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損壞行車設備時緊急處理預案
一、人員組織組長:由項目經理或施工負責人擔任。組員:現場“三種人”、防護員2人、職工2人、勞務工數名等組成。二、工具材料各項目部、施工點必須備有移動停車信號和移動減速信號防護標志各兩套,足夠的鐵鍬、搗鎬等搶險工具和照明、通信設備。三、處理方案1.施工作業一旦損壞行車設備(電務箱盒、電線路、信號機、供電設備等)影響使用時,立即通知設備管理單位,并逐級向所屬公司、總公司領導匯報,出動足夠人員在設備管理單位人員的指揮下,爭分奪秒的把設備恢復好,保證鐵路運輸的暢通。2.作業中如果損傷行車設備(電務箱盒、電線路、信號機、供電設備等),但設備能使用,也必須通知設備管理單位,必要時派人去幫助恢復設備。3.封閉施工中因損壞行車設備,搶修時間預計會超出開通時刻時,應根據《技規》第307條相關規定,提前通知車站值班員,要求列車調度員延長時間。
篇2:某地下管網損壞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誘因:
1.建設單位未向施工單位準確、完善、真實地提供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供水、供氣、排水、供電、通訊、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相鄰建筑物和構筑物地下工程的有關資料;
2.施工作業時,施工管理人員未熟悉了解建設方提供的涉及地下管網的有關資料,盲目指揮作業;
3.施工作業人員未照圖施工,野蠻作業;
4.未對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筑物、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等采取專項防護措施。
防范措施:
1.嚴格建設方、施工方關于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供水、供氣、排水、供電、通訊、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相鄰建筑物和構筑物、地下工程等資料的交接手續制度;
2.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全面熟悉掌握建設方提供的圖紙資料;
3.加強職工遵章守紀教育,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杜絕違章作業和野蠻施工;
4.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經費投入,有的放矢地對涉及地下管線采取專項防護。
應急處置:
1.挽救受傷害者,自身力量不夠,立即向外部求援;
2.設立警戒線,保護現場;
3.對事故現場全面檢查,消除存在的隱患,疏散無關人員,防止事故后續發生擴大;
4.立即向上級報告。
篇3:電動機軸承損壞的原因防范措施
造成電機故障的原因很多,就其根本原因有電氣和機械兩方面的原因,一般機械方面的原因居多,而軸承損壞占電機故障原因的70%以上,所以防止軸承損壞可以使電機故障率大大降低,以下詳細分析軸承損壞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類型損壞特點主要原因防范措施剝離軸承在受載荷旋轉時,內外圈的滾道面或滾動體的面由于疲勞而呈魚鱗狀的現象。1)負荷過大;2)安裝不良(非直線性);3)力矩荷載;4)異物侵入、進水;5)潤滑不良,潤滑劑不合適;6)軸承游隙不當;7)軸、軸承室精度不好軸承室的剛性不均、軸的撓度大;1)檢查荷載的大小及再次研究所使用的軸承;2)改善安裝方法;3)改善密封裝置,停機時投加熱器;4)使用適當粘度的潤滑劑,改善潤滑方法;5)檢查游隙;6)檢查軸和軸承室的精度;剝皮呈現出帶有輕微磨損的暗面,暗面上由表及里有多條深至5~10µm的微小裂縫,并在大范圍內發生微小脫落。1)潤滑劑不合適;2)異物進入潤滑劑內;3)潤滑不良造成;1)選擇潤滑劑;2)改善密封裝置;3)改善軸承的潤滑;卡傷卡傷是由于在滑動面上產生的部分的微小燒傷匯總而產生的表面損傷。1)負荷過大;2)潤滑不良;3)異物絞入;4)內外圈傾斜;1)查荷載的大小;2)改善潤滑劑及潤滑方法;3)改善安裝方法;擦傷是在滾道面或滾動體面上,由于滾動體的打滑和油膜熱裂產生的表面損傷。1)高速輕負荷引起的滾動體打滑;2)急加減速;3)潤滑劑不合適;4)水的侵入;1)改善軸承游隙;2)使用油摸性好的潤滑劑;3)改善潤滑方法;4)改善密封;斷裂是指由于內外圈的擋邊或滾子角的局部受到沖擊過大的荷載而造成的一小部分的斷裂。1)安裝時受到了打擊;2)負荷過大;3)跌落或使用不良;1)改善安裝方法;2)糾正荷載條件;3)軸承安裝到位使油蓋夾緊擋邊;點蝕也稱梨皮狀點蝕,在滾道面上產生的弱光澤梨皮狀點蝕。1)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異物咬入;2)由于水分結露;3)潤滑不良;1)改善密封裝置;2)充分過濾潤滑油;3)使用合適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