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細則范本
總工會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細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市委辦公廳轉發《*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廣東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國家保密局關于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的通知》(粵委辦〔2005〕57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會實際,制定本管理細則。
第二條市總機關的保密要害部門按以下標準衡量確定:
1、涉及絕密級國家秘密的;
2、年均涉及3項以上機密級國家秘密的;
3、年均涉及10項以上秘密級國家秘密的。
“涉及”是指日常工作中產生、傳遞、使用、管理和集中制作、存儲、保管國家秘密,不包括一般的傳閱。
根據以上標準,辦公室、組織部、財務部、宣教部、法律工作部、生活保障部等部(室)應確認為保密要害部門,并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報市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審核、認定。
第三條市總機關以下場所應確認為保密要害部位:
1、保密機要室;2、檔案資料室;3、信息室;4、保密要害部門負責同志的辦公室;5、涉密較多的市總領導的辦公室。
第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由市總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確定,經市總領導批準后,由保密室填寫《確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申請表》(附件1),報市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確認。
第五條市總機關的保密要害部門和要害部位經批準確認后,有下列情況的,保密室應及時向市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報告:
1、部門或部位的調整;
2、主要負責人或涉密人員的變動;
3、辦公場所搬遷、裝修或改建、擴建;
4、技術、設備、設施進行更新、維修和調換;
5、配備、使用進口設備或產品;
6、單位的撤消或合并。
涉及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變動的,應重新辦理申報確認手續。
第六條市總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負總責,全面履行各項職責,并定期進行保密檢查。涉及絕密級國家秘密的檢查每月不少于1次,涉及機密級國家秘密的檢查每3個月不少于1次,涉及秘密級國家秘密的檢查每6個月不少于1次。保密檢查由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施,并作出相應檢查記錄。
第七條按要求嚴格執行確定國家秘密及涉密載體管理的年度統計報告制度。保密室應在每年2月底前填報《產生國家秘密情況的年度統計表》(附件2)和《涉及國家秘密情況的年度統計表》(附件3),將市總機關上年度產生、制作、傳遞、使用、存儲、保管、銷毀國家秘密的情況報市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
第八條市總機關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以下崗位的工作人員,應當確認為涉密人員:
1、負責確定、經辦、處理、使用國家秘密并可直接知悉的人員;
2、負責制作、收發、傳遞、存儲、保管國家秘密并能夠知悉的人員。
第九條涉密人員應由市總組織部通過書面審查、談話、調查等方式對其進行涉密資格審查(附件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
1、受過刑事責任追究的;
2、受過黨紀政紀記過以上處分的;
3、年度崗位考核曾被評為“不稱職(不合格)”或連續兩年“基本稱職(基本合格)”的;
4、一年內有兩次以上嚴重保密違規記錄的;
5、婚戀對象為境外人員的;
6、臨時聘用的及其他經保密部門認定為不合適的。
第十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的涉密資格每5年復審1次,復審標準和程序按涉密資格審查的規定執行。
未通過涉密資格審查的人員,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已脫離涉密崗位的工作人員,須簽訂離崗保密承諾書,并不再具有原崗位涉密資格。
第十一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與市總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簽訂保密責任書(市保密局統一印發)。未簽訂保密責任書的,不得上崗。
第十二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主要負責人應以工作需要為原則,按照工作人員的涉密等級嚴格控制知悉范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保密規定,認真履行以下職責:
1、嚴格執行保密法律、法規、規章和規定;
2、依法確定、使用和管理國家秘密及其載體或密品;
3、負責所在辦公場所和技術設備、設施的保密安全。
第十三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受國家法律保護,享有以下權利:
1、拒絕執行違反保密規定的指示、指令和要求;
2、舉報、控告、制止違反保密規定的行為;
3、對本部門、本崗位保密工作提出建議;
4、參加保密業務培訓和保密組織活動;
5、保密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1、泄露國家秘密;
2、私自復制、下載、攜帶和留存國家秘密;
3、擅自到境外駐華機構、企業等應聘、兼職或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4、發生泄密后隱瞞事實或不及時報告;
5、參加社會非法組織或非法活動;
6、其他違反保密規定的行為。
第十五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主動向市總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1、發生或發現泄密事件;
2、有涉外婚戀行為;
3、擬因私出國(境)或到國(境)外定居;
4、有直系親屬在國(境)外學習、工作或定居;
5、與國(境)外人員非公務交往;
6、擬辭職、調動,脫離本崗位;
7、其他可能影響履行保密職責的重大事項。
第十六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進行保密教育和培訓。核心涉密人員每年累計的教育和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小時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員每年累計的教育和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
第十七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因私出國(境),須經市總領導批準。可能對國家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不予批準。未獲批準的,不得擅自出國(境)。
保密室應將市總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名單報市出入境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履行保密職責的情況應納入崗位年度考核內容(附件5),
由市總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組織部共同組織實施。
第十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實行離崗脫密期制度。脫密期限為:核心涉密人員不得少于2年,重要涉密人員不得少于1年,一般涉密人員不得少于6個月。
脫密期限應在簽訂保密責任書時予以明確,并在其本人檔案中作出文字記載。
涉密人員執行脫密期制度期間,原則上應在市總機關工作。脫密期限過后仍應承擔有關保密義務。
第二十條辦公室負責對市總機關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所在辦公場所采取以下保密安全防范措施,做到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確保安全:
1、有專用、獨立、固定并可實施封閉、隔離的空間;
2、所在建筑物內部安全,間隔堅固、牢靠;
3、有供專門存放涉密載體的保密安全設施、設備;
