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空氣呼吸器正確使用規范

空氣呼吸器正確使用規范

2024-07-14 閱讀 4868

空氣呼吸器,是防止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并直接向使用者提供清凈空氣,保證消防車、搶險救護人員在濃煙、毒氣、缺氧等環境中安全有效地進行滅火、搶險、救護工作。

空氣呼吸器的氣瓶容積6.8升。

最高空氣壓力30Mpa,即300公斤/厘米2。

空呼的使用時間只有30分鐘。

空氣呼吸器的工作原理:空氣通過高壓的方式儲存在氣瓶內(30Mpa),高壓空氣通過減壓閥進行一級減壓,壓力降低到0.7Mpa后輸送到中壓管,再經供氣閥減壓后通過面罩向使用者提供正壓空氣。由于供氣閥提供的是正壓空氣,面罩內的壓力始終大于外界工作環境壓力,保證外界有毒氣體、顆粒及氣霧無法進入面罩,充分保證使用者的安全。

空氣呼吸器的正確使用:

1、檢查空氣呼吸器:

(1)各部件是否完好,氣瓶束帶是否扣緊。

(2)瓶閥是否于關閉狀態。

(3)打開瓶閥,壓力表指針應在綠色格之內。

(4)關閉瓶閥,觀察壓力表,在一分鐘內壓力的下降不得大于2Mpa。

(5)打開強制供氣閥,緩慢釋放管路中的氣體,同時觀察壓力表的變化。當壓力表顯示到5.5±0.5Mpa時,報警哨必須開始報警。

2、背好氣瓶:(將空氣瓶瓶底朝上背在背后)

(1)雙手扣住身體兩側的肩帶D型環,身體前傾,向后下方拉緊D型環直到肩帶、背架與身體充分貼合。

(2)扣上腰帶,拉緊。

(3)打開氣瓶閥至少一圈以上。

3、戴好面罩:

(1)充分放松頭帶,戴上面罩,先適當收緊下部一對頭帶,然后調整上部兩對頭帶,使面罩與面部良好貼合。頭帶不必收得過緊,面部應感覺舒適無明顯壓痛。

(2)檢查面罩的氣密性:用手掌封信面具的接氣口并吸氣,如果感到無法呼吸且面罩充分貼合面部,證明密封良好,沒有匯漏。如果可以呼吸或面罩滑動說明有泄漏,調整面具頭帶后,重新測漏直至不漏為止。

4、連接氣瓶供氣閥與面罩:

(1)將供氣閥推進面具上的接氣口內,聽到“喀噠”的聲音,同時快速接口的兩側按鈕同時復位,則表示供氣閥與面具連接到位。

(2)反復呼吸12次檢查空氣流量。

(3)快速轉動紅色圓鈕打開氣瓶時,你會感覺空氣的氣流有所增加。

以上步驟完全通過,你可放心使用了。

當報警哨開始鳴叫報警時,必須立即撤離有毒工作環境,轉移到安全區域。否則將有生命危險。

5、使用完畢后,取下空氣呼吸器:

(1)按下供氣閥快速接口兩側的黃色按鈕,使面罩與供氣閥脫離。

(2)扳開頭帶扳口,松開頭帶,卸下面罩。

(3)打開腰扣帶。

(4)松開肩帶,卸下呼吸器。

(5)關閉瓶閥,打開強制供氣閥釋放管路中的空氣。

(6)將空呼收好放在專用空呼箱內。千萬不將空氣呼吸器隨意扔在地上,否則會對空氣呼吸器造成嚴重損害。

篇2:防毒面具自救呼吸器使用規范

一、防毒面具(自救呼吸器)用途:

防毒面具(自救呼吸器):是賓館、辦公樓、商場、銀行、輪船、郵電、電信、電力、地鐵、娛樂場所、煉油、化工等企事業單位及家庭發生火災事故時,必備的個人防護呼吸裝置、逃生器具;原子、化學、生物戰劑襲擊時也能應急逃生。

