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生校外常規制度(范本)

學生校外常規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7097

學生校外常規

一、家庭常規

1、保持衣帽、鞋等整潔,自己能根據衣服臟的程度或按規定時間換洗,能根據天氣、季節變化增減衣服。

2、不挑食、不偏食、暴食暴飲、不亂吃零食、不喝生水、愛惜糧食。

3、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發。

4、遵守生產作息制度,按時睡眠,按時起床。夏天養成午睡習慣。

5、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按時整理學習、生活用品。

6、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抹桌椅、洗衣服、擺碗筷、收拾餐桌等。

7、主動幫父母購買油、鹽、醬、醋等日用品。

8、看電視要有節制,注意保護視力,要看有益內容,不看有害書籍。

9、認真自覺完成家庭作業,不讓家長督促。

10、要做到禮貌等客,禮貌做客。

11、孝敬父母,敬愛長輩,不頂撞大人。

12、初步學會燒火做飯(包括開關氣瓶、點火等),學會使用家用電器。

13、初步懂得預防常見病的措施,懂得一般的急救措施(如外傷包扎等)。

二、社會常規

1、與人交往時,懂得尊敬他人,與左領右舍的朋友要友好相處。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大小便。

3、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采摘花木。

4、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乘車禮讓,不擁擠,不搶座。

5、積極為他人做力所能力的事情,如給老、弱、病殘者帶路,讓座等。

6、遇到外賓或少數民族不圍觀、不評頭論足、不跟隨、不隨便接受禮品。

7、維護社會公德,遵紀守法,勇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

篇2:校外住宿生安全制度

學校針對目前學生在校外住宿的種種弊端,為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特制訂本制度。

1、學校領導牽頭,班主任具體組織負責,長期與本班學生家長對學生住處進行檢查,對住宿條件差、房東管理不嚴、存在各個方面安全隱患的,要求強行搬出。

2、由班主任統一協調,充分征求家長與學生的意見,將本班校外住宿生盡可能地歸到一處或幾處集中住宿,便于管理。

3、由班主任組織,與房東、家長共同簽訂《校外住宿生安全責任書》一式4份,班主任、房東、家長各持一份,一份交學校政教處備查,以落實責任。

4、班主任將不定期的對學生住所進行檢查。

5、學校將組織有關人員不定期地進行抽查,如發現問題,責令班級限期整改。

篇3:學生校外集體活動安全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活動學校學生進行校外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確保學生開展安全有益的活動,根據《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等文件精神,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學校在籍學生。

第三條學校學生進行校外集體活動(列入教學計劃的集體勞動、校外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除外),均應由活動的組織者按本辦法中規定的審批程序進行。未經批準的活動均不得組織實施。

第二章規定細則

第四條學生進行校外集體活動時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校外集體活動主題應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思想內容,能鼓舞學生積極進取、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奮發向上。

第五條組織學生集體外出活動,要注意安全,做好車船以及活動地點等的安全檢查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組織,以保障學生人身安全。

第六條外出實習班級,未經學校批準,不得組織學生到實習地附近風景或途中風景區參觀、游玩。

第七條若遇雨天等惡劣天氣或存在其他安全隱患的,不準組織學生進行校外游玩活動;已批準的,一律自動取消。

第八條經批準的學生集體外出活動,必須有教師親自帶隊,一般以杭州市及其近郊為宜,當天往返,未經批準,不得在外住宿或露宿。

第九條學生不得擅自到江河、水庫、池塘游泳,不得擅自組織觀潮活動,不得擅自到荒山野嶺游玩、野炊等活動,違者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厲處分,造成事故者一切后果自負。

第十條各年級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常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學生在外出活動時,要遵守國家法規法紀,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公德,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第三章審批管理

第十一條所有以集體名義組織的學生校外集體活動,都應按下列程序辦理:

(1)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活動,班長先提出申請,經班主任審查后由年級負責人審批。

(2)以年級為單位組織的活動,由年級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學生處審查后報主管校領導審批。

(3)除一、二款以外的多人活動,均須征得班主任及年級負責人同意后方可組織,并由活動負責人向學生處備案。

(4)以上活動應最遲于一周前向審批者遞交書面申請,申請時應陳述活動的內容、活動路線、交通工具和安全防范措施等,并明確活動負責人。

第十二條責任與違紀:

(1)活動負責人應對活動的組織管理等承擔主要責任;審批者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2)凡未按本辦法的要求辦理活動審批手續而擅自組織活動者,將追究個人或組織者的責任,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對假借班級的名義與校外人員聯合組織以營利為目的的活動(如各種旅游)等,加重處理。

(3)未按申請中所陳述的要求進行活動,如擅自超出活動范圍、逾期返校等,將視情節輕重給予活動負責人相應的紀律處分。

(4)因組織管理不嚴密導致活動中發生事故并造成損失或傷亡的,由有關責任人承擔責任,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5)對組織學生集體校外活動的有關部門和個人,因忽視安全防范工作,造成責任事故的,將追究部門有關領導和組織者(當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