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回收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必須穿戴齊全。
2.機房煤氣設備必須通風良好。
3.嚴禁堆放易燃易爆危險品并嚴禁煙火。
4.必須配備空氣呼吸器兩臺以上,并保證處于良好備用狀態,每個職工要熟知其性能,并能正確使用和保管。
5.煤氣區域要有醒目的安全標志,并有防爆要求。
6.必須配備適量的消防器材,每個職工必須會使用并保管好。
7.煤氣機房必須有一氧化碳報警器及必要的通訊設施,有問題要立即處理和上報。
8.各儀表、計器、燈光、信號必須保證靈敏可靠。
9.易泄漏煤氣部位須定期試漏、檢測,發現有煤氣泄漏必須當即處理。
10.煤氣區域設備巡檢時不少于兩人,并一前一后相距3~5米。
篇2:轉爐煤氣回收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
轉爐煤氣含有大量的CO,熱值高,是一種優于發生爐煤氣的優質氣體燃料。將符合回收標準的轉爐煤氣收集到儲氣柜加以利用,是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舉措,也是公司經濟效益提升的一個增長點。為確保轉爐煤氣的高效回收,最大限度地增加煤氣回收量,特制定轉爐煤氣回收管理規定。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各相關單位
第三條?相關文件
《動力管理規定》
第四條?名詞解釋
無
第二章?管理區域劃分
第五條?-----管理區域
以轉爐干法除塵器處的煤氣冷卻器去轉爐煤氣柜一側的盲板閥為分界點,轉爐至干法除塵器、放散塔和連接煤氣冷卻器一側的煤氣管道(含去轉爐煤氣柜一側的盲板閥及法蘭)和附屬設施由大型材廠管理、維護;廠區煤氣主管道去放散塔點火使用的煤氣管道,主管道接出的支線管道第一道閥門(不含閥門和法蘭)法蘭后去放散塔的管道和附屬設施由大型材廠管理、維護。
第六條?動力廠管理區域
以轉爐干法除塵器處的煤氣冷卻器去轉爐煤氣柜一側的盲板閥為分界點,盲板閥(不含盲板閥及法蘭)去轉爐煤氣柜一側的煤氣管道,轉爐煤氣柜及加壓站等附屬設施,轉爐煤氣柜去廠區煤氣主管道的煤氣管道及附屬設施由動力廠管理。
第三章?各單位職責
第七條?------職責
(一)、負責組織配置好轉爐煤氣回收相關操作人員,并明確崗位職責;操作人員熟悉所屬區域工藝流程;制定轉爐煤氣回收大型材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按規程執行;檢查所屬區域相關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保證具備轉爐煤氣回收條件。
(二)、轉爐操作人員負責轉爐煤氣回收的具體操作,包括煙罩升降控制等工作;負責按爐回記錄轉爐煤氣的回收量,并記錄每爐氧槍的使用次數和未回收的原因,按時上報能源調度中心。
?(三)、與動力廠煤氣柜班組保持密切聯系,保證轉爐煤氣的正?;厥铡?/p>
?(四)、相關設備維護單位,要按責任區域加強對轉爐煤氣回收設施的點、巡檢,強化日常維護,對煤氣回收系統的重點部位、各種閥門和煤氣排水器等涉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的關鍵點要明確管理責任人,定時巡檢,定時排水并按規定收集。保證轉爐煤氣回收設施的正常運行,控制和減少因設備原因造成的轉爐煤氣無法回收的次數。
(五)、做好煤氣回收系統的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好安全及設備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組織進行演練。
第八條?動力廠職責
(一)、負責組織配置好轉爐煤氣回收和煤氣儲柜相關操作人員,并明確崗位職責;操作人員熟悉所屬區域工藝流程;制定轉爐煤氣回收動力廠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按規程執行;檢查所屬區域相關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保證具備轉爐煤氣回收條件。
