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工作面通風及有害氣體防治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在原21051工作面空區內施工,并沿21031工作面空區邊緣掘進,且掘進范圍內存在原小井越界巷道廢巷,對21052工作面的安全掘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保證21052上付巷掘進面的安全掘進,防止漏風和有害氣體傷人事故發生,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并嚴格執行。
一、由信息中心負責在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及其風機30米內各安裝一部電話,并加強電話、線路維護,今后隨掘進由巖巷隊負責將工作面電話向里挪移,確保通訊暢通。
二、掘進科、通風科、地測科、安全科等部門經常派人檢查21052上付巷掘進面的安全隱患,作到早發現早處理,及時消除隱患,實現安全生產。
三、由地測科科長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1、負責加強21052工作面周邊小窯采掘活動調查,防止越界開采,發現越界開采立即向礦匯報并協調處理。
2、及時準確預測小井廢巷位置,及時向通風科、安質科、巖巷隊等單位通報預測情況,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3、若21052上付巷掘進面出現小井漏風地測科立即派人對附近小井進行督查處理,確保我礦安全生產。
四、由通風隊隊長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1、維護好21采區的所有通風設施,特別要加強21031二輔巷風門過墻溜子孔漏風控制,保證通風系統穩定可靠。
2、在21052上付巷掘進面準備足夠數量的木板等材料以便出現漏風構筑風門使用(由通風科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構筑)。
3、加強局部通風管理。天天派專人檢查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的風機運行及倒臺的完好情況并上報通風科;維護好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的風筒,保證局部通風實現動態達標。
4、及時按規定安裝各類防塵火、隔爆設施,保證21052工作面區域巷道防塵火、隔爆設施的完善和能正常使用。
5、向21052上付巷工作人員提供性能良好的瓦斯便攜儀、光學瓦檢儀,以便準確了解工作地點的瓦斯情況。
五、由掘進科科長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1、21052上付巷在空區內掘進或掘進過空巷,發生漏風或出現有毒有害氣體時,在采取控風等措施仍無法控制時,應及時組織施工單位對發生漏風或出現有毒有害氣體段采取噴漿等措施進行處理,防止因漏風發生煤層自燃或出現有毒有害氣體事故。
2、監督巖巷隊嚴格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工程質量管理,嚴防片幫、冒頂,確保施工安全。
六、巖巷隊隊長為21052上付巷掘進面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對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的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必須嚴格執行各部門下發的安全措施,加強職工培訓,加強隱患的整改處理,確保安全生產。同時做好以下工作:
1、21052上付巷掘進進入空區或老巷前施工隊必須制定嚴格的空區內掘進及過老巷施工措施,并嚴格按措施施工。
2、21052在掘進過程中必須嚴格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必須嚴格執行礦下發的各項探放措施,堅持短探和長探制度。必須嚴格執行“探八進三”措施,嚴禁超安全距離掘進。
3、若探孔內出現CO氣體或大量漏風或瓦斯濃度大于1%時,必須立即由跟班監護救護隊員封孔并向調度室、安全科、通風科匯報;若巷道風流中出現CO氣體時,跟班隊長和班長必須聽從跟班監護救護隊員的指揮。
4、在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窩頭均準備一定數量的棉紗(不少于2千克)和黃泥(不少于2袋),黃泥以手捏成團為標準,以備探孔等孔內出現CO氣體或漏風時救護隊員封孔使用。
5、在掘進過程中應及時挪移窩頭瓦斯、CO傳感器,并按規定進行吊掛,保證瓦斯、CO傳感器的正常監測。
6、21052上付巷在空區內施工原則上采取手鎬掘進不放炮,若放炮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嚴格炮眼設計、施工,窩頭注水孔、探孔周圍0.5米內不得布置炮眼,炮眼通孔必須與探孔、注水孔通孔間距不小于0.5m,嚴禁交叉、串孔。
7、工作面跟班人員班班必須攜帶合格的瓦斯便攜儀并懸掛在距窩頭3-5米、距巷頂不大于300mm的非風筒側巷道中部風流中。當CH4超限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向調度室、通風調度、安全科匯報。
