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腐蝕環境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腐蝕環境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3582

1.供用電設施投入運行前,用電單位應建立、建全用電管理機構,組織好運行、維護專業班組,明確管理機構與專業班組的職責。2.用電單位應建立、健全供用電設施運行及維護操作規定運行及維護人員必須學習這些操作規定,熟悉本單位的供用電系統。3.用電單位必須建立用電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用電安全負責人。4.用電作業人員須持上崗。5.變電所,配電所宜設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不宜設在腐蝕性物質裝置的下風側。6.變電所、配電所與重腐蝕場所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變電所、配電所與重腐蝕場所的最小距離(m)I類腐蝕環境II類腐蝕環境露天變電所、配電所5080室內變電所、配電所3050注:I類腐蝕環境和II類腐蝕環境的確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范的規定。7.6~10kV配電裝置設在戶外時,應選用戶外防腐型電氣設備。8.6~10kV配電裝置設在戶內時,應選用戶內防腐型電氣設備。戶內配電裝置的房外部分,可選用高一級或兩級電壓的電氣設備。9.在腐蝕環境的10kV及以下線路采用架空線路時,應采用水泥桿、角鋼橫擔和耐污絕緣子。絕緣子和穿墻套管的額定電壓,應提高一級或兩級。1kV及以下架空線路,宜選用塑料絕緣電線或防腐鋁絞線。1kV以上架空線路,宜選用防腐芯鋁絞線。10.配電線路宜采用全塑電纜明敷設。在I類和II類腐蝕環境中,不宜采用絕緣電線穿管的敷設方式或電纜溝敷設方式。11.腐蝕環境中的電纜芯線的中間不宜有接頭。電纜芯線的端部,宜用接線鼻子與設備連接。12.密封式配電箱、控制箱等設備的電纜進、出口處,應采取密封防腐措施。13.重腐蝕環境中的架空線采用銅導線。14.重腐蝕環境中的照明,應采用防腐密閉式燈具。

篇2:現場臨時低壓用電電工操作施工安全交底

  1、必須經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有效的特種作業上崗,從事作業的難易程序,須符合電工等級要求。對難度較大、較復雜的電氣工程不得由低等級電工完成。

  2、電工必須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所有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要定期檢查、校檢。

  3、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電或斷電,并禁止帶電操作、帶危險作業,必須有人在安全距離外監護。

  4、電力傳動裝置的調試和維修時,除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外,在開關箱外應懸掛'有人操作、禁止合閘'標志牌,并有專人監護。

  5、配電系統必須采取分級配電,各類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和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標照用途,各類配電箱、開關箱外觀應完整、牢固、防雨、防塵,箱體應外涂安全色標,統一編號,停止使用的配電箱應切斷電源,箱門上鎖。

  6、獨立配電系統應按有關標準規定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具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同時,應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

篇3: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1)進行臨時用電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分部分項且按進度進行,不準一次性完成全部工程交底工作。

(2)設有監護人的場所,必須在作業前對全體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3)對電氣設備的試驗、檢測、調試前、檢修前及檢修后的通電試驗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

(4)對電氣設備的定期維修前,檢查后的整改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

(5)交底項目必須齊全,包括使用的勞動保護用品及工具,有關法規內容,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內容和保證工程質量的要求,以及作業人員活動范圍和注意事項等。

(6)填寫交底記錄要層清晰,交底人,被交底人及交底負責人必須分別簽字,并準確注明交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