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廠工業氣瓶的檢查評價方法
工業氣瓶安全性評價檢查表
序號評價內容應得分評價說明1氣瓶狀況①在檢驗周期內使用②外觀無缺陷及腐蝕③漆色及標志正確、明顯④安全附件齊全181.氣瓶狀況為否決項,計分方法為18-不合格率×0.54×1002.2.2、3項按規定扣分。2儲存要求①倉庫狀況及安全標志完好②各種瓶及空、實瓶應分開存放③標記明顯及間距合理④各種護具及消防器材齊全、可靠23安全使用①防傾倒措施可靠②工作場地存放量符合規定③與明火間距符合規定2合計22
1設置目的
在機械工業生產中使用的工業氣瓶,雖然結構簡單,但是瓶內承受壓力高,應力狀況復雜,瓶內介質種類多且性質各異;再加上氣瓶流動范圍廣,使用條件惡劣等危險因素較多,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2適用范圍
本項目適于企業常用的氧氣瓶、氫氣瓶、二氧化碳氣瓶、氟化氣瓶,氨氣瓶,溶解乙炔氣瓶,液化石油氣瓶等工業氣瓶。
3查證方法
3.1氣瓶的產權單位應建立氣瓶管理檔案(檔案資料應包括:制造單位,氣瓶編號,合格證,產品質量證明書,氣瓶改裝記錄,充裝使用記錄,定期檢驗證與記錄,氣瓶判廢通知書及管理責任人等)。
3.2氣瓶使用單位必須對氣瓶的入庫與發放實行登記制度:(登記內容應包括:氣瓶類別、編號、定檢周期、外觀檢查,入、出庫時間和領用單位,管理責任人等)。
3.3在檢驗周期內使用。
3.4外觀無缺陷,無機械性損傷和嚴重腐蝕。
3.5表面漆色,字樣和色環標記應符合規定。
3.6瓶帽、瓶閥,易熔合金塞,底腳圈及防振動圈等附件應完好。
3.7氣瓶應儲存于氣瓶專用庫內,庫房應符合有關規定,庫房門口應有醒目的安全標志。
3.8庫房應遠離熱源,嚴禁明火,有防止陽光直射庫內的措施;庫內應通風良好,保持干燥,不允許有通往室外的溝道等。
3.9盛裝易起聚合反應或分解反應的氣瓶,必須規定儲存期限,并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
3.10空、實瓶應分開放置,有明顯的標記并保持間距1.5m以上。且防傾倒措施可靠。
3.11盛裝毒性氣體或相互接觸后能引起燃燒,爆炸以及產生毒物的氣瓶,應分庫存放,并在附近設置防毒護具或消防器材。
3.12作業現場氣瓶同一地點放置數量不應超過五瓶;若超過五瓶,但不超過二十瓶時,應有防火防爆措施;超過二十瓶以上時,必須設置二級瓶庫。
4計分方法
4.1本項目應得分為22分。其中18分按評價檢查表No.201逐條查證,若其中任一條款不符合技術要求者,則該瓶判為不合格,按下式計算:
瓶況得分=18-不合格數×0.54×100
其余4分按評價No.201檢查表查證,若其中任一條款不符合要求,按規定扣分。
5標準引用
勞鍋字[1989]12號《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GB7144《氣瓶顏色標記》
GB9448-88《焊接與切割安全》
篇2:氣瓶檢查制度(CNG)
1、本站充裝對象僅限于壓縮天然氣汽車。
2、充裝前對汽車鋼瓶進行充裝前的檢查,確認瓶內氣體并作好記錄。無制造許可證單位制造的氣瓶和未經安全檢查機構批準認可的進口氣瓶不準充裝,嚴禁充裝超期未檢氣瓶和改裝氣瓶。
3、屬于下列情況的氣瓶,應先進進行處理,否則嚴禁充裝:
a鋼印標記、顏色標記不符合規定,對瓶內介質未確定的;
b附件損壞、不全或不符合規定的;
c瓶內無剩余壓力的;
d超過檢驗期限的;
e經外觀檢查,存在明顯損傷,需進一步檢驗的;
f氧化或氧化性氣體氣瓶沾有油脂的:
g易燃氣體氣瓶的首次充裝或定期檢驗后的首次充裝,未經置換或真空處理的。
篇3:加氣站CNG氣瓶安全充裝檢查制度(CNG)
為了加強CNG氣瓶安全監察工作,保證CNG氣瓶安全充裝和使用,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檢查條例》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要求,制定本規章制度。
一、公司成立CNG氣瓶安全檢查小組,全面負責CNG氣瓶充裝前后的安全檢查工作,并隨時向公司匯報情況,做好相關記錄。
二、嚴格執行相關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
三、嚴格按照CNG安全技術規范及有關國家標準規定,負責做好充裝前后的檢查和充裝記錄,并對CNG氣瓶的充裝安全負責。
四、負責對充裝作業人員和充裝前后檢查人員進行有關氣體性質、氣瓶基礎知識,潛在危險和應急處理措施進行培訓。
五、負責向CNG氣瓶使用者宣傳使用知識和危險性警示。
六、應對CNG氣瓶充裝進行登記,并負責粘貼充裝站標志,氣瓶編號和打充裝站標志鋼印。
七、CNG氣瓶充裝單位工作人員應相對穩定。
八、應經常性對CNG氣瓶充裝的工作人員進行崗前的培訓和教育,并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