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實驗室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實驗室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2024-07-16 閱讀 3876

一、防火著火是化學實驗室,特別是有機實驗室里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多數著火事故是由于加熱或處理低沸點有機溶劑時操作不當引起的。常見有機液體的易燃性: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閃點都比較低,即使存放在普通電冰箱內(冰箱最低溫-18℃,無電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著火的氣氛,故這類液體不得貯于普通冰箱內。另外,低閃點液體的蒸氣只需接觸紅熱物體的表面便會著火。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險,即使與暖氣散熱器或熱燈泡接觸,其蒸氣也會著火,應該特別小心。名稱沸點(℃)閃點(℃)自燃點(℃)石油醚40-60-45240乙醚34.5-40180丙酮56-17538甲醇6810430乙醇(95%)7812400二硫化碳46-30100苯80-11甲苯1114.5550乙酸118434251、火災的預防有效的防范才是對待事故最積極的態度。為預防火災,應切實遵守以下各點:①嚴禁在開口容器或密閉體系中用明火加熱有機溶劑,當用明火加熱易燃有機溶劑時,必須要有蒸氣冷凝裝置或合適的尾氣排放裝置。②廢溶劑嚴禁倒入污物缸,量少時可用水沖入下水道,量大時應倒入回收瓶內再集中處理。燃著的或陰燃的火柴梗不得亂丟,應放在表面皿中,實驗結束后一并投入廢物缸。③金屬鈉嚴禁與水接觸,廢鈉通常用乙醇銷毀。④不得在烘箱內存放、干燥、烘焙有機物。⑤使用氧氣鋼瓶時,不得讓氧氣大量溢入室內。在含氧量約25%的大氣中,物質燃燒所需的溫度要比在空氣中低得多,且燃燒劇烈,不易撲滅。2、消防滅火萬一不慎失火,切莫慌驚失措,應冷靜,沉著處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識,一般可以迅速滅火。(1)常用消防器材化學實驗室一般不用水滅火!這是因為水能和一些藥品(如鈉)發生劇烈反應,用水滅火時會引起更大的火災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數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且比水輕,用水滅火時有機溶劑會浮在水上面,反而擴大火場。下面介紹化學實驗室必備的幾種滅火器材。(a)?沙箱將干燥沙子貯于容器中備用,滅火時,將沙子撒在著火處。干沙對撲火金屬起火特別安全有效。平時經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將火柴梗、玻璃管、紙屑等雜物隨手丟入其中。(b)?滅火毯通常用大塊石棉布作為滅火毯,滅火時包蓋住火焰即成。近年來已確證石棉有致癌性,故應改用玻璃纖維布。沙子和滅火毯經常用來撲滅局部小火,必須妥善安放在固定位置,不得隨意挪作他用,使用后必須歸還原處。(c)?二氧化碳滅火器是化學實驗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一種滅火器。其鋼瓶內貯有CO2氣體。使用時,一手提滅火器,一手握在噴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開開關,即有CO2噴出。應注意,喇叭筒上的溫度會隨著噴出的CO2氣壓的驟降而驟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則手會嚴重凍傷。CO2無毒害,使用后干凈無污染。特別適用于油脂和電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撲滅金屬著火。(d)?泡沫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滅火時泡沫把燃燒物質包住,與空氣隔絕而滅火。因泡沫能導電,不能用于撲滅電器著火。且滅火后的污染嚴重,使火場清理工作麻煩,故一般非大火時不用它。過去常用的四氯化碳滅火器,因其毒性大,滅火時還會產生毒性更大的光氣,目前已被淘汰。(e)溴氧二氟甲烷(簡稱BCF)這種滅火器材裝在天花板上,滅火器有一低融點合金封口(有各種規格,常用的是155℃),當室內著火,溫度超過了規格,封口熔融便自動噴出BCF滅火。BCF氣體有毒,而且與金屬反應,故不宜撲滅金屬著火引起的火災。(f)干粉:桶內裝干粉,內有壓縮二氧化碳管,使用時用力打擊,管破,二氧化碳將干粉噴出,撲救金屬著火。但大量鉀鈉著火則不宜用。(2)滅火方法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勢蔓延,應立即熄滅附近所有火源(如煤氣燈),切斷電源,移開易燃易爆物品。