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門啟閉機梁板起重吊裝施工安全方案
一、編制依據
本方案編制參考了《建筑施工手冊》《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建筑構件質量驗評標準》。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南橫套與太字圩港交叉口東側,老張揚公路南側南橫套河道上。工程內容為新建節制閘一座,閘單孔凈寬12米。閘主要功能為擋張家港塘側高水位,控制南橫套水位,兼顧南橫套通航。閘門采用升臥式平板鋼閘門,門高5.8米,寬12米,啟閉機采用2*125KN-9M油壓啟閉機。砼強度等級:下部主體結構均為C25,工作橋、交通橋C40,橋面鋪裝C40,抗滲等級W6。
三、作業環境
現場道路平坦,通水通電,墻后回填土已按規范壓實,并鋪設鋼板,具備吊裝條件。
四、吊裝物說明
吊裝物主要為12*5.8M鋼閘門一座,重21.5噸;2*125KN-9M油壓啟閉機一臺套,重約6噸;12.96米板梁五片,單片重12噸。
五、吊裝工藝流程
1.空心板梁吊裝
①橋墩臺頂支座檢查安裝:在吊裝前認真檢查墩臺、墩帽及支座標高、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支座安裝必須位置準確、牢固。
②運輸:板梁下墊枕木,注意支重位置在板梁兩端吊裝環下,用鋼絲繩、鉸鏈綁車加固。板梁運輸時速度不大于40KM/h,特別注意轉彎時障礙物。
③組織安排:吊裝現場由板梁隊長專職負責現場指揮、協調、部署,安排專業架梁作業隊伍負責該項施工內容,以確保板梁架設安全和質量。
④試吊:正式起吊前必須試吊。試吊時檢查吊車支撐牢固程度,鋼絲繩受力均勻程度,吊裝起升狀態時的水平程度,吊車負荷分配程度,確無問題時方可正式起吊。
⑤吊裝:板梁運輸采用車拉至吊裝地點,在利用吊車進行安裝。吊裝時吊車應緩慢吊起,均勻低速,防止撞擊,注意保持梁體橫向穩定性,當風速過大時應停止吊裝施工。
2.啟閉機吊裝
①工作橋檢查安裝:在吊裝前認真檢查洞口、預埋件位置及標高、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清除預埋件表面水泥漿,校核啟閉機中心線。
②運輸:安排專人勘察進場線路,運輸前對機架、動力站等進行維護措施,避免碰撞造成損壞,同時機架固定牢固、平穩。運輸過程中控制好行駛速度、選擇路況較好的線路,避免顛簸。
③組織安排:吊裝現場由啟閉機隊長專職負責現場指揮、協調、部署,安排專業安裝作業隊伍負責該項施工內容,以確保啟閉機架設安全和質量。
④試吊:正式起吊前必須試吊。試吊時檢查吊車支撐牢固程度,鋼絲繩受力均勻程度,吊裝起升狀態時的水平程度,吊車負荷分配程度,確無問題時方可正式起吊。
⑤吊裝:啟閉機運輸采用車拉至吊裝地點,再利用吊車進行安裝。吊裝時吊車應緩慢吊起,均勻低速。因橋架、工作橋較高,起吊過程中注意高度,防止撞擊建筑物,同時保持機架橫向穩定性,當風速過大時應停止吊裝施工。
3.鋼閘門吊裝
①運輸:此次閘門采用整裝運輸,因長寬較大,存在較大困難。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計劃晚間運輸。從揚州經七圩七渡至328省道運輸至現場。運輸前由專人負責查看進場線路,確保通暢且不影響交通。閘門平放板車上,用枕木支墊,同時接觸面下放橡膠,避免摩擦造成表面損壞。運輸過程中,對閘門采用鋼絲繩、鉸鏈等綁扎、加固牢靠,不允許出現左右或上下移動。行駛車速不宜大于80KM/h,特別注意道路上的障礙物。
②吊裝準備工作:先清除閘室內門橫埋件表面的砼殘渣和其他雜物,特別是水封底板表面上的水泥漿,并檢查連接處焊縫是否打磨光滑。對所有閘門埋件再進行一次復測,檢查埋件各部相關尺寸是否符合圖紙尺寸,以及閘門運輸過程中是否有損傷,及時矯正恢復。
③組織安排:吊裝現場由閘門安裝隊長專職負責現場指揮、協調、部署,安排專業閘門作業隊伍負責該項施工內容,以確保閘門安裝安全和質量。
④試吊:正式起吊前必須經過試吊。檢查吊車支撐、鋼絲繩受力、吊裝起升水平程度,吊車負荷等方面是否牢固、可靠,確正式吊裝過程中無問題。
⑤吊裝:吊車停放于左側下游翼墻第一~二塊扶垛位置。閘門吊裝需緩慢起吊至閘門垂直且保持穩定,控制旋轉速度,防止對翼墻的撞擊,在停放至排架軌道槽后,按照專職現場指揮的要求,平穩、緩慢下放閘門至預定位置。施工中一旦出現大風天氣立即停止吊裝作業。
六、吊裝組織機構
1.吊裝工作的組織網絡
此次吊裝工作成立由項目經理為總指揮的領導小組。項目副經理擔任現場副總指揮,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技術指導,安全科長擔任施工安全保護工作,安裝隊隊長擔任現場專職指揮員,專業安裝隊伍負責該項施工內容,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統一指揮,確保此次吊裝的安全。
2.吊裝作業人員資質
吊裝機械設備必須持有合格證書或檢測證書,特種作業人員(吊機工、焊工、電工等)必須持有上崗證書,嚴禁無證上崗。
機械設備人員相關證件附后。
七、起重機械的選用
考慮起重機的起重能力,現場道路安全及經濟效益等各方面因素,結合現場構件重量,幾何尺寸,安裝高度等來選擇起重機械。此次吊裝板梁、啟閉機選用50T汽車吊;吊裝閘門選用100T汽車吊。
八、吊裝程序、方法和要求
1.施工準備
2.認真學習施工圖紙,并組織班組了解安裝的技術要求進行技術及安全交底。
3.認真核對吊裝物的數量、重量、規格等。
4.檢查吊裝物的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對各種相應的吊裝物進行分類、編號。
6.查看機械設備,吊環是否齊全可靠。
7.吊裝程序、方法、要求:
①吊裝前首先對吊裝物進行排列檢查,核對規格型號是否正確,有無損傷。
②吊裝時采用“雙吊”法,并注意上下、左右的人和物。
九、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與吊裝注意事項
1、司機和指揮人員要經過專業的培訓,并經培訓部門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指揮人員在作業前要熟悉機車的性能并了解所起吊的重量,現場周圍環境。?
2、在吊裝作業前必須將支腿支設牢固、平穩、不傾斜。開始吊裝前吊裝人員必須詳細檢查被吊物是否牢固,任何人不準隨吊裝設備升降。
3、起重機操作人員在操作時,精神要集中,要服從指揮人員指揮。
4、起重機在使用中回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
5、吊裝作業時設置警戒區域掛警示牌,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
