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帽新標準規范

安全帽新標準規范

2024-07-14 閱讀 3367

自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GB2811-2007《安全帽》(以下簡稱新標準),是對GB2811-1989版《安全帽》標準的修訂,新標準加強了對安全帽技術性能的要求,總體要求更加系統、完整,實現了和國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接軌。

新標準的實施,促進了我國安全帽產品質量的提高,生產者和使用者防護意識得到了加強。為了更準確、深入的理解該標準,現就新舊標準的技術內容進行對照,解析新舊標準中的技術指標,使該標準能夠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實施。

新舊標準對比

在GB2811-2007《安全帽》中,對比原有的安全帽標準,從分類到技術要求都作出了一定的補充和修改,對比情況見表1。

安全帽新標準變化內容的解析

從表1可以看出,新版安全帽國家標準主要在分類、下頦帶要求及強度、質量、安全帽沖擊、穿刺性能方面對原有標準做出了修改。

1.安全帽分類的修訂

在新標準中取消了原有標準對安全帽T類(特殊型)的分類,原有標準規定了5種不同性能搭配的特殊型安全帽,分別為T1(具有阻燃功能)、T2(具有抗壓功能)、T3(具有抗壓、防靜電、阻燃功能)T4帶電(具有電絕緣性能)、T5低溫(具有耐低溫性能),而隨著現代工業技術及產品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防護需求發生了變化,5種固定特殊技術性能的搭配已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生產的需要,故在新標準中將5種固定搭配的特殊型分類取消,統一歸納為特殊性能,包含了阻燃性能、防靜電性能、電絕緣性能、抗壓性能和耐低溫性。生產者可以依據使用的需要將5種特殊性能進行組合生產特殊型安全帽,大大增加了安全帽在現代工業生產中的適用性,完善了安全帽的防護功能,提高了在作業中安全帽對作業人員的防護效果。

2.下頦帶及強度

在老標準中,對下頦帶的要求分為有后箍帽襯和無后箍帽襯兩種,因為當時大部分安全帽的帽襯以棉織帶為主,而棉織帽襯的腦后位置沒有可調節松緊的后箍,只由系帶來固定安全帽,但系帶會出現松脫現象,導致安全帽在受到墜物打擊時意外脫落,所以要求下頦帶應為“Y”型,起到固定安全帽的作用。而塑料帽襯具有可調節松緊的帽箍,解決了棉織帶襯固定不牢的問題,所以對下頦帶的要求為單根,這時下頦帶主要起輔助固定作用。

隨著產品技術的更新,人體工效學在產品設計中大量應用,使得安全帽與頭部的貼合度與穩定度大大增強,現在安全帽主要為化纖帶與塑料帽襯相結合的方式,既有較好的強度又保證了佩戴的穩定性,而棉織帶襯已逐漸退出了市場,國外一些先進的安全帽也都將下頦帶作為選配部件,所以在新安全帽國家標準中沒有要求所有安全帽都必須配有下頦帶,只是規定了下頦帶的尺寸,但要求帽箍應根據安全帽標識中明示的適用頭圍尺寸可進行調整。這點與國際先進標準保持一致,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對產品樣式不做嚴格要求,有利于產品技術的發展與提高。

經研究及大量實例表明,在安全帽使用過程中,由于下頦帶強度過大,在碰撞或墜落發生時很可能對作業人員頸部造成傷害,嚴重的可造成人員窒息,所以新標準將下頦帶強度控制在150N~250N之間,保證下頦帶應有的強度,同時又可使下頦帶在必要時發生斷裂,保護人員頸部免受傷害。

在實際使用中,雖然帽箍提高了安全帽的佩戴穩定性,但下頦帶一方面可以輔助帽箍加強佩戴穩定性,另一方面可使佩戴更加便利,即使安全帽意外脫落,作業人員可迅速將其戴好,確保了防護的及時性,避免因安全帽意外脫落造成的傷害。在實際使用中若購買的安全帽配有下頦帶,各單位應按照廠商的要求及產品使用說明書系好下頦帶。企業也可根據自身作業環境特點,決定是否選擇有下頦帶的安全帽并對使用者提出相關要求。

