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室個人防護規范
化學實驗室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每個在化學實驗室工作的人都不可放松警惕,以下是按照眼睛及臉部的防護、手的防護、身體的防護三方面向您介紹。
1、眼睛及臉部的防護
(1)全防護眼鏡(眼睛及臉部是實驗室中最易被事故所傷害的部位,因而對他們的保護尤為重要。實驗室內,氖實驗人員必須戴安全防護眼鏡
(2)當化學物質濺入眼睛后,應立即用水徹底沖洗。沖洗時,應將眼皮撐開,小心地用自來水沖洗數分鐘,再用蒸餾水沖,然后去醫務室進行治療。
(3)面部防護用具用于保護臉部和喉部。為了防止可能的爆炸及實驗產生的有害氣體造成傷害,可佩戴有機玻璃防護面罩或呼吸系統防護用具。
2、手的防護
(1)在實驗室中為了防止手受到傷害,可根據需要選戴各種手套。當接觸腐蝕性物質,邊緣尖銳的物體(如碎玻璃、木材、金屬碎片),過熱或過冷的物質時均須戴手套。
(2)手套必須愛護使用,以確保無破損。
防護手套主要有以下幾種:
(a)聚乙烯一次性手套:用于處理腐蝕性固體藥品和稀酸(如稀硝酸)。但該手套不能用于處理有機溶劑,因為許多溶劑可以滲透聚乙稀,而在縫合處產生破洞。
(b)醫用乳膠手:該類手套用乳膠制成,經處理后可重復使用。由于這種手套較短,應注意保護你的手臂。該手套不適于處理烴類溶劑(如已烷、甲苯)及含氯溶劑(如氯仿),因為這些溶劑會造成手套溶脹而損害。
(c)橡膠手套:橡膠手套較醫用乳膠手套厚。適于較長時間接觸化學藥品
(e)帆布手套:一般用于高溫物體。
(f)紗手套:一般用于接觸機械的操作。
3、身體的防護
(1)工作人員不得穿涼鞋、拖鞋,嚴禁化學工作人員穿高跟鞋進入實驗室。應穿平底、防滑、合成皮或皮質的滿口鞋。
(2)所有人員進入實驗室都必須穿工作服,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身體的皮膚和衣著受到化學藥品的污染。
(3)工作服一般不耐化學藥品的腐蝕,故當其受到嚴重腐蝕后,這些工作服必須換下更新。
(4)為了防止工作服上附著的化學藥品的擴散,工作服不得穿到其它公共場所如食堂、會議室等
(5)每周清洗工作服一次。
篇2:附院實驗室消毒防護制度
附屬醫院實驗室消毒防護制度
1、消毒原則:
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應分別進行常規清潔、消毒處理。清潔區若明顯污染,應每天開窗換氣數次,濕式清潔臺面、地面一次。污染區每天工作前后應用250mg/L含氯消毒液各擦拭一次。半污染區環境消毒同污染區,工作衣帽每周換洗2次,拖鞋每天消毒一次。工作人員每次下班應用肥皂洗手2分鐘。結核檢驗人員連續戴口罩不超過4小時。明顯致病菌或從事烈性菌標本檢驗后,應及時消毒。
2、檢驗單的消毒:
污染檢驗單送出前需用高強度紫外線消毒,也可用專用甲醛消毒器消毒。
3、空氣的消毒:
對有高度傳染性微生物的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使空氣經過細菌濾器或熱力殺菌而排出室外,或紫外線消毒但不得少于1小時。
4、金屬器材的消毒:
小的金屬器材如接種環用酒精燈滅菌,采血針或其它金屬器材可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時
以上或高壓滅菌。
5、玻璃器材的消毒:
采取標本的器材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污染的吸管、試管、滴管等應立刻浸入含有氯消毒劑浸泡4小時。接種培養過的平皿應高壓消毒。
6、塑料制品的消毒:
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時毀形消毒后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耐熱塑料可用高壓滅菌,不耐熱制品可用0。5%過氧乙酸或100mg/L有效氯浸泡1小時。
7、紡織品的消毒:
一次性使用之后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棉質工作服、帽子、口罩等放專用污物袋內,送洗衣房清洗,每周二次,有明顯污染時可用高壓消毒。
8、貴重儀器的消毒:
輕度污染可用酒精溶液擦試。重度污染可用環氧乙烷消毒。
9、手的消毒:
工作前,工作后或檢驗同類標本后再檢查另一類標本須洗手2分鐘,水龍頭應用非手觸式開關,肥皂保持干燥或用液體肥皂,不宜使用公用擦手巾,對強致病性細菌或其它生物檢驗后,應立即用0。2%過氧乙酸浸泡3分鐘,再用清水沖洗。
10、廢物標本及其容器的消毒處理:
采集檢驗標本或容器特別是肝炎或結核的檢驗標本應集中燒毀;夾取標本的工具均應消毒;廢棄標本如尿液胸水腹水等體液應放入2克/L優氯凈2~4小時,結核和肝炎標本可延長
6小時。廢標本及容器應有專門污物袋放置,專人集中燒毀或消毒,每天至少處理一次。
篇3:生物安全實驗室防護制度
一、的:加強生物安全管理。
二、適用范圍:全體人員。
三、內容:
(一)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
(二)根據病原體傳播途徑,采取接觸隔離與空氣隔離。
(三)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四)進入樣本處理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戴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防護服或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外緩)、半污染區(內緩)和污染區(樣本處理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五)工作人員進入Ⅱ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穿戴防護用品程序:
1、工作人員進入清潔區前,認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護口罩、換工作鞋襪,更換刷手衣褲。
2、在進入半污染區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膚有破損或疑似有損傷者戴手套進入半污染區。
3、在進入污染區前,穿防護服或者隔離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護眼睛、手套、鞋套。
(六)工作人員離開實驗室脫摘防護用品程序:
1、工作人員離開污染區前,應先消毒雙手,依次脫摘防護鏡、外層口罩和工作帽、防護服或者隔離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配于專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進入半污染區。
2、離開半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先洗手與手消毒,脫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
3、離開清潔區前,洗手與手消毒,摘去防護口罩、帽子,沐浴更衣,并進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潔。
4、一次性外科口罩、防護口罩、防護服或者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標本污染時應當立即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