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計算機管理制度
學校計算機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我校校園計算機網絡(簡稱:校園網,下同)的統一管理,保證校園網的正常運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合理地使用網絡信息,提高校園網的運行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有關計算機網絡管理規定和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加強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切實保障計算機網絡設備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第三條校園網絡的所有工作人員及用戶必須遵守國家、地方的有關法規以及CERNET、學校有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
第四條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利用計算機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動,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及信息系統的安全。
第五條校園網絡的工作人員和校園網絡用戶必須接受并配合有關部門及學校按章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網絡信息中心按章依法進行網絡系統及信息系統的安全檢查。
第六條在校園網絡上不允許進行任何干擾網絡用戶、破壞網絡服務和破壞網絡設備的活動。
第七條校園網絡的所有工作人員及用戶必須對提供的信息負責,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等犯罪活動,不得制作、復制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和不健康的、有傷風化的信息。禁止在網絡上發布不真實的信息,不得利用網絡進入未經授權的計算機或其他網絡設備,不得以虛假身份使用網絡資源等。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盜用校園網絡資源。
第九條校園網絡用戶必須遵守校園網絡制定的有關規章制度。
第十條校內傷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負責本部門計算機及信息的安全管理。
第十一條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校園網絡用戶應及時報告網絡中心或校長室。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網絡管理員可提出警告或停止其使用校園網絡;情節嚴重者,提交學校行政部門或有關司法部門處理;造成經濟損失的,視情節加倍收取所造成經濟損失的費用:
1.制作或傳播下列信息者:
1)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2)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3)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5)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7)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2.破壞、盜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和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活動:
1)未經網絡信息中心批準,采用各種手段切斷學校、部門或他人網絡連接的;
2)通過掃描、偵聽、破解口令、安置木馬、遠程接管、利用系統缺陷等手段獲取他人信息的;
3)通過校園網向與其無被管理關系和信息服務關系的用戶發E-Mail的;
4)冒用他人和網絡信息中心名義從事網上活動的。
3、盜用校園網絡資源及他人帳號或地址的,須交納被盜用帳號或地址異常流量或從技術上能夠界定盜用責任所發生費用的三倍。
4.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
1)對使用信息炸彈,致使校園網絡系統或聯網計算機系統發生阻塞、溢出、處理機忙、資源異常消耗、死鎖、癱瘓等運行異常的;
2)對收到的境內外*電子郵件不及時報告網絡管理員或校長室,而繼續散發的。
5.上網信息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后果的。
6.對以上不能含蓋的所有違反學校相關規定的情況,將參照以上條款,視情節予以處罰和處理。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給國家、集體或者他人財產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校園網絡用戶若在校園網絡服務系統上散布和傳播*、色情或其他違反國家法律的信息,校園網絡的系統記錄可以作為校園網絡用戶違反法律的證據。
第十四條本辦法如有不符合上級有關規定之處,以上級有關規定為準。
第十五條如果本辦法與我校以前制定的相關規定或辦法相沖突,按本辦法執行,本辦法中未盡事宜,按國家或上級部門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網絡管理員、校長負責解釋。
篇2:車站計算機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計算機操作者必須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
2、嚴禁隨意變動設備連接,嚴禁帶電情況下插接和斷開非USB接口的外圍設備。
3、嚴禁采取直接斷開電源的方式關閉算機。
4、嚴禁在無人狀態下使打印機工作,在打印機帶電的情況下,嚴禁人為拉動打印頭。
5、隨時做好設備的清潔衛生工作。
6、做好微機保養工作,嚴禁其他部門人員使用微機系統。
7、計算機設備出現故障后,交由技術人員處理,其他人員不得拆卸。
篇3:安全監控系統計算機病毒防范制度
第一條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應以預防為主,事后處理為輔。
第二條計算機病毒防范工作由信息技術中心統一協調組織實施。
第三條信息技術中心應設系統安全管理員,專門負責病毒防范的管理工作,并要求其掌握常見計算機病毒的防護處理知識和必要的技術手段,了解、跟蹤當前計算機病毒的流行趨勢和有效對策。
第四條監控系統使用的防病毒軟件,必須是經過公安部門認證的產品,對防病毒軟件的病毒碼必須及時進行升級和更新。
第五條各礦新增的監控服務器,必須經信息中心檢查、登記備案后才能使用,以防隨機帶來的病毒
第六條定期查殺毒,定期查殺毒周期不能超過一周:對易受病毒感染的機器,必須啟用實時殺毒并每天查毒。定期對網絡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記錄存檔。
第七條監控服務器要盡量做到專機專用,特別是具有讀寫權限、身份確認功能的認證服務器一定要專用;對共享的網絡文件服務器,應特別加以維護,控制讀寫權限,不在服務器上運行無關軟件程序。
第八條監控服務器要定期進行計算機病毒檢查,系統中的程序要定期進行比較測試和分析;發現病毒立即處理并通知上級管理人員。
第九條嚴禁使用來歷不明的光盤、U盤、硬盤,對外來光盤、U盤、硬盤,使用前必須要進行病毒檢測,確認無病毒后方可使用。
第十條如果發現監控服務器感染病毒,必須馬上將受感染的機器與計算機網絡隔離,防止病毒擴散,同時迅速對網絡和所有工作站進行查殺毒。
第十一條經常對硬盤上的重要數據文件進行備份,以備受病毒侵害后,能恢復數據。
第十二條各礦監控負責人每月月初搜集整理在內部網上發布當月的病毒動態,內容包括當月可能發作的病毒名稱、發作日期、可能造成的危害、推薦使用的殺毒軟件。
第十三條未經專門管理人員許可,擅自安裝新軟件或嚴重違反使用規定而導致服務器及其相關輔件損壞的,將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其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