綜上,當所購置的安全帽配有下頦帶時,應將下頦帶系好,配合帽箍來保持佩戴的穩定性。

3.安全帽的質量

隨著產品生產技術及材料的發展,輕量化,高強度的材料在生產領域廣泛應用,安全帽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越來越多地考慮佩戴的舒適性,新材料在安全帽生產中的應用使安全帽的質量向輕量化發展,因此在新標準中降低安全帽的質量,增強佩戴舒適性,起到引導產品發展方向的作用。

4.沖擊吸收性能

沖擊吸收性能新舊標準在預處理溫度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將原有的35℃預處理取消,因為隨環境變化,該溫度已不能稱為一個極限溫度,已失去了安全性能測試的意義。新標準中將原標準中的淋水改為浸水,同時增加了紫外線照射預處理,規定帽殼不得有碎片脫落。改為浸水是更好的考察模擬雨雪環境下安全帽的安全性能,在實際使用中帽襯可能完全被雨雪浸透,淋水處理不能較好地模擬這一情況,因此將淋水處理改為浸水處理。紫外線照射預處理是為了杜絕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再生料制造安全帽,由于再生料價格低廉,且材料本身純度及一致性較低,其力學性能和耐用性能非常差,有些再生料安全帽稍用力就可用手壓碎,但經紫外線照射處理后,再生料制造的安全帽就很難達到標準要求,從而遏制了劣質產品流向市場。

5.耐穿刺性能

在舊標準中規定,耐穿刺性能只對沖擊吸收性能測試中對安全帽材質最不利的條件之一進行測試,經過多年的檢測與實際調研發現,安全帽的沖擊吸收性能好壞不僅與帽殼材質有關,同時與帽襯材質、帽殼與帽襯的配合設計等都有關系,每頂安全帽的材質不止一種,對材質最不利的條件判斷難以統一尺度;另外,通過調研發現很多安全帽被利物穿透的案例都不是在沖擊吸收試驗中所選擇的對帽殼最不利條件下發生的,所以在新標準制定時,為了保證安全帽的安全性能,將耐穿刺性能的預處理條件與沖擊吸收試驗預處理條件統一,更加完善了對安全帽的檢測,進一步提高了安全帽的安全質量。

6.耐低溫性能

在舊標準中對具有防寒功能的安全帽只進行-20℃預處理后的沖擊與耐穿刺性能測試,新標準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高溫與浸水條件下的沖擊與穿刺性能測試。新標準中高溫與淋水環境下的沖擊與穿刺性能是安全帽基本技術性能的一部分,而耐低溫性能屬于特殊技術性能,標準中規定特殊型安全帽應具有普通安全帽的所有性能,即特殊技術性能是在滿足一般技術性能的基礎上而額外增加的技術性能,在實際使用中不能排除在低溫環境作業中存在冷熱交替或雨雪等復雜環境的出現,所以對具有耐低溫性能的安全帽的安全性能測試也應全面考慮,從而保證安全帽在復雜環境下的適用性與安全性。

需要進一步解釋的是含耐低溫性能的安全帽為什么要進行高溫50℃條件預處理后的安全性能測試我國現階段含耐低溫性能的安全帽幾乎都帶有保暖層,保溫的方式主要有內保溫和外保溫兩種。當安全帽的保溫層形式為外保溫時,安全帽的殼體、帽襯、頭箍全部是在保暖層內發揮作用,此時安全帽在工作時同普通安全帽具有大致相同的內部條件,即接近人體溫度,應和普通安全帽有同樣的防護性能,因此安全帽要進行高溫條件與處理后的安全防護性能測試。當安全帽的保溫層形式為內保溫時,安全帽完全裸露在大氣環境中,此時安全帽要進行低溫條件預處理后的安全防護性能測試,考慮到一定的安全系數,高溫預處理溫度為50℃,低溫預處理溫度為-20℃,缺少哪一種預處理條件的測試,對安全帽防護性能的評價都是不全面的。

篇2:安全帽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條目的

為了在作業人員受到物體的沖擊或擠壓時,能更好的發揮安全帽的保護作用,減少沖擊力以消除或減輕對人體頭部的傷害,使得安全帽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特制定以下本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所有需要配備安全帽的單位,安全帽的采購、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全過程的管理。

