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放緊線:安全施工措施交底

放緊線:安全施工措施交底

2024-07-13 閱讀 5061

單位名稱:四川電力建設二公司施家坪~馬上坪220kV線路新建工程項目部編號:SAQ*-008工程名稱施家坪~馬上坪220kv線路新建工程交底地點文件名稱架線工程安全施工措施交底主持人交底人接受交底負責人交底內容: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體檢、三級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嚴格執行《電力線路安全工作規程》中的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許可制度。停電聯系人必須專人負責。在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后,經過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使用個人保安線并懸掛標示牌和裝設圍欄后方可施工。3.施工機具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①施工機具和安全工器具應統一編號,專人保管。入庫、出庫、使用前應進行檢查。禁止使用損壞、變形、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施工機具和安全工器具。機具的各種儀表以及制動器、限位器、安全閥、閉鎖機構等安全裝置應齊全、完好。②機具應由了解其性能并熟悉使用使用知識的人員操作和使用。機具應按出廠說明書和銘牌的規定使用,不準超負荷使用。4.放線、緊線與撤線工作均應有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并做到通信暢通、加強監護。工作前應檢查放線、緊線與撤線工具及設備是否良好。5.交叉跨越各種線路、鐵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線時,應先取得主管部門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航、封路、在路口設專人持信號旗看守等。6.放線、緊線前,應檢查導線有無障礙物掛住,導線與牽引繩的連接應可靠,線盤架應穩固可靠、轉動靈活、制動可靠。放線、緊線時,應檢查接線管或接線頭以及過滑輪、橫擔、樹枝、房屋等處有無卡住現象。如遇導、地線有卡、掛住現象,應松線后處理。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卡線處外側,采用工具、大繩等撬、拉導線。禁止用手直接拉、推導線。7.放線、緊線與撤線工作時,人員不準站在或跨在已受理的牽引繩、導線的內角側和展放的導、地線圈內以及牽引繩或架空線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線時抽傷。8.緊線、撤線前,應檢查拉線、樁錨及桿塔。必要時,應加固樁錨或加設臨時拉繩。9.禁止采用突然剪斷導、地線的做法松線。10.放線、撤線工作中使用的跨越架,應使用堅固無傷相對較直的木桿、竹竿、金屬管等,且應具有能夠承受跨越物重量的能力,否則可雙桿合并或單桿加密使用。搭設跨越架應在專人監護下進行。11.跨越架的中心應在線路中心線上,寬度應超出所施放或拆除線路的兩邊各1.5米,架頂兩側應裝設外伸羊角。跨越架與被跨線路應不小于安全距離,否則應停電搭設。本工程跨越有10kV及以下、35kV、110kV,其安全距離分別為1m、2.5m、3m。12.各類交通道口的跨越架的拉線和路面上部封頂部分,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13.跨越架應經驗收合格,每次使用前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強風、暴雨過后應對跨越架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14.借用已有線路做軟跨放線時,使用的繩索必須符合承重安全系數要求。跨越帶電線路時應使用絕緣繩索。15.在交通道口使用軟跨時,施工地段兩側應設立交通警示標志牌,控制繩索人員應注意交通安全。