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職業學院校園秩序管理規定
高等學校(職業學院)校園秩序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優化育人環境,加強高等學校校園管理,維護教學、科研、生活秩序和安定團結的局面,建立有利于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專門人才的校園秩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高等學校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本規定所稱的師生員工是指學校的教師(包括外籍教師)、學生(包括外國在華留學生)、教育教學輔助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
第三條學校的師生員工以及其他到學校活動的人員都應遵守本規定,維護憲法確立的根本制度和國有利益,維護學校的教學、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學校應當加強校園管理,采取措施,及時有效地預防和制止校園內的違反法律、法規、校規的活動。
第四條學校應當尊重和維護師生員工的人身權利、政治權利、教育和受教育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不得限制、剝奪師生員工的權利。
第五條進入學校的工員,必須持有本校的學生證、工作證、聽課證或者學校頒發的其他進入學校的證章、證件。未持有前款規定的證章、證件的國內人員進入學校,應當向門衛登記后進入入學校
第六條國內新聞記者進入學校采訪,必須持有記者證和采訪介紹信,在通知學校有關機構后,方可進入學校采訪。外國新聞記者和港澳臺新聞記者進入學校采訪,必須持有學校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機關或港澳臺辦的介紹信和記者證,并在進校采訪前與學校外事機構聯系,經許可后方可進入學校采訪。
第七條外國人、港澳臺人員進入學校進行公務、業務活動,應當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并告知學校后,按學術交流計劃艱學校主管領導研究同意后,方可進入學校。自行要求進入學校的外國人、港澳臺人員,應當有學校外事機構或港澳臺辦批準后,方可進入學校。接受師生員工個人邀請進入學校探親訪友的外國人、港澳臺人員,應當履行門衛登記手續后進入學校。
第八條依照本規定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進入學校的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學校的制度,不得從事與其身份不符的活動,不得危害校園治安。對違反本規定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進入學校的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學校制度,不得從事與其身份不符的活動,不得危害校園治安。對違反本規定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和本條款規定的人員,師生員工有權向學校保衛機構報告,學校保衛機構可以要求其說明情況或者責令其離開學校。
第九條學生一般不得在學生宿舍留宿校外人員,遇有特殊情況留宿校外人員,應當報請學校有關機構許可,并且進行留宿登記,留宿人離校應注銷登記。不得在學生宿舍內留宿異性。違反前款規定的,學校保衛機構可以責令留宿人離開學生宿舍。
第十條告示、通知、啟事、廣告等,應當張貼在學校指定或者許可的地點。散發宣傳品、印刷品應當經過學校有關機構同意。對于張貼、散發反對我國憲法確定的根本制度,損害國家利益或者侮辱誹謗他人的公開張貼物、宣傳品和印刷品的當事者,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一條在校園設置臨時或者永久建筑物以及安裝音響、廣播、電視設施、設置者、安裝者應當報請學校有關機構審批,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設置、安裝。師生員工或者有關團體、組織使用學校的廣播、電視設施,必須報請有關機構批準,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擅自使用學校廣播、電視設施。在校內舉行文化娛樂活動,不得干擾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違反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學校有關機構可以勸其停止設置、安裝或者責令設置者、安裝者拆除。
第十二條在校內舉行*、講演等公共活動,組織者必須在72小時前向學校有關機構提出申請,申請中應當說明活動的目的、人數、時間、地點和負責人的姓名。學校有關機構應當至遲在舉行時間的四小時前將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通知組織者。逾期未通知的,視為許可。*、講演等符合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相應的法規、規章,不得反對我國憲法確立的根本制度,不得干擾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損害國家財產和其他公民的權利。
