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道土方開挖安全整改方案
一、工程概況
本方案為***工程雨水管溝槽土方開挖安全整改方案。雨水管道管材選用HDPE雙臂波紋管,承插鏈接,橡膠圈承插接口。覆土未滿足規范要求及機動車道下的排水管采用DN300混凝土管。本工程現場土方為回填土方,雨水管道溝槽采用機械與人工配合施工,針對溝槽開挖邊坡處理措施編制專項安全整改方案。
二、施工方案
1、測量放線
?管道工程開工前,測量人員認真復核圖紙,按照圖紙要求,準確放出管道中線位置,無誤后進行施工,開挖土方不準堆方在溝槽邊緣。
2、溝槽開挖及放坡
(1)、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挖槽,技術人員向挖掘機司機詳細交底,并設專職人員指揮,及時測量槽底高程和寬度,防止超挖和虧挖。深槽挖土的邊坡系數根據土質和挖深定為1:0.75,具體按規范操作。溝槽開挖時設安全員,及時觀測溝槽邊緣情況,發現和排除各種險情,為確保槽底土壤結構不被擾動和破壞,機械開挖時,應留20cm左右不挖,待人工清除,盡量不擾動原狀土。人工清槽時,應認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寬度,并注意不使槽底土壤結構遭受擾動和破壞。
(2)、由于雨水管有些區域溝槽開挖較深,確保溝槽壁不出現塌方現象,采用放坡開挖,坡度為1:0.75,若土質較為松軟,坡度調整為1:1,根據現場開挖情況而定,保證坡頂無堆土,開挖采用后退法施工。施工關健是解決土體本身的穩定性,基槽穩定性主要包括:邊坡整體滑動,土體擾動破壞,保證邊坡坡度,槽邊不堆土,無動載。
(3)對溝槽開挖深度大于5米的情況都屬于深溝槽范圍,溝槽采用分臺放坡大開挖施工,按照規范放坡的方法進行施工,隨即采取護坡措施,開挖后暴露時間不超過2天,安全員應經常檢查坑壁的穩定情況。挖槽前認真組織人員學習圖紙,進行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挖槽段的土質、結構以及施工環境等情況,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
3、雨季施工措施
在雨季施工,應盡量縮短開槽長度,并作好防排水措施,如果雨水泡槽以后,要盡快采取措施,抽排積水,清理淤泥,用砂石料回填濕槽,達到穩定,不可鋪墊過厚,造成基礎沉陷不均勻。深槽不能被積水泡槽過久,否則極易塌方。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除基礎底部寬度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排水設施。溝底需增設排水溝時,工作面寬度可適當增加。此溝槽開挖寬度根據管徑大小決定。深溝槽在雨季施工開挖后,必須隨即采取護坡措施,采用防雨彩條布對邊坡進行覆蓋,以免邊坡坍塌或移滑。在挖方邊坡上側堆放材料及移動施工機械時,應與挖方邊緣保持3米以外,以保證邊坡的穩定。
三、安全保證措施
1、安全責任
(1)、項目經理為安全施工的總責任人,組織實施各項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
(2)工長對分管施工范圍內的安全施工責任,貫徹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
(3)技術員負責組織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審核,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教育。
(4)工地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管理和監督檢查。
(5)各專業人員都有相應崗位的安全責任。
(6)每個施工人員亦有安全職責。
2、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A、工程項目經理,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經安全崗位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B、新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前完成三級安全教育:安全基礎知識、法規、法制教育。現場規章制度和遵章守紀教育、本工種崗位安全操作及安全制度紀律教育。
C、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即進現場安全教育、季節性安全教育(如高溫,低溫等自然變化)。
D、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經培訓、考核取得操作證后,持證上崗。
(2)、安全檢查
?A、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由工地各級負責人與有關業務人員實施,每旬一次例行定期檢查,由現場管理人員實施。
?B、班組每天進行上崗安全檢查、上崗安全交底、上崗安全記錄。
四、安全施工措施
1、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進入現場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
2、現場機械設備定期維護檢查,確保機械設備在現場安全運行,機械設備進入現場作業點后,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交底,作業完畢后停放指定地點。
3、施工期間,在溝槽兩側設置安全警示牌及警示線,防止車輛及人員跌落溝槽,晚間要設置警示燈。
4、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施工場地的安全防護設施和現場安全標志,如需拆除,須由項目部管理人員協商后,并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由有關人員進行操作。
5、在溝槽下施工時,要注意溝壁的穩定情況,所有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并不得在溝槽內坐臥、休息,在施工現場設專人監視,防止下面施工人員未知的情況下,發生邊坡滑坡、塌方及有土塊等顆粒滾落在溝槽中,另外要對發現的潛在危險及時清除。
6、項目部神隊深溝槽施工成立安全檢查小組,在施工情況下,就要有專職安全員進行監督,隨時檢查消除可出現塌方的隱患。
7、項目部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培訓教育。
五、安全應急預案
由現場常駐勞務人員組織應急專業隊,一旦發生事故,組織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在場外設立應急援助組織,從人力、物力、財力全方位保證搶險救援工作的高效執行。加強現場應急專業隊和場外應急援助組織的管理,通過培訓提高搶險、救援能力。
(1)、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
溝槽主要危險因素為:落物傷人、塌方、人或者機械生產的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如下:
A、塌方:原因:主要是因為土質不好,放坡不夠,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沖刷。對策: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合適的邊坡,并且在開口時適當加大尺寸,當遇到不穩定地質條件時適當加大坡率,通過該土層后正常放坡。對于開挖過程中出現的塌方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錨固支撐、斜柱支撐等措施,施工期間加強滑坡的檢測監控,對點位有變化需立即停止現場的施工,仔細分析點位的變動原因。
B、落物:原因:槽邊坡上松動石塊沒有清理干凈或者施工過程中落物。對策:溝槽邊緣3米內禁止堆放土方及材料,槽邊坡上異物清理干凈。
(2)事故應急措施
A、發生坍塌事故后,立即報告應急指揮小組,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人員通知現場安全員,并由安全員組織施工人員緊急撤離至安全區域。
B、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C、在向有關部門電話求救同時,對受傷人員在現場安全地帶采取可行的應急措施。
