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漫談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交底

漫談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2439

建筑安裝工程技術資料是施工任務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技術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既是施工過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過程的準確記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工程技術資料對施工過程的管理、控制和記錄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胡編亂造工程技術資料的情況時有發生,這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但就技術管理人員自身來看,也與其對工程技術資料的認識不夠深刻有關。

對工程技術資料進行認真分析會發現?工程技術資料可分為四大類;一類是工程施工過程的指導性文件:如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等。第二類是施工過程的記錄性文件;如各種驗收記錄、測量記錄、施工日記等。第三類是施工過程的質量保證性文件;如各種材料的合格證、復試報告等。第四類是對產品的評定結論性文件:如分項、分部質量評定,基礎、主體質量評定等。這四類資料除個別資料兼有兩種性質外,大部分資料都只有以上一類性質。這樣分類,便于我們對工程技術資料的統籌把握。本文就工程施工過程的指導性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以加深對這三種資料的深入理解,從而有效地指導施工生產活動。

我們所面對的施工任務具有兩重性一一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首先,做為施工項目,它必然具有一般項目的特征:這就是一次性,正是由于一次性,決定了此項目與彼項目的不同,就是按照同一套圖紙施工的兩個單位工程,也會由于坐落地點的不同、施工力量的不同、施工技術能力的不同、地質條件等諸多外部因素的不同影響不同,從而導致了項目的終極目標一一工期、質量、成本的不同。所以施工項目永遠不會相同。因此項目屬性決定了我們到手的每一個工程,都應根據其自身特點和外部因素對其施工過程進行了設計和管理。

其次作為商品,決定了它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即它必須遵循價值規律和市場規律。施工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必須從建筑市場上獲取施工任務,建立用戶至上的觀念,否則,施工企業將被市場所淘汰。由此看來,正是由于施工項目的這兩重屬性,決定了施工過程的一些特殊的管理方法、技術措施和經濟措施。正是由于我仍所面對的施工項目每個均不相同,所以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通用的、一成不變的施工過程和控制辦法,這就要求對每-個項目都應對其施工過程進行預先全面的設計和控制,從理論上解決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這是施工任務的項目屬性決定的。因此,對于一個具體的工程,首先必須熟悉施工圖紙和工程所處的環境條件,才能充分預測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工程特殊部位和難點部位進行把握和分析,從而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施工組織設計所要解決的。

為此,對施工組織設計就提出了一個標準,這就是必須能夠預測工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特殊部位和難點部位的施工方法,有切實可行的組織措施,以保證項目目標的圓滿實現。所以說,優秀施工組織設計,必須針對具體工程、能夠指導施工,施工過程中只要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計劃、組織、操作,并對外部影響因素加以考慮,進行適當的調整,施工就會順利進行。這也提出了一個檢驗施工組織設計的標準,即:優秀施工組織設計能夠指導工程順利、,快速、優質地施工。如果一個施工組織設計達不到這一要求,那么文字再優美,邏輯性再強,也不能成為優秀施工組織設計,優秀施工組織設計只能針對具體的工程,那些被評為優秀的施工組織設計如果不是針對具體的工程,必然會失去其優秀的價值,這也是工程項目屬性所決定的。既然施工任務有?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那么施工組織設計的商品屬性又表現在哪里呢?這表現在一項好的施工組織設計應當體現出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一點上〈這里的經濟效益包括科技進步效益、社會信譽效益等)。我們可以這樣設想,一個工程有了完整的施工圖紙、確切的施工地點、明確的外部環境后,它的影響因素就有不確定狀態進入確定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列舉出很多種施工組織和施工方法,在這些方法中,經過優化,總能找到一個最適合該工程的最好的方案,該方案既能保證王期又能保證質量、成本。

因此,好的施工組織設計如果離開了它所針對的工程,就無法對其評價,市場經濟要求盡量少的投入贏得盡量多的利潤,這是每一個工程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施工組織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它是施工項目商品屬性的必然要求。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組織設計是按照施工任務的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從宏觀上對施工過程進行總體布置和總體安排,因此,它是站在戰略上的,控制性的思考的結果,雖然它對單位工程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和囊括,但對于分部工程就顯的指導不夠具體。為了控制好分部工程的施工過程,使構成單位工程的各個分部都能象單位工程那樣遵循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從更深更細的角度對工程進行控制(可看成是二次控制),這就提出了一個與施工組織設計相類似的分部工程設計一一施工方案。因此,施工方案以分部工程為對象,以施工組織設計為指導,按照施工任務的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對構成特定施工任務各個分部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對每一分部工程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法以指導施工。

所以,對于分部工程,按照施工方案去實施就會取得預想的結果。同施工組織設計一樣,判斷施工方案的優劣,只能針對具體的分部工程,離開具體的分部工程,任何施工方案都毫無價值。由此可知施工為案是對施工組織設計的補充和完善,它從較細的分部工程來探討如何按照項目的兩重性進行施工組織,它與施工組織設計是相符相成的。但施工方案由于以分部工程為對象,它更注重于方法和操作,因此宏觀上的籌劃、組織功能變得不是十分直接了。更進一步,施工方案對于劃分更為細小的分項工程來說,也顯得過于粗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按照分部工程是由分項工程構成的原則,又進一步把施工方案進行細化,按分項工程的要求提出了施工技術交底,它以分項工程為對象,以施工方案為指導,按照施工任務的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從最細小的分項工程,把握施工的程序和方法,是施工方案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可能看成是三次控制〉。

