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挖土: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工種機械挖土交底部門交底人接受交底單位交底內容:本技術交底內容適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路槽、高邊坡、橋梁基礎等土方工程。1、主要機具(1)挖土機械有:挖土機、推土機、鏟運機、自卸汽車等。(2)一般機具有:鐵鍬(尖頭與平頭兩種)、手推車、小白線或20#鉛絲和2m鋼卷尺、坡度尺等。2、作業條件(1)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2)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槽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3)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并要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挖或超挖。(4)開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溝時,應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開挖面0.5m,然后才能開挖。(5)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施等,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時要加固或加寬等準備工作。(6)選擇土方機械,應根據施工區域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壤類別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以能發揮施工機械效率來確定,編好施工方案。(7)施工區域運行路線的布置,應根據作業區域工作的大小機械性能、運距和地形起伏等情況加以確定。(8)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和清理均應配備人工進行。3、操作工藝工藝流程: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分段分層平均下挖→修邊和清底(1)坡度的確定:1)在天然濕度的土壤中,開挖基礎坑(槽)和管溝時,當挖土深度不超過下列數值時,可不放坡、不加支撐。(a)密實、中密的砂土或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1.0m;(b)硬塑、可塑的輕亞粘土及亞粘土—1.25m;(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1.5m(d)堅硬性粘土—2.0m。2)超過上述規定深度,在5m以內時,當土具有天然濕度,構造均勻,水文地質條件好,且無地下水,不加支撐的基坑(槽)和管溝,必須放坡。邊坡最陡坡度應符合表1—311的規定。3)使用時間較長的臨時性挖土方邊坡坡度,應根據工程地質和邊坡高度,結合當地同類土體的穩定坡度值確定。如地質條件好、土(巖)質較均勻、高度在10m以內的臨時性挖方邊坡坡度應按表1--312確定。4)挖方經過不同類別土(巖)層或深度超過10m時,其邊坡可作成折線形或臺階形。各類土的挖方邊坡坡度表1-1項次土的類別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荷載坡頂有靜載坡頂有運載1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2中密的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1:0.751:1.001:1.253硬塑的輕亞粘土1:0.671:0.751:1.00交底時間:年月日
篇2:立交橋挖孔樁挖土施工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武黃公路2號立交橋
部位:挖孔樁
交底內容:挖土施工
內容:
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挖土過程中發現管道電纜及其它埋設物應及時匯報,不得擅自處理。
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員間隔不得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過1.5m。
挖土時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發現有裂縫及有傾塌可能時,人員應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
每日及雨后必須檢查土壁及支撐穩定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并且不得將土及其它物件堆在支撐上,不得在支撐下行走和站立。
基坑四周必須設置1.5m的防護欄,要設置一定數量臨時的上下樓梯。
開挖杯基坑時,必須設有切實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積水,影響基坑土壤結構。
基坑開挖前必須摸清基坑下的管線排列和地質開采資料,以利于考慮開挖過程中的意外應急措施。
清坡、清底工人必須根據設計標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將松土回填,以免影響基礎的質量。
開挖的土方要嚴格按照組織設計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側,以免引起地面堆載超荷引起土體移位、板樁移位或支撐破壞。
開挖土方必須有開挖令。
交底人:
復核人:
接收人:
安全交底
2007年 月 日
篇3:挖土方工程技術交底
挖土方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年月日
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基礎
分項工程名稱:挖土方工程
交底內容:
1、按圖紙及規劃要求放線。
2、請規劃部門、設計單位驗線。
3、采用機械大開挖,將土方外運。
4、槽邊寬度應比砼墊層外邊線寬30cm,以便于支模。
5、槽深超過1.5m時應1:0.5放坡。(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
6、地槽挖至離設計標高20cm后,采用人工找平。
7、槽底平整度±30MM。
8、槽底的松動土層應清理干凈。
9、槽底超深部分應會同設計單位研究處理意見。
10、復測槽底深度,符合設計要求后再進行釬探。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