16.在鄰近或跨越帶電線路采取張力放線時,牽引機、張力機本體、牽引繩、導地線滑車、被跨越電力線路兩側的放線滑車應接地。17.雷雨天不準進行放線作業。18.在張力放線的全過程中,人員不準在牽引繩、導引繩、導線下方通過或逗留。19.放線作業前應檢查導線與牽引繩連接可靠牢固。20.吊掛絕緣子串前,應檢查絕緣子串彈簧銷是否齊全到位。吊掛絕緣子串或放線滑車時,吊件的垂直下方不得有人。21.牽引場轉向布置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使用專用的轉向滑車,錨固必須可靠。B.各轉向滑車的荷載應均衡,不得超過其允許承載力。C.牽引過程中,各轉向滑車圍成的區域內側嚴禁有人。22.轉角塔的預傾滑車及上揚處的壓線滑車必須設專人監護。23.牽引過程中,牽引繩進入的主牽引機高速轉向滑車與鋼絲繩卷車的內角側嚴禁有人。24.導引繩、牽引繩的端頭連接部位、旋轉連接器及抗彎連接器在使用前應由專人檢查;鋼絲繩損傷、銷子變形、表面裂紋等嚴禁使用。25.張力放線前應由專人檢查下列工作:A.牽引設備及張力設備的錨固必須可靠,接地應良好。B.牽引段內的即跨越架結構應牢固,可靠。C.通信聯絡點不得缺崗。D.轉角桿塔放線滑車的預傾措施和導線上揚處的壓線措施必須可靠。E.交叉、平行或臨近帶電體的接地措施必須符合安全規程的規定。26.張力放線必須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統。牽引場、張力場必須設專人指揮。總指揮在張力場,副總指揮在牽引場。27.展放的導引繩不得從帶電線路下方穿過。28.牽引時接到任何崗位的叫停信號都必須立即停止牽引;張力機必須按現場指揮的指令操作。29.導線的尾線或牽引繩的尾繩在線盤或繩盤上的盤繞圈數不得少于6圈。30.導線或牽引繩帶張力過夜必須采取臨錨安全措施。31.旋轉連接器嚴禁直接進入牽引輪或卷筒。32.牽引過程中發生導引繩、牽引繩或導線跳槽、走板翻轉或平衡錘搭在導線上等情況時,必須停機處理。33.導引繩、牽引繩或導線臨錨時,其臨錨張力不得小于對地距離為5m時的張力,同時應滿足對被跨越物距離的要求。34.為預防雷電、感應電以及臨近高壓電力線作業時,必須按安全技術規定安裝可靠的接地裝置。9.1.1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責任是:a.凡參加高處作業的人員,應每年進行一次體格檢查。未經體檢人員不得參加高處作業。b.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并正確配戴個人防護用具。c.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繩)。安全帶(繩)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安全帶(繩)是否拴牢。d.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和小件材料(如螺栓等)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拋擲。e.高處作業人員在轉移作業位置時不得失去保護,手扶的構件必須牢固。f.作業人員在上下鐵塔應沿腳釘或爬梯攀登。在間隔大的部位轉移作業位置時,應增高臨時扶手,不得沿單根構件上爬或下滑。g.遇有雷雨,暴雨、濃霧、六級及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下,不得進行高處作業。h.高處作業必須設置安全監護人。無安全監護人不得登高作業。i.不準酒后人員高處作業。9.1.2搭跨越架負責人的安全職責是:a.明確搭設的跨越架的高度、跨距等技術參數。負責按搭設方案組織施工。b.負責現場技術交底及安全措施交底。c.負責檢查工器具是否齊備和完好。d.在帶電體附近搭設跨越架,必須交待最小安全距離。e.跨越架搭設后負責檢查是否牢靠,是否符合跨越線方案要求。9.1.3放線負責人的安全職責是:a.熟悉放線區段的交叉跨越情況及交通道路情況。b.負責現場全面指揮和安全責任。c.放線前,負責安排責任心強的人員進行護線及領線。d.負責及時與各崗位人員取得聯絡,明確信號,發現異常現象,應派員處理后再繼續放線。e.張力放線時,放線負責人即總指揮,應在張力場負責全面指揮。f.張力放線中,應指定一名副指揮,讓其在牽引場負責指揮及聯絡。g.