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施工項目環境管理體系

某施工項目環境管理體系

2024-07-12 閱讀 1047

施工項目環境管理體系

我單位依據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將按照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強化現場環境管理,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全面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周邊環境不產生任何超標的環境影響,以確保本工程始終正常順利施工,創"上海市文明工地"。

為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全部要求,我們將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總要求

本項目根據ISO14001標準及環境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建立項目環境管理體系。

在建立及實施過程中,始終應體現遵章守法、以污染預防為主,滿足相關方的環境管理要求,有針對性地不斷改善項目的環境行為。

二、環境方針

本項目認真落實本單位的環境方針:倡導積極、健康的環保文化,整合內外的有效資源,遵章守法、防治污染、降低消耗、減少廢物,致力于環境績效的持續改善。

項目經理部負責組織向本項目員工、業主、分包單位以及施工區周邊的相關方宣傳本單位的環境方針。項目經理部在會議室、施工場區的顯著部位書寫或張貼本單位的環境方針。

三、環境目標和指標

由項目經理在正式開工前組織制定并發布本項目的環境目標和指標;

項目的環境目標和指標應具體針對所評價出的重要環境因素;

項目環境管理員負責將項目的環境管理目標和指標分解到各層次直至分包各單位。

本項目的環境目標和指標具體為:

四、環境管理方案

按照ISO14001標準4.3.4條款的要求及單位《環境管理計劃編制指導》,由項目兼職環境管理員具體編制環境管理方案(計劃),并監督其落實。具體方案(計劃)對重要環境因素的原則控制要求為:

1、施工噪聲排放控制

1)目標和指標

2)控制措施

a)結構施工

混凝土攪拌站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進行封閉,以防止噪聲擴散;

堅持日常對混凝土輸送泵的維修保養,確保其運行始終處于正常狀態;

盡可能選用環保型振搗棒,振搗棒使用后及時清理干凈;

對混凝土振搗人員進行交底,確保其操作時,不振鋼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減少空轉的時間;

修理鋼模板和腳手架鋼管時,禁止用大錘敲打,其修理工作應在封閉的工棚內進行;

電鋸操作間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進行封閉;

模板、腳手架支拆時,應做到輕拿輕放,嚴禁拋擲;

在塔樓正對居民區方向,在該方向作業面15米范圍搭設隔音屏,隔音屏應高于作業面3米以上;

堅持對結構施工期間的噪聲檢測,發現超標時,及時采取降噪措施。

b)裝修及機電工程施工

盡量做到先封閉后施工;

設立石材加工間,并設降噪封閉措施;

使用合格的電錘,并及時在各部位加注機油,增強潤滑;

使用電錘開洞、鑿眼時,及時在鉆頭出注油或水;

嚴禁用鐵錘敲打管道及金屬工件。

3)責任人

噪聲控制措施的落實與監測由項目環保員負責,并及時填寫監視測量記錄。

2、施工揚塵控制

1)目標和指標

符合上海市各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中關于建筑工地揚塵達標的要求。

2)控制措施

施工場地:本項目在開工初期確保臨時環狀道路全部硬化,采用20cmC20混凝土鋪設;對于現場其他土壤裸露場地,進行綠化或覆蓋石子(表面澆筑50厚C15砼)。

對臨時道路設專人負責每日灑水和清掃,保持道路清潔濕潤。

混凝土及砂漿攪拌:本項目施工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現場攪拌混凝土;

攪拌砂漿時,為防止水泥在攪拌過程中的泄漏揚塵,現場設封閉的水泥庫及攪拌站;

砂石堆放場:設圍擋,四級風以上時,砂堆用密目網予以覆蓋。

3)責任人

施工揚塵控制措施的落實與監測由環保員負責,并及時填寫監視測量記錄。

3、水污染的控制

1)目標和指標

2)控制措施

雨水管理:項目開工前,在作現場總平面規劃時,設計現場雨水管網,并將其與市政雨水管網連接;設計現場污水管網時,應確保不得與雨水管網連接。由項目兼職環保管理員通知進入現場的所有單位和人員,不得將非雨水類污水排入雨水管網。

砂漿攪拌站污水管理:攪拌站設污水沉淀池,污水經過三級沉淀后,進入現場的污水管網;

沉淀池由分包單位每周清理一次,項目環保管理員負責檢查;

廁所污水:施工現場設沖水廁所;廁所污水進入化糞池沉淀后,再排入現場污水管網;項目環保管理員與當地環衛部門聯絡,定期對化糞池進行清理;