技術交底由于以分項工程為對象,它進一步注重方法和操作,而導致宏觀上的籌劃、組織功能更加間接了。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施工過程的指導性文件一一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隨工程的細化其側重點是不同的,但都必須遵循施工任務的兩重性。它隨工程的細化,其對應關系可表述如下。通過以上幾個方5的分析可以看出,施工過程的指導性文件一一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是相應于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來劃分的。這樣劃分的目的是以分項工程質量保證分部工程質量,以分部工程質量保證單位工程質量。這里只有分項工程是質量的可控部分,分部工程質量和單位工程質量分別是分項工程質量和分部工程質量統計的結果。因此,技術交底必須支持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須支持施工組織設計,它們從細到粗都必須遵循項目施工任務的項目屬性和商品屬性。可以這樣認為,對于一個單位工程(包括單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包括施工組織總設計)是施工過程中的戰略性文件,技術交底是施工過程中的戰術性文件,而施工方案是居于兩者之間的戰略戰術性文件,充分認識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編制優秀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具有重要意義。正是由于三者均是施工過程的指導性文件,所以三者都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在工程施工前就編寫完成,否則是無法指導施工實踐的,也就失去了它們存在的意義。因此,那些將三者放在施工過程中編制甚至在工程完工后補制,都將失去意義甚至是毫無意義的。

正因如此,我們必須對三者有深刻而正確的理解,以指導施工生產實踐。

篇2:分項工程各工種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根據建筑業具有高空、高處懸空作業的特點,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障職工生產安全和健康,增強職工安全自我保護意識,避免發生工傷事故,因此,在下達生產任務的同時,必須切實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1、項目經理、施工人員必有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有關標準、規范、規程,熟悉安全技術施工方案的要求。

2、項目部由項目經理和施工人員在安排生產任務前,負責對各班組有針對性的進行作業成績的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檢查落實。

3、各班組長必須把交底內容要求逐條落實到每個作業人員和施工全過程,確保生產安全。

4、施工人員在交底時,根據施工的工作流程,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等,在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安全因素和應該隔離的危險區措施及不得違章作業做法,必須詳細交底清楚。

5、項目部必須按有關規定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為作業人員創造好安全設施和防護條件,防止事故發生。

6、安全技術交底臺帳必須經交底人、被交底人雙方簽字,下頁留給被交底人,交底人不能隨意為被交底人一手簽字,如偽造交底,一以查實,追查責任。

7、公司對項目部要經常進行檢查督促指導,交底臺賬和實施結果。

8、公司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及不定期抽查中,進行監督檢查交底臺帳的執行是否符合要求,并列入管理項的獎罰中。

篇3:安全技術交底危險源告知制度

一總則

1為提高項目安全技術管理水平,加強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預防能力,依據《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項目實際制定本辦法。

2本辦法適用中交三公局圭亞那首都國際機場擴建工程項目經理部。

二安全技術措施與交底

1項目管理人員必須熟悉項目所在國HSE法律、法規、項目施行技術標準和規范中HSE條款,在管理施工生產技術的同時管理好安全技術工作,總工程師、生產副經理、安全總監對各級施工生產的安全技術負責。

2各項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

3安全技術措施的內容要全面、有針對性,根據工程特點、施工工藝與方法、勞動組織和作業環境等具體情況提出具體內容要求。

4對于重點工程、關鍵工程以及專業性較強、作業危險性較大的工程項目,以及特種設備的安裝、拆除等,均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包含安全技術方案及相關的安全措施。

5項目部在進行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的同時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在施工開始前進行。

6安全技術交底分為項目總體施工安全技術交底、重點工程和關鍵項目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分項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工種安全技術交底。

7各種安全技術交底由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會同各級技術、施工管理人員共同進行。項目總體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由項目經理會同項目總工進行,重點工程和關鍵項目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由項目分管生產的副經理、安全總監會同項目總工進行,分項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由項目總工會同工程部部長進行,工種安全技術交底由項目工程部部長會同施工員和班組長進行。

8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工程概況、施工程序、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與工藝特點、施工組織方法、危險因素、相關的安全技術方案與措施及注意事項、安全應急措施等。

9安全技術交底應按規定程序執行書面交底簽字制度,并存檔備查。

三危險源告知

1危險源是指系統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能量的危險物質,是危險的根源。危險源的構成要素有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等。

2在施工現場入口顯著位置和有危險源的作業點附近設置明顯的告示或安全警示標志。

3向作業人員提供必需的安全防護和勞動保護用品,書面告知危險崗位的操作規范并確保其熟悉和掌握有關內容和違章操作的危害。

4在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的同時,應重點將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如實告知作業人員。具體包括安全風險、危險源通報、安全制度和規程、緊急反應程序、個人防護使用要求等內容。