負責放線前的檢查,放線過程的聯絡,放線后進行臨錨等。9.1.4緊線負責人的安全職責:a.緊線負責人應在操作塔處進行指揮并全面負責。b.負責與緊線段各崗位人員聯絡,特別是與弛度觀測人密切聯系,盡量避免過牽引。c.負責緊線前的系統檢查。d.負責指揮按規定方法進行掛線。e.負責檢查各處的接地設施。9.2.1跨越架施工前應進行專門的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完全明了跨越架的技術參數及搭設要求等。9.2.2組立金屬結構的跨越架在帶電體附近工作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施工前應向供電部門或調度所申請,被跨電力線附近施工期間,退出重合閘,并請供電部門派員現場監督。b.應隨時監視拉線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嚴禁拉線大幅晃動。c.跨越架接近電力線的部分應改用木架。9.2.3上下傳遞物件必須用絕緣尼龍繩吊運,嚴禁拋擲。9.2.4跨越架搭好后要打拉線固定,防止大風。9.2.5電力線跨越架搭設后要掛警示牌:“有電危險,禁止攀登”。9.3.1吊掛絕緣子串前,應檢查絕緣子串彈簧銷是否齊全到位。吊掛絕緣子串或放線滑車時,吊件的垂直下方不得有人。9.3.2牽引場轉向布置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使用專用的轉向滑車,錨固必須可靠。b.各轉向滑車的荷載應均衡,不得超過其允許承載力。c.牽引過程中,各轉向滑車圍成的區域內側嚴禁有人。9.3.3轉角塔的預傾滑車及上揚處的壓線滑車必須設專人監護。9.3.4牽引過程中,牽引繩進入的主牽引機高速轉向滑車與鋼絲繩卷車的內角側嚴禁有人。9.3.5導引繩、牽引繩的端頭連接部位、旋轉連接器及抗彎連接器在使用前應由專人檢查;鋼絲繩損傷、銷子變形、表面裂紋等嚴禁使用。9.3.6張力放線前應由專人檢查下列工作:a.牽引設備及張力設備的錨固必須可靠,接地應良好。b.牽引段內的即跨越架結構應牢固,可靠。c.通信聯絡點不得缺崗。d.轉角桿塔放線滑車的預傾措施和導線上揚處的壓線措施必須可靠。e.交叉、平行或臨近帶電體的接地措施必須符合安全規程的規定。9.3.7張力放線必須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統。牽引場、張力場必須設專人指揮。總指揮在張力場,副總指揮在牽引場。9.3.8展放的導引繩不得從帶電線路下方穿過。9.3.9牽引時接到任何崗位的叫停信號都必須立即停止牽引;張力機必須按現場指揮的指令操作。9.3.10導線的尾線或牽引繩的尾繩在線盤或繩盤上的盤繞圈數不得少于6圈。9.3.11導線或牽引繩帶張力過夜必須采取臨錨安全措施。9.3.12旋轉連接器嚴禁直接進入牽引輪或卷筒。9.3.13牽引過程中發生導引繩、牽引繩或導線跳槽、走板翻轉或平衡錘搭在導線上等情況時,必須停機處理。9.3.14導引繩、牽引繩或導線臨錨時,其臨錨張力不得小于對地距離為5m時的張力,同時應滿足對被跨越物距離的要求。9.4.1使用前應檢查液壓鉗體與頂蓋的接觸口。液壓鉗體有裂紋者嚴禁使用。9.4.2液壓機啟動后先空載運行檢查各部位運行情況,正常后方可使用;壓接鉗活塞起落時,人體不得位于壓接鉗上方。9.4.3放入頂蓋時,必須使頂蓋與鉗體完全吻合;嚴禁在未旋轉到位的狀態下壓接。9.4.4液壓泵操作人員應與壓接鉗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并注意壓力指示,不得過荷載。9.4.5液壓泵的安全溢流閥不得隨意調整,并不得用溢流閥卸荷。9.5.1導地線升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升空作業必須使用壓線裝置,嚴禁直接用人力壓線。b.導、地線升空作業應與緊線作業密切配合并逐根進行;在轉角桿塔檔內升空作業時,導、地線的線彎內角側不得有人。c.壓線滑車應設控制繩,壓線鋼絲繩回松應緩慢。d.升空場地在山溝時,升空的鋼絲繩應有足夠長度。9.5.2緊線的準備工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按施工技術措施的規定進行現場布置及選擇工器具。b.桿塔的部件應齊全,螺栓應緊固。c.緊線桿塔的臨時拉線和補強措施以及導、地線的臨錨準備應設置完畢。