8、由于21052上付巷在空區內掘進必須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堅持短掘短支,嚴防空幫空頂(掘進面窩頭必須準備足夠數量各種規格的防冒頂材料)。若空幫空頂時必須充填背實,否則嚴禁掘進并追究當班跟班隊長和班長責任。同時要合理選擇抬棚、點桿位置,避免因抬棚、點桿擠壓風筒使窩頭風量減少或不足。
9、加強局部通風機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風機管理。經常檢查風機的運行情況,當風機或開關(均含備用)出現故障時,必須立即處理并向通風調度、調度室匯報,同時保證風電閉鎖裝置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10、加強防塵管理,定期沖刷清掃煤塵,做到開機灑水,同時要加強煤層注水(若因安全生產需要,施工隊編制措施經總工批準后可以不注水),杜絕煤塵飛揚和堆積。
11、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每班出勤人數由當班跟班隊長向調度室如實匯報。
12、技術員協助救護隊員對21052上付巷掘進面所有職工嚴格培訓自救器的使用方法,保證每一位職工均能在CO超限等緊急情況下熟練使用自救器。
13、21052上付巷掘進面內堆放物料均不得超過巷道斷面的1/3,并整齊碼放于巷幫,皮帶巷、溜子巷行人側嚴禁堆放物料,避免在緊急情況下影響人員撤退。
14、當在空區內掘進漏風時,應積級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或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治理,堅決做到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不處理不生產。
七、由安全科科長和安檢大隊隊長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1、每班向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派一名業務熟練、責任心強的專職安質員,專職安質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和現場交接班制度。每班的瓦斯檢查和匯報不少于3次,特殊情況隨時檢查隨時匯報。當掘進面風流或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切斷該面電源,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及時向調度室、通風科和安全科匯報;當掘進面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0%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當爆破地點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嚴禁爆破;當巷道內局部瓦斯聚積時,附近20米范圍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當電機或開關附近20米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運轉,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并及時向調度室、安全科、通風科匯報。
2、必須維護好該掘進工作面窩頭30米范圍內風筒并及時續接,保證風筒末端出口至窩頭距離符合《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要求。
3、必須嚴格監督礦下發的各種探放和通風、有害氣體防治等安全措施,嚴格監督巖巷隊按措施規定放炮、掘進、施工探孔,并嚴格監督按設計安全距離施工,嚴禁超安全距離掘進,嚴格督促各部門按職責處理本部門所存在的事故隱患,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4、對本措施落實情況嚴格進行監督檢查。
八、由救護隊隊長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1、班班必須按規定派救護隊員現場跟班監護,跟班救護隊員均必須配帶氧氣呼吸器、CO檢定器、CO便攜儀、光學瓦檢儀、溫度計等儀器,并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
2、救護隊員在跟班監護過程中,每兩小時用CO檢定器對巷道爆破前后窩頭風流、回風流、未封堵探孔、炮眼、注水孔等CO濃度認真檢測一次,并做好記錄,每班向調度室、安全科、通風科匯報不得少于3次,特殊情況隨時檢測隨時匯報。同時監督巖巷隊將CO、瓦斯傳感器正確懸掛。
3、在跟班監護過程中,必須將CO便攜儀按規定懸掛在窩頭,并時刻關注CO便攜儀和CO傳感器監測情況。當CO便攜儀和CO傳感器監測顯示有CO氣體時,救護隊員必須立即戴上氧氣呼吸器并組織專職安質員和巖巷隊跟班人員撤出影響區域的所有人員,然后在安全地點向調度室、通風科、安全科匯報。
4、若發現探孔內或炮眼內出現CO氣體或其它有害氣體時,跟班救護隊員要立即戴上氧氣呼吸器,在撤出影響區域所有人員的同時用棉紗和黃泥封堵該鉆孔,封堵時應先將棉紗送入孔內,然后用黃泥囤實,封孔長度不少于0.5m,保證嚴密不漏氣。炮眼或探孔封堵嚴密后救護隊員要立即撤出影響區域,同時在就近的安全地點向調度室、通風科、安全科匯報詳細情況。
5、當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風流或回風流中CO濃度達到0.0024%及以上時,21052區域所有人員均必須全部撤出。
