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技術試題
單項選擇題
(1)安全是(C)。
A.沒有危險的狀態B.沒有事故的狀態C.達到可接受的傷亡和損失的狀態D.舒適的狀態
(2)事故和隱患是(B)。
A.完全相同的B.后者是前者的可能性C.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條件D.前者是后者的必然條件
(3)(C)是系統安全的主要觀點。
A.安全是絕對的B.安全只是系統運行階段的要考慮的工作C.在系統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D.事故是系統的危險源
(4)石化生產系統是高危險性生產系統,因為(A)。
A.生產物資具有多種危險B.自動化生產C.生產過程難以控制D.生產的獨立性
(5)安全檢查表方法不可以用于(B)。
A.方案設計B.開發研制C.生產樣機D.日常運行
(6)危險性與可操作研究可以用于(B)。
A.方案設計B.開發研制C.事故調查D.日常運行
(7)預先危害分析中的第3級危險源劃為:(C)
A.安全的B.臨界的C.危險的D.災害的
(8)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與故障類型和影響、危險度分析(FMECA)的區別是(B)。
A.前者是后者的基礎B.后者僅進行危險度分析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D.后者是以前者為基礎的定性分析。
(9)美國杜邦公司把故障的概率劃分為6個等級,故障后果的嚴重度劃分為3個等級。故障概率為1×10-3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是:(A)。
A.立即停止作業B.看準機會修理C.注意D.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10)在進行危險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時,應依次利用引導詞對系統進行分析。若需要分析系統意圖是否達到時,應采用的引導詞為:(A)。
A.沒有、不B.較多或較少C.也,又,部分D.反向,不同于,非
(11)按事故發展的時間順序由初始事件開始推論可能的后果是(B)。
A.事故樹的分析方法B.事件樹的分析方法C.是事故樹和事件樹共同的分析方法D.既不是事故樹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事件樹的分析方法
(12)事故樹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B)。
A.能使頂事件發生的基本事件集合B.能使頂事件發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析C.能使頂事件不發生的基本事件集合D.能使頂事件不發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13)事故樹中用邏輯或門表示:(A)。
A.只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輸入事件出現則輸出事件就出現的邏輯關系B.只要有一個輸入事件不出現則輸出事件就不出現的邏輯關系C.全部輸入事件都出現時輸出事件出現的邏輯關系D.全部輸入事件都不出現時輸出事件出現的邏輯關系
(14)事故樹分析中概率重要度是指:(D)。
A.基本事件在事故樹結構中位置的重要性B.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偏差之比C.用頂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之比D.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之比
(15)羅韋認為危險性評價包括:(D)。
A.危險源劃分B.危險定義C.安全法律認定D.危險源辯識
(16)生產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是以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情況和事故后果的嚴重度(D)。
A.之和B.分數之和C.絕對值之和D.乘積
(17)日本化工企業六階段評價法是(B)。
A.從定量到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B.從定性到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C.從定性到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D.從定量到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
(18)危險物質加工處理危險性評價(A)。
A.取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標相應的危險等級中最高的作為單元危險等級B.只計算特殊工藝危險性系數C.需要比較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標D.需要把單元化整為系統
(19)(C)是預防事故發生的危險控制技術。
A.個體防護B.采取避難和救生措施C.故障——安全措施D.接受小的損失
(20)(D)屬于視覺警告。