9.5.3牽引錨樁距緊線操作桿塔的水平距離應滿足安全施工技術的規定;錨樁布置與受力方向一致,并埋設可靠。9.5.4緊線前應由專人檢查下列工作:a.通信暢通。b.埋入地下或臨時綁扎的導、地線必須挖出或解開;導、地線應壓接、升空完畢。c.障礙物以及導、地線跳槽應處理完畢。d.分裂導線不得相互絞扭。e.各交叉跨越處的安全措施可靠。f.冬季施工時,導、地線被凍結處處理完畢。9.5.5緊線過程中,監護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a.不得站在懸空導、地線的垂直下方。b.展放余線的人員不得站在線圈內或線彎的內角側。c.不得跨越將離地面的導線或地線。d.監視行人不得靠近牽引中的導線或地線。e.傳遞信號必須及時,清晰;不得擅自離崗。9.5.6緊線應使用卡線器,卡線器的規格必須與線材規格匹配,不得代用。卡線器應設置備用保護,防止跑線。9.5.7耐張線夾安裝應遵守下列規定:a.高處安裝導、地線的耐張線夾時,必須采取防止跑線的可靠措施。b.在桿塔上割斷的線頭應用繩索放下。c.地面安裝時,導、地線的錨固應可靠,錨固工作應由技工擔任。9.5.8掛線時,當連接金具接近掛線點時應停止牽引,然后作業人員方可從安全位置到掛線點操作。9.5.9掛線后應緩慢回松牽引繩,在調整拉線的同時應觀察耐張金具串和桿塔的受力變形情況。9.5.10分裂導線的錨線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a.導線在完成地面臨錨后應及時在操作塔設置過輪臨錨。b.導線地面臨錨和過輪臨錨的設置應相互獨立,工器具必須按各自承受全部緊線張力選用。9.6.1附件安裝前,作業人員必須對專用工具和安全保護用具進行外觀檢查,不符合要求者嚴禁使用。9.6.2相鄰桿塔不得同時在同相位安裝附件,作業點垂直下方不得有人。9.6.3雙鉤緊線器或鏈條葫蘆應掛在橫擔的施工孔上提升導線;無施工孔時,承力點位置應經計算確定,并在綁扎處襯墊軟物。9.6.4附件安裝時,安全帶(繩)應拴在橫擔主材上,不得拴在絕緣子串上;安裝間隔棒時,安全帶(繩)應拴在一根子導線上。9.6.5在跨越電力線、公路等的線段桿塔上安裝附件時,必須采取防止導線或地線墜落的措施。9.6.6在導線上測量間隔棒距離時,應使用干燥的絕緣繩,嚴禁使用帶有金屬絲的測繩。9.6.7拆除放線滑車時,不得直接用人力松放。9.6.8平衡掛線時應遵守下列規定:a.平衡掛線時,嚴禁在耐張塔兩側的同相導線上進行其它作業。b.待割的導線應在斷線點兩端事先用繩索綁牢,割斷后應通過滑車將導線松落至地面。c.高處斷線時,作業人員不得站在放線滑車上操作;割斷最后一根導線時,應注意防止滑車失穩晃動。d.割斷后的導線應在當天掛接完畢,不得在高處臨錨過夜。9.7.1為預防雷電、感應電以及臨近高壓電力線作業時,必須按安全技術規定安裝可靠的接地裝置。9.7.2裝設接地裝置應遵守下列規定:a.各種設備及作業人員的保安接地線的截面均不得小16mm2;停電線路的工作接地線的截面不得小于25mm2。b.裝設接地線時,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或地線端;拆除時順序相反。9.7.3張力放線時的接地應遵守下列規定:a.架線前,放線施工段內的桿塔均必須接好接地體并確認接地良好。b.牽引設備及張力設備應可靠接地;操作人員應站在干燥的絕緣墊上并不得與未站在絕緣墊上的人員接觸。c.牽引機及張力機出線端的牽引繩及導線上必須安裝接地滑車。d.跨越不停電線路時,兩側桿塔的放線滑車應接地。9.7.4緊線時的接地應遵守下列規定:a.緊線段內的接地裝置應完整并接觸良好。b.耐張塔掛線前,應用導體將耐張絕緣子串短接。9.7.5附件安裝時的接地應遵守下列規定:a.附件安裝作業區間兩端必須裝設保安接地線。b.作業人員必須在裝設保安接地線后,方可進行附件安裝。c.地線附件安裝前,必須采取接地措施。d.附件(包括跳線)全部安裝完畢后,應保留部分接地線并做好記錄,竣工驗收后方可拆除。9.8.1牽張機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牽張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并有操作合格證才能進行操作。必須按照操作說明書和操作規定正確操作、合理潤滑,認真維護保養,對牽張機的正常運行及完好負責。嚴禁酒后開機。b.使用前必須經過如下檢查,并進行空載試運轉,注意控制空運轉轉速及時間。嚴禁超負荷運行及帶故障湊合運行。

