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支部選舉制度
黨支部選舉工作制度
黨支部選舉工作制度
黨支部的選舉工作,主要指選舉支部委員會和選舉(推薦)出席上級黨的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預備人選)。
堅持民主選舉制度,有利于鞏固黨的組織,增強黨的戰斗力;有利于更好地發揚民主,健全黨內民主生活;有利于黨的干部接受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密切黨群關系;有利于增強黨員的組織觀念和紀律性。
一、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支部委員會和不設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每屆任期二年。任期屆滿應按期換屆選舉,需延期或提前換屆的應報上級黨組織批準。任期內,支部書記、副書記缺額時,召開支部委員會會議補選,未設立支部委員會的,召開支部黨員大會補選,必要也可由上級黨組織指派;委員缺額時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二、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經黨員醞釀提出初步人選名單,上屆支部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和多數黨員的意見確定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報上級黨組織同意后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選舉。選出的委員會,應報上級黨組織審批。設支部委員會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候選人的產生,經上屆支部委員會研究提出候選人建議名單,報上級黨組織審批;不設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候選人的產生,由上屆支部書記或上級黨組織派人主持,全體黨員充分醞釀,根據工作需要和多數黨員意見,提出候選人建議名單,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三、支部委員會由支部黨員大會采用差額選舉的方式產生,委員候選人數應多于應選人數的20%。支部選舉大會到會的有選舉權的黨員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80%,會議方有效,被選舉人獲得的贊成票超過實到會有選舉權人數的一半始得當選。當得票超過半數的被選舉人多于應選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如遇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征得到會黨員同意,就票數相等的被選舉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當選。當得票超過半數的選舉人少于應選名額時,應征得到會黨員同意,從得票未超過半數的被選舉人中,以得票多少為序,按多于20%的比例確定候選人,對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如果接近應選名額,也可以減少名額,不再進行選舉。選舉一律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票上的候選人名單,按姓氏筆劃為序排列。設立委員會的黨支部進行選舉,由上屆支部書記(或副書記)主持。選舉結果,應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設支部委員會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在支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采用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報上級黨組織批準。不設支部委員會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在黨員大會上采用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并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四、選舉的程序
1、主持人報告出席大會的黨員人數。說明本支部黨員人數,其中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黨員人數,出席大會的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黨員人數。
2、宣布下一屆支部委員會組成的人數和候選人名單。
3、推選監票人、計票人。可由黨員提名或由上屆支部委員會提出建議,經大會通過。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
4、監票人檢查票箱并貼上封條。
5、分發選票。分發后,應請黨員核對選票有無漏發、多發,并宣布分發選票的數字,多余的選票當場剪角作廢。向選舉人說明填寫選票注意事項。
6、填寫選票。選舉人按選票說明的填寫方法,填寫好選票。對候選人表示贊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空格內劃“○”;不贊成的,在其姓名上方空格內劃“×”;棄權的不劃任何符號。另選他人,在另選人姓名空格內寫上另選人的姓名,并在其上方空格內劃“○”。棄權的不能另選他人。
7、進行投票。先由監票人、計票人投票。然后由大會主持人投票,接著到會黨員按座位順序依次投票。缺席的黨員不能委托別人代選,也不能預先投票。
8、計票。收回的選票等于或少于發出的選票,選舉有效;多于發出的選票,選舉無效,應重新選舉。每張選票所選人數,等于或少于應選人數的為有效票,多于應選人數的為無效票。
9、宣布選舉結果。監票人報告被選舉人的得票數,按得票多少為序。主持人宣布當選人名單,按姓氏筆劃為序。
10、選舉結束后,將選票清點密封保存,未經上級黨組織批準不得啟封。
篇2:鉆井黨支部書記(指導員)崗位安全責任制
1、全面負責鉆井隊黨組織、工會、共青團、職工生活以及政治思想、宣傳和法制教育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黨組織的決議和規定。
3、全面抓好黨支部建設,搞好班子團結,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做好發展新黨員的工作。
4、負責指導工會、共青團的工作,促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5、負責政治思想工作,抓好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和政策教育以及形勢任務教育,搞好雙文明建設。
6、負責職工生活管理,關心職工生活,維護職工利益。
7、參加本隊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
8、協助隊長抓好QHSE管理體系標準的宣傳貫徹工作,教育和引導職工遵守QHSE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糾正違章行為,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篇3:車間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安全職責
1、車間主任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2、保證國家和企業安全生產法令、規定、指示和有關規定制定在本車間貫徹執行,把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
3、組織制定并實施車間安全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4、組織對新工人(包括實習、代培人員)進行車間安全和班組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開展崗位技術練兵;定期組織安全技術考核;組織并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5、每周組織一次全車間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保證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等處于完好狀態,并教育職工加強維護,正確使用.
6、組織開展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產經驗,表彰并獎勵先進班組和個人。
7、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及時報告和處理,負責保護事故現場,查清原因,分清責任,采取防范措施,對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
8、負責一級動火點的申請,審批二級動火,組織并落實好動火時的安全措施。
9、建立本車間安全管理網絡,安全技術人員,充分發揮車間和班組安全人員的作用。
10、建立健全車間干部值班制度,做到24小時有人管生產,管安全。
11、組織對本車間有毒有害崗位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
12.組織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教育黨員在安全生產中起模范帶頭作用,并帶動周圍群眾做
到安全生產無事故。
13.總結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經驗,支持工會、共青團開展安全生產競賽和崗位能手活動。
14.深入班組,掌握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各種思想
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15、本車間發生事故,由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負有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