D、立即上報公司及有關部門,并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E、救援完畢后,所有人員立即撤離至安全地方,防止事故發展擴大。
檔案管理制度
篇2:建筑工程土方開挖施工規定
1、應根據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施工順序及工況進行土方開挖。不得超工況開挖。
2、土方應分區、分塊、分層均衡開挖;土方分區、分塊、分層開挖后應按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時支撐、澆筑墊層。
3、進場施工機械應由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并應有驗收記錄。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不得利用基坑支護結構體作為機械作業的支承體。
5、嚴禁挖土機械和施工人員在同一工作面作業。
6、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7、應根據基坑監測數據及周圍環境情況指導土方開挖施工;當基坑及周圍環境監測數據超過設計報警值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8、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土施工。
篇3:土方開挖基坑支護降水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一、專業工程的特點
本工程概況
根據周圍環境、場地地質條件(區域氣象條件、位置與地形地貌、巖土分布與特征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基坑開挖深度、降排水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等綜合考慮,基坑支護結構形式采用排樁加錨桿加阻水帷幕和懸臂樁支護型式。截水帷幕施工完畢,土方開挖前在基坑范圍內布置降水井(采用管井)降水,基坑開挖后采用明排水。土方開挖與錨桿工程交替進行,土方分層開挖,采用機械開挖基底預留200mm厚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基坑規模:長約210m,寬約100m,開挖深度#樓區域為5.6m、#樓區域為5.8m,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已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并按照專家論證意見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
基坑較深且基底標高存在高差,在電梯井及集水井部位開挖深度要加大;二期車庫與一期車庫需要連接,連接部位的降水與支護需要著重考慮;基坑東南側要考慮地下管網;大面積降水,要考慮東側原有住宅小區的安全;涉及的工序多,如:基坑降水、排樁支護、錨桿施工、旋噴樁施工等,要考慮各工序的有序進行,需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采取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工期、進度等有效措施;本工程處于市中心,人員密集、交通擁擠,要考慮降低噪音、防止揚塵、不擾民等文明施工措施。
二、監理工作流程
(1)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
重點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組織架構、資源配置、工作制度及措施等是否與工程規模及安全生產特點相適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組織機構設置是否合理;
2)施工單位項目經理資格及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置數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和本工程要求;
3)項目管理部各職能部門及人員職責權限是否明晰、制度是否完善;
4)是否對危險源和不利環境因素進行辨別、評價和論證,并制定相應的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5)各類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及職能部門或責任人是否明確,安全員、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6)施工機械及安全設施的驗收規定。
其中,項目監理機構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審查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資格:
1)項目經理應具有注冊的執業資格證書,資格等級應與承包工程的規模相適應,應具有有效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
2)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具有有效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人數配備應符合相關規定。
(2)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項目監理機構重點檢查施工單位總承包單位報送的如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機械設備(包括租賃設備)管理制度、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工傷和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操作規程等。
(3)審查與安全生產有關的開工條件
項目監理機構重點審查以下內容:
1)施工單位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
2)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
3)進場機械、設備的驗收手續;
4)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資格;
5)應急救援物資的準備與落實情況;
6)安全教育及交底情況;
7)臨時用電驗收情況。
(4)審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
1)對編審程序進行符合性審查,即項目監理機構在審批專項施工方案前,應首先審查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批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符合規定的,進行實質性內容審查。對于不符合規定的,書面通知施工單位重新報審,符合規定后再行報審。
2)對實質性內容進行符合性審查,即項目監理機構對專項施工方案中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審查。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工程概況、編制依據、施工計劃、施工工藝技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勞動力計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等內容,其中,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又包括組織保障、技術措施、應急預案、監測監控等措施,其內容應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于施工單位報審的安全技術措施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應要求其重新編制、報審。
3)針對性審查,專項施工方案應針對工程特點以及所處環境等實際情況,編制內容應詳細具體,明確操作要求,應包括安全技術和保證措施、應急救援預案和文明施工措施。