6、救護隊員在跟班監護過程中同時要加強21052區域各地點的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工作。
九、由通風科科長趙智杰負責做好以下工作:
1、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嚴格按規定安裝瓦斯傳感器,并經常派人維護,定期標校,保證其運行正常,斷電靈敏可靠。
2、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窩頭必須安裝一臺CO傳感器,并經常派人維護,保證其運行穩定可靠。
3、密切關注該區域瓦斯、有害氣體、漏風、小井老巷和老空等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4、提前購置防堵漏風材料,以便出現老巷漏風時使用。
十、21052上付巷若需放炮必須嚴格放炮管理工作,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換牌放炮制”,放炮必須使用水炮泥和乳化炸藥,水炮泥囤在炸藥外側,水炮泥外囤滿囤實黃土。窩頭注水孔、探孔周圍0.5米內不得布置炮眼,炮眼通孔必須與探孔、注水孔通孔間距不小于0.5m,嚴禁交叉、串孔。爆破前巖巷隊必須對炮眼以外的一切非炮眼在口處全部用黃泥封嚴堵實不少于1m,注水孔、探孔嚴禁當炮眼用,雷管腳線必須扭緊成短路,放炮母線和雷管腳線扭結牢固,不得與金屬導電體接觸,嚴禁放明炮、糊炮、空心炮,嚴禁一次裝藥分次放炮,嚴格執行毫秒爆破和正向啟爆。放炮前后必須灑塵,撤人距離必須符合要求。其它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及相關措施執行。負責人:
十一、若21052上付巷掘進面出現大量漏風等異常情況時,調度室立即協調組織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十二、由機電科科長張貽軍負責天天派專職防爆檢查員,巖巷隊班班派兼職防爆檢查員對該區域的供電系統和電器設備完好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嚴禁電器設備失爆以及由此引發的高溫熱源。
十三、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實現安全裝備系列化,系列化項目不少于23項。
十四、在21052區域工作的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自救器并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否則不得入井。負責人:此區域工作人員所屬連隊隊長、技術員。
十五、機電二隊必須向該區域工作人員提供合格的礦燈和自救器。負責人:邵永強。
十六、若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風流或回風流中CO濃度達到0.0024%及以上時,21052工作面區域內的所有人員均必須立即戴上自救器,迅速按下列避災路線撤退,當到達安全地點后,由巖巷隊跟班隊長和安質員向調度室、通風科、安全科匯報,同時由巖巷隊跟班隊長負責派專人在規定地點把口(把口地點附后)。
1、21052上付巷掘進面--21052上付巷--21031二輔巷下段---21091輔助巷--21051下付巷;
2、21031二輔巷上段--21031上付巷--21031一輔巷--21051甩車場;
3、21051上付巷--21091輔助巷--21051下付巷;
4、21051輔助巷--21051下付巷;
5、21回風巷--28回風巷--21管子巷;
6、其它地點撤退路線按救災預案執行。
十七、21052上付巷工作面因掘進巷道CO濃度超限撤人后,由調度室安排礦救護隊派專人對以下指定地點進行把口,嚴禁人員入內;在救護隊把口人員未到達之前,由巖巷隊當班跟班隊長安排專人在以下地點把口,防止出現空崗。把口人員必須高度負責,嚴禁人員自把口處進入,巖巷隊把口人員只有在救護隊把口人員到達且經調度室同意后方可離開。負責人:。
1、21051甩車場風門處;2、21051變電所內;3、21051輔助巷風門新風側;4、21091輔助巷上平臺;5、21回風下口以外10米處。
各地點把口人員必須各負其責,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當撤人區域內有害氣體濃度未降至安全值以下且調度室未批準進入時,各把口地點嚴禁人員入內,否則嚴肅追究把口人員責任。
十八、21052上付巷CO濃度超限撤人后,涉及人員要在指定把口地點外等候,當CO濃度穩定在0.0024%以下時,救護隊員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經調度室同意后方可通知有關區隊進入該區域。
十九、當21052上付巷進行長探老巷或老空時,長探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必須制定嚴格的探老巷、探老空施工措施和探老巷、探老空期間有害氣體防治措施,并嚴格貫徹執行。
二十、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21052上付巷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及相關措施執行。
二十一、各相關單位必須立即向職工貫徹學習本措施,考試合格后方可入井,同時做好貫徹學習和考試記錄,做到有據可查。安質科進行督查。
通風管理科?