5危險源的辨識按以下基本原則進行:

5.1本質屬性有潛在的危險性

5.2有發生爆炸、火災的危險;

5.3有中毒窒息的危險;

5.4有高空墜落的危險;

5.5有燒傷、燙傷、腐蝕的危險;

5.6有飛濺物體打擊的危險;

5.7有被物體絞、輾、擠壓、撞擊、切割、掛帶的危險;

5.8有被車輛機械傷害的危險;

5.9有坍塌、傾覆、滑坡、壓埋的危險;

5.10有觸電傷害的危險;

5.11其他容易導致人員傷害、建筑物破壞、設備損壞的危險。

5.12為避免造成危險源過多,失去重點監控意義,不可一概而論認定凡具有本質屬性的危險性的設備、崗位、場所都視為存在隱患,要具體甄別詳細歸納。如分為一般、重特大事故隱患,分別采取相應措施。

6重點內容告知及要求

6.1危險源:高處墜物,物體打擊

6.1.1在高處作業人員,要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6.1.2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掛好安全網;

6.1.3高空作業點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工作中嚴禁上下拋擲工具和材料;

6.1.4嚴禁用繩索、軟線、鏈條等代替安全帶;

6.1.5開挖深度超過2m時,其邊緣上面作業同樣應視為高處作業,要設置警示標識。

6.2危險源:觸電

6.2.1編制施工臨時用電方案,實行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二級保護。使用標準配電箱,動力箱與照明分開設置;

6.2.2架空線纜不準直接架設在鋼管等其他導電體上;

6.2.3砼振動器的電源線,使用時要派專人提線操作,以免拖拽使鋼筋絲穿進電源線,造成傳電在鋼筋上,發生重大觸電事故;

6.2.4電工必須持證上崗;

6.2.5施工現場必須使用末級配電箱;

6.2.6現場電源接頭用絕緣膠布包扎良好,不準用塑料包扎,接頭不能放在潮濕的地上或水中;

6.2.7配電箱內的破損電器要及時更換,接線不能搭設或采用線頭直插,不準把出線直接接在漏電保護器上;

6.2.8注意保護施工沿線電線電路,防止破壞,造成人員財產損失。

6.3危險源:機械傷害

6.3.1生產區固定的加工機械的電源線必須加塑料套管埋地保護,以防止被加工件壓破發生觸電;

6.3.2按照《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做好接地或接零保護,防止發生漏電;

6.3.3各種機械的傳動部分必須要有防護罩和防護套;

6.3.4使用立式臺鉆、木工機械等,嚴禁戴手套;

6.3.5砼攪拌機在運轉中,嚴禁將頭和手伸入料斗察看進料攪拌情況,也不得把鐵鍬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掛好保險繩;

6.3.6機械在運轉中不得進行維修、保養、緊固、調整等作業;

6.3.7機械運轉中操作人員不得擅離崗位或把機械交給別人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作業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作業;

6.3.8打夯機要兩人同時作業,一人理線,操作機械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嚴禁在機械運轉中清理機上積土;

6.3.9使用砂輪機、切割機,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睛;

6.3.10操作鋼筋切斷機切50cm以下短料時,手要離開切口15cm以上;

6.3.11操作起重機械、物料提升機械、砼攪拌機、砂漿機等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堅持十不吊;

6.3.12加工機械周圍的廢料必須隨時清理,保持腳下清,防止被廢料絆倒,發生事故;

6.3.13機械設備斷電維修,車輛維修時必須做好加固支撐措施。

6.4危險源:坍塌

6.4.1坑、溝、槽土方開挖,深度超過1.5米以上的,必須按規定放坡或支護;

6.4.2挖掘土方應從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6.4.3挖出的土方要按規定放置或外運,不得隨意沿線傾瀉;

6.4.4基坑邊坡應按要求應隨時檢查,發現邊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險征兆,應立即疏散人員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隱患;

6.4.5各種模板支撐,必須按照模板支撐設計方案要求,立桿、橫桿間距必須滿足要求,不能減少和擴大,特別是采用木支撐施工法,防止模板砼施工時坍塌;

6.4.6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他物料在基坑坡頂的堆放距離和數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荷載,邊坡坍塌;

6.4.7安裝和拆除大模板,吊車司機與安裝人員應經常檢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穩起、穩落、穩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擺動,碰撞其他物體,造成倒塌;

6.4.8架子上不能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架子坍塌。

6.5危險源:爆炸

6.5.1氧氣瓶乙炔瓶固定放置,間隔不小于5m;

6.5.2氧氣瓶乙炔瓶不能暴曬,氣管不能混用;

6.5.3乙炔站禁止明火,管理部門和操作人員為防火防爆第一負責人,有責任和義務消除一切安全隱患。

四附則

1本辦法如有與國家或行業頒布的有關規定不一致的,以國家或行業的規定為準。

2本辦法由項目安全部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