(二)、動力廠負責轉爐煤氣回收的接收和向廠區煤氣主管網輸送煤氣的操作、控制和調整工作;負責對每天轉爐煤氣回收的相關數據進行按爐次統計匯總,并對未回收情況進行說明,負責監控轉爐放散塔點火狀況,發現轉爐放散塔未點火進行放散,做好記錄,及時通知能源調度中心。
(三)、與大型材廠轉爐主控室保持密切聯系,保證轉爐煤氣的正常回收
(四)、相關設備維護單位,要按責任區域加強對轉爐煤氣回收設施的點、巡檢,強化日常維護,對煤氣柜等系統的重點部位、各種閥門和煤氣排水器等涉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的關鍵點要明確管理責任人,定時巡檢,定時排水并按規定收集。保證轉爐煤氣回收設施的正常運行,控制和減少因設備原因造成的轉爐煤氣無法回收的次數。
?(五)、動力廠加強轉爐煤氣柜等系統的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好安全及設備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組織進行演練。
第九條?能源處職責
(一)、能源處能源調度中心負責整個轉爐煤氣回收全過程的組織、協調工作,并負責監督整個回收過程的合理有效。
(二)、能源調度室根據煤氣供應情況及時通知動力廠等相關單位調整發生爐煤氣發生量、高爐煤氣并網量、轉爐煤氣并網量及調整各用戶煤氣使用量,平?廠區煤氣管網壓力。
(三)、負責對大型材廠和動力廠上報數據的核準、統計和匯總工作;負責每月對整個轉爐煤氣回收情況進行總結,并將相關考核數據報企業管理處進行考核。
?第四章轉爐煤氣回收操作程序
?第十條?大型材廠轉爐煤氣回收操作程序
?(一)、回收煤氣前的準備
1、干法除塵操作工必須檢查確認干法除塵系統及回收系統設備運行完好;
2、必須與煤氣柜相關操作人員聯系,確認能否回收煤氣,作為轉爐回收與不回收煤氣的依據;
3、回收煤氣時得到煤氣柜回收信號,通知氧槍工進行降罩操作;
4、回收與放散煤氣時,保證鐘型閥處于完好狀態;
5、干法除塵操作工必須與轉爐人員確認轉爐各項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6、必須做好煤氣回收的相關記錄。
(二)、回收煤氣條件
1、控制系統沒有放散信號;
2、LT系統準備好;
3、液壓站油壓不低于18MPa;
4、O2含量小于1%;
5、高壓電場工作正常;
6、煤氣柜做好回收準備工作;
7、液壓站功能組啟動;
8、煤氣冷卻器無故障;
9、放散閥位置反饋正常;
10、氧分析儀正常;
11、切換站壓差正常;
12、出入口盲板閥都開到位;
13、各種煤氣管路及控制系統必須密封完好不得泄漏。
(三)、放散???件
1、CO小于25%,20秒后;
2、引射氮氣閥門沒關;
3、ID風機急停;
4、蓄能器壓力低于130Mpa;
5、氧氣含量大于1%;
6、煤氣柜拒絕回收;
7、點吹時不得回收煤氣;
8、吹煉中斷;
9、煤氣放散點火時,采用自動點火裝置;
10、煤氣冷卻器出口煙氣溫度>72℃。
(四)、回收煤氣操作
1、吹煉至4分鐘時開始降罩操作,CO含量大于25%開始回收;
2、冶煉后期CO小于30%時,升罩操作,CO含量小于25%時,停止回收;
3、吹煉過程中,活動煙罩距爐口150--200mm,不得低于150mm;
4、開新爐,前5爐及回爐鋼不得回收;
5、氧氣壓力小于0.70MPa時,不得回收;
6、各點聯系信號,不清楚或異常,不得回收;
7、鐵水Si含量大于0.85%時,若采用雙渣操作后,不得回收;
8、煤氣冷卻器送入煤氣柜的煤氣溫度要小于70℃;
9、發現氧槍和煙罩漏水時,停止回收煤氣。
第十一條?動力廠轉爐煤氣回收操作程序
(一)、轉爐煤氣柜回收煤氣前的檢查準備項目
1、煤氣柜、煤氣入口配管和附屬設施的外觀無異常;
2、?確認煤氣柜內的活塞水平、密封間隙等無異常;
3、?確認柜體人孔、活塞人孔完全關閉;
4、?內部檢查之后確認全部柜體門全部關閉;
5、?確認屋頂通風孔關閉,屋頂通風孔只在氣柜內部檢查時作為采光打開,通常處于關閉狀態,防止雨水進入;
6、?確認防風梁(環行加強圈)的調平配重貫通沒有障礙;
7、?確認調平鋼繩無脫槽、斷絲、斷股、麻芯外露;
8、?各軸承油脂充足,潤滑良好;
9、?確認吹掃用氮氣閥門關閉;
10、?確認柜體排水器滿水并溢流;
11、?檢查氣柜控制系統正常;
12、?在冬季煤氣排水器保溫蒸汽正常運行。?
