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自立式起重架:安全技術交底

自立式起重架: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2375

1.起重架的卷揚機部分安裝時,基座應平穩牢固、周圍排水暢通、地錨設置可靠,并應搭設工作棚。操作人員的位置應能看清指揮人員和拖動或起吊的物件。

2.作業前,應檢查卷揚機與地面的固定,彈性聯軸器不得松曠。并應檢查安全裝置、防護設施、電氣線路、接零或接地線、制動裝置和鋼絲繩等,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3.使用皮帶或開式齒輪傳動的部分,均應設防護罩,卷揚機通過鋼絲繩的導向滑輪來改變拉力的方向,因而不能使用安全性能較差的開口拉板式滑輪。

4.以動力正反轉的卷揚機,卷筒旋轉方向應與操縱開關上指示的方向一致。

5.鋼絲繩要垂直于卷筒軸心,其垂直偏差在4°~6°之間,偏差過大,鋼絲繩不能有序地在卷筒上纏繞。因此,導向滑輪與卷簡要保持一定距離。從卷簡中心線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無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20倍。當鋼絲繩在卷筒中間位置時,滑輪的位置應與卷筒軸線垂直,其垂直度允許偏差為6°

6.鋼絲繩應與卷筒及吊籠連接牢固,不得與機架或地面摩擦,通過道路時,應設過路保護裝置。

7.在卷揚機制動操作桿的行程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或阻卡現象。

8.卷筒上的鋼絲繩應排列整齊,卷筒上的鋼絲繩如重疊或斜繞時,將擠壓變形,需要停機重新排列。如果在卷筒轉動中用手、腳去拉、踩,很容易被鋼絲繩擠入卷筒,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嚴禁在轉動中用手拉腳踩鋼絲繩。

9.物體或吊籠提到上空停留時,要防止制動失靈或其他原因而失控下墜。因此,物體及吊籠下面不許有人,操作人員也不能離崗。作業中,任何人不得跨越正在作業的卷揚鋼絲繩。休息時應將物件或吊籠降至地面。

10.作業中如發現異響、制動不靈、制動帶或軸承等溫度劇烈上升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11.作業中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將提升物件或吊籠降至地面。

12.作業完畢,應將提升吊籠或物件降至地面,并應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13.起重架的架設場地應平整夯實,立架前應先將四條支腿伸出,調整絲桿宜懸露50mm,并應用枕木與地面墊實。

14.架設前,應檢查并確認鋼絲繩與纜風繩正常,架設地點附近5m范圍內不得有非作業人員。

15.架設時,卷揚機應用慢速,在兩節接近合攏時,不宜出現沖擊。合攏后應先將下架與底盤用連接螺栓緊固,然后安裝并緊固上下架連接螺栓,再反向開動卷揚機,將架設鋼絲繩取下,最后將纜風繩與地錨收緊固定。

16.當架設高度在10—15m時,應設一組纜風繩,每增高10m應增設一組纜風繩,并應與建筑物錨固。

17.作業前,應檢查并確認超高限位裝置靈敏、可靠。

18.提升的重物應放置平穩,嚴禁載人上下。吊籠提升后,下面嚴禁有人停留或通過。

19.在五級及以上風力時應停止作業,并應將吊籠降到地面。

篇2: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制度

一、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應根據國家公有的勞動保護立法和各項安全技術標準為依據,根據公司年度施工生產的任務,各項工程施工的特點確定安全技術措施項目,針對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以及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所應采取的措施,不斷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工傷事故的發生。