其他污水管理:施工現場的所有施工污水;均應經過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項目委托分包單位定期清理沉淀池內的泥沙;

3)責任人

水污染控制的責任人為項目環保員,其負責防止水污染的各種控制措施的落實及監督檢查,并做好相關監視和測量記錄;

4、固體廢棄物的控制

1)目標和指標

2)控制措施

對所有廢棄物實行分類管理,按照本單位統一規定將廢棄物分為三類:可回收利用的無毒無害廢棄物、不可回收的無毒無害廢棄物、有毒有害廢棄物;

對廢棄物進行標識:對分類存放的各類廢棄物,進行明顯的標識,即標明廢棄物的種類;

對廢棄物的收集:

項目設置統一的廢棄物臨時存放點,存放點配備收集桶(箱),以防止流失、滲漏、揚散;

明確各單位(包括分包)負責廢棄物收集工作的責任人及具體職責和范圍;

包括分別明確以下范圍的責任人員:辦公區、生活區、食堂、施工區、垃圾貯存區。

廢棄物的處置及運輸

內部運輸:確保廢棄物在運輸過程中不遺灑、不混裝;

外部運輸:對廢棄物的外運,必須由具

備相應資格的單位進行。外運前,由項目環保管理員監督,對廢棄物進行嚴密覆蓋,防止遺灑。對于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運輸,應執行國家或當地的相關法規;

3)責任人

項目環保管理員應清楚掌握廢棄物的棄置方向,確保處置符合國家和當地環保要求。

5、光污染的控制

1)目標和指標

2)控制措施

夜間室外照明用的投光燈均設燈罩,透光方向均集中在施工范圍;

在圍墻附近或距附近居住區較近地段施工時,設密目網屏障遮擋光線照射居民區。

盡量不安排夜間電焊施工,必須進行電焊夜間作業時,焊接區域附近設密目網遮光屏障。

夜間室外照明負責人為項目安全員,夜間電焊作業防止光污染的責任人為作業人。

6、水電資源管理

1)目標指標

2)控制措施

節水:

項目現場安裝總水表,施工區安裝分水表;

現場使用的所有水閥門均為節水型;

對現場人員進行節水教育;

辦公區、施工區均明確一名責任人員,檢查水泄漏等,杜絕長流水現象;

施工養護用水及現場道路噴灑等用水,在降水期間,一律使用地下水;在非降水期間,噴灑者應注意節約用水;

冬季施工,做好水管道及管件的保溫工作,防止凍懷泄漏。

節電:

項目現場安裝總電表,并設專人定期抄表;

對現場人員進行節電教育;

在保證正常施工及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夜間不必要的照明;

辦公區使用節能型照明器具,下班前,做到人走燈滅;

夏季(冬季)控制使用空調,在無人辦公或氣候適宜的的情況下,不開空調;

現場照明禁止使用碘鎢燈,生活區嚴禁使用電爐;

施工機械操作人員,盡量控制機械操作,減少設備的空轉。

3)責任人

項目分別明確:節水負責人、節電負責人、分包節水負責人、分包節電負責人。

篇2:環境管理環境管理體系要求手冊

環境管理手冊: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生效日期:

0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本公司環境管理體系依據GB/T24001:1996要求及公司具體情況建立、實施和保持,并在全員努力下得到持續改進。

1總要求

1目的和范圍

對公司建立、實施和保持一個環境管理體系的總體要求進行了說明。

2職責

2.1總經理對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保持過程中重大事項進行決策。

2.2環境管理者代表依據總經理決策,建立、實施和保持一個環境管理體系,品管環保部協助,各部門積極配合。

3管理要求

本公司依據GB/T24001:1996標準要求建立一個文件化的環境管理體系,加以實施和保持,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4引用程序文件

(無)

篇3:全員環境管理體系培訓資料

環境管理體系培訓資料--全員應掌握

第一部分環境體系基礎知識

ISO14000產生背景

●環境背景:人類生存于由大氣、水、生物、土壤、巖石組成的環境中,人類活動也不斷改變著環境。從四大古文明消失,到工業革命的滾滾財富所伴隨的8大環境公害,發展到現代信息網絡時代的全球環境危機:臭氧層破壞、酸雨、氣候突變與全球變暖、海洋污染、生物滅絕及多樣性破壞等等。地球已經無法再承受人類所帶來的巨大環境破壞,傳統的高消耗發展模式已經必須轉向可持續發展模式,人類必須思考目前的生活方式了。否則在可預見的很短時間內將失去生存的機會。從而環境問題引起全球的高度關注。