⑴燃油、潤滑油、液壓油、液力油的油量油質,運動部件的潤滑情況,液壓油箱的出油閥門必須打開;

⑵柴油發動機、傳動機構、執行機構的性能及工作情況,連接件的緊固情況及液壓管路的情況;

⑶制動剎車及保安自鎖裝置應齊全、完好、可靠;

⑷各儀表的靈敏、準確度。變速變量機構所定位置。剎車壓力、補油壓力,張力預調值及牽引拉力過載保護值。各操縱手柄靈活,能正確到位。

⑸整機錨固情況及保安接地情況。進出線受力方向應與輪軸線垂直,纏繞線方法正確。安全架牢固到位。整機墊平、支穩。c.按規定的方法及程序操作,工作中發動機不能熄火,墊好絕緣墊,穿好絕緣鞋。應控制發動機轉速,調整牽引輪的運轉同步。應監視機械運行情況及各儀表值。應監視機油、液壓油、液力油的溫升情況及系統工作壓力、補油壓力、回油壓力、剎車壓力、卷車尾張力。帶張力停機及換線盤時應投入全部制動裝置或加用臨錨。剎車及單向剎車的開啟,要嚴格按規程進行。釋放導線張力應用張力調整閥緩慢降調。d.應監視牽引繩、導引繩、導線的牽引張放情況。應調整導線平衡及導線過滑車、過轉角,防止張力波動。應監視錨固及安全接地情況,并及時向指揮臺報告。e.聽從指揮臺的正確指令操作,接到系統內任何崗位的停牽信號,立即停牽,并向指揮臺報告。f.牽引場與張力場互通信息,掌握好開、停順序及牽引速度、放線張力。張力機先開后停,牽引機后開先停。張力機的導線卷車、牽引機的鋼繩卷車應先開后停,牽張輪應后開先停,以保持一定的張力及尾繩張力。g.填寫好機械運行及維修記錄h.牽張機的轉場拖運應按規定接好并檢查氣路剎車及電路,全面清潔檢查、緊固及綁牢,輪胎充足氣。掛接扣處加用鋼絲繩連接保安。裝掛穩固、限速拖運。嚴格遵守國家《道路交通管理條例》。9.8.2機動絞磨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機動絞磨應由專人操作,每天工作前,要認真檢查各緊固件、承力件是否完好,潤滑油油面高度是否合適。b.機動絞磨使用前先空車運轉,檢查運轉情況,未發現異常并試帶負荷正常后投入使用。c.在起吊或降落時,必須合上限位裝置,嚴禁拉開,防止機動絞磨受力傾斜時發生絞盤脫出事故。d.機動絞磨必須在額定負荷內工作,不允許超載荷使用,以免發生事故或損壞機件。e.絞盤的位置應對正鋼絲繩受力方向,保證鋼絲繩走線順利,避免疊繩,并保持一定的尾部張力。f.嚴禁在離合器未松開時換檔;嚴禁用反轉起吊重物。g.操作人員必須精力集中,聽從正確指揮,隨時注意各機件運行情況是否正常,牽引力較大時,應在尾繩處設置保險。h.每運轉100小時應進行一次檢修,清洗和換油,發現故障及時排除。i.運輸裝卸必須輕抬輕放,不得堆疊或與其它機具機件碰撞,以免壓壞或損傷機件。9.8.3鏈條葫蘆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必須在額定負荷下工作,嚴禁超載使用。b.嚴禁用人力以外的其它動力操作。c.操作時如發現異常時應停止使用,檢查是否有如下原因:

⑴重物與其它物件牽連;

⑵鏈條葫蘆機件有損壞;

