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教育經費管理制度

小學教育經費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2393

為有效管理學校教育經費和正確使用經費,避免盲目浪費教育經費,做到合理合法。經學校教代會全體成員一致討論通過,特制定以下經費管理制度。

一、學校的預算內外經費均納入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后勤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財務人員要求做到努力增收節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總務處負責加強對財務人員得管理和業務學習指導。

二、由后勤分管領導分管財務工作,經費收支實行審批制度。各部門需要使用經費的必須逐層請示匯報到主管領導。一百元以下的由分管領導負責審批,一百到五千元以下的由校長審批,5000元以上由學校教代會討論審批。

三、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財力情況,本著“量入為出,統籌兼顧,保證重點,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計劃報經學校教代會批準后,財務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計劃圓滿完成。

四、各項支出的原始憑證,經會計主管審核,內容真實合法,符合財務制度規定,并有經辦人、驗收人和有關負責人簽字,最后校長經簽字后方可辦理支出,否則財會人員不準予報銷。

五、嚴格遵守物價部門核準的范圍和標準進行亮證公開收費,根據上級規定,各項收入使用財政統一規定收費票據,收費必須全部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禁止任何部門和個人以任何名義向學生亂收費;嚴禁非財務部門和個人私自收取、存放資金,私設“小錢柜”。

六、出納、會計要獨立分管經費和帳目,分工明確,盡職盡責。提款數額較大(10000元以上)的經費需要有2人以上財務人員協助,保證資金安全,切實管好用好各項經費。

七、凡是學校預算內、外資金的全部存入學校的公家戶頭,凡屬于教育經費的一律不得挪做他用,各項專用基金嚴格按規定提取,分別核算管理,專款專用。

八、嚴格控制借款,因公借款,需以書面形式匯報所需的開支數額及相關說明,并經校長批準后方可借支,并按規定時間及時結算。

九、嚴格執行本條規定;禁止動用教育經費變相或亂發獎金、實物、補貼等等。

十、會計每月月末及時向主管領導和校長匯報收支結余情況,定期向教師公布有關經費的收支情況,主管領導定期對所屬部門的財務工作進行檢查監督。

篇2:A礦務集團職工教育經費管理暫行規定

為適應徐礦集團創業創新形勢的發展和市場價格體系變化的需要,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控制額度開支職工教育經費,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根據《江蘇省職工教育條例》(2004年4月16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于職工教育經費管理和開支范圍的暫行規定》(財企字[1981]212號)、《關于職工教育經費管理和開支范圍的暫行規定的補充通知》(財企字[1982]37號)等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集團公司實際,對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來源、使用和管理作出如下規定。

一、職工教育經費的來源

根據《關于集團公司職工教育經費提取比例和繳納的通知》(礦司[2005]105號)精神,集團公司職工教育經費提取和使用比例定為企業職工核定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點五。基層各單位要按照規定比例及時足額提取;其中,基層各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1.5%提取使用;集團公司本部按照集團公司職工工資總額的1%提取,由集團公司統籌使用。

二、職工教育經費的開支范圍

1、開支范圍

主要包括:

⑴培訓(養)費。指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職工學歷教育培養費;職工崗位培訓、安全技術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等培訓費;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的繼續教育、業務短訓和業務進修培訓費;職工參加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品行習練費用等。

⑵兼課酬金。指聘請兼職教師的兼課酬金。

⑶開班費用。指由集團公司和礦(廠、處、院)組織的各類培訓班開班所發生的薄本費、培訓資料費、出卷費、閱卷費、監考費,學員在培訓學習期間的住宿、交通費等。

⑷評審、鑒定費。指集團公司在職職工晉升工人技師、工人高級技師所需的評審費,工人技能等級鑒定費等。

⑸公務資料費。指專職教職員工的辦公費和資料費,教學器具的維修費,教學實驗費,培訓教材編印費等。

⑹設備購置費。指購置職工教育用一般教學器具、實驗儀器、圖書等費用。

⑺學員生活補助費。指各類學員在規定時間內的脫產培訓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補助費。