A.蜂鳴器或鬧鐘B.易燃易爆氣體里加入氣味劑C.振動D.亮度、顏色、信號燈
(21)國標GB6441-86規定,重傷是(A)的事故傷害。
A.休工日數等于、大于105日B.休工日數40~100天C.住院105天以上D.療養105天以上
(22)國標GB6441-86規定,較大損失為(A)萬元。
A.損失金額達到1萬元、小于10萬元B.損失金額在1萬元以下C.損失金額達到10萬元、小于100萬元D.損失金額達到、超過100萬元
(23)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的特大事故評價等級為(B)。
A.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B.一次事故造成重傷10人及以上C.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D.次跑油、料在10噸及以上
(24)海因里希對5000多起傷害事故案例進行了詳細調查研究后得出海因里希法則,事故后果為嚴重傷害、輕微傷害和無傷害的事故件數之比為(A)。
A.1:29:300B.1:10:300C.1:10:100D.1:100:500
(25)事故發生機理的意外釋放論,認為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B)。
A.連鎖反應B.能量釋放C.相互作用D.能量控制
(26)在事故責任分析中不必說明的是(D)
A.直接責任B.主要責任C.間接責任D.領導責任
(27)我國作為安全法制管理依據的安全法律不包括(D)。
A.勞動法B.刑法C.憲法D.婚姻法
(28)“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所傷害”是(B)的原則。
A.三同時B.三不放過C.三負責制D.全面安全管理
(29)“OHSAS18001”是(A)。
A.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體系B.環境管理體系C.質量管理體系D.生產管理體系
(30)(C)是安全管理體系中實施與運行階段的內容。
A.績效測量與監測B.協商與交流C.糾正與預防措施D.定期評審
篇2:安全工程技術試題及參考答案
僅供參考一、單項選擇題(1)安全是(C)。A.沒有危險的狀態B.沒有事故的狀態C.達到可接受的傷亡和損失的狀態D.舒適的狀態(2)事故和隱患是(B)。A.完全相同的B.后者是前者的可能性C.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條件D.前者是后者的必然條件(3)(C)是系統安全的主要觀點。A.安全是絕對的B.安全只是系統運行階段的要考慮的工作C.在系統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D.事故是系統的危險源(4)石化生產系統是高危險性生產系統,因為(A)。A.生產物資具有多種危險B.自動化生產C.生產過程難以控制D.生產的獨立性(5)安全檢查表方法不可以用于(B)。A.方案設計B.開發研制C.生產樣機D.日常運行(6)危險性與可操作研究可以用于(B)。A.方案設計B.開發研制C.事故調查D.日常運行(7)預先危害分析中的第3級危險源劃為:(C)A.安全的B.臨界的C.危險的D.災害的(8)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與故障類型和影響、危險度分析(FMECA)的區別是(B)。A.前者是后者的基礎B.后者僅進行危險度分析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D.后者是以前者為基礎的定性分析。(9)美國杜邦公司把故障的概率劃分為6個等級,故障后果的嚴重度劃分為3個等級。故障概率為1×10-3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是:(A)。A.立即停止作業B.看準機會修理C.注意D.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10)在進行危險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時,應依次利用引導詞對系統進行分析。若需要分析系統意圖是否達到時,應采用的引導詞為:(A)。A.沒有、不B.較多或較少C.也,又,部分D.反向,不同于,非(11)按事故發展的時間順序由初始事件開始推論可能的后果是(B)。A.事故樹的分析方法B.事件樹的分析方法C.是事故樹和事件樹共同的分析方法D.既不是事故樹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事件樹的分析方法(12)事故樹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B)。A.能使頂事件發生的基本事件集合B.能使頂事件發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析C.能使頂事件不發生的基本事件集合D.能使頂事件不發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13)事故樹中用邏輯或門表示:(A)。A.只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輸入事件出現則輸出事件就出現的邏輯關系B.只要有一個輸入事件不出現則輸出事件就不出現的邏輯關系C.全部輸入事件都出現時輸出事件出現的邏輯關系D.全部輸入事件都不出現時輸出事件出現的邏輯關系(14)事故樹分析中概率重要度是指:(D)。