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范圍:1、起重機械上的各種防護裝置及保險裝置(如安全卡、安全鉤、安全門、過速限制器、過卷揚退制器、門電鎖、安全手柄、安全制動器等),為了安全而進行的改裝。2、各種機械上的安全起動和迅速停車設備。3、為安全而重新改裝機械和設備。4、電氣設備安裝防止觸漏電的設施(包括標準配電箱)。5、為安全而安設低電壓照明設備。6、在原有設備簡陋,全部操作過程不能機構化的情況下,對個別繁重費力或危險的起重,搬運工作所采取的輔助機械化設備。7、在生產區域內危險處所裝置的標志,信號和防護設備。8、在工人可能到達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處安培訓的防護裝置。9、在生產區域內,工人經常過往的地點,安全而設置的通道及便橋。10、消除塵及各種有害物質而設置的吸塵設備及防塵設施。11、為減輕或消除工作的噪音及震動的設施。12、機械、電氣設備等傳動部的防護裝置。13、為保持空氣清潔或使溫濕度合乎勞動保護安全而安裝的通氣換氣裝置。14、工作場所的休息室,用膳室及食物加熱設備。15、購置或編印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參改書,刊物、宣傳畫、標語等。16、建立與貫徹有關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措施。17、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所需的工具、儀器。18、女工衛生室及其設備。

三、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由公司安全科在工程開工時依據工程、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經公司經理批準后由有關部門執行。

四、安全技術措施的重大項目由公司組織實施,一般項目均由基層各部門負責實施,安全科負責定期檢查實施情況。

五、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的費用和使用材料,都應切實保證。具體的計劃措施如下:

1、夜間施工在兩側腳手架上設置紅燈及警戒標志。

2、建立安全責任制,責任到人,做好安全臺賬,努力貫徹實施安全生產“十大措施”、“六大紀律”。

3、施工人員進場時,均要經過三級安全教育,要在現場召開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動員會,學習安全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有關安全基本知識和要求。

4、重要部位和高空作業采取特別安全措施進行防范,杜絕事故。

5、施工人員進場都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臨時用電線路均架空設置,配電箱等處掛安全標志。

6、施工人員進場設置“一圖五牌”,配備專職安全員。

7、一切機電設備要專人管理、專人操作,動力設備做到接地保護、配電箱配備觸電保護器,配電箱總閘設在傳達室邊。

8、做好安全防火工作。重點是伙房和木工工棚,做到木工棚每天清掃一次,不準在木工棚內抽煙、點明火,伙房灶堂要及時澆水滅火,特別是夜間的檢查防火。

9、現場材料堆放要有序,模板拆除要及時整理,班組搞好落手清。

10、做好“四口”“五臨邊”的防護設施,發生安全隱患馬上整改,把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11、根據該工程的四周條件,及時挑掛安全,并做好防護欄桿,各種腳手架搭設完畢后,經過安全技術人員的檢查驗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嚴禁冒險作業。

12、工人生活區域與施工區域分開布置。

13、施工現場的圍墻用磚砌筑,高度2.5米,大門兩側設門臺柱,大門配備門衛晝夜值班,閑雜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14、施工場內道路、宿舍、辦公室地坪均用砼建筑。

16、堅持文明施工,隨時清理建筑垃圾,確保場內道路暢通,現場施工廢水、淤泥及時組織排放和外運。

17、搞好施工現場文明管理,突出解決“臟、亂、差”,保持現場衛生,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

篇3:安全監理工作交底會議制度

1、會議組織

工程開工前,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召集項目監理機構的總監理工程師、安全專業監理工程師、安全專業監理員與施工承包單位的項目經理、項目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等管理人員參加,召開第一次安全工作會議、安全監理交底會議應與工程項目第一次工地會議合并進行。

2、會議主要內容

①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和監理單位分別介紹各自駐現場的組織機構及安全管理人員及其分工。

②研究確定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目標,共同分析識別和評價本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危險源和重大危險源,研究確定安全監理的、主要措施。

③總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有關安全管理提出意見要求。包括:編制和提交符合項目實際的施工重大危險源清單及專項施工方案:配合安全監理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管理,安全獎懲制度,施工安全資料管理制度以及貫徹執行這些制度的保證措施。

④共同組建工地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明確其任務職責和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