4、具備有效監控設施,能及時發現人員進出情況。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辦公場所的環境、設施、設備不符合保密安全標準和要求的,不得存儲、處理和保管國家秘密。
第二十一條工勤人員需進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通過保密審查,認為安全可靠;
2、上崗前進行了保密教育并簽訂保密承諾書;
3、有相互監督制約的措施,實行兩人同時工作制;
4、在任何情況下,工勤人員進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都能得到有效監控。
第二十二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崗位職責方面表現突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本人或保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申請獎勵:
1、在本崗位連續工作10年以上沒有任何保密違規記錄的;
2、采取措施及時制止重大泄密事件發生的;
3、及時舉報重大泄密隱患或泄密事件的。
第二十三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因履行保密義務而使相關權益受到限制的,可按有關規定申請補償。
第二十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作人員違反保密規定,應視情節予以責令改正、停止履行職務、調離崗位或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存在重大泄密隱患或發生泄密事件,應按規定追究所在部門領導及當事人責任。
第二十五條保密室負責建立保密管理檔案。保密要害部門和部位的確定、申報和確認,涉密人員的資格審查、培訓和考核,以及保密檢查等所有涉及保密管理工作的材料都應存入保密管理檔案。
第二十六條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2:礦務集團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規定
礦務集團關于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的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依據上級保密委要求及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集團公司部室及所屬單位(以下簡稱部門、單位)。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保密要害部門是指部門、單位日常工作中產生、傳遞、使用和管理絕密級或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和企業秘密的內設機構。保密要害部位是指部門、單位內部集中制作、存儲、保管國家、企業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
第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要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確定,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嚴格管理、責任到人、嚴密防范、確保安全。
第五條各級保密機構要加強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二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確定
第六條部門、單位的內設機構和場所,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的,應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和保密要害部位。
涉及國家、企業秘密較多的礦處級以上領導人員辦公場所,應確定為保密要害部位。
第七條集團公司管理部室以及經營承包處室、中介機構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由各部門、單位確定,報集團公司黨委保密委辦公室確認。
基層單位部門及所屬單位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由基層單位各部門、單位確定,報所在單位保密辦確認,并報集團公司黨委保密委保密辦備案。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應按照標準和程序從嚴掌握。
第八條各部門、單位應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作出調整,并按照本規定第八條要求報相應保密工作部門確認或備案。
第三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相關職責
第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所在部門、單位保密委或保密辦的職責是:
(一)負責確定和調整本部門、單位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
(二)組織制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與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主要負責人簽訂保密責任書;
(四)組織協調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進行涉密資格審查和保密教育培訓;
(五)定期檢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和保密技術防范情況,解決存在問題,組織查處泄密事件。
第十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主要負責人的職責是:
(一)確保國家、企業秘密的絕對安全;
(二)結合本部門、部位的實際,制定具體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與所屬工作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建立崗位責任制,把保密責任落實到人;
(四)定期進行保密教育,使所屬工作人員增強保密意識,掌握必備的保密知識和技能;
(五)對所屬工作人員辭職、調動、因私出國(境)申請提出意見;
(六)對所屬工作人員執行保密制度、遵守保密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七)定期對保密環境和涉密載體進行檢查,及時消除泄密隱患。
第四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的要求
第十一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必須保守國家和企業秘密,維護國家、企業安全和利益,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忠于祖國和企業,政治可靠、思想進步、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二)涉及國家秘密的,還要歷史清白,社會關系清楚,配偶不得為非中國公民。
第十二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由所在部門、單位進行涉密資格審查。不符合條件的,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
第十三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必須與所在部門、單位簽訂保密責任書。保密責任書包括應承擔的保密責任和義務,必須遵守的保密紀律和有關限制性要求,以及需事先告知的事項和有關獎懲規定等基本內容。拒絕簽訂保密責任書的人員,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
第十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新錄用、調入的工作人員,應在上崗前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訓。各部門、單位應定期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進行在崗保密教育。
第十五條各部門、單位應將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遵守保密紀律、履行保密義務和接受保密教育的情況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十六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辭職、調動,應事先提出申請,按照人事管理權限和有關保密規定,經有關部門、單位批準。有關部門、單位認為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辭職、調動可能對國家和企業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和國家、企業另有規定不得辭職的,可不予批準。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離開涉密單位,可能對國家、企業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要實行脫密期管理。脫密期限由部門、單位根據涉密程度確定,一般為6個月至3年。國家、企業有關主管部門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離開涉密單位,應與原單位簽訂保密承諾書。