A.基本事件在事故樹結構中位置的重要性B.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偏差之比C.用頂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之比D.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之比(15)羅韋認為危險性評價包括:(D)。A.危險源劃分B.危險定義C.安全法律認定D.危險源辯識(16)生產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是以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情況和事故后果的嚴重度(D)。A.之和B.分數之和C.絕對值之和D.乘積(17)日本化工企業六階段評價法是(B)。A.從定量到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B.從定性到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C.從定性到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D.從定量到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18)危險物質加工處理危險性評價(A)。A.取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標相應的危險等級中最高的作為單元危險等級B.只計算特殊工藝危險性系數C.需要比較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標D.需要把單元化整為系統(19)(C)是預防事故發生的危險控制技術。A.個體防護B.采取避難和救生措施C.故障-安全措施D.接受小的損失(20)(D)屬于視覺警告。A.蜂鳴器或鬧鐘B.易燃易爆氣體里加入氣味劑C.振動D.亮度、顏色、信號燈(21)國標GB6441-86規定,重傷是(A)的事故傷害。A.休工日數等于、大于105日B.休工日數40~100天C.住院105天以上D.療養105天以上(22)國標GB6441-86規定,較大損失為(A)萬元。A.損失金額達到1萬元、小于10萬元B.損失金額在1萬元以下C.損失金額達到10萬元、小于100萬元D.損失金額達到、超過100萬元(23)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的特大事故評價等級為(B)。A.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B.一次事故造成重傷10人及以上C.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D.次跑油、料在10噸及以上(24)海因里希對5000多起傷害事故案例進行了詳細調查研究后得出海因里希法則,事故后果為嚴重傷害、輕微傷害和無傷害的事故件數之比為(A)。A.1:29:300B.1:10:300C.1:10:100D.1:100:500(25)事故發生機理的意外釋放論,認為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B)。A.連鎖反應B.能量釋放C.相互作用D.能量控制(26)在事故責任分析中不必說明的是(D)A.直接責任B.主要責任C.間接責任D.領導責任(27)我國作為安全法制管理依據的安全法律不包括(D)。A.勞動法B.刑法C.憲法D.婚姻法(28)“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所傷害”是(B)的原則。A.三同時B.三不放過C.三負責制D.全面安全管理(29)“OHSAS18001”是(A)。A.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體系B.環境管理體系C.質量管理體系D.生產管理體系(30)(C)是安全管理體系中實施與運行階段的內容。A.績效測量與監測B.協商與交流C.糾正與預防措施D.定期評審二、多項選擇題(1)(ACD)是系統安全的主要觀點。A.沒有絕對的安全B.協商與交流C.安全工作貫穿于系統的整個壽命期間D.系統危險源是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2)系統安全工程包括(BCD)A.危險源查找B.危險源辨識C.危險性評價D.危險源控制(3)從安全上考慮,石化生產系統的特征有(ABCD)A.物資的多危險性B.加工過程的封閉性C.工藝的復雜性D.生產工藝的連續性和長周期性(4)以下屬于系統安全分析方法的是(ABC)A.予先危害分析B.事故樹分析C.危險性和可操作性研究D.本量利分析(5)適用于方案設計階段的系統安全方法是(ABC)。A.預先危險分析B.事故樹分析C.安全檢查表法D.因果分析(6)在預先危險分析中屬于III級危險源的情況是(ABCD)。A.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B.必須采取措施控制C.有導致事故的可能性D.可能導致事故(7)在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中考查系統“量的增加”,可以采用的引導詞有(AC)。A.較多B.反向C.也、又、部分D.沒有或不(8)表述事故樹中事件的符號有(ABCD)。A.矩形符號B.房形符號C.菱形符號D.