并視火勢大小,采取不同的撲滅方法。(a)?對在容器中(如燒杯、燒瓶,熱水漏斗等)發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網、表面皿或木塊等蓋滅。(b)?有機溶劑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燒時,不得用水沖,可撒上細沙或用滅火毯撲滅。(c)?對鈉、鉀等金屬著火,通常用干燥的細沙覆蓋。嚴禁用水和CCl4滅火器,否則會導致猛烈的爆炸,也不能用CO2滅火器。(d)?若衣服著火,切勿慌張奔跑,以免風助火勢。化纖織物最好立即脫除。一般小火可用濕抹布,滅火毯等包裹使火熄滅。若火勢較大,可就近用水龍頭澆滅。必要時可就地臥倒打滾,一方面防止火焰燒向頭部,另外在地上壓住著火處,使其熄火。(e)?在反應過程中,若因沖料、滲漏、油浴著火等引起反應體系著火時,情況比較危險,處理不當會加重火勢。撲救時必須謹防冷水濺在著火處的玻璃儀器上,必須謹防滅火器材擊破玻璃儀器,造成嚴重的泄漏而擴大火勢。有效的撲滅方法是用幾層滅火毯包住著火部位,隔絕空氣使其熄滅,必要時在滅火毯上撒些細沙。若仍不奏效,必須使用滅火器,由火場的周圍逐漸向中心處撲滅。二、防爆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1)?隨便混合化學藥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圖表中列出的混合物都發生過意外的爆炸事故。加熱時發生爆炸的混合示例鎂粉-重鉻酸銨有機化合物鎂粉-硝酸銀(遇水產生劇烈爆炸)還原劑-硝酸鉛氯化亞錫-硝酸鉍鎂粉-硫磺濃硫酸-高錳酸鉀?鋅粉-硫磺三氯甲烷-丙酮鋁粉-氧化鉛鋁粉-氧化銅(2)?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回流等加熱操作。(3)?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4)?反應過于激烈而失去控制。(5)?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氣體烴類、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量逸入空氣,引起爆燃。(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7)搬運鋼瓶時不使用鋼瓶車,而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或撞擊鋼瓶表頭,隨意調換表頭,或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等。(8)在使用和制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不在通風櫥內進行,或在其附近點火。(9)煤氣燈用完后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時,未立即關閉煤氣龍頭。或煤氣泄漏,未停止實驗,即時檢修。(10)氧氣鋼瓶和氫氣鋼瓶放在一起。實驗室常見的爆炸事故:由于實驗操作不規范,粗心大意或違反操作規程都能釀成爆炸事故。例如:(1)配制溶液時,錯將水往濃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濃的氫氧化鈉時未等冷卻就將瓶塞塞住搖動都會發生爆炸。(2)減壓蒸餾時,若使用平底燒瓶或錐瓶做蒸餾瓶或接收瓶,因其平底處不能承受較大的負壓而發生爆炸。(3)對使用的四氫呋喃,乙醚等蒸餾時,由于這類試劑放久后會產生一定的過氧化物,在對這些物質進行蒸餾前,未檢驗有無過氧化物并除掉過氧化物,過氧化物被濃縮達到一定程度或蒸干易發生爆炸。(4)制備易燃氣體時,一定要注意附近不要有明火,在制備和檢驗氧氣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有其它易燃氣體。例如氧氣制備、氫氣制備,實驗中若操作不慎易發生爆炸。(5)金屬鉀、鈉、白磷遇火都易發生爆炸。爆炸事故的預防與急救:爆炸的毀壞力極大,危害十分嚴重,瞬間殃及人身安全。必須引起思想上足夠的重視,為預防爆炸事故發生,必須遵守以下幾點:?(1)凡是有爆炸危險的實驗,應安排在專門防爆設施(或通風框)中進行。(2)高壓實驗必須在遠離人群的實驗室中進行。(3)在做高壓、減壓實驗時,應使用防護屏或防爆面罩。(4)絕不允許隨意混合各種化學藥品,例如:高錳酸鉀和甘油。(5)在點燃氫氣、CO等易燃氣體之前,必須先檢查并確保純度。銀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都會發生爆炸。(6)鉀、鈉應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時用鑷子。一些易燃的有機溶劑,要遠離明火,用后立即蓋好瓶塞。如果發生爆炸事故,首先將受傷人員撤離現場,送往醫院急救,同時立即切斷電源,關閉煤氣和水龍頭,并迅速清理現場以防引發其它著火中毒等事故。2016年8月15日