第十七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因私出國(境),必須經所在部門、單位批準。部門、單位認為出國(境)后可能對國家、企業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不予批準。國家、企業有關主管部門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八條部門、單位發現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擅自離職或因私出國(境)的,應立即向上級部門、集團公司保密辦報告,必要時可直接向當地公安機關或國家安全機關報告。第十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因履行保守國家、企業秘密義務,使相關權益受到限制的,有關部門、單位應通過適當方式給予補償。
第五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場所、設施和設備
第二十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具備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物防保障條件,確保國家和企業秘密處于安全狀態。
第二十一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確定安全控制區域,并根據周邊環境特點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有關部門審批新建項目,涉及保密要害場所、部位周邊環境安全問題的,應事先征求單位、部門保密工作部門的意見。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程建設項目的保密技術防范措施,應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
第二十二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所在辦公場所,應加強安全防范措施,根據實際需要安裝電子監控、防盜、報警等保密安全裝置,與保衛部門值班室聯接。保衛民警要重點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進行巡邏。
第二十三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確定進入人員范圍,采取其他控制人員進入的措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對進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勤人員,應有嚴格的保密監督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的設備和產品,應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和保密技術標準;使用進口設備和產品,應進行安全技術檢查。
第二十五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涉密計算機、涉密電磁介質應符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對涉及絕密級國家秘密的計算機、電磁介質應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六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國家和企業秘密載體應在安
全可靠的設備中保存。絕密級文件應放置在保險柜內,并明確管理責任人,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
第二十七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未經批準不得帶入有錄音、錄像、拍照、信息存儲等功能的設備。
第六章獎懲
第二十八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及工作人員在保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所在部門、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違反保密規定、發生嚴重責任事故造成泄密的,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條各部門、單位可依據本規定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第三十一條各部門、單位應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情況作出文字記載。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由集團公司黨委保密委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礦務集團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依據上級保密委要求及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集團公司部室及所屬單位(以下簡稱部門、單位)。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保密要害部門是指部門、單位日常工作中產生、傳遞、使用和管理絕密級或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和企業秘密的內設機構。保密要害部位是指部門、單位內部集中制作、存儲、保管國家、企業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
第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要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確定,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嚴格管理、責任到人、嚴密防范、確保安全。
第五條各級保密機構要加強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二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確定
第六條部門、單位的內設機構和場所,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的,應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和保密要害部位。
涉及國家、企業秘密較多的礦處級以上領導人員辦公場所,應確定為保密要害部位。
第七條集團公司管理部室以及經營承包處室、中介機構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由各部門、單位確定,報集團公司黨委保密委辦公室確認。
基層單位部門及所屬單位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由基層單位各部門、單位確定,報所在單位保密辦確認,并報集團公司黨委保密委保密辦備案。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應按照標準和程序從嚴掌握。
第八條各部門、單位應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作出調整,并按照本規定第八條要求報相應保密工作部門確認或備案。
第三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相關職責
第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所在部門、單位保密委或保密辦的職責是:
(一)負責確定和調整本部門、單位的保密要害部門、部位;
(二)組織制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與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主要負責人簽訂保密責任書;
(四)組織協調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進行涉密資格審查和保密教育培訓;