圓形符號(9)危險性評價的內容包括(ACD)。A.危險源辯識B.危險源控制C.允許界限確定D.危險性定量(10)生產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評價是由(ABD)分數的積構成的。A.事故發生可能性分數B.后果嚴重度分數C.危險性評價分數D.人員暴露情況分數(11)嚴重傷害潛勢是由()分數的和構成的。A.危險性評價分數B.人員、物體的動能、勢能狀況分數C.作業性質分數D.能量種類分數(12)屬于日本勞動省化工企業安全評價階段之一的有()。A.研究安全對策B.對危險源的定量評價C.有關資料的準備和研究D.利用ETA/FTA方法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詳細的定量評價(13)危險控制效果評價中應考慮的有()A.防止人失誤的能力B.防止故障傳遞能力C.對失誤后果的控制能力D.失誤或故障導致事故的難易(14)預防事故的危險控制技術有(ABC)。A.故障-安全設計B.隔離C.控制失誤D.根除和限制危險因素(15)故障-安全設計包括(ABD)。A.故障-積極方案B.故障-消極方案C.故障-損失方案D.故障-正常方案(16)視覺警告包括(AC)。A.亮度B.電鈴C.信號燈D.振動(17)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危險控制技術有(ABD)。A.隔離B.緩沖C.熔斷器D.個體防護(18)(AC)是處理緊急事故和災害的關鍵。A.正確的措施B.日常安全管理工作C.迅速的反應D.個體防護(19)屬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的事故類別有(AD)。A.爆炸事故B.設備事故C.交通事故D.中毒事故(20)(ABC)反映了事故發生頻率與事故后果嚴重率之間的一般規律。A.事故后無傷害的情況是大量的B.造成輕微傷害的情況稍多C.有傷害和無傷害的事故是等比例的D.事故發生后帶來嚴重傷害的情況是很少的(21)(BCD)是第一類危險源。A.環境B能量C.火災D.干擾人體與外界能量交換的危險物質(22)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包括(ACD)。A.人身傷亡后支出的費用B.工作損失價值C.善后處理費用D.財產損失價值(23)事故間接經濟損失包括(ABC)。A.停產、減產損失價值B.工作損失價值C.資源損失價值D.財產損失價值(24)我國執行的安全體制是(ABCD)。A.國家監察,行業管理B.群眾監督C.企業負責D.勞動者遵章守紀(25)安全管理五同時原則中包括(ABCD)的同時安排安全工作。A.計劃B.總結C.檢查D.評比(26)現代安全管理要實現的目標是(ABCD)。A.變傳統的縱向單因素安全管理為現代的橫向綜合安全管理,變事故管理為現代的事件分析與隱患管理B.變被動的安全管理對象為現代的安全管理動力;變靜態安全管理為現代的安全動態管理C.變被動、輔助、滯后的安全管理程式為現代的主動、本質、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D.變外迫型安全指標管理為內激型的安全目標管理(27)推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的目的是(ABCD)。A.滿足國際競爭的需要、國家政策的要求以及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的期望B.提高安全衛生管理水平C.改善企業形象D.達到國際公認的安全衛生管理標準(28)事故管理三不放過原則是(ABD)。A.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B.整改措施未落實三不放過C.當事人未撤換不放過D.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29)安全生產工作體制中“企業負責”的含義是(BCD)。A.負法律責任B.負技術責任C.負管理責任D.負行政責任(30)《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對(AC)的作業,有權拒絕執行。A.管理人員違章指揮B.管理人員的違法指令C.管理人員違章強令冒險作業D.任何危險安全技術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安全是(C)。A.沒有危險的狀態B.沒有事故的狀態C.達到可接受的傷亡和損失的狀態D.舒適的狀態(2)事故和隱患是(B)。A.完全相同的B.后者是前者的可能性C.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條件D.前者是后者的必然條件(3)(C)是系統安全的主要觀點。A.安全是絕對的B.安全只是系統運行階段的要考慮的工作C.在系統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D.事故是系統的危險源(4)石化生產系統是高危險性生產系統,因為(A)。A.生產物資具有多種危險B.自動化生產C.生產過程難以控制D.生產的獨立性(5)安全檢查表方法不可以用于(B)。A.方案設計B.開發研制C.生產樣機D.日常運行(6)危險性與可操作研究可以用于(B)。A.方案設計B.開發研制C.事故調查D.日常運行(7)預先危害分析中的第3級危險源劃為:(C)A.安全的B.臨界的C.危險的D.災害的(8)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與故障類型和影響、危險度分析(FMECA)的區別是(D)。