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地面磚工程施工方法
住宅樓地面磚工程施工方法
1、工序流程
2、材料說明
(1)水泥:硅酸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
(2)砂子:干凈、粒度合適的天然砂子,使用16目(1.18mm)砂灌漿用,在安裝的地磚有顏色要求時,用白色砂子。
(3)地磚:有出廠質量合格證。抗壓、抗折及規格品種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顏色一致,表面平整,邊角整齊,無翹曲及竄角。
(4)草酸、火堿等要有出廠合格證。
(5)水:清潔淡水和適于飲用的水。
3、技術措施
(1)施工條件:施工環境溫度保持12~30℃的范圍內。
(2)基層清理:除去基底上的油脂、灰塵和養護劑或其他有害物質。
(3)彈線:根據圖紙所示地磚的排版圖在地面上放出每塊磚的布置線,使每一空間中縱向和橫向鋪磚的中心在每一面墻的中心,使地面墻面磚完全相交并減少切割。
(4)地磚鋪設:將地磚鋪在至少20mm厚裝有鐵絲網并罩有防水膜的砂漿底層上,趁砂漿底層尚有塑性時,采用薄層凝結砂漿層(乳膠型硅酸鹽水泥砂漿)鋪設地板磚。
(5)地磚接縫:所有控制接縫應落在規定位置,應在基料中,但不能位于空心位置,控制接縫應為3mm(加3~1.5mm)并且用規定的襯墊材料和密封劑充填所有的控制接縫,在所余空間太小不能用襯墊的材料的地方用打膠。
(6)養護:鋪完磚24h后,灑水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
(7)飾面保護:在完成灌漿工作至少3d嚴禁人或車輛從瓷磚地面通過。并且環境溫度保持12~30℃的范圍內,最佳的相對濕度為40%~70%的濕度范圍。
篇2:防止地面磚空鼓施工措施
1、基層必須認真清掃干凈,并灑水充分濕潤,濕潤時間一般為24h,且無積水現象,以保證墊層與基層結合良好。
2、選好的面磚應用清水浸泡2h以上,泡至釉面磚吸足水分和不冒氣泡為止,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以保證其與砂漿有良好的粘貼。
3、在濕潤的基層上刷素水泥漿、素水泥漿應攪拌均勻,涂刷均勻。嚴禁用撒干水泥面后再灑水掃漿的作法,因為使用這種方法水泥拌合不均勻,不能控制水灰比,會影響粘結效果。
4、用1:2干硬性水泥砂漿做墊層時,應與刷素水泥漿一起隨刷隨鋪,并用木抹子搓平,厚度均勻一致,其厚度為15mm,砂漿不宜一次鋪得過厚,以防面磚放上后,砂漿底部不易壓實,引起局部空鼓。
5、試鋪面磚過程中,如發現墊層厚薄不一或有不平處,應揭開面磚,添加或去掉多余的砂漿,再用橡皮錘敲實面磚,使面磚表面低于設計標高5mm左右。
6、揭開干鋪的面磚,將其背面均勻抹一層用強度等級3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砂漿,厚度為5mm左右。抹漿時,面磚中心部略厚于四周,邊緣的水泥砂漿應抹成約10mm寬的坡面。
7、將抹漿后的面磚平放于墊層上,雙手稍用力按壓,隨即用橡皮錘輕輕敲擊,使之與基層粘結牢固,用橡皮錘敲擊時,如聽聲音發現在有缺漿處,應揭下面磚,添抹水泥砂漿粘貼。
8、面磚鋪完24h后,應灑水養護1~2次,以補充水泥砂漿在硬化過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證面磚與砂漿粘貼牢固。
灌縫前應將面磚清掃干凈,把面磚上和縫內松散砂漿用開刀清除掉。灌縫應分幾次進行,用長把刮板往縫內刮漿,務必使水泥漿填滿縫子和部分邊角不實的空隙。灌縫后24h,用潮濕的草袋或鋸末覆蓋養護。
篇3:防止地面磚空鼓施工措施
1、基層必須認真清掃干凈,并灑水充分濕潤,濕潤時間一般為24h,且無積水現象,以保證墊層與基層結合良好。
2、選好的面磚應用清水浸泡2h以上,泡至釉面磚吸足水分和不冒氣泡為止,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以保證其與砂漿有良好的粘貼。
3、在濕潤的基層上刷素水泥漿、素水泥漿應攪拌均勻,涂刷均勻。嚴禁用撒干水泥面后再灑水掃漿的作法,因為使用這種方法水泥拌合不均勻,不能控制水灰比,會影響粘結效果。
4、用1:2干硬性水泥砂漿做墊層時,應與刷素水泥漿一起隨刷隨鋪,并用木抹子搓平,厚度均勻一致,其厚度為15mm,砂漿不宜一次鋪得過厚,以防面磚放上后,砂漿底部不易壓實,引起局部空鼓。
5、試鋪面磚過程中,如發現墊層厚薄不一或有不平處,應揭開面磚,添加或去掉多余的砂漿,再用橡皮錘敲實面磚,使面磚表面低于設計標高5mm左右。
6、揭開干鋪的面磚,將其背面均勻抹一層用強度等級3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砂漿,厚度為5mm左右。抹漿時,面磚中心部略厚于四周,邊緣的水泥砂漿應抹成約10mm寬的坡面。
7、將抹漿后的面磚平放于墊層上,雙手稍用力按壓,隨即用橡皮錘輕輕敲擊,使之與基層粘結牢固,用橡皮錘敲擊時,如聽聲音發現在有缺漿處,應揭下面磚,添抹水泥砂漿粘貼。
8、面磚鋪完24h后,應灑水養護1~2次,以補充水泥砂漿在硬化過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證面磚與砂漿粘貼牢固。
灌縫前應將面磚清掃干凈,把面磚上和縫內松散砂漿用開刀清除掉。灌縫應分幾次進行,用長把刮板往縫內刮漿,務必使水泥漿填滿縫子和部分邊角不實的空隙。灌縫后24h,用潮濕的草袋或鋸末覆蓋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