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瓶存瓶儲存單位安全通用檢查內容方法
氣瓶存瓶儲存單位安全通用檢查內容及方法1、許可證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具有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需要具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查許可證。2、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訓、勞動防護用品、隱患整改、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等費用情況。查安全投入檔案。3、危險化學品企業規章制度工藝安全操作規程,檢修安全規程,危險化學品購銷安全管理制度,危險化學品出入庫管理制度,庫房安全管理制度,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管理制度,工程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制度。1、安全檢查制度;2、安全教育培訓制度;3、安全考核獎懲制度;4、安全隱患整改制度;5、勞動防護用品購買、發放、使用制度;6、上網事故報告處理制度;7、出入庫登記、驗收、發放管理制度;8、防火、動火、檢修等安全管理制度;9、重大危險源監控和安全評價制度;10、崗位安全操作規程。1、安全生產檢查臺帳;2、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臺帳;3、安全生產獎懲臺帳;4、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管理臺帳;5、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臺帳;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評價臺帳;7、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工種安全操作規程臺帳。查制度文本。4、安全教育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考核合格,特種作業人員經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從業人員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具有相應的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特種作業人員經專門安全作業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從業人員經“三級”安全生產教育,考核合格上崗。查資格證,查培訓和考核記錄。5、防護用品有職業危害防治措施,并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現場檢查,或者查勞保用品購進帳目。6、危險源管理有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措施,有重大危險源臺帳,有應急預案。查文本和臺帳。7、安全評價生產,儲存,使用劇素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生產,儲存,使用其他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兩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查評價報告。8、防護設備設施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并按照國家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查現場。9、儲存場所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危險化學品貯存建筑物內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都應符合安全要求。貯存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避雷設備,低、中閃點液體、一級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存于一級耐火庫房,毒害性腐蝕性危險化學品庫房耐火不得低于二級,易燃易爆品庫房耐火等級不得低于三級,庫房門應為鐵質或木質外包鐵皮,并向外開,設置高側窗,庫房內不得設休息室、辦公室,庫房內應設溫濕度計,現場檢查。10、堆垛碼放根據庫房條件、商品性質和包裝形態采取適當的堆碼和墊底方法,各種商品不允許直接落地存放。根據庫房地勢高低,一般應墊15厘米。遇濕易燃物品、易吸潮溶化和礦潮分解的商品應根據情況加大下墊高度?,F場檢查。11、堆垛間距主通道大于等于180厘米,支通道大于等于80厘米,墻距大于等于30厘米。柱距大于等于10厘米,垛距大于等于10厘米,頂距大于等于50厘米。目測或測量。
一般氣體:1、應置于專用倉庫儲存,氣瓶倉庫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倉庫內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和其他熱源;倉庫內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直射。2、盛裝易起聚合反映氣體的氣瓶,必須規定儲存期限,并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3、空瓶和實瓶兩者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毒性氣體氣瓶和瓶內氣體相互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產生毒物的氣瓶,應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設置防毒用具或滅火器材。4、氣瓶放置應整齊,與墻保持安全距離,配戴好瓶帽。5、可燃氣體應與助燃氣體分室存放;氧氣瓶圍不得有可燃物品、油漬及其他雜物。6、房庫內不得設辦公室和休息室。7、庫區應設置“倉庫重地,禁止煙火”、“禁止吸煙”等明顯警示標志。8、房內照明燈具、線路應防爆。9、操作工應配備穿戴齊全手套、防砸鞋等勞動防護用品。
乙炔氣瓶:檢查內容:1、使用乙炔瓶的現場,乙炔氣儲存量不得超過30立方(相當于5瓶,指公稱容積為40L的乙炔瓶,下同)。2、乙炔氣的儲存量超過30立方時,應與非燃燒氣體或難燃燒體隔離出單獨的儲存間,其中一面應為固定墻體;乙炔氣的儲存量超過240立方(相當于40瓶)時,應建造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儲存倉庫,與建設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否則應以防火墻隔開。3、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嚴禁任何管線穿過。4、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有專人管理,并設置“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5、空瓶與實瓶應分開、整齊放置,并有明顯標志。6、嚴禁與氧氣瓶、氯氣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儲存。7、乙炔瓶儲存時,應保持直立位置,且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
8、乙炔瓶不得儲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篇2:氣瓶使用儲存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規范焦化廠氣瓶使用及儲存,確保氣瓶使用安全。
2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氣瓶使用、運輸裝卸和儲存氣瓶管理規定。
本制度適用于焦化廠氣瓶使用、運輸和儲存安全管理工作。
3管理內容與方法
3.1使用氣瓶應遵守下列規定:
3.1.1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后,方可使用。
3.1.2禁止敲擊,不得猛烈碰撞、滾拋。
3.1.3瓶閥凍結時,不得用火烘烤,應用潔凈的溫水解凍。
3.1.4氣瓶不得靠近熱源,氧氣瓶、可燃氣瓶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得小于10米。
3.1.5使用氣瓶時,乙炔瓶與氧氣瓶的放置間距不得少于5米,并通風良好。
3.1.6不得用電磁起重機搬運。
3.1.7夏季要防日光曝曬。
3.1.8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規定的剩余壓力。
3.1.9氣瓶咀、瓶身要嚴加愛護,嚴禁沾染油脂。沾有油脂的工具嚴禁接觸氣瓶。
3.1.10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3.1.11氣瓶應嚴格專瓶專用,保護好漆色,并嚴禁擅自更改。
3.1.12為避免磨擦生熱,發生爆炸,禁止快速開關氣閥。
3.1.13在使用氣瓶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做到三勤(勤檢查、勤觀察、勤控制)。
3.1.14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場合,使用設備上必須配置防止倒灌的裝置,如單向閥、止回閥、緩沖罐等。
3.1.15氣瓶不用時(含作業結束后),要及時戴好瓶帽、防震圈;乙炔瓶和氧氣瓶放置的間距不得少于5米,且不能同放一室。
3.1.16氣瓶立放時應有防倒措施;乙炔瓶不得倒放。
3.1.17氣瓶定期進行檢查,對氣瓶質量有懷疑時應及時送去進行技術檢驗。
3.2儲存氣瓶應符合下列規定:
3.2.1應置于專用倉庫儲存,氣瓶倉庫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3.2.2倉庫內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和其他熱源,倉庫內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直射。
3.2.3空瓶與實瓶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毒性氣體氣瓶和瓶內氣體相互接觸能引起燃燒、爆炸、產生毒物的氣瓶,應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設滅火器材。
3.2.4氣瓶放置應整齊,配戴好瓶帽、防震圈。立放時,要妥善固定;橫放時,頭部朝同一方向,垛高不得超過五層(乙炔瓶嚴禁橫放)。
篇3:人民醫院氧氣瓶儲存間人員工作職責
人民醫院氧氣瓶儲存間人員職責
一、上班期間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得離崗,脫崗。
二、值班人員須每天打掃儲存間,保持房間的清潔衛生。
三、氣瓶需按標簽分類整齊擺放,不得隨意亂放。
四、氣瓶進出儲存間應嚴格做好登記,避免錯記、漏記。
五、氣瓶進入儲存間須檢查每個閥門是否存在漏氣。
六、要保證氧氣的儲量,發現儲備不夠要及時通知氧氣廠。
七、做好氧氣瓶出入院登記以及院內科室氧氣瓶領取記錄,發現氧氣儲存不足及時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