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臨時用電配電箱:安全技術交底

臨時用電配電箱: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7530

單位工程分(部)項工程交底內容臨時用電(2)接受交底班組各班組交底內容配電箱:1.配電箱要有專人(電工)負責,其它任何人不得擅自打開亂接線。2.配電箱,開關箱應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鐵板的厚度應大于1.5mm,并能防雨防塵。3.總配電箱應設在電源的地區,分配電箱應裝設在有電設備負荷相對集中的地區,分配電箱與開關箱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4.總配電箱應裝設總隔離開關,總熔斷器以及漏電保護器,總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定值與分路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定值相適應。5.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開設置,如合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6.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移動式分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固定的支架上,固定式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大于1.3m,小于1.5m,移動式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不小于0.6m,小大于1.5m。7.配電箱內的電器安裝在金屬或非木質的絕緣電器安裝板上,然后整體堅固的配電箱箱體內,金屬板與配電箱箱體應用電線連接,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箱內電器不應帶電金屬底座。8.配電箱金屬外殼有可靠接地,接零,接地線必須用多股銅芯線及專用接地線,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保護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連接。9.配電箱引入、出線應加護套分路成束,電纜不得有老化、破皮、漏稅電,電纜橫穿道路時,應采用保護措施,和開關箱的連接應采有絕緣導線,接頭不得松動,不得有外露帶電部分。進出線,并做好防水彎,導線束不得與箱體進出口直接接觸,移動式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進出線采用橡皮絕緣電纜。10.配電箱,開關箱內的電器必須可靠完好,不準使用破損,不合格的電器。配電箱,開關箱內不得掛接其它臨時用電設備。11.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觸保”制,嚴禁用同一開關電器直接控制兩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靈敏度的檢查由專職電工負責,按時檢查并做好記錄及交接班記錄。12.所有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作業分路標記。13.配電箱、開關箱內應配鎖,安全標志,箱內無雜物,積灰,接線牢固整齊,移動式配電箱離地有0.6m。14.漏電開關開閘后,必須檢查原因后,方可送電。15.電工必須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遇到難以解決問題及向項目部匯報,并作定期檢查記錄(接地電阻每月一次,漏電保護器每周一次)。施工員安全員交底日期接受交底人

篇2:配電箱及開關箱制度范本

第6.3.1條

技術要點說明

1、主要規定

室內配線及敷設已進入現場的作業面,所以必須保證線路的絕緣程度、架設的高度和采用瓷瓶固定牢靠,以保證接用照明及用電設備的使用安全和施工作業環境的安全。

2、相關規定

本規范第6.3.2、6.3.3、6.3.4、6.3.5條規定了室內配線的截面要求和進戶、過墻敷設要求。本規范第6.3.6條規定了采用鋼索配線的作法要求。

3、注意事項

①一些施工現場忽視室內配線要求,為方便和隨意敷設,大量采用了橡皮護套軟線,線路沿作業面滿地爬行,泡在水中、被金屬物砸壓及人踩現象嚴重;更有甚者,采用塑料絕緣導線沿地面隨意牽拉,觸電隱患到處可見。

②橡皮護套軟電纜敷設時,本身不應受拉,嚴禁直接用電纜像繩索一樣拴綁在固定處。合理的架設方法是采用鋼索受拉,用環套將電纜穿掛在鋼索上。

實施與檢查的控制

1、實施

①室內配線分明裝和暗裝,臨時用電一般采用明裝,將導線沿墻或屋頂敷設。有條件的工地也可利用在建工程正式電氣線路的電線管道敷設。不論何種方式均應安全可靠。

②線路應避開熱源,水平敷設不低于2m,且便于檢查。

③必須采用絕緣導線。線路穿管或木槽板布線時不得有接頭。不同設備的不同電壓和不同回路的導線不準同裝入一管。

④施工現場應盡量減少使用軟電纜。固定式用電設備應采用固定線路穿管保護;移動式用電設備可采用橡皮護套軟電纜,但應控制線路的長度及采用正確敷設方法,可與移動式開關箱配合使用。

2、檢查

①室內配線不準采用裸導線,禁止沿地面隨意敷設,必須架空采用瓷瓶或瓷夾固定。

②埋地和潮濕場所應穿管敷設,金屬管作保護接零。

③當采用鋼索配線時,吊架間距不大于12m。護套絕緣導線可直接敷設于鋼索上。

第7.2.7、7.2.9條

技術要點說明

1、主要規定

①臨電規范要求系統內應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器。而開關箱是配電系統的末級,以下就是用電設備,操作頻繁、危險性大,故開關箱中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對可能致命的觸電事故進行防護。

②電擊強度和人體對電擊承受能力,除了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有關外,還與電流在人體持續的時間有關。用I?t=30mA?s作為兩級保護中,間接接觸保護的安全電量控制值是比較安全的。

③在末級開關箱中裝設的保護器要求提供間接接觸和直接接觸保護。而人體與帶電體直接接觸時,經過人體的電流往往大于人體的擺脫電流,因為它完全由人體的觸電電壓和人體的觸電時的人體電阻所決定,與保護器的動作電流無關。