(五)定期檢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和保密技術防范情況,解決存在問題,組織查處泄密事件。
第十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主要負責人的職責是:
(一)確保國家、企業秘密的絕對安全;
(二)結合本部門、部位的實際,制定具體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與所屬工作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建立崗位責任制,把保密責任落實到人;
(四)定期進行保密教育,使所屬工作人員增強保密意識,掌握必備的保密知識和技能;
(五)對所屬工作人員辭職、調動、因私出國(境)申請提出意見;
(六)對所屬工作人員執行保密制度、遵守保密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七)定期對保密環境和涉密載體進行檢查,及時消除泄密隱患。
第四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的要求
第十一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必須保守國家和企業秘密,維護國家、企業安全和利益,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忠于祖國和企業,*可靠、思想進步、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二)涉及國家秘密的,還要歷史清白,社會關系清楚,配偶不得為非中國公民。
第十二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由所在部門、單位進行涉密資格審查。不符合條件的,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
第十三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必須與所在部門、單位簽訂保密責任書。保密責任書包括應承擔的保密責任和義務,必須遵守的保密紀律和有關限制性要求,以及需事先告知的事項和有關獎懲規定等基本內容。拒絕簽訂保密責任書的人員,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
第十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新錄用、調入的工作人員,應在上崗前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訓。各部門、單位應定期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進行在崗保密教育。
第十五條各部門、單位應將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遵守保密紀律、履行保密義務和接受保密教育的情況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十六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辭職、調動,應事先提出申請,按照人事管理權限和有關保密規定,經有關部門、單位批準。有關部門、單位認為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辭職、調動可能對國家和企業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和國家、企業另有規定不得辭職的,可不予批準。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離開涉密單位,可能對國家、企業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要實行脫密期管理。脫密期限由部門、單位根據涉密程度確定,一般為6個月至3年。國家、企業有關主管部門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離開涉密單位,應與原單位簽訂保密承諾書。
第十七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因私出國(境),必須經所在部門、單位批準。部門、單位認為出國(境)后可能對國家、企業秘密安全構成危害的,不予批準。國家、企業有關主管部門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八條部門、單位發現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擅自離職或因私出國(境)的,應立即向上級部門、集團公司保密辦報告,必要時可直接向當地公安機關或國家安全機關報告。第十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因履行保守國家、企業秘密義務,使相關權益受到限制的,有關部門、單位應通過適當方式給予補償。
第五章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場所、設施和設備
第二十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具備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物防保障條件,確保國家和企業秘密處于安全狀態。
第二十一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確定安全控制區域,并根據周邊環境特點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有關部門審批新建項目,涉及保密要害場所、部位周邊環境安全問題的,應事先征求單位、部門保密工作部門的意見。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程建設項目的保密技術防范措施,應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
第二十二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所在辦公場所,應加強安全防范措施,根據實際需要安裝電子監控、防盜、報警等保密安全裝置,與保衛部門值班室聯接。保衛民警要重點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進行巡邏。
第二十三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確定進入人員范圍,采取其他控制人員進入的措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對進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工勤人員,應有嚴格的保密監督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的設備和產品,應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和保密技術標準;使用進口設備和產品,應進行安全技術檢查。
第二十五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涉密計算機、涉密電磁介質應符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對涉及絕密級國家秘密的計算機、電磁介質應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六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國家和企業秘密載體應在安
全可靠的設備中保存。絕密級文件應放置在保險柜內,并明確管理責任人,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
第二十七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未經批準不得帶入有錄音、錄像、拍照、信息存儲等功能的設備。
第六章獎懲
第二十八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及工作人員在保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所在部門、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九條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違反保密規定、發生嚴重責任事故造成泄密的,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條各部門、單位可依據本規定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第三十一條各部門、單位應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情況作出文字記載。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由集團公司黨委保密委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