6、嚴禁在風速六級以上或大風、大霧天氣進行吊裝作業。
7、在吊裝過程中如因故中斷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8、吊裝作業人員在高空移動和作業時,必須系牢安全帶,作業人員上下設專用爬梯,作業平臺腳手板鋪設嚴密。
9、作業人員時常檢查鋼絲繩有無斷絲、斷股現象,如有隱患立即停止施工,整改后作業。
對起重機械的檢查?
?1、檢查
①作業前檢查:檢查各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有效,檢查方法在作空載試車同時進行各限位試驗,不能只檢驗安全裝置的完好程度,而不按規定運行實驗。
②作業中檢查:起重機在施工中起重司機要經常檢查安全保險裝置,力矩限制器、起重機的安全性能以及吊鉤、油絲繩、卡扣等裝置,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使用。發現問題應即使處理,保證起重安全施工。
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吊裝過程中如遇到下列情況應立即通知起重機制造、維保單位,根據需要按應急預案處理措施解救人員。
1.發生起重機械傾翻時
由于超載等非正常載荷造成起重機傾翻事故時,先切斷電源,采用千斤頂、起吊設備、切割等措施,防止機械倒塌、擠壓事故的再次發生,在實施處置時,要有一名專業人員進行指揮,并采取警戒措施。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制造、維修單位維保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施救。
2.發生火災時
發生火災時,應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處無法逃出的人員,并應立即切斷機械的電源開關,防止電氣火災的蔓延擴大。滅火時,要防止二氧化碳等中毒窒息事故的發生。
3.發生觸電時
對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對觸電人員進行現場救護,預防因電氣故障引起的火災。
4.發生從起重機上墜落時
對起重機械高處墜落事故,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再次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篇2: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監理細則
一、工程概況
二、安全監理工作依據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浙建建【1999】190號)
(3)《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85)
(4)《關于加強工程建設安全質量技術責任制的暫行規定》(浙建建【2003】35號)
(5)《關于印發〈加強施工現場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暫行規定〉的通知》(浙建建【2003】73號)
(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
(7)《監理規劃》
(8)《起重吊裝工程施工方案》
三、安全監理的程序
(1)、審查施工單位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
1)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證及管理情況;
2)起重機械的檢測檢驗、驗收合格證明文件、備案手續。
3)起重吊裝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及安全條件。
(2)、審核安裝、拆散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及使用單位的安全資質和證明文件(總包單位要統一管理分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3)、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1、審核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寫、審批:
1.1、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編寫;
1.2、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技術、質量、安全、等有關部門進行聯合會審;
1.3、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
1.4、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報監理單位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
1.5、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變更或修改時,應按原程序由原編制審批人員批準。
2、審核起重吊裝工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2.1、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是否能滿足使用安全和設計需要;
2.2、起重機拆裝的安全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2.3、起重機使用過程中的檢查維修方案是否齊全完整;
2.4、起重機駕駛員的安全教育計劃和班前檢查制度是否齊全;
2.5、起重機的安全使用制度是否健全。
(4)審核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專業管理人員資格。
(5)審核起重吊裝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控制措施。
(6)施工單位應提供安全設施的產地、廠址以及出廠合格證書
(7)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理。
(8)現場監督與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時及時下達監理通知,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或暫停施工:
1、日常現場跟蹤監理,根據工程進展情況,監理人員對工序安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現場檢查、驗證施工人員是否按照安全技術防范措施和操作規程操作施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下達監理通知,責令施工單位整改;
2、在起重吊裝施工過程中要求設置臨時警戒線并派專人指揮、監護;安全監理工程師也進行現場監護。
3、每日將安全檢查情況記錄在《監理日記》;
4、及時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匯報施工現場安全情況,必要時,以書面形式匯報,并作好匯報記錄。
(9)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及時向建設單位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四、安全監理工作的特點
起重吊裝工程危險性大,事故發生具有隨機性、隱蔽性、突然性,受現場條件、人員條件、氣象條件、技術條件影響大。因建筑工程向高、大、難方向發展,起重高度大、起重量大、起重構件體形龐大復雜,技術難度大,近年來塔機安全事故頻發。如:整機傾覆、起重臂折斷、塔身折斷或底架碰壞等。究其原因:超重發生事故占了一半以上,而違章作業、高空墜落、行走軌道鋪設及塔身制作不良也是引發事故的重要原因。因而監理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重在事前控制,施工實施過程中堅持先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后施工的原則,加強巡查,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
五、安全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及目標值
1、安全監理工作目標
安全目標:協助承包單位保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
2.安全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
2.1、起重吊裝工程施工前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后報監理審核。
.2、監理單位審查核驗施工單位提交的專項施工方案,并由項目總監在技術文件上簽署意見;審查未通過的專項施工方案不得實施。
2.3、操作人員應體檢合格、無妨礙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應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或公安部門頒發的機動車駕駛執照后,方可持證上崗。學員應在專人指導下進行工作。
2.4、在工作中操作人員和配合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長發應束緊不得外露,高處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
2.5、起重機械必須按照出廠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技術性能、承載能力和使用條件,正確操作,合理作用,嚴禁超載作業或任意擴大使用范圍。
2.6、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7、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應完好齊全,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或拆除。嚴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
2.8、起重作業時,起重臂和重物下方嚴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重物吊運時,嚴禁從人上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
2.9、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體。現場澆注的砼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
2.10、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2.11起重機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起重機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4.1.17條款的規定。
2.12、當履帶式起重機如需要帶載行走時,載荷不得超過允許起重量的70%,行走道路應堅實平整,重物應在起重機正前方向,重物離地面不得大于500mm,并應拴好拉繩,緩慢行駛。嚴禁長距離帶載行駛。
2.13、履帶式起重機上下坡道時應無載行走,上坡時應將超重臂仰角適當放大。嚴禁下坡空檔滑行。
2.14、履帶式起重機變幅應緩慢平穩,嚴禁在起重臂未停穩前變換檔位;起重機荷載達到額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時,嚴禁下降起重。
2.15、輪胎式起重機行駛時,嚴禁人員在底盤走臺上站立或蹲坐,并不得堆放物件。
2.16、塔式起重機的拆卸必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拆卸資質證書的專業隊進行,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
2.17、塔式起重機載人專用電梯嚴禁超員,其斷繩保護裝置必須可靠。當起重機作業時,嚴禁開動電梯。電梯停用時,應降至塔身底部位置,不得長時間懸在空中。
2.18、卷筒上的鋼絲繩應排列整齊,當重疊或斜繞時,應停機重新排列,嚴禁在轉動中用手拉腳踩鋼絲繩。
2.19、在露天在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吊裝作業。
2.20、每年的7---9月份做好塔機抗強臺風措施。
2.21、加強汛期施工塔吊安全防范措施。
六、安全監理工作的方法
