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B醫院消毒供應室工作制度

B醫院消毒供應室工作制度

2024-07-12 閱讀 4223

嚴格區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采用強行通過方式,路線不逆行。

二、污染、清潔、無菌物品分窗收發,分室存放,設單獨窗口發放,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入內。

三、嚴格掌握各種醫療器材的洗滌、包裝、消毒技術規程。

四、包布容器保持清潔、干燥、完整、一用一洗。

五、各種消毒包應有明顯滅菌標志,如名稱、消毒日期、有效期、責任人、消毒者。標志不清,記錄不全均不得發放。

六、嚴格掌握高壓滅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學指標劑,每日做B-D試驗,每鍋有物理監測記錄,每月一次生物檢測。

七、進入無菌室必須更衣、換鞋、洗手,無菌物品每月一次細菌培養,每月一次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消毒液培養。

八、每天一次紫外線照射,燈管二周一次95%酒精擦拭。

一、一次性用品及醫療廢物管理

1、注射器、輸血器、輸液器等由供應室統一領取并進行質量驗收,未拆除外包裝放入專室內,已拆除外包裝可放入無菌物品存放間。

2、使用后由供應室一對一以舊換新,統一毀型,浸泡消毒(1000mg/L康威達浸泡1小時)實行登記簽名。

3、醫療廢物由專人負責分類、裝箱,每1—2天由廢物處置中心專用車回收,做好登記簽名工作。

4、回收點保持環境衛生,堆放整齊,門窗加固防盜。

篇2:附屬醫院供應室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供應室工作制度

1、供應室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各種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和滅菌方法,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各種操作規程。

2、消毒供應室應嚴格區分為清潔區、污染區、無菌區三個區域。工作人員應每天更換衣、鞋,才能入室工作,參觀者換參觀鞋。

3、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污染物、清潔物及消毒物應嚴格區分放置。

4、備齊和儲備一定數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證周轉和處于備用狀態。

5、根據各種需要,發給一定基數的消毒物品,做好物品下送及回收工作,服務熱情,滿足臨床需要。

6、所有包布、治療巾、孔巾必須清潔無損,每次用后一律換洗。

7、各種治療包均應標明名稱、消毒日期、有效期并簽名,凡是消毒物品超過一周須重新消毒。

8、高壓滅菌每天作消毒效果監測,保證消毒滅菌效果,并做好高壓滅菌器的維修。

9、消毒物品發放室每天二次用紫外線消毒,每月應空氣細菌培養。

10、消毒物品發放室每日檢查消毒物品有效期,按滅菌時間發放物品,嚴格杜絕發放過期物品及未消毒物品,每月定期抽樣檢查和細菌培養。

11、定期深入臨床科室檢查常備無菌物品質量、數量,征求意見及時改進工作。

12、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針頭等物品,應按要求及時回收、消毒,毀形及做好終末處理。

13、對所有物品器材應建立賬目登記、請領、下發、報廢及賠償制度。

14、每日工作完畢整理室內衛生,清掃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臺面。每周大掃除1次,保持工作間清潔整齊,物品放置有序。