A.前者是后者的基礎B.后者僅進行危險度分析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D.后者是以前者為基礎的定性分析。(9)美國杜邦公司把故障的概率劃分為6個等級,故障后果的嚴重度劃分為3個等級。故障概率為1×10-3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是:(A)。A.立即停止作業B.看準機會修理C.注意D.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10)在進行危險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時,應依次利用引導詞對系統進行分析。若需要分析系統意圖是否達到時,應采用的引導詞為:(A)。A.沒有、不B.較多或較少C.也,又,部分D.反向,不同于,非(11)按事故發展的時間順序由初始事件開始推論可能的后果是(B)。A.事故樹的分析方法B.事件樹的分析方法C.是事故樹和事件樹共同的分析方法D.既不是事故樹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事件樹的分析方法(12)事故樹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B)。A.能使頂事件發生的基本事件集合B.能使頂事件發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析C.能使頂事件不發生的基本事件集合D.能使頂事件不發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13)事故樹中用邏輯或門表示:(A)。A.只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輸入事件出現則輸出事件就出現的邏輯關系B.只要有一個輸入事件不出現則輸出事件就不出現的邏輯關系C.全部輸入事件都出現時輸出事件出現的邏輯關系D.全部輸入事件都不出現時輸出事件出現的邏輯關系(14)事故樹分析中概率重要度是指:(D)。A.基本事件在事故樹結構中位置的重要性B.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偏差之比C.用頂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相對變化率之比D.頂事件發生概率與基本事件發生概率之比(15)羅韋認為危險性評價包括:(不會)。A.危險源劃分B.危險定義C.安全法律認定D.危險源辯識(16)生產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是以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情況和事故后果的嚴重度(D)。A.之和B.分數之和C.絕對值之和D.乘積(17)日本化工企業六階段評價法是(B)。A.從定量到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B.從定性到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C.從定性到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D.從定量到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18)危險物質加工處理危險性評價(不知道)。A.取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標相應的危險等級中最高的作為單元危險等級B.只計算特殊工藝危險性系數C.需要比較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標D.需要把單元化整為系統(19)(C)是預防事故發生的危險控制技術。A.個體防護B.采取避難和救生措施C.故障-安全措施D.接受小的損失(20)(D)屬于視覺警告。A.蜂鳴器或鬧鐘B.易燃易爆氣體里加入氣味劑C.振動D.亮度、顏色、信號燈(21)國標GB6441-86規定,重傷是(A)的事故傷害。A.休工日數等于、大于105日B.休工日數40~100天C.住院105天以上D.療養105天以上(22)國標GB6441-86規定,較大損失為(A)萬元。A.損失金額達到1萬元、小于10萬元B.損失金額在1萬元以下C.損失金額達到10萬元、小于100萬元D.損失金額達到、超過100萬元(23)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的特大事故評價等級為(B)。A.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B.一次事故造成重傷10人及以上C.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D.次跑油、料在10噸及以上(24)海因里希對5000多起傷害事故案例進行了詳細調查研究后得出海因里希法則,事故后果為嚴重傷害、輕微傷害和無傷害的事故件數之比為(A)。A.1:29:300B.1:10:300C.1:10:100D.1:100:500(25)事故發生機理的意外釋放論,認為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B)。A.連鎖反應B.能量釋放C.相互作用D.能量控制(26)在事故責任分析中不必說明的是(D)A.直接責任B.主要責任C.間接責任D.