堅持“預防為主,重點進行事前控制”的原則,同時注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檢查與安全控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把安全事故扼制在萌芽狀態。
1、做好承包單位報來的技術文件、施工方案的審核等監理準備工作
1.1、在施工準備階段,審查核驗承包單位提交的有關技術文件及材料,并由項目總監在技術文件上簽署意見;審查未通過的,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方案不得實施。
2.2、核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有關施工機械、安全設施等驗收記錄,并由項目總監在驗收記錄上簽署意見。
現場檢查
2.1、塔機的基礎必須符合安全使用的技術條件規定。
2.2、起重司機應持有與其所操縱的塔機的起重力矩相對應的操作證;指揮人員應持證上崗,并正確使用旗語或對講機。
2.3、起吊作業中司機和指揮人員必須遵守“十不吊”的規定:指揮信號不明確或無指揮不吊;超負荷和斜吊不吊;細長物件單點或捆扎不牢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吊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埋在地下的物體不吊;安全裝置失靈不吊;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不吊;6級以上強風區無防護措施不吊;散物裝得太滿或捆扎不牢不吊的“十不吊”。
2.4、塔機運行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的要求及規定執行。最基本要求:起吊前,先鳴號,吊物禁止從人的頭上越過。起吊時吊索應保持垂直、其降平穩,操作盡量避免急剎車或沖擊。嚴禁超栽,當起吊滿載或接近滿載時,嚴禁同時做二個動作及左右回轉范圍不應超過90°。
2.5、塔機停用時,吊物必須落地不準懸在空中。并對塔機的停放位置和小車、吊鉤、夾軌鉗、電源等一一加以檢查,確認無誤后,方能離崗。
2.6、塔機在使用中不得利用安全限制器停車;吊重物時不得調整起升、變幅的制動器;除專門設計的塔機外,起吊和變幅兩套起升機構不應同時開動。
2.7、塔機的拆卸方案并經企業技術主管負責人的審批同意后方能進行。同時要做好對全體拆卸人員的交底和安全教育。
2.8、自升式塔機使用中的頂升加節工作,要有專人負責。塔機安裝完后的驗收和檢測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頂升加節后的驗收工作也應該嚴格執行。對塔機的垂直度、爬升套架、附著裝置等都必須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2.9兩臺或兩臺以上塔吊作業時,應有防碰撞措施。
2.10、定期對起重吊裝機械的各安全裝置進行維修保養,確保其在運行過程中發揮正常作用。
2.11、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2.12、不定期抽查現場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到崗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現場監護
起重吊裝施工時,要求施工單位設置臨時警戒線并派專人指揮、監護,安全監理工程師也要進行現場監護。
4、資料管理
項目監理機構除核查承包單位上報的專項施工方案、檢查驗收資料外,還應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監理資料管理制度,規范資料管理工作,收集安全生產監理全過程資料。工程竣工后,將安全監理資料立卷歸檔。其資料包括:有關安全生產的技術文件、驗收記錄、監理規劃、監理細則、監理日記、監理月報和監理會議紀要等。
七、安全監理工作的措施
1、組織措施
1.1、建立健全安全監理組織,完善職責分工及有關制度;
1.2、審查施工承包單位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是否合法有效;
1.3、檢查承包單位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督促承包單位檢查各分包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
1.4、審查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否具備資格,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是否滿足相關要求;
1.5、審查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2、技術措施
2.1、對本工程的起重吊裝工程監理機構編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實施細則;
2.2、審核承包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要求,并簽署意見;
2.3、審核承包單位應急救援預案和安全防護措施費用使用計劃及措施落實情況。
3、經濟措施:協助業主與承包單位執行安全抵押金制度;督促項目部實施安全生產獎罰制度。
4、合同措施:協助擬定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督促承包單位與施工管理人員及施工班組簽定安全生產責任狀。
篇3:起重吊裝十不吊規定
1.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不準有人停留或行走。
2.起重指揮應由技術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無指揮或信號不清不準吊。
3.鋼筋、型鋼、管材等細長和多根物件必須捆扎牢靠,多點起吊。單頭“千斤”或捆扎不牢靠不準吊。
4.多孔板、積灰斗、手推翻斗車不用四點吊或大模板外掛板不用卸甲不準吊。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不準雙拼吊。
5.吊砌塊必須使用安全可靠的砌塊夾具,吊磚必須使用磚籠,并堆放整齊。木磚、預埋件等零星物件要用盛器堆放穩妥,疊放不齊不準吊。
6.樓板、大梁等吊物上站人不準吊。
7.埋入地面的板樁、井點管等,以及粘連、附著的物件不準吊。
8.多機作業,應保證所吊重物距離不小于3m,在同一軌道上多機作業,無安全措施不準吊。
9.六級以上強風區不準吊。
10.斜拉重物或超過機械允許荷載不準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