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礦工技術操作規程
1.開車前的準備工作
1)檢修后,按設備檢修制度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2)開車前清除設備周圍雜物,檢查各部螺絲是否緊固,檢查勺頭號、分級葉片的磨損情況,膠帶運輸機、給礦機是否良好。
3)檢查油管是否暢通,減速機油量要達到油標線,油質要符合質量要求,潤滑工具要齊全。
4)檢查轉動部件和安全設施是否牢靠,電器部分有無故障。
5)檢查水管、礦漿管路是否暢通,各部位有無滴漏現象’檢查排放溜槽底部磨損情況,并清除槽內雜物。
6)停車兩個小時以上,開車前球磨機和分級機要進行盤車,使固結的礦砂松散,減少設備啟動時的沖擊負荷。
7檢查完畢,確認本崗位設備正常后,可摘下“檢查檢修牌”,通知下道工序和電工值班室送電,準備開車。
2.開停車順序和注意事項
1)在下道工序開車的情況下,可按下列順序開車:
開動油泵,待回油正常后→球磨機→分級機→打開返砂槽水閥→排礦槽水閥→降落分級機→正常后開膠帶運輸機→給礦機。
2)注意事項啟動設備時,一只手按啟動按鈕,另一只手放在停止按鈕上,眼觀運轉部位和電流表指針位置,耳聽設備運轉聲音,若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車檢查,消除故障后方可開車。
3)停車檢修停車前先停止給礦,處理分級機返砂,然后停止分級機并提升螺旋到一定位置,加水沖洗磨礦機內礦砂和鋼球,然后停機并關閉水閥。將入孔盤置需要位置。
4)停機后拉下總開關,掛上“檢修牌”方可進行檢修作業。
5)在不檢修情況下停車,按開車順序相反方向停車。
3、運轉中的工作
1)設備啟動正常后調整補加水量和給礦量,保證正常的工藝操作條件。
2)按時檢查各部位軸承溫度和潤滑情況否良好,檢查油壓油溫是否正常,并防止油污進入礦漿影響選指標。
3)執行技術操作卡片的規定,定時測量磨礦機給礦量和分級溢流濃度。根據礦石性質和給礦粒度,及時調整磨礦機的給礦量、磨礦濃度和返砂量的大小,保證分級溢滾細度達到工藝要求,為選別作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4)按技術操作卡片的規定,定期補加鋼球。
5)觀察設備工作情況,定時記錄主電機的電壓及電流的大小,掌握設備零部件的磨損情況。
6)檢查各部螺絲有無松動和設備有無振動、異常聲音,發現螺絲松動或漏礦,及時請示停車緊固,防止礦砂落入齒輪和中空軸瓦。
7)無通知停電,應及時拉五總開頭,關閉水閥,來電后再開車。
4.停車后的工作
1)搞好設備及環境衛生。
2)詳細檢查設備并做些適當小修工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尾礦工安全操作規程
1、尾礦壩工經常檢查尾礦管道是否暢通,排水井和下水道是否正常,溢流水不得有跑渾現象。
2、泄水井升層時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車間架設從子壩到排水井的鋼絲繩索,并制作小浮船,用做排水井的升層,以確保排水井升層安全可靠。排水井升層時必須有3人以上人員在場,有專人負責監護。
3、要培植壩頂坡上雜草,加固壩體,雨季要加強夜巡,檢查做好防洪工作,有緊急情況立即向車間和調度報告。
4、冬季露天工作和行走時要采取防滑防跌措施,夜間巡查應有足夠的照明。
5、車間每月對尾礦壩進行定期檢查,雨季每周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礦部采取措施。
6、為了保護壩坡,防止礦砂流失,在壩坡上要覆蓋0.25m的土,可在壩坡上培植雜草及灌木,但不準種莊稼和栽植大樹木。
篇3:非煤礦山放礦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在放礦前首先檢查好放礦漏斗結構是否牢固,溜井口周圍和格篩是否有損壞,工作地點周圍頂板的安全情況,確認安全后才能進行作業。
二、礦房漏斗放礦要遵守下列規定:
1、放漏斗前采場有人一定要聯系好,放礦車數一定要記清,采場發生懸空必須立即匯報車間,不處理好懸空,禁止在漏斗上下作業,漏斗懸空必須處理好。
2、放礦時人要站在漏斗的兩邊,時刻注意滾石傷人,撬大塊要選擇好位置,撬棍要靈活掌握,嚴禁撬棍尾部對準胸部和頭部,礦石下來要立即抽出撬棍,人躲開,避免撬棍和落石傷人。
3、漏斗堵塞須用炸藥時,在漏斗兩旁觀察好再進行,禁止爬進漏斗作業,堵塞高度超過5米,必須由爆破工用土火箭進行處理。
4、放礦時禁止任何人在漏斗的對面通過和停留,手不準扶礦車邊,腳不要踏在礦車上。
5、充填法溜礦井不準放空,班班保證溜礦井裝滿。
三、溜井放礦要遵守下列規定:
1、在處理漏斗卡堵時,要遵守第二項有關規定。
2、人力推車和向溜井倒礦要遵守扒裝運輸工安全操作規程第5、6項規定。
3、放礦漏斗處必須有充足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