檔案管理制度

篇3:七一醫院供應室工作制度

第七醫院供應室工作制度

一、供應室回收工作制度

1、負責回收全院科室各種經供應室調換的物品,認真檢查用品的數量有無損壞及包布的清潔程度。

2、將不同回收物品,分別浸泡消毒液中,作初步處理及送交清洗室。

3、負責清點回收臨床科室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輸液器,按規定登記和集中處理。

4、每日擦洗臺面、水池和地面,保持室內整潔。

二、供應室洗滌工作制度

1、物品洗滌由專人負責,回收后在固定專用房間進行洗滌。

2、各類物品分別采用適宜、有效的方法浸泡消毒后送人洗滌間。

3、選取用含氯消毒劑應先測有效氯含量,以確保消毒劑的功能。

4、注射器和輸液器洗滌必須采用去污、去熱原、去洗滌劑和清洗四個步驟。

5、工作人員從污染區到清潔區必須換鞋更衣。

6、接觸酸類物質要穿膠鞋,戴橡膠、手套、圍裙,避免燒傷。

7、所有包布、治療巾和孔巾必須清潔無損,做到每次用后一律送洗衣房清洗。

8、室內清潔干燥定期消毒。

三、供應室包裝制度

1、室內工作人員操作時,穿專用工作服,必須戴手套。

2、工作臺及地面應保持清潔,包裝前半小時工作應清潔空氣消毒。

3、包布保持清潔、干燥、無破損。

4、包裝捆扎以不松對散開為度,不宜過緊,體積不超過30CM*30CM*50CM,重量器械包不超過7Kg,料包不超過5Kg。

5、各種器械包內物品數量、品種準確、每次擦油,以免生銹損壞,銳利剪刀應單獨包裹,包外應有質量負責人,滅菌日期、有效期標志,包內有3M指示卡。

6、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包裝時對照標準進行核對,包裝后2小時須及時滅菌。

四、供應室敷料制作工作制度

1、負責全院科室所需的敷料制作,保證供應。

2、每日按科室需用紗布,棉球分裝入貯槽,送消毒室高壓消毒。

3、負責作好科室所需的特殊敷料供應工作。

4、每周檢查敷料成品備用數和非成品數,作好交接班,每日擦洗水池和地面,保持敷料制作室清潔。

五、供應室滅菌制度

1、根據物品性質彩適當的滅菌方法,嚴格掌握滅菌程序和時間。

2、滅菌前須檢查包布無破損,物品是否清潔,包扎是否嚴密,放置玻璃器皿不得放于紡織品之上,以利蒸氣的穿透和空氣的排出。

3、高壓蒸汽消毒鍋裝入物品總量勿超過柜室容積3/4,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可加到4/5,物品留有空隙。

4、高壓蒸氣滅菌時,消毒員不得擅自離開,應嚴格掌握壓力、溫度和時間,以保證滅菌效果。

5、嚴格區分有菌區、無菌區,已滅與未菌物品要嚴格分開放置,以免混淆。

6、拿來取無菌手舞足蹈時必須洗凈雙手,滅菌時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7、不能高壓滅菌的物品,用煮沸法消毒,如臨時使用器械待水開后再煮10分鐘。

8、定期鑒定高壓滅菌效果,預真空壓力蒸氣每日做B--D試驗,每鍋用3M指標卡監測滅菌效果,每月抽樣做細菌培養監測,每季度做生物學試劑監測。

9、不適用以上方法都有可用化學藥物消毒,如刀剪,膀胱鏡腸線等,浸泡前必須洗刷干凈,所用容器及消毒液應定期更換。

10、做好高壓滅菌器的保養維修,以保證滅菌性能良好,如出現問題應時報告檢修。

六、供應室物品存放制度

1、無菌室工作人員必須有嚴格的無菌觀念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2、本室工作人員進入室內必須洗手、戴口罩、帽子,換鞋,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入內。

3、進入存放間的無菌物品必須干燥,貯槽及有孔器皿應封閉,有滅菌合格標記和符合規范的標簽。

4、各種框架不得放置任何未滅菌物品,無菌物品分類放置,依序發放,不得有過期物品。每日查對失效期。嚴禁發放失效物品。

5、所有物品一律存放在高出地面20CM的位置,定期清掃,每日空氣消毒,保持室內潔凈度。

6、室內必須干燥,陰涼,通風良好,無腐蝕性氣體。

7、每日清點基數,如有不符及時追究并報告護士長。

8、病區臨時需用的消毒包,要及時通知包裝室準備,以便滅菌供應。

9、按領用單發放物品應準確無誤,并及時登記領用數。

七、供應室質量監控制度

1、消毒供應室應調用有質量監督員,負責供應室質量監控檢查。

2、高壓滅菌效果監測

(1)每鍋監測:觀察各層各點滅菌效果溫度時間壓力3M指示帶和SCD菌管的變化,并登記結果。

(2)定期采用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做生物監測,并登記結果。

3、高壓滅菌物品的監測

(1)各類物品消毒滅菌后,存放于無菌室柜內,滅菌有效期為7天,霉季為5天。

(2)每批消毒滅菌物品抽檢2%作細菌培養,并登記結果。

4、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輸液針頭監測。

(1)供貨渠道要“三證”齊全。

(2)使用前做無菌試驗,試驗后,并登記結果。

5、紫外線燈管使用累計時間登記,照射強度每半年或一年監測一次,并登記結果。

6、蒸餾水監測:每項周監測蒸餾水酸堿度氯離子、鈣離子、鎂離子及重金屬離子一次,并登記結果。

7、房間物品及工作人員的手監測每月一次,并登記結果。

八、供應室藥品物品器材管理制度

1、護士長全面負責藥品、物品、器材的領取、保管、報損工作。

2、各類物品指定專人分工負責保管,定位放置。

3、供應室根據各科室需要,發給一定基數消毒物品,每日定時送各科室,采取收舊補新的方法,主動供應。

4、必須建立物品帳目和請領、分發、報銷等制度,并做到定時清點帳物相符。

5、對所有物品器材定期檢查保養,防止霉爛生銹損壞丟失,并堅持修舊利廢和再生使用。

6、凡不在供應器材范圍內,需臨時或急診之用物,則由科室自借和歸還。

7、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應預先通知,以便及時了解糾正和補換。

8、供應物品如有錯誤和損壞,應立即通知供應室,以便及時了解糾正和補換。

9、凡沾有膿血的器械,須由科室立即洗滌清潔,以免凝固損壞器械

。傳染病人用過之物品,由科室先行消毒后方可退還。

10、凡滅菌日期超過7天或封口已被拆開者,一律不得再用,操作中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壞減少浪費厲行節約,修舊利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