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學上下學及非教學時段安全管理規定
E小學上下學及非教學時段的安全管理規定
為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力度,細化安全管理規程,根據市區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安全管理規定如下:
一、門禁管理:
1、教學工作日每天清晨7:00至下午18:00確保本校學生隨時可以進入校園。
2、校外人員進入校園必須執行通報-驗證-登記制度,并做好詳細的登記。
3、校園監控設施設備要隨時檢查,確保正常使用和有序運行。
4、學生上下學排隊走,校園護衛隊、保安、值日行政、值日教師要保持警惕,隨時注意校門口及周邊安全動態,防止外來人員混入校內,以免發生意外。
5、保安員要嚴格按照學校安排的時間,準時到崗,堅守崗位,持械上崗,定時巡查校園,注意校內安全動態。
二、課間安全管理
1、學生進入校園執行學校的“五走五無”,做操排隊踏步走,進出校門排隊走,上下樓梯靠右走,課室走廊輕輕走,進入校園慢慢走;出口無臟話,衛生無死角,桌椅無刻畫,墻壁無無痕,地面無垃圾。
2、課間十分鐘應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嚴禁劇烈運動,不得在走廊、樓梯、操場追逐打鬧等,禁止在學習區和生活區開展任何體育活動或危險游戲,無教師批準學生課間不準出校門。
3、值日人員課間要加強巡查和處理安全突發事件。
三、上學放學的安全管理
1、值日教師必須提前到校,和值日學生一起在校門口迎接學生的到來,并負責檢查學生佩戴校牌紅領巾情況。放學時學生在任課教師的帶領下排隊并有教師送出校門。
2、四年級(包括四年級)以下的學生上下學接送交接制度,家長不能按時接送的,由專門人員管理等待家長交接。
3、教職工離開辦公室、課室、宿舍或其他公共場所是,要及時關閉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等的電源,防止火災發生。
四、課外活動和課間操安全管理
1、學生課外活動(如每天一小時鍛煉活動、大課間活動等)需要有計劃統籌安排。
2、課外活動要安排專人負責組織管理,活動內容應科學合理,并保障場地、設施、車輛、食品的安全。
3、廣播操由體育教師和各班主任負責組織。
4、早操進退場執行學校的“五走五無”規定。
5、早操和課外活動期間確保校醫室有校醫值班。
篇2:學生上下學乘車安全制度
為確保每一位學生乘坐校外接送車的安全,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學校專門成立校外接送車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其他行政、班主任為成員,根據上級學生接送車專項整治會議精神特制訂如下學生乘坐校外車安全管理制度。
1、實行校外校外車輛戶籍化管理。建立接送學生校外車輛行車路線、駕駛證號、載客人數、車況等管理檔案,嚴格審查駕車司機資格。
2、實行動態監控。教育局、公安交警大隊、學校、校車業主、司機層層簽訂《學生專用校外車輛交通安全責任書》,定期調度校外車輛安全狀況,并建立健全調度、抽查、車檢等各項規章制度。
3、嚴格校外車輛安全技術標準,做好學生接送校外車輛外觀標識噴涂和標牌辦理申報工作。
4、嚴格堅持“兩必須”、“六不允許”原則。“兩必須”即:接送學生校外車輛必須具備合法手續,車況良好,并按規定進行年檢;駕駛員必須具備有效駕駛證件,且具有三年以上實際駕駛經歷,無事故記錄,準駕車型必須合乎要求;“六不允許”即不允許超員、超速行駛,不允許學生坐在副駕駛位置,不允許司機疲勞或酒后駕車,不允許求近走危險路段,不允許車門邊站學生,不允許學生把頭、手伸出窗外。
5、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通過上交通安全課、告學生家長書等形式,督促學校和學生家長堅決拒乘不合格接送校外車輛;開展校車司乘人員安全教育,落實校車、駕駛人員管理制度和教師跟車制度,組織校車駕駛人員學習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6、乘車學生必須做到:
(1)、不在車內高聲喧嘩打鬧、打架、罵仗。
(2)、不得將頭、手、胳膊伸出窗外。
(3)、車停穩后,按順序上、下車,不得搶占座位。
(4)、車上的同學不得與下車的同學交談。
(5)、不準在車內吐痰、扔垃圾。
(6)、嚴格遵守乘車時間。
(7)、乘坐有駕駛證、行駛證、保險的且車況好的校外車輛。
7、凡因不遵守乘車制度發生的不安全事故,責任自負。
亞魚九年制學校
2011年9月
篇3: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制度
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步行
1、學生上、放學實行路隊制,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途中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不準扒車、追車、拉車,強行攔車。
2、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橫道的道路,要靠路右邊行走。行走時要專心,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交通情況復雜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時,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更要注意安全。穿越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要走人行橫道線;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騎車
1、12歲以下的學生不準騎自行車上學,滿12歲學生建議盡量不騎。
2、要經常檢修自行車,保持車況完好。車閘、車鈴是否靈敏、正常,尤其重要。
3、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也不要人小騎大型車。
4、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不立逆行;轉彎時不搶行猛拐,要提前減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況,后再轉彎。
5、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
6、騎車時必須集中思想,雙手把住龍頭。不要雙手撤把,不多人并騎,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鬧。
7、騎車時不攀扶機動車輛,不載過重的東西,不騎車帶人,不在騎車時戴耳機聽廣播。
8、校園內禁止騎自行車,學生進入校園必須下車拖行。
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家長接送
1、上下學時學校門口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擁擠不堪,極易引起交通糾紛,危及學生的人身安全,所以嚴禁將車輛停放在校門口接送學生,請家長在指定地點接送。
2、家長要根據學校印發的作息時間按時接送孩子,以免孩子走失。
3、家長不使用無證、無牌、報廢車輛,農用車、三輪車、手扶車、“病車”、超載車等不符合法定載客要求的車輛接送學生,不酒后駕駛車輛接送學生。
4、家長接送孩子,不要搭載親朋好友的孩子,以免好心變壞事,以免被查處。
5、對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家長一定要接送。
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乘車
1、嚴格遵守五不原則:乘車時不要把頭、手等身體部位伸出手窗外;不乘坐無牌無證車輛和報廢車輛;不乘坐農用車、三輪車、病車、超載車等不符合法定載客要求的車輛,不搭乘司機酒后、疲勞等車輛;不搭乘危險駕駛的車輛。
2、乘坐公共汽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后,先下后上,不要爭搶。
3、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拼車合租
一、學校沒有校車接送學生,莊果峪學生上放學乘坐車輛性質為村委會牽頭家長合租的形式。學校負責對學生進行乘車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
二、學校定期利用校會、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交通法規,拒乘三無車輛,拒乘超載車、拼裝車、農用車、貨用車等。
三、學校通過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請家長配合學校做好交通安全工作,提醒家長要切實保障學生不乘坐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無安全保障的車輛;
四、家長自行安排車輛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須與所雇車輛駕駛員雙方簽訂安全協議,如發生交通安全事故,學校不承擔任何責任。
五、家長必須對子女進行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使其熟知交通規則,嚴格遵守交通秩序。
六、家長必須向子女講清楚當車輛駕駛員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當拒絕乘車并告知家長,及時解決。
1、“三無”車輛(無駕駛證、無營運證、無行駛證)。
2、駕駛員沒有按規定地點進行停放,導致學生上下車及過馬路存在安全隱患。
3、駕駛員未嚴格按照核定載客人數載客、超員、超載。
4、駕駛員存在作風問題或身體、心理健康等問題。
5、駕駛員酒后駕駛。
6、駕駛員出現超速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
7、駕駛員出現其他違反交通法律法規或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