⑻《徐煤教育》編輯稿費、印刷費。

⑼職工教育目標管理年度考核兌現獎;國家、省、市、集團公司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獎。

⑽其他必須由職教經費支付的零星開支。

下列各項不包括在職工教育經費以內,應按有關規定開支。

⑴專職教職員工的工資和各項勞保、福利、獎金等,以及按規定發給脫產學習的學員工資。

⑵學員個人學習用參考資料、計算尺(器)、小件繪圖儀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圓規等)和筆墨、紙張等其他學習用品,應有學員個人自理。

⑶舉辦職工教育所必需購置的設備,凡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按規定列支。

⑷屬于企業開發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的技術培訓費用。

2、調整部分經費標準

⑴教師講課費:內部聘請的兼職教師,高級職稱者每課時30元,中級職稱者每課時25元,初級職稱每課時20元;外聘兼職教師,特聘國內外名教授、名專家,授課費用根據市場價格協商決定。

⑵班主任津貼:短訓班(教學時間兩周內),每期30~50元;長訓班(教學時間兩周以上、一月內),每期60~100元。

⑶出卷、閱卷、監考費:出卷費每份50~100元(視試題數量和難度而定);閱卷費每份0.8~1.0元;監考費每人每場50元。

⑷培訓教材編寫費:按每千字30元核算。

⑸學員生活補助費:一年內,職工脫產培訓(含函授面授)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按每天每人15元予以補助;集團公司統一組織的學歷教育班學員補助按原規定執行。

三、職工教育經費的管理

1、嚴格實行預算管理制度。職工教育經費使用應由集團公司和礦(廠、處、公司等)兩級教委編制年度預算草案,依照有關程序列入同級財務部門用款計劃,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后使用。

2、堅持“專款專用、節約使用、節余結轉”原則。集團公司和礦(廠、處、公司等)職教經費必須按照規定建立使用專帳,并做到“專款專用、節約使用”,當年度節余費用可結轉下年度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職教經費。

3、強化兩級教委對職教經費的管理。集團公司和礦(廠、處、公司等)兩級教委分別負責職教經費的管理工作;兩級教委主任負責職教經費的審批;兩級教委辦負責職教經費使用標準的審核。

4、加強職工外培費用管理。職工外出參加各類培訓,須經集團公司和基層黨委會研究同意,培訓費、資料費由職工所在單位職教經費支出,住宿和差旅費由其他渠道支出;個人私自外出參加的各類培訓所發生的任何費用,均由個人負擔。

5、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工資發放、統計管理工作的規定》(礦司2005[40]號)的要求,加強工資(勞務)費用的統計工作。對聘請集團公司內部兼職教師的講課費,由相應教育部門報工資部門備案,對審稿費和班主任津貼一律由工資部門按工資審批規定辦理。

四、附則

本規定自文件下發之日起執行;本規定解釋權歸集團公司。

篇3:教育經費管理制度

一、學校的一切收費納入鎮(處)教委財政部門統一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努力增收節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二、鎮(處)教委經費收支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小學300元以下,中學500元以下,由校長審批,小學300元以上(含300元),中學500元以上(含500元),需支審批表,報鎮(處)教委副主任審批。

三、各項收入來源,要求合法,符合規定的范圍標準,使用財政統一的收費票據,禁止以任何名義向學生亂收費,嚴禁非財務部門收取、存放資金。

四、各項收入的原始憑證,經主管人審核后,并有經辦人、驗收人和負責人簽字后方可入帳,否則不予報銷。

五、會計、出納要錢帳分開,分工明確,盡職盡責,保證資金安全,管好用好各項經費。

六、各項專用資金要嚴格按規定提取,分別單獨核算管理,做到專款專用。

七、嚴格控制借款,特殊情況須經領導批準,并在規定時間收回或結算,因出公差借款要在返回三日內結清。

八、學校實行帳務公開,按時公布經費收支情況,鎮(處)教委對所屬單位的財務作定期進行檢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