人體觸電時最大的危險在于引起心室顫動,如果控制電流在人體的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個心臟博動周期,則引發室顫的因素便會大大降低。所以規定開關箱內應裝設高靈敏度(30mA以下)和快速型(小于0.1s)的保護器。當發生人體意外與帶電體直接接觸時,可在人體受到傷害之前斷開電源得到保護。當在潮濕作業條件下,人體電阻將由1000Ω下降為500Ω,故保護器參數應選用15mA×0.1s。

2、相關規定

本規范第7.2.8、7.2.10、7.2.11條規定了漏電保護器的安裝要求及接線方法。

3、注意事項

①開關箱中設置漏電保護器也應符合一機一閘的規定,不得多臺設備共用一臺漏電保護器,否則會因漏電電流過大而發生誤動作,或因各臺設備要求不同而失去保護功能。

②禁止用漏電保護器代替負荷開關(自動開關與漏電保護器合一的電器除外)。漏電保護器只用于意外漏電情況下動作,如頻繁的人為動作容易造成保護器失靈、損壞失去保護功能。

③安裝保護器前,必須用漏電保護器測試儀對保護器的參數進行確認,并在使用中定期檢測。漏電保護器參數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對人體觸電安全的保護效果,如果30mA×0.1s保護器的分斷時間由于各種原因由0.1s延時為0.2s時,其安全限值將超過1倍,雖然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仍會有觸電的危險,而這種故障不經專用儀器測定是難以發現的。

④當用電設備的計算負荷較大(如塔式起重機、鋼筋對焊機等)時,為避免保護器發生誤動作,可選用50mA×0.1s漏電保護器。

實施與檢查的控制

1、實施

①施工現場采用兩級保護時,上一級漏電保護器的漏電動作時間和漏電動作電流應大于下一級。開關箱中設置的漏電保護器不應大于30mA×0.1s,上一級漏電保護器不應大于30mA·s。

②應注意零線的接法,工作零線必須進入保護器,保護零線不準進入保護器。

③開關箱中的漏電保護器只能用作保護一臺用電設備,每一臺設備設置一個開關箱。

④安裝后和使用過程中,應對漏電保護器進行檢測。

2、檢查

①開關箱內不能幾臺用電設備合用一臺漏電保護器。當用電設備為蛙夯、磨石機、混凝土振搗器等潮濕作業條件使用的設備時,漏電保護器應采用15mA×0.1s。

②除使用保護器的試驗按鈕在通電狀態下,進行檢驗確認外,還應用漏電保護測試儀對其漏電動作電流及漏電動作時間進行檢測確認。

篇3:配電箱安全技術規定范本

1.從現場總配電裝置至各用電設備,應經過多級配電裝置,各級配電裝置的容量應與實際負載匹配,其結構型式、盤面布置和系統接線,要做到規范化:

1)箱內開關、熔斷器、插座等設備齊全完好;

2)配線及設備排列整齊,壓接牢固,操作面無帶電體外露;

3)總開關及各分路開關上端設熔斷器;

4)金屬電箱外殼設接地保護;設接零排與接地排;

5)每個回路設漏電開關;

6)動力和照明分開控制,單獨設置單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設漏電開關。

7)門鎖齊全、有防雨措施。

2.Ⅰ型電源配電箱(下桿電箱)作為總變配電裝置后的第二級配電裝置,應靠近用電集中處。

3.Ⅱ型電源配電箱(分電箱)作為第三級配電裝置,可直接向負載供電,應做到一閘一機,開關應采用與用電設備相匹配的漏電開關。

4.Ⅲ型電源配電箱,作為攪拌機、卷揚機等專用設備使用的第四級配電裝置,應設在設備附近;箱內可設由漏電開關控制的備用插座,供維修時另接設備用。

5.拖線箱作為移動式配電裝置,必須有可靠的防雨措施和接地保護,開關或分路熔斷器必須與用電設備匹配,同一箱內不得用單相三眼和三相四眼不同電源的插座。

6.各類插座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保護完好,單相電源的設備,必須使用單相三眼插座,插座上方應有單獨分路熔斷絲保護,插座的接地線不準串聯。

7.電力容量在3kW以下的電源總開關可以采用瓷底膠木閘刀開關。用刀閘作直接控制操作用電設備時,應在刀閘出線側加裝瓷插入式熔斷器作保護,并用銅絲將刀閘內熔絲部分直連。刀閘的靜觸頭應接電源線,動觸頭接負載,嚴禁倒送電。

8.各種熔斷器的熔體必須嚴格按規定合理選用,各級熔體應相互匹配。熔體應采用合格的鉛合金熔絲,嚴禁用鐵絲、鋁絲等非專用熔絲替代,嚴禁用多股熔絲代替一根較大的熔絲。容量在60A以上的,可以采用合格的銅熔絲。

9.各級配電箱應明確專人負責,做好檢查維修和清潔工作。箱內應保持整潔,不準存放任何東西,箱周圍應保持通道的暢通。

10.施工現場的固定露天電箱、分電箱必須架空設置,其底邊距地高度不小于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