領導責任(27)我國作為安全法制管理依據的安全法律不包括(D)。A.勞動法B.刑法C.憲法D.婚姻法(28)“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所傷害”是(D)的原則。A.三同時B.三不放過C.三負責制D.全面安全管理(29)“OHSAS18001”是(A)。A.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體系B.環境管理體系C.質量管理體系D.生產管理體系(30)(C)是安全管理體系中實施與運行階段的內容。A.績效測量與監測B.協商與交流C.糾正與預防措施D.定期評審安全工程技術試題由于本人能力、知識有限,難免有許多錯誤,希望各位能夠指正并相互交流本貼得筑龍幣:4[系統自動:4版主獎勵:0貼主答謝:0獻花贈幣:0]得信譽分:02004luckЖ位置:黑龍江發貼:3382信譽:93財富:***[留言][短信][電郵][主頁][引用回復][搜索][獻花]2004-10-211:59:00二、多項選擇題(1)(AC)是系統安全的主要觀點。A.沒有絕對的安全B.協商與交流C.安全工作貫穿于系統的整個壽命期間D.系統危險源是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2)系統安全工程包括(BCD)A.危險源查找B.危險源辨識C.危險性評價D.危險源控制(3)從安全上考慮,石化生產系統的特征有(ABCD)A.物資的多危險性B.加工過程的封閉性C.工藝的復雜性D.生產工藝的連續性和長周期性(4)以下屬于系統安全分析方法的是(ABC)A.予先危害分析B.事故樹分析C.危險性和可操作性研究D.本量利分析(5)適用于方案設計階段的系統安全方法是(ABC)。A.預先危險分析B.事故樹分析C.安全檢查表法D.因果分析(6)在預先危險分析中屬于III級危險源的情況是(ABCD)。A.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B.必須采取措施控制C.有導致事故的可能性D.可能導致事故(7)在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中考查系統“量的增加”,可以采用的引導詞有(AC)。A.較多B.反向C.也、又、部分D.沒有或不(8)表述事故樹中事件的符號有(ABCD)。A.矩形符號B.房形符號C.菱形符號D.圓形符號(9)危險性評價的內容包括()。A.危險源辯識B.危險源控制C.允許界限確定D.危險性定量(10)生產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評價是由(ABD)分數的積構成的。A.事故發生可能性分數B.后果嚴重度分數C.危險性評價分數D.人員暴露情況分數(11)嚴重傷害潛勢是由()分數的和構成的。A.危險性評價分數B.人員、物體的動能、勢能狀況分數C.作業性質分數D.能量種類分數(12)屬于日本勞動省化工企業安全評價階段之一的有()。A.研究安全對策B.對危險源的定量評價C.有關資料的準備和研究D.利用ETA/FTA方法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詳細的定量評價(13)危險控制效果評價中應考慮的有()A.防止人失誤的能力B.防止故障傳遞能力C.對失誤后果的控制能力D.失誤或故障導致事故的難易(14)預防事故的危險控制技術有()。A.故障-安全設計B.隔離C.控制失誤D.根除和限制危險因素(15)故障-安全設計包括(ABD)。A.故障-積極方案B.故障-消極方案C.故障-損失方案D.故障-正常方案(16)視覺警告包括(AC)。A.亮度B.電鈴C.信號燈D.振動(17)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危險控制技術有(ABD)。A.隔離B.緩沖C.熔斷器D.個體防護(18)(AC)是處理緊急事故和災害的關鍵。A.正確的措施B.日常安全管理工作;C.迅速的反應D.個體防護(19)屬于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的事故類別有()。A.爆炸事故B.設備事故C.交通事故D.中毒事故(20)(ABD)反映了事故發生頻率與事故后果嚴重率之間的一般規律。A.事故后無傷害的情況是大量的B.造成輕微傷害的情況稍多C.有傷害和無傷害的事故是等比例的D.事故發生后帶來嚴重傷害的情況是很少的(21)(BCD)是第一類危險源。A.環境B.能量C.火災D.干擾人體與外界能量交換的危險物質(22)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包括(ACD)。A.人身傷亡后支出的費用B.工作損失價值C.善后處理費用D.財產損失價值(23)事故間接經濟損失包括(ABC)。A.停產、減產損失價值B.工作損失價值C.資源損失價值D.財產損失價值(24)我國執行的安全體制是(ABCD)。A.國家監察,行業管理B.群眾監督C.企業負責D.勞動者遵章守紀(25)安全管理五同時原則中包括(ABCD)的同時安排安全工作。A.計劃B.總結C.檢查D.評比(26)現代安全管理要實現的目標是()。A.變傳統的縱向單因素安全管理為現代的橫向綜合安全管理,變事故管理為現代的事件分析與隱患管理B.變被動的安全管理對象為現代的安全管理動力;變靜態安全管理為現代的安全動態管理C.變被動、輔助、滯后的安全管理程式為現代的主動、本質、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D.變外迫型安全指標管理為內激型的安全目標管理(27)推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的目的是(ABCD)。