第三條職責

1.供銷公司供應部負責對安全帽的購買、驗收。

2.供銷公司倉庫管理員負責安全帽的保管、發放、登記、更換。

3.各單位負責教育員工正確佩戴安全帽,凡是不懂得安全帽使用和防護性能者,不準上崗操作。

4.安全環保部負責指導、檢查職工在作業時正確使用安全帽,若發現勞動防護用品穿戴移位﹐應立即糾正。

第四條安全帽的使用

1.安全帽是職工個人重要的安全防護用品。任何人進入生產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2.在廠區內外從事生產和勞動時,必須戴好安全帽(國家或行業有特殊規定的除外;特殊作業或勞動,采取措施后可保證人員頭部不受傷害并經過安監部門批準的除外)。

3.人員在生產區內以及室外距離建筑物10米范圍內休息時,必須戴好安全帽,與生產現場要求保持一致。

4.嚴禁在上方有落物危險的禁止區域內工作、行走或休息。

5.嚴禁使用基本技術性能和特殊技術性能要求不符合國家標準、下顎帶與帽殼相連接、無帽內垂直凈空間、受過重擊、退色、有裂紋、超過使用期限等不合格的安全帽。

6.戴安全帽時,應戴正、帽帶系緊,帽箍的大小應根據佩戴人的頭型調整箍緊,保證各種狀態下不脫落;安全帽的帽沿,必須與目視方向一致,不得歪戴和斜戴。

第五條安全帽的管理

1.嚴禁隨意改變安全帽的任何結構。

2.嚴禁用安全帽充當器皿使用。

3.嚴禁用安全帽當坐墊使用。

4.不得私自在安全帽上亂涂亂畫或粘貼圖文。

5.供銷公司對所有合格入庫的安全帽,應妥善保管,避免受擠壓;避免存放在酸、堿、高溫、日曬、潮濕等場所;更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按先進先出的原則,防止過期的安全帽發放到勞動者手中。

6.借用他人安全帽時,必須征得主人同意并經過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7.安全帽的使用期:按出廠日期3年后更換,由供銷公司為每名職工建立發放檔案,到3年期以舊換新。

8.安全環保部依據國家標準每年對安全帽進行抽查測試,合格后方可使用,抽驗不合格則該批安全帽即報廢。

第六條安全帽的更換

1.安全帽應記入安全用品臺帳。安全帽丟失或損壞時,應及時到安全生產技術科辦理領取或更換手續,因保管和使用不當造成的丟失或損壞,應比照安全帽采購價格給予考核。重新領取安全帽,由部門領導簽字,供銷公司審批,供應科按成本收費方可重領。

2.新安全帽發下,以前舊安全帽一律不得使用,更不得轉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應該立即上交供銷公司處理。

第七條安全帽過期、內襯損壞、出現裂痕、緩沖墊損壞、磨損嚴重以及其它情況影響防護效能的,要及時以舊換新,供銷公司回收報廢安全帽,統一處理。如發現使用舊安全帽者按照違章進行考核曝光。

第八條企管辦領取部分安全帽備用,各處室、單位、外來學習、參觀、咨詢人員一律到廠辦公室借用,并如數返回,如丟失由借用單位同辦公室交涉解決。

篇3:安全帽管理辦法

1.基本要求

1.1本規定所稱安全帽是指進入集氣(總)站、污水站、回注站、閥池、隧道裝置區域進行巡檢、作業、檢維修、施工等操作,需對頭部防護所佩戴的安全帽。

1.2進入集氣(總)站、污水站、回注站、閥室、隧道裝置區域(紅線以內),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1.3安全帽管理實行“年度上報、交舊領新、統一回收”原則,建立申請、發放、回收記錄。

1.4安全帽為個體防護用品,每人一頂,妥善保管,按照人員比例,備用迎檢安全帽。

1.5本規定適用于廠屬各單位,安全帽的計劃上報、領取驗收、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全過程的管理。?