篇2:實驗室電氣消防安全辦法

為加強對實驗室設備的使用安全及管理,杜絕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和設備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壞,以保證實驗室的用電和消防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電氣安全要求

實驗室應有良好的電擊防護措施。保證電器設備完好,絕緣良好;良好的保護接地措施;應使用漏電保護器。

實驗室內的大型精密儀器等設備應有靜電防護措施。防靜電區內不要使用塑料地板、地毯或其它絕緣性好的地面材料,可以鋪設導電性地板。在易燃易爆場所,應穿導電纖維及材料制成的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電阻應在15OKΩ以下),戴防靜電手套。不要穿化纖類織物、膠鞋及絕緣鞋底的鞋。高壓帶電體應有屏蔽措施,以防人體感應產生靜電。適當提高環境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當相對濕度超過65%~70%時,由于物體表面電阻降低,便于靜電逸散。

二、用電安全守則

1、不得私自拉接臨時供電線路。

2、不準使用不合格的電氣設備。

3、新購的電器使用前必須全面檢查

4、使用烘箱和高溫爐時,必須確認自動控溫裝置可靠。

5、電源或電器的保險絲燒斷時,應先查明原因

6、使用高壓電源工作時,要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

7、擦拭電器設備前應確認電源已全部切斷。嚴禁用潮濕的手接觸電器和用濕布擦電門。

三、消防安全要求

對于儲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實驗室,必須符合安全防火規范,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貯存量。避免易燃物與助燃物的接觸經常檢查易燃物品的儲存器,確保易燃物品的密封保存,避免泄漏和擴散,注意防止爆炸但混合物的形成和積聚。

四、消防安全守則

1、根據消防規范配置各種消防設施,定點放置并方便使用。

2、有指定的專人負責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3、實驗室人員均熟悉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4、使用易燃液體時,必須取去火源并遠離火種

5、加熱或蒸餾可燃液體時應使用水浴或蒸汽浴,禁止直接火加熱。

6、乙醚應避免過多接觸空氣,防止其過氧化物生成。

7、禁止把氧化劑與可燃物品一起研磨,不得在紙上稱量過氧化物和強氧化劑。

8、使用爆炸性物品如苦味酸(三硝基盼)、高氯酸及其鹽、過氧化氫等物品,要避免撞擊、強烈振蕩和摩擦。

9、當實驗中有高氯酸蒸氣產生時,應避免同時有可燃氣體或易姻液體蒸氣存在。

10、進行可能發生爆炸的實驗,必須在特殊設計的防爆炸的地方進行,并注意避免發生爆炸時爆炸物飛出傷人或飛到有危險物品的地方。

11、散落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及時清理,含有燃燒、爆炸性物品的廢液、廢渣應妥善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12、內部含有可燃物質的儀器,實驗完成后,應注意徹底排除。

13、不要使用不知成分的物質。

篇3:化工系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實驗室的安全工作是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證,為了保障實驗師生人身安全及實驗室的安全,搞好防火、防爆、防毒、防泄密、防災害等事故的消防安全預防工作,特制定本規定。

一、實驗室設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實驗室的安全防火工作,設立安全員負責日常的安全檢查,成立防火組織,落實到人。

二、實驗室內的樓梯、消防通道和緊急出口應保持暢通,不得在通道堆放雜物。

三、電氣線路、導線類型和絕緣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安裝自動保護裝置,不得亂拉亂接臨時線路。

四、有接地要求的儀器必須按規定接地。定期檢查線路,測量接地電阻。

五、各實驗室要定期檢查儀器設備和線路,及時保養,排除儀器故障,消除隱患,嚴禁儀器帶故障工作,嚴防損毀儀器設備,確保儀器處于良好工作狀態。如有不安全因素應及時向領導報告,采取措施及時消除。大型儀器設備應有專人負責。

六、凡使用有劇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物品做實驗時,實驗室的廢棄物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妥善處理,不得亂倒亂丟。

七、嚴格按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加熱、烘干、蒸餾所用儀器的電源、導線要經常檢查。加熱加壓過程需專人看管;禁止使用沒有絕緣隔熱底座的電熱儀器。電爐不能放置在木質工作臺上。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

八、實驗室內不準抽煙,不準煮食物(實驗除外),不準未經學院領導批準隨便帶人參觀,不準在實驗室通道堆放雜物,保持暢通無阻,便于疏散。

九、每個實驗室由該實驗室的技術安全責任人擔任兼職消防安全員。消防安全員有權對不符合規定操作或不利于消防安全的因素進行監督。實驗室每次實驗完畢或下班前都要進行安全檢查,切斷電源、氣源、水源,鎖好門窗。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做到“三懂三會”:懂所在實驗室的火災危險性,會撥打火警電話“119”;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會使用滅火器材;懂滅火的基本方法,會撲滅初起火災。

十、每個實驗室必須配備適用足量的消防器材,放在合適的位置,指定專人負責,妥善保管。各種安全設施不準借用或挪用。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十一、積極配合保衛處定期對本實驗室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各種火險隱患。每學期要定期對實驗室安全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并作好記錄。

十二、下班或節假日要進行安全檢查和斷電源、水源、火源、關窗、鎖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