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坍塌事故對策措施

坍塌事故對策措施

2024-07-12 閱讀 8555

1安全技術措施

A坑、溝、槽土方開挖,深度超過1.5米以下的,必須按規定放坡或支護。

B挖掘土方應從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C挖出的泥土要按規定放置或外運,不得隨意沿圍墻或臨時建筑堆放。

D基坑、井坑的邊坡和支護系統應隨時檢查,發現邊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險征兆,應立即疏散人員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隱患。

E挖孔施工應按照“人工挖孔樁安全管理辦法”執行。

F各種模板支撐,必須按照模板支撐設計方案要求,立桿、橫桿間距必須滿足要求,不能減少和擴大,特別是采用木支撐施工法,防止模板砼施工時坍塌。

G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他物料在樓層或屋面的堆放數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荷載,造成樓板或屋面斷裂坍塌。

H距臨時圍墻2米內不能搭建宿舍、倉庫等設施。

I安裝和拆除大模板,吊車司機與安裝人員應經常檢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穩起、穩落、穩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擺動,碰撞其他物體,造成倒塌。

J拆除工程必須編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經上級部門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動工,較簡單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

K拆除建筑物,應該自上而下順序進行,禁止數層同時拆除,當拆除某一部分的時候,應該防止其他部分發生坍塌。

L除建筑物一般不能采用推倒辦法,遇有特殊情況必須采用推倒方法的時候,必須遵守下列規定:(1)砍切墻根的深度不能超過墻厚的三分之一,墻的厚度小于兩塊半磚的時候,不許進行掏掘。(2)為防止墻壁向掏掘方向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撐撐牢。(3)建筑物推倒前,應該發出信號,待全體工作人員避至安全地帶后,才能進行。

M架子上不能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架子坍塌.

2安全管理措施

2.1作業人員必須培訓上崗

從事腳手架與起重機械、設備搭設、拆除人員應接受安全知識教育;特殊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教育。

2.2嚴格按規定操作

腳手架按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專項搭設方案進行搭設、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塔吊、施工升降機、井架與龍門架等起重機械、設備,安裝拆除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組織交底、安裝拆除過程中應采取防護措施,并進行過程監護。

2.3檢查驗收標準化

腳手架驗收時,施工企業專業部門和施工現場項目經理部共同參加驗收,通過后再向行業檢測機構申請檢測,合格后方準投入使用。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應按類別逐項查驗,并做出驗收記錄。凡不符合規定的,必須修整合格后再行查驗,工期內還要定期進行抽查。

3應急救援預案

3.1應急準備

3.1.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值班電話:

(2)坍塌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

3.1.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1.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達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了并加強日常管理。

3.1.4預防措施

(1)深基礎開挖前先采取井點降水,將水位降至開挖最深度以-下,防止開挖時出水塌方。

(2)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打樁護坡法),為防止基礎出水,準備2臺抽水泵,隨時應急。

(3)深基礎開挖,另一種措施是準備整體噴漿護坡,開挖時現場設專人負責按比例放坡,分層開挖,開挖到底后,由專業隊做噴漿護坡,確保邊坡整體穩固。

3.2應急響應

a防坍塌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山項日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副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b發生坍塌事故后,由項日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副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土建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士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c如果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按預先分工進行搶救,架子工組織所有架子工進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防止其他架子再次倒塌,現場清理由外包隊管理者組織有關職工協助清理材料,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被砸人員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搶救受傷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小事故損失。

d事故后處理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篇2:邊坡高架頭防坍塌防墜落安全管理制度

1、邊坡、高架頭作業

1.1開采方法原則上只可在緩坡地段做小平臺處理邊坡,且只能往采場內側爆破,小平臺制作時,需采準制作到位,清除邊坡浮石,避免邊坡出現塌陷,滑坡。不具備做平臺處理的地段只能采取從采場內側穿傾斜孔方式處理。

1.2以小平臺方式處理邊坡,內側巖渣應先清理干凈,底根予以處理徹底,嚴禁擠壓爆破。

1.3反鏟挖掘機在制作小平臺時,應將邊坡表面大塊預先處理徹底,嚴禁將大塊向邊坡處側翻,確保大塊不下山。

1.4反鏟挖掘機在開拓道路時,要保持平臺的相對平整,對有下向趨勢的坡度應控制在30%的范圍之內。

1.5反鏟挖掘機履帶板的外側應和邊緣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在邊坡工作時應事先確認邊坡的穩定性。

1.6嚴禁用大塊墊在邊坡外側作為路基,操作員在作業前應下鏟察看好現場,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作業處理,時刻關注邊坡的穩定性,確保安全。

1.7反鏟挖掘機作業時,對內側上方的大塊禁止挖掘,在清理架頭大塊時,要嚴防架頭大塊傷害設備、人員。

1.8邊坡作業發現設備有下滑趨勢時應用鏟斗阻止下滑,禁止履帶懸離地面,遇特殊情況要及時上報實情,不得擅自處理,每班結束后應將反鏟挖掘機移到安全地段停放。雨天邊坡松軟,禁止反鏟挖掘機在邊坡作業。

1.9鏟車修平臺時,嚴禁將大塊向邊坡外推趕。

1.10鉆機在邊坡處穿孔時,杜絕產生滾石下山的可能。無論平臺或者邊坡作業,鉆機應在白班穿前排孔,夜間嚴禁鉆機穿第一排孔,平臺作業人員必須面向架頭及邊坡作業防止人員墜落。

