3.3.2在設有重復接地低壓用電系統中,當三相負荷不平衡時,漏電保護器會產生誤動作。

4結束語

漏電保護器RCD以其高靈敏的動作性能,作為直接接觸電擊保護的有效措施,當人體不慎觸及破損插頭或其他帶電體時,能迅速切斷電源,使人免遭電擊的危險,正確使用漏電保護器,預防電氣、火災及電擊等事故的發生,提高配電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同時為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篇2:漏電保護檢查試驗制度

一、對進行使用的檢漏繼電器,必須設置專人進行維護、檢修。

二、檢漏繼電器在入井前由機廠檢修電工進行檢查、試驗,符合要求方可下井使用,試驗內容:

⑴檢查爆炸外殼是否符合要求;

⑵檢查內部接線、元件是否正確完好;

⑶檢驗檢漏的絕緣阻值是否符合規定;

⑷做交流耐壓試驗;

⑸做模擬網絡補償電容電流效果的測定。

三、運轉值班員每天應對檢漏繼電器的運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和試驗,并做好記錄。

四、運轉電工班在瓦斯檢查員的配合下,每月至少對檢漏繼電器進行一次遠方人工漏電試驗。

篇3:采礦場所漏電保護器安全規定

采礦場所漏電保護器安全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以下簡稱漏電保護器)的安全檢查工作,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能及使用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漏電保護器,是指當電路中發生漏電或觸電時,能夠自動切斷電源的保護裝置,包括各類漏電保護開關(斷路器)、漏電保護插頭(座)、漏電保護繼電器、帶漏電保護功能的組合電器等。

第三條觸電、防火要求較高的場所和新、改、擴建工程使用各類低壓用電設備、插座,均應安裝漏電保護器。建筑施工場所,臨時線路的用電設備,手持式電動工具(除Ⅲ類外),移動式生活日用電器(除Ⅲ類外),其它移動式機電設備以及觸電危險性大的用電設備,潮濕、高溫、金屬占有系數大的場所及其它導電良好的場所,如機械加工、冶金、化工、食品加工、釀造等生產作業場所以及鍋爐房、食堂等輔助場所,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第四條應采用安全電壓的場所,不得用漏電保護器代替。如使用安全電壓確有困難,須經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批準,方可用漏電保護器作為補充保護。

第五條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超過30mA的漏電保護器,在其他保護措施失效時,可作為直接接觸的補充保護,但不能作為唯一的直接接觸保護。

第六條在需要考慮過載保護或有防火要求時,應選用具有過電流保護功能的漏電保護器。在爆炸危險場所,應選用防爆型漏電保護器;在潮濕、水汽較大場所,應選用密閉型漏電保護器;在粉塵濃度較高場所,應選用防塵型或密閉型漏電保護器。

第七條漏電保護器安裝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認證標志、試驗裝置,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停止安裝。

第八條漏電保護器的保護范圍應是獨立回路,不能與其他線路有電氣上的連接。一臺漏電保護器容量不夠時,不能兩臺并聯使用,應選用容量符合要求的漏電保護器。

第九條安裝漏電保護器后,不能撤掉或降低對線路、設備的接地或接零保護要求及措施。安裝時應注意區分線路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工作零線應接入漏電保護器,并應穿過漏電保護器的零序電流互感器。經過漏電保護器的工作零線不得作為保護零線,不得重復接地或接設備的外殼。線路的保護零線不得接入漏電保護器。

第十條運行中的漏電保護器發生動作后,應根據動作的原因排除了故障,方能進行合閘操作。嚴禁帶故障強行送電。

第十一條使用者應掌握漏電保護器的安裝使用要求、保護范圍、操作及定期檢查的方法。使用者不得自行裝拆、檢修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發生故障,必須更換合格的漏電保護器。

第十二條漏電保護器經安裝檢查無誤,并操作試驗按鈕檢查動作情況正常,方可投入使用。對運行中的漏電保護器應進行定期檢查,并作好檢查記錄。檢查內容包括動作特性、外觀檢查、試驗裝置檢查、接線檢查、信號指示及按鈕位置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