(二)、轉爐煤氣引氣操作
1、當柜位低于4m,氣柜進口閥門全開;
2、計量、調節、控制儀表正常并投入運行;
3、與轉爐主控室聯系,根據上述條件發出可以接收的信號及電話;
4、當轉爐煤氣氧含量≤2.0%時,CO含量>35%后,予以回收;
5、準備啟動加壓機。
(三)煤氣柜最低柜位(1.5m)的操作
1、確認氣源斷流,停止向煤氣主管網送煤氣,同時按加壓機操作規程停加壓機,并向能源調度室匯報;
2、?待氣源恢復正常后,可繼續進行回收,柜位高于3m后,則恢復正常運行。
(四)煤氣柜最高柜位(27m)的操作
1、增加轉爐煤氣向煤氣主管網的輸送量,值班員應密切注意柜位上升情況;
2、?若柜位持續上升超過27.89m時,應觀察連鎖裝置是否自動投入拒絕回收狀態,若未自動,應手動操作拒收;若柜位超過30m,應觀察柜頂自動放散是否打開,否則,手搖卷揚放散;
3、?待柜位降至26m時,恢復正常運行。
第十二條?煤氣柜故障處理
(一)、煤氣柜橡膠膜破裂及大量煤氣泄漏的操作
1、向轉爐主控室發出拒絕回收信號,并電話告知轉爐主控室。匯報能源調度中心,能源調度立即通知消防、安全、環保等相關部門和相關領導;
2、?停止加壓機運行,關閉氣柜進出口及回流管上所有閥門,將氣柜進口電動盲板閥關閉;
3、手動打開進口末端放散閥,進行放散,使用氮氣對煤氣柜內氣體進行置換,并經化驗合格滿足檢修條件;
4、根據密封膜損壞情況,進行修補或更換。
(二)、煤氣柜站區全部停電的操作
1、通知轉爐主控室,拒絕回收轉爐煤氣;
2、手動關閉進口DN1600蝶閥;
3、關閉運行風機進出口蝶閥,確認回流閥關閉,同時關注柜位升降情況。
(三)、氣柜進口氧分析儀故障
1、通知轉爐主控室拒絕回收煤氣,迅速關閉進口DN1600蝶閥,通知動力廠儀表負責人及自動化處處理分析儀故障,同時通知能源調度中心;
2、分析儀未處理好,不得回收煤氣。
(四)、煤氣柜大量泄漏煤氣的操作
1、煤氣柜活塞CO報警儀突然顯示超標報警,可判斷是內部泄漏;
2、煤氣柜區域CO報警可判斷是放散飄逸或其它部位泄漏;
3、通知轉爐主控室拒絕回收煤氣的運行方式;
4、將發生泄漏的煤氣柜進、出口蝶閥關閉;
5、如需落床或降柜檢查,打開氣柜放散煤氣,控制下降速度≤1m,使氣柜活塞環緩慢、平穩下降,直至落床;
6、如需進柜檢查,進柜不得少于2人,柜外至少1人監護,必須佩戴CO報警器和煤氣防護用具;
7、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打開進出口蝶閥恢復并聯運行方式。
(五)、煤氣柜附近發生火災
立即報警通知消防隊,關閉與外網連接主閥門,為減輕煤氣柜本體溫度上升,要向著火方向柜體外壁噴水。特別是對橡膠膜連接處及上部高度重點噴灑,保證柜體溫度<72℃。
第五章?干法除塵和煤氣柜區域安全注意事項
第十三條干法除塵和煤氣柜區域安全注意事項
(一)、轉爐煤氣柜40米區域內嚴禁動火,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進入轉爐煤氣柜50米區域內,非轉爐煤氣柜工作人員進入轉爐煤氣柜50米區域內作業,必須得到動力廠轉爐煤氣柜區域安全負責人同意,方可進入;非干法除塵區域工作人員進入干法除塵區域內作業,必須得到大型材廠安全管理人員同意,方可進入。相關安全管理人員應明確提出安全要求及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并監督執行。與工作無關人員不得在轉爐煤氣柜及干法除塵區域內及附近逗留。
(二)、進入轉爐煤氣柜40米區域內和轉爐干法除塵放散塔周圍的工作人員必須攜帶CO含量檢測儀,且至少兩人以上互相監護,開關盲板閥的人員必須使用空氣呼吸器,并且有人監護。
(三)、在轉爐煤氣柜50米區域內和干法除塵散塔周圍進行施工必須得到所在區域安全管理責任人同意,涉及動火等施工必須按要求由相關部門檢驗合格辦理《動火證》后,方可施工。