2009年3月14日
篇2:有毒有害氣體防治制度
1.0目的為了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為強對有毒有害氣體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員工生命以及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特制定本制度。2.0適用范圍2.1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所有有毒有害氣體的采購、運輸、驗收、儲存、使用和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場所;2.2本公司所有有毒有害氣體包括:一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硫氣體、硫化氫氣體、氨氣等氣體。3.0職責3.1供應部負責對公司所用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采購;3.2物資部負責對倉存有毒有害氣體的保管;3.3安全部負責定期對物資部倉存和使用部門所使用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查和培訓工作。4.0有毒有害氣體的理化特性和中毒癥狀4.1一氧化碳氣體4.1.1特性:一氧化碳(carbonmono*ide,CO)純品為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分子量28.01,密度0.967g/L,接近于空氣密度。冰點為-207℃,沸點-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12.5%~74%。4.1.2長期接觸一氧化碳氣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有影響:神經系統:頭暈、頭痛、耳鳴、乏力、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等腦衰弱綜合征的癥狀比較多見,神經行為學測試可發現異常,多于脫離CO接觸后即可恢復。心血管系統:通過調查資料,結合動物實驗研究,提示在低濃度CO的長期作用下,心血管系統有可能受到不利影響。4.1.3中毒癥狀:接觸CO后如出現頭痛、頭昏、心悸、惡心等癥狀,于吸入新鮮空氣后癥狀即可迅速消失者,屬一般接觸反應。a)輕度中毒者出現劇烈的頭痛、頭昏、心跳、眼花、四肢無力、惡心、嘔吐、煩躁、步態不穩、輕度至中度意識障礙(如意識模糊、朦朧狀態),但無昏迷,在離開中毒場所吸入新鮮空氣或氧氣數小時后,癥狀逐漸完全恢復。b)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面色潮紅,多汗、脈快、意識障礙表現為淺至中度昏迷。及時移離中毒場所并經搶救后可漸恢復,一般無明顯并發癥或后遺癥。重度中毒時,意識障礙嚴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狀態。常見瞳孔縮小,對光反射正常或遲鈍,四肢肌張力增高,牙關緊閉,并可出現大小便失禁。腦水腫繼續加重時,表現持續深度昏迷,體溫升高達39~40℃,脈快而弱,血壓下降,面色蒼白或發紫,四肢發涼,出現呼吸異常。c)重度中毒患者經過救治從昏迷中蘇醒的過程中,常出現躁動、意識混濁、定向力喪失,或失去遠、近記憶力。經過積極搶救治療,多數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復。少數出現植物狀態的,表現為意識喪失、睜眼不語。重度中毒者中還可出現其他臟器的缺氧性改變或并發。出現嚴重的心肌損害或休克;并發肺水腫者肺中出現濕啰音,呼吸困難。4.2二氧化硫氣體4.2.1二氧化硫氣體理化特性二氧化硫又名亞硫酐,為無色有強烈辛辣刺激味的不燃性氣體。分子量64.07,密度2.3g/L,比空氣重。溶點-72.7℃,沸點-10℃。溶于水、甲醇、乙醇、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易與水混合,生成亞硫酸(H2SO3),隨后轉化為硫酸。在室溫及392.266~490.3325kPa(4~5kg/cm2)壓強下為無色流動液體。4.2.2二氧化硫氣體的影響a)對人體的影響:二氧化硫屬中等毒類,對眼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腫、肺水腫、聲帶水腫及(或)痙攣導致窒息。b)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二氧化硫,引起嗅覺、味覺減退、甚至消失,頭痛、乏力,牙齒酸蝕,慢性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紋理增多,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及免疫功能減退等。4.2.3二氧化硫氣體中毒癥狀急性中毒:吸入二氧化硫后很快出現流淚,畏光,視物不清,鼻、咽、喉部燒灼感及疼痛,咳嗽等眼結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較重者可有聲音嘶啞、胸悶、胸骨后疼痛、劇烈咳嗽、心悸、氣短、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及上腹部疼痛等。檢查可見眼結合膜充血水腫,鼻中隔軟骨部粘膜小塊發白的灼傷,嚴重者發生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甚至呼吸中樞麻痹,如當吸入濃度高達5240mg/m3時,立即引起喉痙攣、喉水腫,迅速死亡。液態二氧化硫污染皮膚或濺入眼內,可造成皮膚灼傷和角膜上皮細胞壞死,形成白斑、疤痕。4.3硫化氫硫化氫氣體的防治管理參見《硫化氫氣體中毒應急救援預案》相關內容。4.4氨氣4.4.1氨氣的理化特性氨氣相對分子質量17.031,比空氣輕,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0.7081g/L,氨氣極易溶于水,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體,熔點-77.7℃,沸點-33.5℃,相對密度(水=1)0.82(-79℃),相對密度(空氣=1)0.6。4.4.2氨氣對身體的影響a)氨對接觸的皮膚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膚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并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細胞膜結構。氨的溶解度極高,所以主要對動物或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膚粘膜和眼結膜上,從而產生刺激和炎癥。可麻痹呼吸道纖毛和損害粘膜上皮組織,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進入肺泡內的氨,少部分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隨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體外。