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護用品使用規范誤區

防護用品使用規范誤區

2024-07-14 閱讀 6117

誤區1個人防護用品可戴可不戴

個人防護用品能消除或減輕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同時勞動者有義務佩戴防護用品。

誤區2車間沒有異味,可以不用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許多有害氣體是無色、無嗅、無味,不具有任何警示性,感覺不到。即使有味,感覺器官對外界的感知存在著局限性和個體差異。因此,過分相信感覺,可能會導致職業中毒。

誤區3紗布口罩可用來防塵

普通紗布口罩不能作為防塵口罩。我們現在用的紗布口罩雖便宜,夏天吸汗,冬天保暖,但這樣的口罩(即使16層厚)不能防護容易導致塵肺的呼吸性粉塵的危害,防塵需要專門的防塵口罩。

誤區4醫用口罩用來防毒

醫用口罩可以防止疾病通過飛沫傳播,但是不能過濾有毒氣體。針對不同的毒物,需使用不同過濾效果的防毒口罩。一般的可揮發性有機氣體可以用活性炭防毒口罩。

誤區5防塵口罩水洗再利用

防塵口罩的濾料是不能水洗的。防塵口罩所使用的高效濾料通常為無紡布材料,有些還依靠纖維上帶有的靜電電荷過濾呼吸性粉塵。水洗后濾料的微觀結構會受損,出現肉眼看不見的裂縫、孔洞,靜電電荷也會大量損失,過濾性能嚴重下降。

篇2:特種防護用品管理檢驗制度

(1)、特種防護用品暫定為: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安全鞋、防靜電導電安全鞋、絕緣靴鞋、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電焊面罩、防噪聲護具、電焊護目鏡、爐窯面罩、防塵口罩、防塵口罩濾料、防靜電工作服、防酸工作服、防堿工作服、防塵工作服、防水工作服、阻燃防護服、專用防護手套等。

(2)、采購特種防護用品必須向生產廠家、銷售單位索取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安鑒證、銷售許可證、檢驗報告書等有關證件。規定的證件不全的特防品不得采購。

(3)、特防品入庫前必須經作業隊設備物資室與安全質檢室對其質量、安全性能等進行嚴格檢查驗收,證件不全、質量不合格、安全性能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得驗收入庫。

(4)、特防品必須設專人保管、維護和檢驗。建立發放使用管理臺帳,隨時掌握其質量安全狀況,失效和報廢的特防品必須及時更換。

(5)、特防品必須按規定的使用周期到當地有關權力機關批準的檢驗單位進行定期檢驗和測試,不合格的或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特防品不得繼續使用。

(6)、特防品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輕微破損要及時修復,嚴重破損達報廢程度時必須報廢。每年開工前,物資設備室與安全質檢室聯合組織專人對特防品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其使用狀態安全可靠。

篇3:中建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中建六局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采購、個人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帶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等,必須符合《安全帽》(GB2811)、《安全帶》(GB6095)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不得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記或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

二、采購勞動防護用品時,應查驗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廠家或供貨商的生產、經營資格,驗明商品合格證明和商品標識,收集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以確保采購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三、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按照相關規定按批量進行安全性能試驗、檢驗,并按照有關要求進行周期性檢驗。

四、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管理堅持“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免費發放,不得以貨幣或實物替代。購置的勞動防護用品應有采購、發放管理臺帳,臺帳中應明確領取人簽字手續,管理臺帳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五、勞動防護用品應專人管理,貯存過程中通風,避光,隔熱,并避免化學品的侵蝕。

對施工作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定期檢查,督促相關分包企業和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六、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證施工作業人員能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工程項目部應有教育培訓記錄,有培訓人員和被培訓人員的簽名和時間。

七、對損壞或性能不符合防護條件的防護用品應予以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