⑶重物重量超出額定載荷。d.在使用前必須確認機件完好無損、安全可靠,傳動部分及起重鏈條潤滑良好,空轉情況正常。e.起重前應檢查上、下吊鉤是否鉤牢,嚴禁重物吊在鉤尖端等錯誤操作。起重鏈條不得有錯扭的鏈環,以防斷鏈。9.8.4液壓導地線壓接機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壓接機應由專人操作。使用前應檢查各部連接螺栓是否堅固,壓機、壓鉗應安放平穩,檢查潤滑油、燃油及液壓油的油量及油質。b.啟動發動機按有關規程,空運轉3~5分鐘,應無卡阻及其它異常現象。c.升壓前要接好高壓輸油管,安裝好上下模、承壓頭和壓接工件,兩側扶線人員應對準位置,平穩操作,嚴禁手指伸入鋼模內。d.啟動電動機或汽油機,將手柄扳向“壓接”位置,待壓力表上壓力符合要求并保持2至3秒后,即將手柄扳至“松開”位置,待活塞回復原來位置時,將工件移動妥后再壓第二模。e.壓接機的上、下模具、承壓頭,未裝妥對正之前不允許進油升壓。f.完成工作以后,必須將操作手柄扳回卸荷位置,活塞復位無壓后再拆除高壓膠管。10.1.1影響本工程架線工期的主要因素有:a.施工樁位多處于高山丘陵地帶,材料及工器具、機械的大小運輸距離遠;b.沿線跨越楊樹林較多,青苗賠償問題可能阻礙施工;c.工程所處位置風大,影響架線施工,尤其是緊線施工;d.工程運輸道路修筑量大,牽張場地布置困難,可能因牽張場布置而增加牽張段。10.1.2架線施工工期保證措施:a.合理調配人力資源,達到縮短施工工期的目的;b.機具供應考慮了分幾個組同時作業的數量,提高工作效率;c.項目部增加運輸車輛進行大小運輸,確保材料供應;d.增加運輸民工或請當地臨時工進行人力運輸、或采用騾馬運輸,確保小運輸及時到位。e.項目部設5個青賠專職,每天到各個施工現場進行青賠處理,確保施工進度不受青賠影響。f.妥善安排施工,避免在風大的天氣進行緊線施工,另適當增加施工力量,合理安排施工,避免在大風季節進行高空作業施工。g.詳細勘測地形,合理選擇牽張場地,在滿足規范規定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牽張施工段。在架線前提前修筑施工道路,特別是交通運輸困難、道路修筑量大的地區。h.為保證施工不因施工通道工作而受阻,指定專人與項目法人、監理工程師、設計代表保持聯系,及時向項目法人匯報施工通道上出現的問題。同時教育職工與當地群眾搞好關系,取得當地群眾的支持和理解。i.細化材料供應計劃,并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修正,滿足施工進度要求。對材料進行認真檢查驗收,發現不合格品及時與廠家聯系處理。j.技術、安全、質檢等人員經常深入現場,切實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以加快施工進度。k.做好開工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使施工順利進行。l.公司有關科室管理部門全力配合現場施工,提供強大的技術、資金、機械、機具、物資等各方面的支持,確保施工期。1、在展放導引繩時,必須特別注意對照對換位塔前后要核查清楚,防止搞錯。2、對運到現場的地線要逐盤核查,Ⅰ回用杭州線,Ⅱ回用天津線(面向大號左側)。3、BⅠN11、BⅡN14采用6º-10º掛點。絕緣子串已改為兩個單串D*(Ⅱ)-1U。4、地線在耐張塔上一律掛地線橫擔內側掛孔。5、掛雙串的直線塔橫擔上如果有3個掛孔則掛兩邊,如果有5個掛孔就掛2、4孔。6、ZⅣ塔地線圖已改為B*80-1(2)。7、耐張塔跳線串數以跳線表為準。8、架線前檢查S157S-D0101-08、S157S-D0102-09圖中L-2145掛板與U-12聯接的掛孔是否已由Ф20改為Ф24。9、架地線要特別注意絕緣、接地塔號,按D0101(1)-02圖及B段明細表施工,防止搞錯。

參加交底人員簽字:記錄人交底日期年月日

篇2:腳手架搭設拆除工程施工安全交底

  腳手架搭設拆除工程施工安全交底

  1、搭設作業

  (1)搭設金屬扣件雙排腳手架,必須嚴格按國家《建筑安裝安全技術規程》、市建工局關于《高層建筑雙排鋼管腳手架施工規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設計和搭設。

  (2)搭設前應嚴格進行鋼管的篩選,凡嚴重銹蝕、薄壁。嚴重彎曲及裂變的桿件不宜采用。

  (3)嚴重銹蝕、變形、,螺栓螺紋已損壞的扣件不宜采用。

  (4)腳手架的基礎除按規定設置外,必須做好排水外理。

  (5)鋼管腳手架座立于槽鋼上的,必須有地桿連接保護普通腳手架立桿必須設底座保護。

  (6)不宜采用承插式鋼管做底步立桿交錯之用。

  (7)所有扣件緊固力矩,應達到4-5kgom。

  (8)同一立面的小橫桿,應對等交錯設置,同時立桿上下對直。

  (9)斜桿接長,不宜采用對接扣件。應采用疊交方式,二只回轉扣件接長,搭接距離視二只扣件間隔不少于0.4m。

  2、拆除作業

  (1)拆除現場必須設警戒區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警戒區域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通行或在腳手架下方繼續組織施工。地面監護人員必須履行職責。

  (2)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運機械不允許搭設在腳手架上,應另立設置。

  (3)如遇強風、雨等特殊氣候,不應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夜間實施拆除作業,應具備良好的照明設備。

  (4)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嚴格按高處作業規定執行和遵守安全紀律。

  (5)建筑立體內所有窗戶必須關閉鎖好,不允許向外開啟或向外伸挑物件。

  (6)拆除人員進入崗位以后,先進行檢查,加固松動部位,清除步層內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塊。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至地面,嚴禁高處拋擲。