(四)、進入轉爐煤氣柜區域50米的火車等車輛必須提前聯系動力廠轉爐安全責任人,得到安全確認方可進入,并且車輛上不得攜帶明火等物品(包括鋼渣處理廠運輸紅渣的車輛),駕駛人員必須配置CO含量檢測儀。
(五)、在轉爐煤氣柜和轉爐干法除塵放散塔周圍200米區域內的單位,要按規范設置必要的煤氣報警裝置,并注意風向變化。當處于轉爐干法除塵放散塔下風區域時,必須提高警惕,加強有人區域的CO含量的檢測和通風工作,必要時停止相關操作,以防止CO中毒等事故發生。大型材廠要保證轉爐煤氣放散塔點火裝置的正常運行,必須進行點火放散,杜絕直接排空現象的出現。
?第十四條?進入煤氣柜安全注意事項
(一)、進柜檢查作業必須經動力廠安全科同意后,方可攜帶CO報警器和呼吸器及防爆對講機進柜作業,協同作業人員不得少于2人,登柜之前必須看好風向,人行門外必須留專人監護。
(二)、進柜前必須清點人員和工具、用具等物品,所帶物品必須系牢,不得掉入柜內以防損壞橡膠膜和出現意外事故,禁止攜帶任何火種,出柜后重新核對人員和工具、用具等物品。
(三)、進入氣柜人員不得穿戴能產生火花的衣服、鞋等物品。
(四)、在活塞上工作,不經允許,不得移動配重塊。
(五)、進柜檢查作業時,不允許回收煤氣。
(六)、發現CO濃度超過24ppm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進柜,操作人員不準攜帶任何有尖刺的工具、用具,閑雜物品一律放置在煤氣柜外部,以防損壞橡膠膜。
(七)、在柜頂工作,要攜帶CO報警器以防止煤氣中毒事故的發生。
第六章獎懲細則
(一)、無正當理由不進行回收或拒絕接收轉爐煤氣的,考核責任單位1000-2000元/爐,責任人200-500元/爐。
(二)、轉爐正常生產時,因回收系統設備(放散閥、回收閥、冷卻塔及轉爐煤氣柜附屬設備)維護和檢修原因造成轉爐煤氣回收中斷,每爐考核相關維檢單位和設備管理部門200-500元。
(三)違反第五章干法除塵和煤氣柜區域安全注意事項相關要求的,考核責任單位2000-10000元,責任人200-1000元。
-11-第七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規定由----組織制定,經XX審核XX批準后實施。
第十六條本規定實施后,原有類似制度或規定即行終止。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能源處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XXXX年XX月XX日起執行。
?
篇3:風機煤氣回收操作工安全職責
(1)煤氣回收操作工必須持有勞動部門簽發的特殊工種上崗證才能單獨上崗,無證不得獨立操作。
(2)熟悉風機(煤氣回收)設備的技術性能,并能熟悉掌握操作方法,做到精心操作,及時維修,正確保養。
(3)切實執行風機(煤氣回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風機(煤氣回收)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現有異?,F象危及安全時,有權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領導。
(4)對任何有害于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拒絕執行。
(5)在煤氣區,落實互保聯保責任;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工作中不做與本崗無關的事,不攜帶兒童和閑雜人員進入操作區域。
(6)做好風機(煤氣回收)設備的巡回檢查,認真填寫各項記錄,注意字跡清楚,數字準確,并簽名負責。
(7)經常保持風機(煤氣回收)區域范圍內和設備的清潔衛生,搞好文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