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環境風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某環境風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7893

環境風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序號項目內容及要求1危險源情況詳細說明危險源類型、數量、分布及其對環境的風險2應急計劃區生產區、污水處理設施區、倉儲區、臨近地區。3應急組織企業:成立公司應急指揮小組,由公司最高領導層擔任小組長,負責現場全面指揮,專業救援隊伍負責事故控制、救援和善后處理。臨近地區:地區指揮部—負責企業附近地區全面指揮,救援,管制和疏散4應急狀態分類應急響應程序規定環境風險事故的級別及相應的應急狀態分類,以此制定相應的應急響應程序。5應急設施設備與材料生產裝置所在車間:防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設施、設備與材料,主要為消防器材、消防服等;防有毒有害物質外溢、擴散;中毒人員急救所用的一些藥品、器材;化工生產原料貯場應設置事故應急池,以防液體化工原料的進一步擴散;配備必要的防毒面具。臨界地區:燒傷、中毒人員急救所用的一些藥品、器材。6應急通訊通告與交通規定應急狀態下的通訊、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理等事項。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通信設施,如手機、固定電話、廣播、電視等7應急環境監測及事故后評價由專業人員對環境分析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對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均所造成的環境危害后果進行評估,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再次發生事故,為指揮部門提供決策依據。8應急防護措施消除泄漏措施及需使用器材事故現場:控制事故發展,防止擴大、蔓延及連鎖反應;清除現場泄泥物,降低危害;相應的設施器材配備;臨近地區:控制防火區域,控制和消除環境污染的措施及相應的設備配備。9應急劑量控制撤離組織計劃醫療救護與保護公眾健康事故現場:事故處理人員制定毒物的應急劑量、現場及臨近裝置人員的撤離組織計劃和緊急救護方案;臨近地區:制定受事故影響的臨近地區內人員對毒物的應急劑量、公眾的疏散組織計劃和緊急救護方案。10應急狀態中止恢復措施事故現場:規定應急狀態終止秩序;事故現場善后處理,回復生產措施;臨近地區:解除事故警戒,公眾返回和善后回復措施。11人員培訓與演習應急計劃制定后,平時安排事故出路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并進行事故應急處理演習;對工廠工人進行安全衛生教育。12公眾教育信息發布對工廠臨近地區公眾開展環境風險事故預防教育、應急知識培訓并定期發布相關信息。13記錄和報告設應急事故專門記錄,建立檔案和報告制度,設專門部門負責管理。14附件準備并形成環境風險事故應急處理有關的附件材料。

篇2:防校舍倒塌應急預案范本

一、指導思想

為了迅速、有序有效處理好校內重、特大安全事故,立足于事故發生后及時消除連帶隱患,立足于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立足于在第一時間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搶險救助,根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學校校舍倒塌,一次3人重傷及以上或1至2人死亡為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為特大事故。

三、成立學校校舍倒塌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一)校舍倒塌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劉緒彬

副組長:劉國強

成員:校委會成員和班主任

(二)領導小組職責:

1、全面負責本校校舍倒塌應急工作,進行救助、疏散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單位應急意識和抵御校舍倒塌災害的能力。

2、對本校校舍倒塌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演練。

3、一旦發生校舍倒塌,全面負責本單位校舍倒塌應急工作,指揮各專業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救災,并立即向鎮黨委政府、市教育局匯報,同時撥打110、120電話。

各應急專業工作組:

(一)應急疏散組組長:政教處董保民主任

成員:各班主任

(二)宣傳組組長:教導處王貴平主任

成員:教導處有關人員

(三)后勤保障組組長:總務劉慶鋒主任

(四)綜合協調及醫療救護組組長:劉文明

組員:生活老師

各應急專業組臨場工作職責

(一)應急疏散組工作職責:

1、校舍倒塌發生后,指揮學生有序疏散。

2、以方便疏散為原則,將各樓層、各教學區劃為幾個區域,劃定疏散路線、順序,設置標志。

(二)宣傳組工作職責:

由教導處牽頭,平時在防倒塌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在師生中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工作;及時、有效、適度的宣傳,鼓勵廣大師生積極進行倒塌后清理工作。

(三)后勤保障組工作職責:

1、保障應急指揮方面所需的交通、通迅工具,設置明顯疏散路線標志和照明設施等。

2、后勤部門要準備足夠的防寒、防雨物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等。

3、對學校各建筑物進行校舍安全檢查,并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

4、負責組織對被困人員進行救助,并轉送至安全地帶。

(四)綜合及醫療救護組

1、做好各部門的工作協調及搶險人員調配。

2、醫護人員要儲備一定數量的急救藥品和器材,并做好臨時搶救所需的藥品、器材、場地、人員的準備工作,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

3、負責事故的調查統計和上報。

4、校舍倒塌發生后,負責重要部門的安全保衛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篇3:防傳染病應急預案范本

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很大,對社會的穩定也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要樹立依法防控的思想,堅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做好預防各類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結膜炎、水痘等),確保學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和我校實際情況,特制訂學校傳染病應急預案,以確保師生的安全,防止疫情發生及蔓延。

一、做好預案的基礎工作

1、校長是防范各類傳染病的第一責任人,并建立階梯負責制,明確分工、明確責任,簽訂安全責任書。

2、健全和完善校內通訊聯系網絡,建立兩極雙向聯系通訊網:(1)班主任向學生公布宅電、手機號;將班級學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長的通訊聯絡重新核對整理。(2)校長向全體教師公布宅電、手機號。

3、規范應急情況上報順序,將有關聯系電話整理備用。

二、成立預防傳染病工作小組

(一)、預防傳染病工作小組名單

組長:劉緒彬

副組長:劉國強

成員:各班主任

報告人:劉文明

(二)、應急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組長:負責全面工作,平時加強監督管理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一旦發生傳染病流行,負責組織救治患者、安排隔離場所、調查傳染源,安排善后等一切工作。

副組長:在組長的領導下及時展開工作,負責做好現場秩序的維護,車輛調配,配合衛生防疫做好有關人員的隔離防護工作以及消毒工作。

成員:做好學校相關學生的宣傳教育與撫慰工作,確保教學正常開展。

三、傳染病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本著為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的目的出發,在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的同時,根據季節氣候特點加強對各類傳染病的宣傳力度,做好預防措施。校園內,發現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經有關部門核實,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1、在校內發現傳染病的學生或教職工,學校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學校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并由學校副校長馬上打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2、在組織救治工作的同時,學校要及時了解診斷結果,如果診斷為傳染病病的,要及時向校長匯報。學校在兩個小時內由報告人將疫情報告給上級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報告內容有:疫情發生單位、地點、時間、人數、疫情經過、接觸史、初步分析原因、組織搶況等。

3、學校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立即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4、同時學校針對這次傳染病進行健康教育,出一期相關內容的板報,利用各個班健康教育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宣傳教育。還使用告家長書的形式向家長進行宣傳,以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5、加強晨檢制度,學校每日在上每一節課之前,由班主任和值周教師分別負責檢查學生和教職工缺勤情況,一一詢問缺勤原因,并登記因病缺勤師生名單。對患病的職工和學生進行電話追蹤訪問,了解其診治情況。學生若有發熱、咳嗽、出疹等不適應立即和家長聯系去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后方可返校上課。如發現同一病例在同一班級發生三例以上的疑似甲、乙、丙三類傳染病的情況,班主任應立即報校長,按程序上報區疾病控制中心和區教育局。

6、建議師生員工盡量避免接待外地來訪的客人,各種集體性人員聚集活動推遲或取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集體活動。

7、學校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后,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建鄴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事情的進一步發展的詳細情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