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1、為及時控制危害源,指導受害人員及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現場,搶救受害人員,減少和消除嚴重危害后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勞動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2、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原則:自救為主,外援為輔,統一指揮,當機立斷,迅速處理。
3、預案啟動條件:本單位內發生高毒物品職業中毒事故。
4、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指揮部組織機構
總指揮:公司經理
副總指揮:公司副經理(主管職業衛生)
成員:公司內各部門經理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5、應急指揮部各成員職責
(1)總指揮職責:
①全面負責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②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
(2)副總指揮職責:
①在總指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②負責自己主管范圍內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落實。
③負責組織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現場搶險工作。
(3)指揮部成員職責:
①了解、收集事故情況,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和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②負責具體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安排、檢查和落實。
③保持與政府主管部門聯系,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情況。
④負責審查事故新聞宣傳報道,組織新聞發布會。
⑤負責處理指揮部的日常事務,辦理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6、高毒物品危害事故預防的主要措施
(1)在可能發生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的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2)定期對危害因素進行日常監測,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3)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場所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4)高毒物品生產、儲運、裝卸等工作場所應配備應急柜,并存放以下必備物品。
①足夠數量的防毒面具、防護服、眼鏡、手套、膠靴等,存放在應急柜內,并有醒目的標志,便于隨時取用;
②各種型號的防爆工具。
(5)有條件的單位可設置急救室。急救室應有一定的床位,配備救護車、擔架、吸氧器、供氧式呼吸器、氣管切開包、導尿包、靜脈切開包、洗胃器、洗眼器具、各種型號的注射器、常用急救和解毒劑以及心電圖機或監護儀等,還應配備供現場搶救用的急救箱。
(6)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作業規程,按規定選擇、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
(7)各單位生產與生活性供熱、供水及排污、排放系統必須分開,不得連通。
7、應急救援的處理措施
(1)當發生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時,最早發現人員應立即在第一時間報警(報警電話:119、120),并迅速通知單位調度室、說明事故危險程度、類別等情況;同時上報區安監局。
(2)各單位調度室接到報警后,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各成員;通知專業救援搶險隊趕赴事故現場。
(3)迅速查明事故發生點,立即采取相應的工藝控制措施;停止導致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
(4)消防、搶險、救護各專業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應當首先查明現場有無傷員,如有立即將其救出事故現場。醫護人員將傷員送到安全地帶救治,及時與專科醫院了聯系,做好病人的護送工作;
(5)安全部門在協助事故搶救同時,設法保護事故現場;保衛部門在事故現場周圍設立警戒,指揮受傷群眾向安全地帶疏散;環保部門立即查明化學物質性質、可能產生毒物性質及泄漏量、范圍,并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6)指揮部負責人到達現場后立即聽取事故狀況、危害程度、是否得到控制、有無擴大蔓延,根據現場確定是否請求支援,并及時向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辦公室報告;
(7)事故控制后,根據事故造成的設備損失情況,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后撤消警戒。調集各有關搶修力量進行搶修,恢復生產。
8、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現場醫療措施
(1)迅速將中毒者撤離危險區,靜臥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并注意保溫,解開衣領、褲帶及妨礙呼吸的一切物體,鼻子朝天、頭后仰,患者意識喪失時,應除去口中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
(2)必須脫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清水徹底清洗眼、耳、皮膚等受污染處。時間一般不少于15分鐘;
(3)除中毒癥狀外,還應檢查患者有無外傷、骨折、內出血等情況。搬運時使患者側臥或仰臥,保持頭位低;
(4)患者停止呼吸時,應進行人工呼吸,吸氧等;
(5)使用解毒劑;對癥治療、預防并發癥;
(6)與專科醫院聯系,做好病人的護送和救治工作。
9、預案關閉條件:當導致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發生的因素得到控制和受害人員得到有效救治時,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預案關閉。
10、各單位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預案演習,及時總結演習經驗,對不足項進行修改完善。
篇2:企業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預案(2)