1.11鉆機在工作、行走時,應注意邊坡的穩定性,特別在虛填地帶應慎重移動設備。在邊坡移動設備時,必須將鉆架放平,確保鉆機平?、安全移動。

1.12鉆機在架頭前沿穿孔時,應與前沿保持2米-3米以上安全距離,并且機頭必須正對前沿。在處理底根穿孔作業時,防止滾石危害。

1.13鉆機在停止作業后,應將設備移到安全地段。遇雷雨天氣,鉆機應停止作業,人員設備撤離至安全地帶。

1.14鉆機司機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方向、角度、深度、位置進行施工,如與設計有出入地方,應及時向技術人員匯報處理,并做好記錄。

1.15設計人員要深入現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嚴格設計,精心計算,制定嚴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對特殊要求應作注明,并向施工人員講解清楚。

1.16嚴格工藝紀律,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施工,確保施工質量,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了解情況,檢查、監督施工質量。

1.17爆破施工前一天,應由爆破施工人員對成型孔進行測量、驗孔工作,并與鉆機駕駛員做好交接,了解孔況,為爆破評審提供科學的依據。

1.18爆破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避免堵孔、過量裝藥,并保證有效充填。

1.19在邊坡地段爆破時,應在山下的村莊、道路、采石場、山坡進行警戒,必要時重點地區采取清場措施,確保山下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1.20邊坡爆破后,應仔細檢查爆破現場,對可能滾下山的大塊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1.21鏟裝作業前,應將邊坡表面大塊處理徹底,對于鏟裝過程中出現的大塊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排除,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1.22操作人員在邊坡地段鏟裝時,應對現場情況進行了解,嚴禁將大塊推下山,重點地段有專人指揮,以確保安全。

1.23對采場工作幫、高陡架頭、邊坡每班進行檢查,暴雨后應立即檢查。

2、坑洞、裂隙安全管理制度

2.1根據地質勘察資料確定坑洞位置,現場做好標識,告知相關作業人員注意事項。

2.2鉆機穿孔時發現坑洞及時報告工段、分廠,在溶洞位置設立標識,并做好相關記錄。

2.3爆破人員發現坑洞時應報告爆破技術人員,由其指導該位置裝藥,并做相關處理。

2.4鏟裝設備作業時發現坑洞后,應立即報告工段、分廠,根據現場情況,做好填埋、標識等其它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

3、防坍塌預防措施

3.1邊坡及高架頭作業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3.2每班對采場工作幫、高架頭、邊坡穩定性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3.3暴雨后應立即對采場工作幫、邊坡、高架頭穩定性進行檢查。

3.4對于檢查出邊坡、高架頭穩定性差或易坍塌部位分廠應立即組織處理,未處理結束前對隱患部位進行監控。

4、防止墜落的措施

4.1嚴禁人員從邊坡直接上到運礦道路,或從臺階下沿爆堆爬到上一臺階。

4.2所有運礦道路邊坡修筑好防護坡,對損害的防護坡要及時修復。

4.3嚴禁人員在邊坡防護坡上行走,禁止從邊坡下山。

4.4遇到雷雨或大風天氣,人員應遠離邊坡。

篇3:防止施工坍塌事故專項治理規定

為了提高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止施工坍塌事故,現將開挖施工的基坑、模板工程、圍墻或圍欄的使用列入防止施工坍塌事故專項治理的重點,特作規定如下:

一、深基坑施工

1、基坑施工必須編制支護方案,方案必須經上級審批。

2、基坑開挖設置安全邊坡時,其放坡必須符合安全要求。

3、基坑施工必須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4、基坑周邊的堆料、堆土必須按方案設計規定,不能超過基坑設計時所允許的附加荷載。大型機械設備若要行走至基坑邊或停放在基坑邊,必須征得基坑工程設計人員的同意。

5、深度超過2米的基坑周邊,必須設置不低于1.2米高的固定防護欄桿。

挖土作業前,必須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簽發“挖土令”。不準擅自進行基坑開挖。

6、挖土作業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不準超挖。

7、基坑開挖后,應按規定進行基坑支護變形監測,對毗鄰建筑物和重要管線和道路要進行沉降觀測。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必須由項目部單獨編制施工方案,模板的支撐系統必須經過設計計算,方案中有計算書和完整的模板支撐搭設圖。單獨工程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時,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審批;單獨工程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下時,由項目工程師組織審批。

2、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審批通過后,項目部應認真按方案組織實施,不允許擅自變更方案內容,若確系客觀原因要求變更時,必須修改方案,經審批后方能組織實施。

3、高于4米的滿堂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部開始向下每隔2步,必須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確保模板支撐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4、模板安裝后,由項目工程師負責對模板支撐系統按方案組織驗收,填寫《模板支撐系統驗收單》;安全員參與驗收;合格后才開始澆灌。

5、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必須確認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附合格的混凝土強度報告,并由施工負責人填寫《模板拆除(安全)申請表,經監理單位、生產副經理審核批準后,方能組織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

6、在模板拆除區域應設置警戒線,配置專職安全監護人員,進行安全監護。

三、圍墻或圍欄的使用

1、施工現場應設置連續、密閉的圍欄,在本市中心城區和其他主要路段設置的圍欄,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路段設置的圍欄高度不得低于1.8米。市政工程項目工地,應使用統一的連續性護欄設施。

2、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應符合施工總平面圖要求。

3、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內外,不準依墻壁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土方和中小型機械設備。

4、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不能作為擋土墻,不能作為廣告牌或機械設備的支撐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