1.6承包商安全帽可參照本規定執行,主管承包商業務科室監督落實。

2.職責

2.1HSE辦公室

2.1.1?HSE辦公室是安全帽管理責任主體,負責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制定廠安全帽管理規定。

2.1.2?負責建立全廠安全帽發放、回收記錄,統一安全帽標識。

2.1.3?負責安全帽檢查考核工作。

2.2使用單位

2.2.1使用單位是安全帽日常管理責任主體,負責制定管理細則,教育職工正確佩戴安全帽、檢查、考核等。

2.2.2負責建立本單位安全帽臺賬,包括使用人、編號、生產日期、保質期、更換日期等,同時對更換后的安全帽臺賬及時更新。

2.2.3負責對新發安全帽黏貼廠統一標識。

2.2.4負責年度安全帽使用計劃上報、到期安全帽回收、新領安全帽發放等工作。

2.2.5負責新安全帽領取時的驗收工作,包括外觀檢查、核查生產日期。

2.3使用人

2.3.1安全帽領取時,在領取記錄中簽字。

2.3.2安全帽為個體防護用品,必須妥善保管,不得丟失。

2.3.3負責安全帽衛生,帽殼整體干凈、無劃痕。

2.3.4正確佩戴使用安全帽。

2.3.5安全帽過期前,及時申請、更換。

3.管理內容

3.1安全帽標識

3.1.1安全帽分個人安全帽和迎檢專用安全帽兩種,個人安全帽黏貼唯一性標識,標識大小為4cm*6cm,內容為工作單位、姓名、勞動合同號,保質期限;迎檢專用安全帽,標識為4cm*6cm,內容為單位、編號、保質期限。

3.1.2安全帽標識顏色統一為綠底白字,粘貼于安全帽襯里。

3.1.3?安全帽分白色和紅色兩種,白色為廠領導和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專用,紅色為職工專用。

3.2申請

3.2.1根據安全帽臺賬,上報年度需求計劃,做好全年統籌規劃。

3.2.2安全帽到期更換,必須提前30天進行上報申請,填寫申請單。

3.2.3HSE辦公室接到申請單后,現場核實,向HSE監督管理部提出需求,下發領取通知單。

3.3發放

3.3.1?HSE辦公室要建立全廠安全帽發放記錄,使用單位要建立本單位安全帽臺賬、安全帽領取記錄(簽字)。

3.3.2安全帽在領取時,HSE辦公室或使用單位要做好外觀檢查和生產日期核查。

3.3.3迎檢安全帽發放比例為單位50(含)人以下發放10頂,50人以上200(含)人以下發放30頂,200人以上發放40頂。

3.4使用要求

3.4.1戴安全帽前應調整帽箍,按自己頭型調整適合的位置,系緊下頦帶,不能晃動,保證各種狀態下不脫落;佩戴時要求戴正,帽沿必須與目視方向一致;人的頭部和帽殼內頂部的空間垂直距離一般在25-50mm之間,帽殼有足夠的空間,可供緩沖,平時也有利于頭和帽殼間的通風。

3.4.2安全帽應妥善保管,避免受擠壓或存放在酸、堿、高溫、日曬、潮濕等場所。

3.4.3不能隨意在安全帽上拆卸或添加附件,改變安全帽的任何結構。

3.4.4嚴禁用安全帽充當坐墊、器皿使用,不得在安全帽上亂涂亂畫或粘貼圖文,必須保持安全帽的清潔。

3.4.5嚴禁使用基本技術性能和特殊技術性能要求不符合國家標準、下顎帶與帽殼相連接、無帽內垂直凈空間、受過重擊、退色、有裂紋、超過使用期限等不合格的安全帽。

3.4.6安全帽不得遺失、丟棄或送與他人。

3.5報廢

3.5.1?塑料式安全帽保質期為30個月,實施交舊領新。

3.5.2?安全帽出現內襯損壞、裂痕、緩沖墊損壞、磨損嚴重以及其它情況影響防護效能的,要及時進行更換。

4.檢查與考核

使用單位應將安全帽納入常態化管理,發現隱患,及時制止,HSE辦公室將不定期開展檢查,下發檢查通報,同時納入HSE月度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