●貿易背景:貿易已經成為決定一個國家民族興衰的關鍵,在國際復雜的全球、多邊、雙邊貿易關系中,誰能主宰貿易規則誰就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在關稅等貿易規則日漸減弱的時候,環保問題就成為一個被逐漸重視和日益加強的強大貿易武器,這就是所謂的綠色貿易壁壘。發達國家和地區常常在環保方面提出更高更嚴厲和苛刻的規定要求,來制約其他國家的貿易發展。如歐盟的環境標志認證要求,對多項產品提出了苛刻的環保要求,必須具備先進的科技技術,甚至只有提高產品成本才能滿足其要求,否則將不被市場接受。

●環境管理背景:環境管理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而發展,其觸角已經和各學科聯系起來,其重點也從事后處理發展到事前預防,從分散的控制發展到系統的管理。而環境管理體系就是最新的管理模式。

●國際環境人文背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的惡化,發達地區的人民的環境人文水平大大提高。他們自發起來呼吁保護環境,并利用經濟、政治手段來制約破壞環境的行為,目前國際上有名的環保組織如綠色和平組織、地球之友等有強大的實力,影響到發達國家的政治決策,從而在全球引發綠色浪潮。

●ISO9000背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全球最知名和影響力最大的致力于國際標準制定的非官方的組織,該組織應國際質量管理發展趨勢,于1987年制定了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標準,規范了質量管理方面的要求,該標準在全球引發巨大反響,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50萬家企業組織實施了該標準。從而為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在上述背景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組織牽頭,制訂了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準。從1996年10月發布ISO14001標準開始,目前已經有超過3萬家企業實施了該標準。該標準得到了世界認同,引起巨大反響。

ISO14000介紹

ISO14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組織的TC207技術委員會負責,制定的關于環境管理管理要求方面的國際標準。該標準是系列標準,共有100個標準組成。其認證的標準只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ISO14001標準于96年10月發布。該標準由17個要素構成。

集團ISO14000歷程

集團于97年底開始實施ISO14001標準,于98年10月取得國家、國際雙重認證,在家電行業是第一個。

99年開始在各分康推進ISO14001,2000年率先在牡丹江康佳實業(彩電)和康佳電子(冰箱)取得了ISO14001認證。

2003年開始在安徽康佳和東莞康佳推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第二部分ISO14001標準與集團文件要求

計劃階段

●環境方針:有總裁批準,規范環境管理體系的總的要求和方向。它主要要求三個承諾:遵守環境法規、污染預防、持續改進。全員都應掌握。

●環境因素:和環境發生關系的要素,如:廢紙排放(產生固體廢物)、辦公用紙消耗(消耗資源)等。每個部門都由代表識別出本部門的環境因素,然后集中報到企管部匯總整理,評價出重要環境因素,集團有約幾百個環境因素,我們主要關注重要環境因素,10個左右,整個環境體系就是圍繞重要環境因素而建立。環境因素隨業務的更新發展而不斷變化更新。

●環境目標指標:目的在于環境體系的改進,每年制定,如節電、設計環保綠色產品等。

●環境管理方案:如何實現環境目標指標的具體措施。

●環境法律法規;質管部質量辦負責收集。各涉及單位應掌握其要求。集團目前收集了60多個法規要求。

實施階段

●環境機構組織:集團環境最高責任人為總裁,其日常工作由集團環境代表擔當。各部門環境責任人為部門負責人,日常事務有部門代表擔當。每個員工都有相應的環境職責。

●環境培訓要求:不同環境崗位的員工應接受相應的環境培訓,與重要環境因素相關的應具備相關環境技能并持證上崗。大家應了解本崗位環境要求,以及不按要求工作的環境危害。

●環境信息信息交流:集團環境信息由企管部質量辦歸口負責。

●環境管理文件體系:環境管理體系是文件化的管理體系,由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表格、技術資料等構成,手冊、程序文件可從NOTES上看到。文件應在受控狀態。

●運行控制:規定了對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噪音、固體廢物、化學危險品、供應承包商、資源能源(水、電)等的管理要求。

●應急準備和響應:規定了對緊急情況的管理要求,如對火災、化學品泄露等環境緊急情況的應急要求。

檢查階段

環境體系的執行情況應進行自我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并找到原因,并報告。集團將每年組織1-2次內部審核來全面檢查環境管理情況。

改進階段

對發現的環境問題,將針對其原因來改進,必要時通過每年一次的集團高層參加的管理評審來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