A.滿足國際競爭的需要、國家政策的要求以及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的期望B.提高安全衛生管理水平C.改善企業形象D.達到國際公認的安全衛生管理標準(28)事故管理三不放過原則是(ABD)。A.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B.整改措施未落實三不放過C.當事人未撤換不放過D.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29)安全生產工作體制中“企業負責”的含義是()。A.負法律責任B.負技術責任C.負管理責任D.負行政責任(30)《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對(AC)的作業,有權拒絕執行。A.管理人員違章指揮B.管理人員的違法指令C.管理人員違章強令冒險作業D.任何危險三、簡答題(1)安全的概念安全是指不會引起死亡、職業病、設備財產損失以及環境污染的一種狀態。(2)系統安全的概念在系統壽命周期內,應用系統安全工程的管理方法,辨識系統中的危險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險性最小,從而使系統在規定時間、性能、成本范圍內達到最佳的安全程度(3)事故樹分析的概念FTA是系統安全工程常用的一種分析方法,是以系統所不希望發生的一個事件(頂事件)作為分析目標,通過逐層向下推溯所有可能的原因,每層推溯其直接原因,從而找出系統內可能存在的元件失效、環境影響、人為失誤以及程序處理等硬件和軟件因素(各種底事件)與系統失效(頂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并用倒立樹狀圖形表示出來。(4)系統安全工程的基本內容危險源的辨識:發現、識別系統中危險源的工作危險源的控制:利用工程技術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險源,防止危險源導致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危險源的評價:對系統中危險源和危險性的綜合評價(5)確定一般工藝危險系數要考慮的內容放熱化學反應;吸熱反應;物料處理與輸送;封閉單元或室內單元;通道;排放和泄漏控制(6)安全連鎖(聯鎖)的主要用途使一些元件相互制約以保證機器在違章操作時不能啟動或處在危險狀態時自動停止(7)安全監控系統的構成要素(8)4種安全色的含義紅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險黃色表示提醒人們注意藍色表示指令,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規定綠色表示給人們提供允許、安全的信息(9)常見的冗余設計方式并聯冗余;備用冗余;表決冗余;N中取K冗余;串聯冗余;(10)個體防護的主要應用環境(11)應急計劃的基本內容指導方針;目的;人員安排;控制中心;消防設備、設施;廠區分布圖;醫療設備、設施;安全區分布;疏散路線;通訊;應急關閉;外來人員控制;安全保衛;恢復和修理;運輸;培訓;應急設施;個體防護設備;資料保護(12)自救教育的主要內容(13)能量意外釋放理論的內容事故是一種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釋放,防止事故就是防止能量的意外釋放、相互作用、防止人體接觸能量(14)兩類危險源的相互關系第一類危險源的存在是事故發生的前提,第二類危險源的出現是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要條件。在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兩類危險源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共同起作用。第一類危險源在事故時釋放出的能量是導致人員傷害或財務損壞的能量主體,決定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第二類危險源出現的難易決定事故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兩類危險源共同決定危險源的危險性。第二類危險源是圍繞第一類危險源隨機出現的,涉及人、機、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其辨識、評價和控制應該放在第一類危險源辨識、評價和控制的基礎進行并與第一類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相比第二類辨識、評價和控制更難(15)事故間接損失的計算項目停產、減產損失價值;工作損失價值;資源損失價值;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其他費用(16)《刑法》對“玩忽職守罪”的具體規定(17)現場安全管理的內容(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策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管理評審(19)安全檢查制度的主要內容(20)明確組織內部管理機構和成員安全衛生職責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