b)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若吸入的氨氣過多,導致血液中氨濃度過高,就會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長期接觸氨氣,部分人可能會出現皮膚色素沉積或手指潰瘍等癥狀。5.0管理制度5.1采購5.1.1不得從未取得有毒有害氣體生產許可證或有毒有害氣體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采購有毒有害氣體;購買有毒有害氣體時應索取有毒有害氣體安全技術說明書和有毒有害氣體安全標簽,不得購買無有毒有害氣體安全技術說明書和有毒有害氣體安全標簽的有毒有害氣體。5.2運輸5.2.1有毒有害氣體在運輸時,須有國家交通管理部門的許可和相關資質和上崗證,并有明顯的危險標識。5.3驗收5.3.1有毒有害氣體入庫前均應按合同進行檢查驗收、登記、驗收內容包括數量、包裝和危險標志,經核對后方可出入庫,當物品性質未弄清時不得入庫。5.3.2包裝外形應無明顯外傷,附件齊全,無泄漏現象,包裝使用期應在規定期內,逾期不準延期使用。5.4儲存5.4.1儲存方式和設施的安全要求a)有毒有害氣體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者專用儲罐內,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有毒有害氣體,必須在專用倉庫、儲罐內單獨存放。b)應當根據有毒有害氣體的種類、特性在庫房內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高溫、防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等安全設施,并按照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安全要求。儲存或生產場地應當設置通風、報警裝置,并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處于正常使用狀態。c)有毒有害氣體專用倉庫,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對安全、消防的要求,設置明顯的標志,有毒有害氣體專用倉庫的儲存設施應定期監測。d)相互禁忌與滅火方法不同的有毒有害氣體不能混存,必須分間、分庫儲存,并在醒目處標明儲存物質的名稱、性質和滅火方法。e)儲存有火災、爆炸性之有毒有害氣體的倉庫內,其電氣設備和照明燈具要符合《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要求。5.4.2倉庫周邊防護距離的要求有毒有害氣體的儲存設施與周邊環境的距離應符合國家標準或國家有關規定。5.4.3儲存單位人員的安全要求a)儲存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部門對其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b)儲存有毒有害氣體的倉庫和儲罐,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庫房應設置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任職。d)儲存有毒有害氣體倉庫和儲罐的保管員應經過崗前和定期培訓,持證上崗,定期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檢查中發現有毒有害氣體有泄漏或包裝破損時應向上級報告并采取應急措施處置。5.4.4有毒有害氣體的儲存a)倉庫應陰涼通風,遠離熱源、火種,防止日光曝曬,嚴禁受熱。庫內照明應采用防爆照明燈。庫房周圍不得堆放可燃材料。b)鋼瓶入庫驗收要注意:包裝外形應無明顯外傷,附件齊全,封閉緊密,無漏氣現象,包裝使用期應在試壓規定期內,逾期不準延期使用,必須重新試壓。5.4.5儲罐的管理與檢測a)各種承壓儲罐的設計和安裝應符合我國有關壓力容器的規定,其液面計、壓力計、溫度計、呼吸閥、阻火器、安全閥等安全附件完整好用。b)閃點低于28℃,沸點低于85℃的易燃液體儲罐,無絕熱措施時,應設冷水噴淋設施,設施的電器開關設置在遠離防火(護)堤處。c)易燃、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儲罐區內,不應有與儲罐無關的管道、電纜等穿越,與儲罐區有關的管道、電纜穿過防火(護)堤時,洞口應用不燃材料填實,電纜應采用跨越防火(護)堤方式鋪設。d)儲罐的保管員應定期對儲罐進行檢查,確保儲罐的安全使用,并做記錄。e)公司安全部應每三年邀請質量監督局對儲罐進行檢驗。5.5生產過程中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處置本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硫化氫氣體、一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硫氣體。5.5.1硫化氫氣體的處置見《硫化氫氣體中毒應急救援預案》5.5.2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必須經酸霧吸收塔處理。5.5.3一氧化碳氣體處置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6.0獎罰6.1違反本制度規定者依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進行處罰。7.0相關文件7.1《硫化氫氣體中毒應急救援預案》7.2《安全生產管理制度》7.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8.0記錄
篇3:煤礦有毒有害氣體防治措施
一、建立健全職業危害管理機構。配備專人和專用儀器,按規定開展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煤礦作業場所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限值如下:化學毒物名稱最高允許濃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換算成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碳CO20.5硫化氫H2S0.00066二、化學毒物監測時應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業地點,其中應包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作業人員接觸時間最長的作業地點。采樣應在正常的生產狀態下進行。在不影響作業人員工作的情況下,采樣點要盡可能靠近作業人員,空氣收集器盡量接近作業人員工作時的呼吸帶。三、氮氧化合物至少每3個月監測1次、硫化氫至少每月監測1次、碳氧化合物至少每3個月監測1次,煤層有自然傾向的,根據需要隨時監測。四、加強通風,采用通風的方法將各種有害氣體濃度稀釋到《煤礦安全規定》規定的標準以下;加強個體防護,佩戴合格的個體防護用品。五、在相應的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說明牌。六、露天煤礦實施爆破后,須待炮煙擴散完畢后,人員方可進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