第十三條在校內組織講座、報告等室內活動,組織者應當在72小時前向學校有關機構提出申請,申請中應當說明活動的內容、報告人和負責人的姓名。學校有關機構應當至遲在舉行時間的四小時前將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通知組織者。逾期未通知的,視為許可。講座、報告等不得反對我國憲法確立的根本制度,不得違反我國的教育方針,不得宣傳封建迷信,不得進行宗教活動,不得干擾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
第十四條師生員工應當嚴格按照學校的安排進行教學、科研、生活和其他活動,任何人都不得破壞學校的教學法、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阻止他人根據學校的安排進行教學法、科研、生活和其他活動。禁止師生員工賭博、酗酒、打架斗毆以及其它干擾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的行為。
第十五條師生員工組織社會團體,應當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成立校內非社會團體的組織,應當在成立前由其組織者報請學校有關機構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成立和開展活動。校內非社會團體的組織和校內報刊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章,貫徹我國的教育方針和遵守學校的制度,接受學校的管理,不得進行超大型出其宗旨的活動。
第十六條違法亂紀反本規定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和第十五第的規定的,學校有關機構可以責令其組織者以及其他當事人立即停止活動。違法亂紀反本規定第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損害國家財產的,學校有關機構可以責令其賠償損失。
第十七條禁止無照人員在校園內經商。設在校園內的商業網點必須在指定地點經營。違反前款規定的,學校有關機構可以責令其停止經商活動或者離開校園。
第十八條對違反本規定,經過勸告、制止仍不改正的師生員工,學校可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處理。師生員工對學校的處分不服的,可以向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3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對違反本規定,經勸告、制止仍不改正的校外人員,由公安、司法機關根據情節依法處理。
第十九條各高等學校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管理制度。
第二十條本規定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某職業學院校園秩序管理規定
職業學院校園秩序管理規定
為加強學院精神文明建設,管理和維護好校園秩序,為師生員工創造良好的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環境,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禁止商販進入學校內設攤、叫賣、收購。特殊情況根據師生員工需要,經總務處和保衛處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經營。但攤點的設置要本著方便師生員工生活的原則,在指定地點按指定的項目進行。
第二條在校內進行經商活動的,應“四證”(工商、稅務、衛生、校園經營許可證)齊全,并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第三條嚴禁在校園內出售酒類及麻醉物品,嚴禁學生飲酒,劃拳喧鬧。如學生在店內飲酒,一經發現要按《學生守則》有關規定嚴肅處理,還要追究店主的責任。
第四條學生宿舍各商業鋪位,營業時間至夜間10:30分必須關門,若經檢查不按時間關店者,處以教育或罰款。多次教育不改者,建議總務部門取消校區區域經營資格。
第五條對校屬各單位在校園內出租的門面,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嚴格管理。
第六條告示、通知、啟示、廣告等,應張貼在學校指定或許可的地點。散發宣傳品、印刷品,應報請學校有關部門同意。對于張貼、散發反對我國憲法確立的根本制度,損害國家利益或者侮辱誹謗他人的公開張貼物、宣傳品和印刷品的當事者,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七條未經批準,任何個人或單位不得在校園內設置臨時或永久建筑物。個人或群眾組織安裝音響、廣播、電視設施,須經校宣傳部門同意,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擅自使用學校的廣播、電視設施。師生員工在校園內舉行文化娛樂活動,不得干擾學校的教學、科研生活秩序。對違反以上規定的,已經設置、安裝的,保衛處有權令其拆除;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自行拆除的,可強行拆除,費用由設置、安裝者負擔。
第八條師生員工和群眾團體在校內舉行*、演講等公眾活動(不包括學校決定舉行的慶祝、紀念、*以及學術報告等活動),事先須報請學院有關部門批準。*、演講等活動不得反對我國憲法確立的根本制度,不得違反我國的教育方針,不得干擾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不得損害國家財產和其他公民的權利。