(5)巡視檢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
1)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落實深基坑工程各工序及關鍵部位的安全防護措施,同時加強監理旁站,巡視的檢查力度,發現未按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時,及時簽發監理通知責令整改,要求施工單位按專項方案實施,施工單位拒不整改的,項目監理機構應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
2)定期組織有關各單位參加的安全檢查,發現違章冒險作業要責令其停止作業,發現安全事故隱患要責令其停止施工,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監理將及時向建設主管部門報告。
3)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國家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及時如實的向負責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同事督促施工單位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
(6)檢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運行
1)檢查施工單位(總包、分包)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檢查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資格情況;
3)檢查施工單位現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
三、監理工作要點
1、?深基坑施工前的控制要點
(1)監理工程師要認真閱讀本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了解基坑開挖地段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特點。分析可能對影響邊坡的關鍵地段、重要地層及土質指標做到心中有數。
(2)審查施工單位深基坑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包括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保證體系的組織機構,方案是否按要求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3)檢查施工單位現場專職安全員到崗就位情況。
(4)審查進場原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資料試驗檢測報告,重要材料要現場抽樣送檢。
(5)審查施工機械是否滿足施工進度要求,進場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轉。
2、?基坑降水控制要點
(1)施工期間施工降水要連續不斷,直至地下頂板澆筑完成。
(2)?降水排水機械必須有專人負責,嚴禁非電工人員操作。
(3)?降水期間,必須由監測單位對鄰近建筑物等進行沉降、變形觀測,如遇異常,必須立即分析原因,采取防護、控制措施。
3、土方開挖控制要點
(1)土方工程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機械操作人員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
(1)挖掘機挖土作業時,其最大開挖高度和深度,不應超過機械本身性能規定。
(2)土方開挖應分層進行,與錨桿施工交替進行。各層開挖深度由專職測量員跟蹤控制。
(3)土方開挖前,必須會同有關單位對鄰近建筑物、管線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在整個施工期間,加強監測其沉降和位移、開裂等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與設計、建設等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
(4)施工期間,應對開挖范圍內存在的各種障礙物,如溝渠、管線,凡影響施工的均應拆除、清理和遷移。
(5)深基坑四周要設置防護欄桿,人員上下要設置爬梯。
(6)夜間施工要合理安排施工項目,防止土方超挖,施工現場要根據需要設置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設置紅燈警示標志。
(7)土方開挖應從上至下分層開挖,并按照設計要求的開挖深度進行開挖。
(8)土方開挖要注意對排樁、錨桿的保護,避免挖機碰撞而產生破壞。
(9)開挖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檢查力度,如發現坡體有裂紋或局部坍塌現象,要及時采取措施。
(10)施工現場發現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隱患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排除隱患后方可恢復施工。
(11)基坑支護結構必須在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嚴禁提前開挖和超挖。
4、基坑支護控制要點
(1)基坑支護應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筑物、管線、道路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保證主體地下結構的施工空間。
(2)當基坑開挖面上方的錨桿、土釘、支撐與混凝土腰梁未設置完成,且未達到開挖要求的強度或承載力,以及未按設計要求施加預加力時,嚴禁超挖土方。
(3)采用錨桿或支撐的支護結構,在未達到支護結構設計規定的拆除條件前,嚴禁拆除錨桿或支撐。
(4)基坑周邊施工材料、設施或車輛荷載,嚴禁超過設計要求的地面荷載限制。
(5)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提高監測頻率:
1)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
2)監測數據變化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發現的不良地質現象;
4)進行超深、超長開挖,或未及時加撐等違反設計工況施工;
5)基坑及周邊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以及市政管道出現泄漏問題;
6)基坑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大或超過設計限值;
7)支護結構出現開裂;
8)周邊地面突發較大沉降或出現嚴重開裂;
9)鄰近建筑突發較大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出現嚴重開裂問題;
10)基坑底部、側壁出現管涌、滲漏或流沙等現象。
(6)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報警,并應對基坑支護結構和周邊環境中的保護對象采取應急措施。
1)監測數據達到監測報警值的累計值;
2)基坑支護結構或周邊土體的位移值突然明顯增大或基坑出現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較嚴重的滲漏等。
3)基坑支護結構的支撐或錨桿體系出現過大變形、壓屈、斷裂、松弛或拔出的跡象;
4)周邊建(構)筑物的結構部分、周邊地面出現較嚴重的突發裂縫,或危害結構的變形裂縫;
5)周邊建筑變形突然明顯增長或出現裂縫,周邊管道泄漏等。
(7)巡視檢查以下內容:
1)周邊道路、地面裂縫、沉降;
2)樁后土體裂縫、沉陷;
3)止水帷幕開裂、滲漏;
4)周邊建(構)筑物裂縫;
5)場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的狀況是否正常;
6)基坑頂面周邊超載情況;
7)監測設施是否完好。
四、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監理工作方法:
1、審查核驗
項目監理機構重點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相關安全生產管理文件及資料。
1)開工前由總監理工程師主持,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
2)審查深基坑開挖支護方案編制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按照要求編制、審批,方案必須要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并出具論證報告。
3)開工前,專業監理工程師核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審查總、分包單位資質及人員資格、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及其合法有效性、安全生產協議;
4)負責審核安全防護及文明施工措施費用使用情況等;
2、巡視檢查
1)施工作業是否按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是否有違反強制性標準情況;
2)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崗工作情況;
3)施工現場與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費用使用計劃的相符情況;
4)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及按照項目監理機構的指令整改情況;
5)項目監理機構簽發的工程暫停令實施情況;
6)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作業時加大巡視檢查力度,并填寫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巡視檢查記錄;
7)對施工單位組織的安全生產檢查進行抽查,并加強節假日、季節性、災害性天氣期間以及建設主管部門有規定要求時的抽查次數。
8)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3、告知
項目監理機構對在安全生產管理監理工作中對施工單位的要求進行事先告知。
4、通知
項目監理機構對巡視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或違反現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未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等情況,由專業監理工程師或總監理工程師簽發監理通知單指令限期整改。監理通知單發送施工總包單位,并報送建設單位。
施工單位針對監理機構指令進行整改后填寫監理通知單回復單,項目監理機構收到監理通知單回復單后重點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并簽署復查意見。
5、停工
項目監理機構發現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隱患情況嚴重,應報建設單位要求暫停施工,如施工現場發生重大險情或安全事故,由總監理工程師及時簽發工程暫停令,并按實際情況指令局部停工或全面停工。工程暫停令在發送施工總包單位的同時報送建設單位。
施工單位針對項目監理機構指令整改后,需填寫工程復工報審表進行報審,項目監理機構著重復查整改結果,并簽署復查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簽發的工程暫停令中應重點詳細說明停工原因、停工范圍、停工時間以及相關要求等內容。
6、會議
按照第一次工地會議所確定的監理例會制度予以落實。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必要時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
各類會議均由項目監理機構相關人員支持并形成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經與會各方會簽、蓋章形成文件予以落實。
7、報告
項目監理機構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時,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時,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時,項目監理機構及時向有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8、監理日志
項目監理機構由專業監理工程師每日如實記錄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理工作,監理日志中包括以下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理工作:
1)當日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
2)當日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工作;
3)當日有關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情況。
9、監理月報
項目監理機構每月編制監理月報,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后發送本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監理月報中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當月工程形象進度(重點描述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進度);
2)當月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作業和施工現場安全狀況及分析,并附影像資料;
3)當月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情況;
4)當月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監理工作、措施和效果;
5)當月簽發的安全生產管理監理文件、指令及回復情況;
6)下月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理工作計劃。
10、定期組織安全檢查
(1)督促施工單位每天上崗前對每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提醒,監理人員每天進行安全巡視;對臨時用電、設備安全運轉、基坑防護、現場文明施工、夜間施工的照明進行一次全面巡視,按照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認真填寫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監理日志。
(2)每周定期安全檢查
由施工單位安全員牽頭進行現場安全大檢查,安全監理人員負責督促安全檢查執行與參與,檢查現場存在的問題及上周檢查存在的問題的整改情況。
(二)監理工作措施
1、監理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度
法定代表人責任制:監理單位法定代表人對本企業監理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全面負責。
總監理工程師責任制:總監理工程師對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負責。
監理人員責任制:各專業監理人員根據工程項目特點,對本專業工程的安全生產管理負責。
2、監理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審查核驗制度、巡視檢查制度、督促整改制度、監理例會制度、報告制度、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資料管理與歸檔制度。
3、內部學習和培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