二、主要技術特征:符合公安部標準GA209-1999規定。

1.防毒時間≥40分鐘(另一款為60分鐘),防毒、防火、防熱輻射、防煙多種保護,密封性好,適用于成年人各種面形。

2.防護對象:一氧化碳(CO)、氰化氫(HCN)、毒煙、毒霧。

3.油霧透過系數<5%。

4.吸氣阻力〈800Pa,呼氣阻力<300Pa。

三、使用方法:

1.打開盒蓋,取出真空包裝袋。

2.撕開真空包裝袋,拔掉前后二個罐塞。

3.戴上頭罩,拉緊頭袋

4.選擇路徑,果斷逃生

四、注意事項

1.本產品僅供一次性使用,不能用于工作保護,只供個人逃生自救。

2.產品備用狀態時:環境溫度應為0℃-40℃,周邊無熱源,易燃、易爆及腐蝕性物品,通風應良好,無雨淋及潮氣侵蝕。

3.本呼吸器為存放型,一周固定存放后,不能隨意搬動,敲擊,拆裝,以免引起意外失效。

4.本呼吸器不能在氧氣濃度低于17%的環境中使用。

5.本呼吸器只能供成年人佩戴逃生用。

6.撕破真空包裝袋,視為呼吸器已失效不能再使用。

自救呼吸器、防毒面具、消防過慮式自救呼吸器

篇3:呼吸器官防護用品及使用常識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是為防御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煙、霧從呼吸道吸入,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潔空氣,保證塵、毒污染或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正常呼吸的防護用品。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主要有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面罩)。

(一)防塵口罩、面罩的使用

(1)作業場所除粉塵外,還伴有有毒的霧、煙、氣體或空氣中氧含量不足18%時,應選用隔離式防塵用具,禁止使用過濾式防塵用具。

(2)淋水、濕式作業場所。選用的防塵用具應帶有防水裝置。

(3)勞動強度大的作業,應選用吸氣阻力小的防塵用具。有條件時,盡量選用送風式口罩或面罩。

(4)使用前要檢查部件是否完整,如有損壞必須及時整理或更換。此外,應注意檢查各連接處的氣密性,特別是送風口罩或面罩,看接頭、管路是否暢通。

(5)佩戴要正確,系帶和頭箍要調節適度,對面部應無嚴重壓迫感。

(6)復式口罩和送風口罩頭盔的濾料要定期更換,以免增大阻力。電動送風口罩的電源要充足,按時充電。

(7)各式口罩的主體(口鼻罩)臟污時,可用肥皂水洗滌。洗后應在通風處晾,切忌曝曬、火烤,避免接觸油類、有機溶劑等。

(8)防塵用具宜專人專用。使用后及時裝塑料袋內,避免擠壓、損壞。

(9)對于長管面具,在使用前應對導氣管進行查漏,確定無漏洞時才能使用。導氣管的進氣端必須放置在空氣新鮮、無毒無塵的場所中。所用導氣管長度以10m內為宜,以防增加通氣阻力。當移動作業地點時,應特別注意不要猛拉、猛拖導氣管,并嚴防壓、戳、拆等。

(二)防毒口罩、面具的使用

防毒面具、口罩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類。過濾式防毒用具是通過濾毒罐、盒內的濾毒藥劑濾除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再供人呼吸。因此勞動環境中的空氣含氧量低于18%時不能使用。通常濾毒藥劑只能在確定了毒物種類、濃度、氣溫和一定的作業時間內起防護作用。所以過濾式防毒口罩、面具不能用于險情重大、現場條件復雜多變和有兩種以上毒物的作業;隔離式防毒用具是依靠輸氣導管將無污染環境中的空氣送入密閉防毒用具內供作業人員呼吸。它使用于缺氧、毒氣成分不明或濃度很高的污染環境。