第九條師生員工組建社會團體,應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辦理,須報請有關部門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成立和開展活動。校內非社會團體組織和校內報刊,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接受學校的管理,不得進行超出其宗旨的活動。違反以上規定的,學院職能部門有權令其組織者以及其它當事人立即停止活動。
第十條校園內一律不準個人經營臺球、錄相、游戲機、舞廳等娛樂場所。
第十一條為豐富師生員工文化娛樂生活而經營的娛樂項目,必須定點、定時經營,控制開放時間,制訂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嚴禁各種違法亂紀行為。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主辦單位領導為治安安全負責人,主辦單位要到保衛處登記備案。
第十二條對違反本規定,經勸告制止仍不改正的,學院將視其情節給予行政或紀律處分,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交司法機關處理。
篇3:Z校園秩序管理補充規定
學院校園秩序管理補充規定
一、校園安全管理
(一)禁止在校園內玩火、燒荒、焚燒垃圾,確需燒荒須到保衛處登記備案,做好防護措施方可進行。
(二)禁止在學生公寓、教工宿舍區樓道燃放煙花爆竹;校園內燃放煙花必須到保衛處備案,并在指定地點做好防護措施方可進行。
(三)禁止在校園內練習駕駛機動車輛和在校道、圖書館廣場、教學區域溜冰、開展輪滑活動等影響交通安全的行為。
(四)營運車輛原則上禁止進出校園。特殊車輛如:搭乘老、弱、病、殘、孕的出租車須在門衛值班室登記、檢查,獲得值班人員同意后方可進出;開展教育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需進出校園接送學生的營運車輛,必須由主管部門、系(部)提供證明,獲得保衛處治安科批準備案后方可出入。
(五)非學院組織的活動未經批準禁止在教學區、圖書館廣場等學習場所開展。
(六)外單位原則上不得在校園內開展各類活動(含培訓班),因特殊情況必須進入校園的,只能安排在周末,不得影響和干擾學院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學院負責引進的部門、系(部)必須嚴格把關,歸口管理部門審批后,將活動方案以及安全管理方案等送學院綜治辦(保衛處),獲批準后方可進行。
(七)安裝有門禁系統的場所,一律憑校園一卡通刷卡進出。
(八)校園內禁止開荒種植莊稼、蔬菜,因教學、科研需要的必須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方可進行。
二、飼養家禽家畜及寵物的管理
(一)禁止在院內飼養家禽家畜。家禽主要指:雞、鴨、鴿子、鵝等。家畜主要指:豬、牛、羊、馬、驢、騾、兔、犬等。因教學、科研需要飼養的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在院內圈養。
(二)教職工個人及其家屬養的寵物(本規定所指寵物為體態較小的動物品種),須經賀州市防疫站辦理注冊免疫手續,持《防疫證》在我院綜合治理辦公室登記注冊后,在本人住宅范圍內拴養或圈養;不得帶寵物進入學院公共場所。
(三)院內禁養狼犬、家犬。因教學、科研等工作需要養犬,須經飼養部門或單位寫出申請報學校分管領導批準,并報賀州市相關機關審查,經畜牧部門免疫,持畜牧管理部門頒發的《防疫證》和公安機關頒發的《犬類準養證》,在指定區域內飼養,并定期免疫。
(四)校園辦公、教學區(含辦公樓、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運動場所和周邊)及學生生活區(含學生公寓、學生食堂、體育場館和周邊)等公共場所禁止養犬、貓、兔子等動物。禁止將動物帶入學生宿舍區域內,或在學生宿舍區域內暫存、寄養。
(五)禁止校外養犬戶入校遛犬。
(六)各部門、各系(部)要教育教職工及其家屬自覺遵守本規定。凡違反本規定,經教育勸阻不改的,按有關規定給予罰款、沒收等處罰。所養寵物傷人的,主人應立即將傷者送往醫療機構診治,負擔傷者全部醫療費用并依法賠償傷者的其他損失。凡有違規養犬、貓等寵物或遛犬行為的,保衛處將會同公安機關依法處罰;對于進入校園無主流浪動物和違規飼養的動物和在教學區、學生宿舍區無人看管的動物,學院相關職能部門將會同賀州市相關管理部門給予處置或捕殺。
三、亂搭亂建等違章行為的管理
(一)凡未經學校統一規劃、批準的建筑均為亂搭亂建。凡未經學校批準、長期(七天以上)在非指定地點占用公用場地(含樓道)存放物品的行為均為亂堆亂放。
(二)對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的,學校職能部門向本人下達書面通知,同時通知行為人所在部門、系(部),限期拆除(清理)。未在規定期限內拆除(清理)的,由職能部門予以拆除清理并視情況給予經濟處罰和行政處理。
四、責任分工
為了將校園秩序管理規定落到實處,按照有關部門的職能,分工負責,具體落實:
(一)校園安全管理:1-4條由保衛處負責;5-6條由保衛處牽頭,學生工作處、教務處、繼續教育中心協助管理;7條由已按裝門禁系統的部門負責(學生宿舍區由學生工作處負責,圖書館區由圖書館負責)。
(二)飼養家禽家畜及寵物的管理:由保衛處牽頭,國有資產管理與后勤服務處、工會協助管理。
(三)亂搭亂建等違章行為的管理和校園安全管理中的第8條由國有資產管理與后勤服務處負責。
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能,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和落實學校安全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不得力的要批評教育,限期整改;對因失職、瀆職造成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