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力容器安全操縱留意事項

壓力容器安全操縱留意事項

2024-07-13 閱讀 2597

壓力容用具有爆炸危險性,安全使用壓力容器,請務必遵守如下規定:

一、嚴格執行安全操縱規程,監控工作壓力、溫度、介質等變化,嚴禁超壓、超溫、超裝等違章操縱。

二、必須持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并在定檢有效期內使用,嚴禁無證和超期使用。

三、治理和操縱職員必須持有《特種設備作業職員證》上崗,嚴禁無證作業。

四、安全閥、壓力表、測溫儀表、緊急切斷閥等安全附件必須配備齊全、靈敏可靠,并按有關規定定期校驗和檢查。

1.確保壓力容器上的所有組件使用前已經正確而可靠地安裝好;

2.確保壓力容器按生產商推薦的跨距(S)水平支撐和可靠固定;

3.確保壓力容器的固定和配管連接有柔性可緩沖余地,以適應壓力容器在壓力的作用下徑向和軸向增大的影響;

4.確保系統裝置為壓力容器提供過壓(大于105%的設計壓力)保護裝置;

5.確保定期檢查端板、配管接口.對已經腐蝕或損壞的部件及時更換;

6.確保所有橡膠密封件和壓力容器內表面在使用前已經適當地涂覆潤滑劑;

7.不準在有壓力的狀態下試圖拆卸壓力容器上的任何部件;

8.不準對壓力容器作任何的剛性固定和連接;

9.不準在壓力容器的下游未安裝止推環時運行壓力容器;

10.不準在超越壓力容器使用條件的情況下使用壓力容器;

11.不準壓力容器在使用時有任何泄漏或端板組件常處于濕潤狀態。

篇2:壓力容器管道管理制度

1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管理、分級和定期檢驗工作按照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有關要求進行管理;

2技術負責人負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管理工作;

3LNG低溫儲罐為第三類壓力容器,必須在投入使用前和投入使用后30日內向市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申報注冊登記,領取使用證;

4按照《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規定,站內的工藝管道屬于工業管道;按照《壓力管道設計單位資格認證與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站內的工藝管道為GC2級管道;

5LNG低溫儲罐外部檢查(指在用壓力容器運行中的定期在線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驗按規定周期進行;

6壓力容器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應向壓力容器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應停用;

7在用工業管道的定期檢驗分為在線檢驗和全面檢驗,在線檢驗是在運行條件下對在用工業管道進行的檢驗,在線檢驗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檢驗是按一定的檢驗周期在在用工業管道停車期間進行的較為全面的檢驗;

8按照《壓力管道使用登記管理規則》(試行)規定,壓力管道的使用必須向市質量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手續;

9新建、擴建、改建壓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個工作日內,按要求攜帶資料向受理使用登記的安全監察機構申請辦理使用登記手續;

10在用壓力管道在定期檢驗完成后30個工作日內,按要求攜帶資料向受理使用登記的安全監察機構申請辦理使用登記手續;

11壓力管道使用登記證有效期屆滿前90日內,必須向受理使用登記的安全監察機構申請辦理換證手續;

a.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上的安全附件、防靜電接地裝置應定期校驗:

b.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

c.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

d.溫度計開罐檢驗時校驗一次;

e.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上的防靜電接地裝置每年度防雷防靜電測試時檢測一次,接地電阻值應小于10Ω。

12運行班是固定式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操作班組,應做到:

a.運行工必須參加壓力容器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班學習,并取得操作證;

b.運行工應按照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和充裝系數充裝操作,定時巡查罐區,做好運行記錄,嚴禁超裝、超壓,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

c.運行工要負責壓力管道的巡查,經常維護保養管線閥門,使其處于完好狀態。

d.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上的閥門、法蘭發生漏氣需要更換密封件時,應卸壓處理,嚴禁帶壓檢修;

e.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發生事故必須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要求,立即向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篇3:公司壓力容器安全規程

公司壓力容器安全規程

第一條為了加強壓力容器(以下簡稱容器)的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經濟運行,特制訂本規程。

第二條使用容器單位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廠長或總工程師),必須對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負責。并指定專職或兼職的安全技術人員負責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

第三條使用容器單位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包括:

1、貫徹執行本規程和有關的容器安全技術規定;

2、參加容器安裝的驗收及試車工作;

3、檢查容器的運行、維修和安全裝置校驗情況;

4、根據容器定期檢驗周期,組織編制容器年度檢驗計劃,并負責組織貫徹執行;

5、負責容器的登記、建檔及技術資料的管理和統計上報工作;

6、參加容器事故調查分析并按規定上報;

第四條使用容器的單位,必須對每臺容器進行編號、登記、建立設備檔案。檔案應包括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登記卡片、修理和檢驗記錄等。

第五條使用容器的單位,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容器的技術性能制訂容器安全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

第六條容器操作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應定時、定點、定線進行巡回檢查。并經常保持安全附件齊全、靈敏、可靠,發現有不正常現象,應及時處理。

第七條容器發生下列異常現象之一時,操作人員有權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1、容器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壁溫超過許用值,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

2、容器的主要受壓元件發生裂縫、鼓包、變形、匯漏等缺陷危及安全;

3、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端斷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

4、發生火災且直接威脅到容器運行。

第八條容器內部有壓力時,不得對主要受壓元件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工作。

第九條使用容器的單位,必須定期申請對容器進行檢驗。

第十條容器有嚴重缺陷,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操作人員應及時向企業領導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