  (7)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拆除,即安全網-豎擋笆-墊鋪笆-防護欄桿-擱柵-斜拉桿-連墻桿-大橫桿-小橫桿-立、桿。

  (8)不允許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時拆除(踏步式)。認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

  (9)、所有連墻桿、斜拉桿、隔排措施、登高措施必須隨腳手架步層拆除同步進行下降。不準先行拆除。

  (10)所有扦件與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允許桿件上附著扣件輸送地面,或兩桿同時拆下輸送地面。

  (11)所有墊鋪笆拆除,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笆面垃圾物件直接從高處墜落傷人。

  (12)腳手架內必須使用電焊氣割工藝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特殊工種的要求和消防規定執行。增派專職人員,配備料斗(桶),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落。嚴禁無證動用焊割工具。

  (13)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現留有隱患的部位,應及時修復或繼續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結束,方可撤離崗位。

  (14)輸送至地面的所有桿件、扣件等物件,應按類堆放整理。

篇3:塔司信號工三方聯合安全交底

  1、塔司安全交底:

  1) 塔司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和酒后上崗操作。

  2) 塔司進入我施工現場,必須無條件服從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

  3) 上班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手續,檢查機械履歷書及交接班記錄等的填寫情況及記載事項。

  4) 按規定檢查塔吊的基礎、是否有沉陷、裂縫等現象。檢查各主要螺栓的緊固情況,焊縫及主要角鋼無裂紋、開焊等現象。檢查機械傳動的齒輪箱、液壓油箱等的油位符合標準。檢查各部制動輪、制動帶(蹄)無損壞,制動靈敏;釣鉤、滑輪、卡環、鋼絲繩應符合標準;安全裝置(力矩限位器、行走、高度變幅限位及大鉤保險)靈敏可靠。檢查操作系統、電器系統接觸良好,無松動、無導線裸露等現象。

  5) 配電箱在送電前,聯動控制應在零位。合閘后,檢查金屬結構部分無漏電方可上機。

  6) 所有電器系統必須有良后的接地或接令保護。每20米做一組接地不得與建筑相連,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7) 起重機各部位在運轉中1米以內不得有障礙物。

  8) 塔機起重前應進行空載或試車,確認無誤方可投入生產。

  9) 機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運轉中發生故障、失效或不準確時,必須立即停機修復,嚴禁帶病作業和在運轉中進行維修保養。

  10) 司機必須在有佩有指揮袖標的人員指揮下嚴格按照指揮信號、旗語、手勢進行操作。對指揮錯誤有權拒絕執行或主動采取防范或相應緊急措施。

  11) 起重量、起升高度、變幅等安全裝置顯示或接近臨界警報時,司機必須嚴密注視,嚴禁強行操作。

  12) 操作時司機不得閑談、吸煙、看書、報和做其他與操作無關事情。不得擅離操作崗位。

  13) 當吊鉤滑輪組接近起重臂時應用低速起升。

  14) 嚴禁重物自由下落,當起重物下降接近就位點時,必須采取慢速就位,重物就位時,可用制動器使之緩慢下降。

  15) 嚴禁用吊鉤直接懸掛重物。

  16) 操作控制器時,必須從零位開始,推到一擋然后逐級加擋,每擋停1-2s,直至最高檔。當需要傳動裝置在運動中改變方向時,應先將控制器拉到零位,待傳動停止后再逆向操作,嚴禁直接變換方向。

  17) 操作平移起重物時,重物應高于其所跨越障礙物高度1米。

  起吊重物時,不得提升懸掛不穩的重物,嚴禁在提升的物體上附加重物,起吊零散物料或異形構件時必須用鋼絲繩捆綁牢固,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約50 ㎝停住,確定制動、物料綁扎和吊索具,確認無誤后方可指揮起升。

  18) 起重機在夜間工作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19) 起重機在停機、休息或中途停電時,應將重物卸下,不得將重物懸掛在空中。

  20) 操作室內,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禁止放置易燃物妨礙操作的的物品。

  21) 起重機嚴禁乘運或提升人員。起落重物時重物下方嚴禁站人

  22) 遇有下列情況時,應暫停作業:

  (1) 遇有惡劣侯氣如大雨、大霧、大雪和施工作業面上有六級以上的強風影響安全施工時。

  (2) 起重機發生漏電現象。

  (3) 鋼絲繩嚴重磨損,達到報廢標準

  (4) 安全保護裝置失效或顯示不準確。嚴禁有塔機上向下拋擲任何物品或便溺。

  23) 季在塔機操作室取暖時,應采取防觸電和火災的措施。

  24) 施工現場塔吊大臂有交叉的地方,a塔與c、b塔吊的大臂相互有交叉,b塔與a、d、中建八局兩臺塔吊的大臂有相互交叉,c塔與a、d塔吊的大臂有交叉,d塔與c、b、中建八局南側的大臂有交叉,塔司在操作時要求注意觀察相互間的大臂、小車位置以免發生相互間的碰撞。遇有交叉作業時,低處塔吊必須先讓高處塔吊先行,的原則進行回避

  25) 施工現場的所有塔吊的吊鉤不得出施工紅線以外。c、d塔吊的吊鉤不得出男側圍墻。

  26) 施工現場的塔吊的頂升作業,必須以書面形式報項目部,并要求說明計劃頂升高度、鉚固情況。

  27) 對塔吊的檢查、維修、加油、保養等工作時,必須系好安全帶。

  28) 作業完畢后,吊鉤小車及平衡重應移到非工作狀態位置上。

  29) 每天填寫機械履歷表,每月對塔吊進行一次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報安全部。

  2、 信號工安全交底

  1) 號工必須經過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2) 信號工、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1.0,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

  3) 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或一側作業。

  4) 指揮信號工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1) 應掌握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起重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機進行檢查。能熟練地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

  (2) 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及構件重心位置,并能計算非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

  (3) 正確的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

  (4) 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

  (5) 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

  (6) 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信號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牽物;散物捆綁不牢;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零碎物無容器;吊裝物重量不明等。

  (7) 吊運超長鋼筋或大模板時,必須系掛溜繩。

  5) 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1) 必須服從指揮信號的指揮。

  (2) 熟練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使用。

  (3) 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

  (4) 熟悉常用材料重量,構件的重心位置及就位方法。

  (5) 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

  (6) 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拴掛方法。

  6) 業時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統一指揮。

  7) 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穿繩:確定吊物重心,選好掛繩位置。穿繩應用鐵鉤,不得將手臂伸到吊物下面。吊運棱角堅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須加襯墊,用繩索。

  8) 繩:應按順序掛繩,吊繩不得相互擠壓、交叉、扭壓、絞擰。一般吊物可用兜掛法,必須保護吊物平衡,對于易滾、易滑或超長貨物,宜采用繩索方法,使用卡環鎖緊吊繩。

  9) 試吊:吊繩套掛牢固,起重機緩慢起升,將吊繩繃緊稍停,起升不得過高。試吊中,指揮信號工、掛鉤工、司機必須協調配合。如發現吊物重心偏移或其他物件粘連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確認后方可起吊。

  10) 摘繩:落繩、停穩、支穩后方可放松吊繩。對易滾、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繩要用安全鉤。掛鉤工不得站在吊物上面。如遇不宜人工摘繩時,應選用其他機具輔助,嚴禁攀登吊物及繩索。

  11) 抽繩:吊鉤應與吊物重心保持垂直,緩慢起繩,不得斜拉、強拉、不得旋轉吊壁抽繩。如遇吊繩被壓,應立即停止抽繩,可采取提頭試吊方法抽繩。吊運易損、易滾、易倒的吊物不得使用起重機抽繩。

  12) 吊掛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1) 兜繩吊掛應保持吊點位置準確、兜繩不偏移、吊物平衡。

  (2) 鎖繩吊掛應便于摘繩操作。

  (3) 卡具吊掛時應避免卡具在吊裝中被碰撞。

  (4) 扁擔吊掛時,吊點應對稱于吊物中心。

  13) 綁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1) 捆綁必須牢固。

  (2) 吊運集裝箱等箱式吊物裝車時,應使用捆綁工具將箱體與車連接牢固,并加墊防滑。

  (3) 管材、構件等必須應緊線器緊固。

  14) 新起重工具、吊具應按說明書檢驗,試吊后方可正式使用。

  15) 長期不使用的超重、吊掛機具,必須進行檢驗、試吊,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鋼絲繩、套索等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8--10。

  16) 信號工不得引導塔吊到施工作業區以外的地方進行施工作業。在引導塔吊進行施工作業時,必須加強觀察避免塔吊臂與塔吊鋼絲繩發生纏繞事故。

  塔吊廠家負責人:

  施工現場負責人:

  塔吊司機: 信號工:

  塔吊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