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開挖溝槽工程:技術交底

開挖溝槽工程: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9115

技術交底:

1、溝槽開挖采用機械開挖。溝壁應平整,邊坡坡度采用1:1。

2、溝槽開挖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

3、溝槽開挖的位置、基底標高、尺寸,應該符合圖紙要求,在開挖過程中,對各個尺寸標高要嚴格控制。

4、采用機械開挖時,在距離槽底設計標高時換用人工開挖,并采用人工平整溝槽底。

5、溝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開挖土方時應為0~-30mm;槽低中線允許偏位為50mm。

6、在建筑物、構造物附近開挖溝槽時,應該根據圖紙和有關地質水文資料進行防護設計,采用支撐支護等有效防護措施。

7、挖溝槽棄土應該及時運走,不得堆放在夠槽口附近妨礙施工和槽壁穩定,也不得阻礙交通。

8、溝槽每測臨時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載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1)、不得影響建筑物、各種管線和其他設施的安全。

(2)、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閘閥、雨水口、測量標志以及各種地下管道的井蓋,且不妨礙其正常使用。

(3)人工挖溝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

9、溝槽底埋有塊石、樹根、廢樁等物體,應該予以清除或鏟除。

10、溝槽不允許超過圖紙要求的挖深、挖寬。

11、對開挖溝槽附近的建筑物采取監控措施,專人對周邊建筑物進行記錄,按時檢查建筑物是否有開裂、偏移的傾向。

12、溝槽開挖時,注意做好槽內地下水的排水措施和雨水或其他地表水、外來水的防范措施。

篇2:溝槽開挖安全技術規定范本

1在地下埋有電纜、自來水管及煤氣管等公用管線的地區,挖掘基坑或溝槽必須開挖樣洞或樣槽,深度不得少于1m。如樣洞深度已達1m還未發現管線時,必須與有關單位及時聯系,探明情況后,才能動工。

2施工時發現事先沒有掌握的地下管線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報告施工負責人,聯系有關單位派人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辨別不清的物品,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處理,不得任意敲擊和玩弄。開挖溝槽,如要拆除、搬移測量導線木樁、水準基點等標志時,應經測繪單位處理后方能進行。搬移樹木應與園林局綠化部門聯系。

3人工面對面翻挖,必須保持三公尺的間距。

4開挖溝槽,在接近原有舊溝管或靠近地下煤氣管線時,工作人員不準吸煙、動用明火。

5各種管線在未固定牢固時,不得在管線下挖土,以防管線下沉折斷壓傷。

6人工挖土深度超過1.2m,機械挖土深度超過2m時必須開始撐板,如土質松軟應及時撐板,出現裂縫等現象要注意加撐板,防止坍方。撐板撐柱損壞、彎曲不得使用。

7沿溝槽或基坑邊緣堆放土方,距溝邊不少于0.8m,高度不超過1.5m。

8開挖前應對地質、水文和地下管線做好必要的調查和勘察工作,并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深度5m以上的溝槽施工專項安全技術方案應報送市政工程安全監督站備案;深度大于等于7m的溝槽施工專項安全技術方案,應通過專家評審后備案。施工中應嚴格按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實施。

9工程使用的管材、磚、砂等材料均堆放應整齊,與溝槽邊距離大于2m。若堆放場地受限制,在溝槽邊土質必須滿足要求條件下,堆放位置與溝槽邊距離可適當放寬至不小于0.8m。

10溝槽兩側和交通道口應設置隔離欄和明顯的安全標志,夜間應設置紅燈示警。

11溝槽距房屋或電桿等較近時,應預先對其進行加固以免發生倒塌事故。

12開挖前,施工單位應組織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挖槽斷面,堆土位置,地下設施情況,作業環境或崗位危險源及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

13溝邊一側或兩側堆土與溝槽邊距離應大于1m(遇軟土地區不得小于2m),高度不得超過1.5m,頂部應向外側作流水坡度。并預留施工便道。

14堆土不得影響周圍構筑物或公用設施正常使用。

15機械開挖應嚴格控制中線和邊坡,不得超挖,并保持溝槽的直順和溝壁的穩定性。

16機械挖土應遵守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范。挖土前,應發出信號,在挖土機臂桿回旋半徑范圍內不得從事其它工作或停留;在有地下設施區域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操作人員應掌握地下設施的種類、位置、走向、高程以及危害程度等情況;在有支撐的溝槽內作業時,不得碰撞支撐,槽內施工人員未離開挖土機臂桿回旋半徑范圍內,不得進行挖土作業。

17跟機修坡清底作業,操作人員與鏟斗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必要時先停機后操作,并及時采取支撐和溝邊翻土以減輕溝壁壓力。外運車輛機械裝土作業時,人員不得在車輛附近停留。

18挖土作業必須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嚴禁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防水等安全措施。兩槽相交處或拐角處,必須將陽角挖成純角或圓角。

19溝槽開挖深度達到2m時應及時支撐,支撐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支撐點用木板襯墊,防止滑移,支撐兩端必須牢固。

20跨越溝槽的跳板寬度不應小于0.6m,兩端用鉛絲綁扎固定,并采取防滑措施。溝槽內運送材料不得扔拋,必須傳遞或吊運。

篇3:園林景觀工程挖掘植穴開挖溝槽工序作業指導書

園林綠化景觀工程挖掘植穴、開挖溝槽工序作業指導書

一、工藝過程及施工要點

(一)工具配置:鋤頭、鏟子、鐵鍬、挖掘機等。

(二)施工過程及要點:

1、由施工員負責安排施工人員用鋤頭、鏟子、鐵鍬、挖掘機等工具,到已定位定點的地方進行挖掘。

2、樹穴的形狀以正方形或圓柱體為主,圖形的幾何中心點即為定點放線位置,樹穴的規格應根據樹木土球大小來確定,一般樹穴的直徑比規定的土球直徑要大20―30cm。

3、開挖預埋管線溝槽寬度,一般情況比以定點放線的灰線為中心線向兩邊拓寬至設計要求溝槽的寬度要寬一些。深度比設計要求的深度要深一點。

4、對于花壇、綠籬、植穴,按設計要求確定放線范圍,或植穴形狀,綠籬以帶狀為主,花壇以幾何形狀為主,在花壇、綠籬周邊須留3―5cm寬,3―5cm深的保水溝,在放線范圍內進行翻挖,松土,一般深度為15―30cm。

5、對于不能挖掘的植穴,應通知設計人員,結合現場具體情況移位挖掘。

6、挖掘的土一般置于植穴周圍或溝槽兩邊,對挖掘的石塊,雜物及不適合種植的土壤進行清理。

二、相關驗收內容和標準:

1、樹的規格質量。

2、變更植穴質量。

3、花壇、綠籬、植穴質量。

4、雜物、石塊清理度。

5、按公司相關質量檢查要求進行檢查,并記錄相關檢查結果。

三、注意事項:

注意設計施工圖與現場具體情況的結合,對不能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地方,提出合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