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環衛管理制度6
住宅小區環衛管理制度6
1、小區內的環境清掃保潔工作由專人負責。環境衛生做到“四凈”(路面凈、人行道凈、樓梯凈、綠化帶凈)、“三清”(墻根清、樹根清、垃圾箱周圍清)。
2、愛護小區容貌,居民戶陽臺、窗外不準堆放、掛曬有礙公共衛生的物件。做到“六無”(無違章搭建,無亂貼亂畫,無亂堆亂放,無私養家禽、畜,無亂栽亂種,無亂倒亂潑)。
3、愛護公共場所的衛生,做到“三不”(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不亂扔瓜皮果殼、紙屑)。生活垃圾業主用袋裝好,定點堆放,定時清理,垃圾日產日清。廁所有專人管理,小便入池,大便入坑。
4、業主必須保持樓梯、過道、走廊的清潔衛生,不準堆放雜物和挪作它用。
5、家庭衛生做到四壁整潔,窗明幾凈,各種物件擺放整齊,有條理。無積塵、無蛛網、無蠅、無鼠、無蟑螂。
6、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搞好預防接種、兒童計劃免疫工作。
篇2:某鄉村環衛整潔行動考核制度
一、組織管理(15分)
1、有專門的整潔行動組織機構,有專人負責具體抓。(2分)
2、有行動宣傳專欄,整潔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2分)
3、有村規民約和衛生管理規定。有激活農戶主體的創新管理機制,發動群眾全面參與,效果好,群眾滿意率達80%以上。(3分)
4、組織開展了村組、片、農戶的衛生檢查評比活動。(3分)
5、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衛生村的創建活動。(5分)
獲得省或市、市級衛生村稱號的分別追加10分、5分、3分。
二、公共衛生(42分)
1、街道、墟場等整潔,下水道暢通、街道路面無坑洼積水,無暴露垃圾。(5分)
2、街道門面落實了“門前三包”制度,無占道經營和亂擺攤現象。(4分)
3、有較規范的垃圾填埋場。(4分)
4、生活污水實行達標排放。(4分)
5、主要道路兩旁無堆積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無占道堆物、曬谷,村民修建房屋時,材料堆放不占道影響交通。(5分)
6、集貿市場管理規范,商品交易劃行歸市,分類經營,清潔衛生,秩序良好。(4分)
7、飲用水符合衛生要求,水源無污染。(4分)
8、醫療廢棄物、農藥廢棄物、藥瓶、塑料袋等按衛生、環保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理。(4分)
9、村莊內無垃圾亂倒現象,所有垃圾必須入圍入函,并安排人員保潔。(4分)
10、村中池塘、溪河、溝渠通暢無污物寄存,水面上無贓物。(4分)
三、庭院及居室衛生(42分)
1、房前屋后、路邊渠邊整潔無雜草。(4分)
2、餐廳、單位及集體食堂符合衛生要求,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餐具消毒措施落實。(5分)
3、干部職工住房、會議室、辦公室等場所衛生整潔,無灰塵、無蜘蛛網,物品陳設整齊。(5分)
4、公共區域能經常保潔,公共廁所地面和墻壁整潔,便池內無積便,無尿堿,糞便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4分)
5、環境整潔、有綠化美化,車輛停放整齊,無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度亂擺、亂扔亂倒、亂貼亂畫、亂拉亂掛等“六亂”現象。(5分)
6、單位院落有相對密閉的垃圾收集設施,并能經常清運。(4分)
7、單位院內無放養家禽,圈舍內外清潔。(4分)
8、農家庭院物品擺放整齊,室內外環境清潔,村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4分)
9、按照衛生部改水改廁的要求,建設衛生廁所,完成農村改廁任務。(5分)
10、村民家庭廚房整潔、灶臺墻面粉刷、臺面嵌瓷板磚,推廣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或新型節柴灶。(3分)
篇3:后勤環衛保潔部農藥消毒液腐蝕性液體安全使用制度
后勤物業環衛保潔部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鹽酸、潔廁靈)的安全使用制度
1.為了保證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的使用安全,保障人身健康,保護環境,按照高毒、中毒、低毒等分類管理;
2.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廠日期、使用說明等鑒別不清和超過有效期的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不準使用;
3.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不得與日用品等混放。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進出倉庫應建立登記手續,不得隨意存取,領取人務必做到定點存放,專人保管;
4.在使用過程中,配備農藥、消毒液及腐蝕性液體的工作人員要戴膠皮手套,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配比度進行配比,嚴禁用手攪拌;配比時應選擇遠離飲用水源等安全的地方,專人看管,嚴防農藥遺撒或被人、畜誤食;
5.噴藥過程中,工作人員務必戴口罩和防護手套;未用完的剩余藥液要放置在指定的安全地點;
6.鹽酸、潔廁靈等腐蝕性液體,要放置在安全的指定地點,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具體的操作規程去做;
7.噴藥、消毒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員務必在當天到指定地點填寫消殺記錄,便于日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