(1)使用防毒口罩時,嚴禁隨便擰開濾毒盒蓋,避免濾毒盒劇烈震動,以免引起藥劑松散;同時應防止水和其他液體滴濺到濾毒盒上,否則降低防毒效能。

(2)使用防毒口罩過程中,對有臭味的毒氣,當嗅到輕微氣味時,說明濾毒盒內的濾毒劑實效。對于無味毒氣,則要看安裝在濾毒盒里的指示紙或藥劑的變色情況而定。一旦發現防毒藥劑失效,應立刻離開有毒場所,并停止使用防毒口罩,重新更換藥劑后方可使用。

(3)佩戴防毒口罩時,系帶應根據頭部大小調節松緊,兩條系帶應自然分開套在頭頂的后方。過松和過緊都容易造成漏氣或感到不舒服。

(4)防毒面具使用中應注意正確佩戴,如頭罩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規格,罩體邊緣與頭部貼緊。另外,要保持面具內氣流暢通無阻,防止導氣管扭彎壓住,影響通氣。

(5)當在作業現場突然發生意外事故出現毒氣而作業人員一時無法脫離時,應立即屏住氣,迅速取出面罩戴上;當確認頭罩邊緣與頭部密合或佩戴正確后,猛呼出面具內余氣,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6)防毒面具某一部件損壞,以致不能發揮正常作用,而且來不及更換面具的情況下,使用者可采取下列應急處理方法,然后迅速離開有毒場所:

①頭罩或導氣管發現孔洞時,可用手捏住。若導氣管破損,也可將濾毒罐直接與頭罩連接使用,但應注意防止因罩體增重而發生移位漏氣。

②呼氣閥損壞時,應立即用手堵住出氣孔,呼氣時將手放松吸氣時再堵住。

③發現濾毒罐有小孔洞時,可用手,黏土或其他材料堵塞。

(7)使用后的防毒面具,要清洗、消毒、洗滌后晾干,切勿火烤、曝曬,以防材料老化。濾毒罐用后,應將頂蓋、底塞分別蓋上、堵緊,防止濾毒劑受潮失效。對于失效的濾毒罐,應及時報廢或更換新的濾毒劑和作再生處理。

(8)一時不用的防毒面具,應在橡膠部件上均勻撒上滑石粉,以防黏合?,F場備用的面具,放置在專用的柜內,并定期維護和注意防潮。

(三)氧氣呼吸器的使用

氧氣呼吸器是一種與外部空氣隔絕、依靠自身供給氧氣的防毒面具。使用中應注意:

(1)在使用前全面檢查一遍,確認達到下列要求方可使用:

①氧氣瓶內的氧氣壓力,應保持在980N/cm2以上。

②清凈罐內裝填的氫氧化鈣吸收劑應為粉紅色圓柱狀顆粒。如變為淡黃色,即為失效,應及時更換。

③應注意各密封墊圈是否齊全,嚙合程度、閥門是否良好,自動排氣閥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手動不及供氧是否有效。

(2)使用時,先打開氧氣瓶閥門,檢查壓力表的數值,估計使用時間。然后按動補給按鈕數次,以清除氣囊內原積存氣體。再戴上頭罩,檢查找體邊緣與頭部密合情況。經確認各部件正常后,即可使用。

(3)使用過程中,如感到供氣不足,可用深長呼吸法,使自動補給器充氧。若仍感呼吸困難,應采用手動按鈕補給氧氣。當以上措施均無效時,應立即退出染毒場所。

(4)使用中,應經常檢查壓力表的指示值。一旦氧氣壓力降至245~296N/cm2時,應及時離開有毒場所。

(5)注意避免與油類等可燃物料接觸,并與火源保持足夠的安全間距。

(6)防止氧氣呼吸器撞擊和跌落,以免損壞部件。

(7)險情重大的作業以及進入事故現場從事搶救,必須兩人一組,以利彼此關照。

(8)使用后的氧氣呼吸器,應及時通知專業人員檢查,并進行頭罩清洗、消毒、氧氣瓶充氣和更換清凈罐內的氫氧化鈣等工作,以備隨時使用。

(9)若長期擱置不用,應倒出清凈罐內的氫氧化鈣。所有橡膠部件均應涂以滑石粉,以防粘連。氧氣瓶則應保留一定的剩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