企業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預案(二)
1、為及時控制危害源,指導受害人員及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現場,搶救受害人員,減少和消除嚴重危害后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勞動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2、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原則:自救為主,外援為輔,統一指揮,當機立斷,迅速處理。
3、預案啟動條件:本單位內發生高毒物品職業中毒事故。
4、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指揮部組織機構
總指揮:公司經理
副總指揮:公司副經理(主管職業衛生)
成員:公司內各部門經理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5、應急指揮部各成員職責
(1)總指揮職責:
-1全面負責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2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
(2)副總指揮職責:
-1在總指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2負責自己主管范圍內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落實。
-3負責組織調集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現場搶險工作。
(3)指揮部成員職責:
-1了解、收集事故情況,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和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2負責具體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安排、檢查和落實。
-3保持與政府主管部門聯系,及時向總指揮報告情況。
-4負責審查事故新聞宣傳報道,組織新聞發布會。
-5負責處理指揮部的日常事務,辦理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7、高毒物品危害事故預防的主要措施
(1)在可能發生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的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2)定期對危害因素進行日常監測,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3)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場所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4)高毒物品生產、儲運、裝卸等工作場所應配備應急柜,并存放以下必備物品。
-1足夠數量的防毒面具、防護服、眼鏡、手套、膠靴等,存放在應急柜內,并有醒目的標志,便于隨時取用;
-2各種型號的防爆工具。
(5)有條件的單位可設置急救室。急救室應有一定的床位,配備救護車、擔架、吸氧器、供氧式呼吸器、氣管切開包、導尿包、靜脈切開包、洗胃器、洗眼器具、各種型號的注射器、常用急救和解毒劑以及心電圖機或監護儀等,還應配備供現場搶救用的急救箱。
(6)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作業規程,按規定選擇、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
(7)各單位生產與生活性供熱、供水及排污、排放系統必須分開,不得連通。
7、應急救援的處理措施
(1)當發生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時,最早發現人員應立即在第一時間報警(報警電話:119、120),并迅速通知單位調度室、說明事故危險程度、類別等情況;同時上報區安監局。
(2)各單位調度室接到報警后,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各成員;通知專業救援搶險隊趕赴事故現場。
(3)迅速查明事故發生點,立即采取相應的工藝控制措施;停止導致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的作業,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
(4)消防、搶險、救護各專業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應當首先查明現場有無傷員,如有立即將其救出事故現場。醫護人員將傷員送到安全地帶救治,及時與專科醫院了聯系,做好病人的護送工作;
(5)安全部門在協助事故搶救同時,設法保護事故現場;保衛部門在事故現場周圍設立警戒,指揮受傷群眾向安全地帶疏散;環保部門立即查明化學物質性質、可能產生毒物性質及泄漏量、范圍,并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6)指揮部負責人到達現場后立即聽取事故狀況、危害程度、是否得到控制、有無擴大蔓延,根據現場確定是否請求支援,并及時向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處理辦公室報告;
(7)事故控制后,根據事故造成的設備損失情況,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后撤消警戒。調集各有關搶修力量進行搶修,恢復生產。
8、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現場醫療措施
(1)迅速將中毒者撤離危險區,靜臥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并注意保溫,解開衣領、褲帶及妨礙呼吸的一切物體,鼻子朝天、頭后仰,患者意識喪失時,應除去口中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
(2)必須脫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清水徹底清洗眼、耳、皮膚等受污染處。時間一般不少于15分鐘;
(3)除中毒癥狀外,還應檢查患者有無外傷、骨折、內出血等情況。搬運時使患者側臥或仰臥,保持頭位低;
(4)患者停止呼吸時,應進行人工呼吸,吸氧等;
(5)使用解毒劑;對癥治療、預防并發癥;
(6)與專科醫院聯系,做好病人的護送和救治工作。
9、預案關閉條件:當導致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發生的因素得到控制和受害人員得到有效救治時,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應急預案關閉。
10、各單位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預案演習,及時總結演習經驗,對不足項進行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