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鑿巖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風動鑿巖機的使用條件:風壓宜為0.5~0.6MPa。
2、使用前,應檢查風、水管,不得有漏水、漏氣現象,并應采用壓縮空氣吹出風管內的水分和雜物。
3、使用前,應向自動注油器注入潤滑油,不得無油作業。
4、將釬尾插入鑿巖機機頭,用手順時針應能夠轉動釬子,如有卡塞現象,應排除后開鉆。
5、開鉆前,應檢查作業面,周圍石質應無松動,場地應清理干凈,不得遺留瞎炮。
6、在深坑、溝槽等室施工時,應根據地質和施工要求,設置邊坡、頂撐或固壁支護等安全措施。
7、嚴禁在廢炮眼上鉆孔和騎馬式操作,鉆孔時,鉆桿與鉆孔中心線應保持一致。
8、風、水管不得纏繞、打結,并不得受各種車輛輾壓。不應用彎折風管的方法停止供氣。
9、開鉆時,應先開風、后開水;停鉆后,應先關水、后關風;并應保持水壓低于風壓,不得讓水倒流入鑿巖機氣缸內部。
10、開孔時,應慢速運轉,不得用手、腳去擋釬頭。應待孔深達10~15mm后再逐漸轉入全速運轉。退釬時,應慢速徐徐拔出,若巖粉較多,應強力吹孔。
11、運轉中,當通卡釬或轉速減慢時,應立即減少軸向推力;當釬桿仍不轉時,應立即停機排除故障。
12、使用手持式鑿巖機垂直向下作業時,體重不得全部壓在鑿巖機上,應防止釬桿斷裂傷人。鑿巖機向上方作業時,應保持作業方向并防止釬桿突然折斷。并不得長時間全速空轉。
13、當鉆孔深度達2m以上時,應先采用短釬桿鉆孔,待鉆到1.0~1.3m深度后,再換用長釬桿鉆孔。
14、在離地3m以上或邊坡上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不得在山坡上拖拉風管,當需要拖拉時,應先通知坡下的作業人員撤離。
15、在通風條件差的作業面,必須采用濕式作業。在缺乏水源或不適合濕式作業的地方作業時,應采取防塵措施。
16、在裝完炸藥的炮眼5m以內,嚴禁鉆孔。
17、夜間或洞室內作業時,應有足夠的照明。
18、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19、2m以上的高處、懸空作業、無安全設施的、必須戴好安全帶、扣好保險鉤。
20、高處作業時,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21、各種電動機械設備必須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裝置,方能開動使用。
22、不懂電氣和機械的人員,嚴禁使用和玩弄機電設備。
23、吊裝區域,非操作人員嚴禁入內,吊裝機械必須完好,吊臂垂直下方不準站人。
篇2:鑿巖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識,嚴格遵章守紀。
2、掌握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并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正確操作,熟知安全知識,提高防范能力,嚴禁違章作業,不冒險蠻干,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3、正確穿戴好個人勞動保護用品,所使用的工具裝入工具袋內,帶好自用照明燈具。
4、負責鑿巖機潤滑、注油及日常維修保養工作,防止卡釬事故。
5、鑿巖前對裝巖機、頂幫、降塵、照明、殘盲炮的處理進行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6、鑿巖中發現圍巖異常,或有可能涌水現象,必須立即停機,向當班負責人匯報。
7、負責本崗位各項安全工作和對安全設施的管理。
8、負責工作面和采場的敲幫問頂和大塊礦石的處理。
9、負責生產現場的文明生產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10、負責工作面及采場每天的全面安全巡查、處理及安全監護。
11、做好人行天井的題字、平臺、照明、警示牌等安全設施的檢查和整改工作。
12、對各級安全檢查提出的問題,按要求及時整改。
篇3:鑿巖機司機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熟知鑿巖機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并持證上崗。
2、集中精力操作,注意觀察巖層的變化。
3、精心維護保養,實行包機到人,保持機器完好與清潔。
4、及時排除一般性故障,協助檢修鑿巖機,排除疑難故障,參加事故分析。
5、認真填寫運轉日志。
6、保管好零部件,及時將更換下來的零部件回收上井,以便修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