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配電工操作規程

煤礦配電工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138

一、本操作規程適用于變配電所的一切工作人員。

二、工作人員接到違反本操作規程的命令應向發令人指出其錯誤的地方,防止違章指揮。

三、工作人員應無妨礙工作的病癥,應遵守和執行本規程,通過考試合格并持有合格證方能值班。

四、值班和巡視時,不論高壓設備帶電與否,值班人員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攔,不得打開電板門或開關蓋,不得做其它工作,值班不得外出。處理緊急事故需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

五、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米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米以內,須進入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六、停電操作,必須按照先拉油開關,再拉負荷側、母線側刀閘的順序依次操作,送電時操作順序與此相反,嚴禁帶負荷拉刀閘。

七、倒閘時必須有兩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事故掉閘或情況緊急時,可由一人獨立操作。

八、操作前應核對設備名稱、編號和位置,操作中應認真執行監護復誦制。必須按操作順序操作,每操作完一項,做一個記號“√”,全部操作完畢后進行復查。

九、發生事故時,可以不經上級許可,先拉有關設備開關,事后再向領導及調度室匯報。

十、在高壓設備上工作要做到:

1、必須有負責人的命令;

2、至少有兩人以上在一起工作;

3、做好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組織措施。

十一、對于容易接地0.6米以內的未停電設備應裝遮攔,并懸掛“注意有電”的標志牌,遮攔和帶電部分的距離應在0.6米以上,用絕緣板做遮攔時和帶電部分距離應在0.25米以上。

十二、裝設和拆除遮攔標志牌,由值班負責人命令并監護值班員操作。

十三、對于可能送電到停電設備的各個方面,要裝設接地線接地線應裝在工作人員可見處的電源方向,接地線和帶電部分應保持安全距離,裝接地線前必須進行驗電。

十四、接地線和施工設備間,不得通過開關和保險器。

十五、工作間斷時,必須把所有未拆接地線逐班交待清楚。

十六、安裝接地線,工作由兩人進行,值班負責人監護,值班員執行工作,安裝接地線時戴絕緣手套。

十七、工作領導人應檢查值班人員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工作開始前對全班人員宣讀安全技術措施,在工作中隨時檢查工作人員是否遵守安全規程。

十八、工作許可人(值班負責人)在完成施工現場技術措施后,應會同工作領導人和工作負責人檢查現場安全措施是否齊備,然后方可開始工作。

十九、值班員應指明帶電部分的位置。

二十、工作負責人必須在開始工作地點,監護工作人員工作,任何人不得單獨留在高壓室內(包括工作負責人)工作,不準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地點,如因工作條件需要,工作負責人應詳細向單獨工作人員說明安全注意事項。

二十一、工作負責人在全部停電后,可以參加工作,在部分停電時要對室內帶電部分進行可靠的遮攔。

二十二、工作終結后工作人員應仔細清理現場,并由工作領導人和工作負責人詳細檢查,由工作領導人通知值班員工作完畢。

二十三、值班人員接到工作終結的通知后,應到現場檢查無誤后,由工作領導人和工作負責人在工作票上簽章。

二十四、值班人員將地線、臨時遮攔、標示牌等拆除,恢復常設遮攔,此時工作票宣告結束。

二十五、工作票結束后,值班人員方可按操作票合閘送電。

二十六、工作終結后測量絕緣電阻,應在拆除臨時遮攔和標示牌以前進行。

二十七、工作間斷時恢復送電,須執行工作終結制和工作許可制。

二十八、在不停電的高壓設備附近或其上工作只限于下面幾項:

1、變壓器取油樣;

2、用高壓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流;

3、抄錄設備銘牌;

4、更換電壓互感器二次保險。

二十九、帶電工作只許在地面或牢固的架子上進行,帶電部分只能在工作人員的前面或一側。如工作人員身體各部位活動最大范圍與帶電部分的距離小于1米時不許帶電工作。

三十、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因修理停電或修完后恢復送電,均按工作領導人簽發的工作票進行。

三十一、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上的工作,必須將該線路可能來電的所有開關刀閘全部拉開,

在驗電后對大地放電,并裝設地線,操作手把掛“有人操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將開關鎖住。

三十二、線路工作結束后,由工作領導人通知值班人員,并辦理恢復送電手續,執行停送電制度。

篇2:煤礦井下配電工崗位作業書

井下配電工

崗位作業書

目錄

(一)上崗條件1

(二)崗位描述1

(三)崗位責任制1

(四)崗位操作規程2

(五)井下配電工工作流程5

(六)作業標準5

(七)工作任務9

(八)事故案例9

(九)井下配電工崗位6S標準10

(十)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11

(一)上崗條件

1、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操作。

2、井下配電工必須掌握變電所供電系統圖;了解變電所電源情況,各開關柜的負荷性質、容量和運行方式;熟知《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內容。

3、配電工必須熟悉變電所主要電氣設備的特性、一般構造及工作原理,并能熟練操作。每天定時試驗漏電保護裝置,并做詳細記錄。

(二)崗位描述

1、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各項關于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規定、指令,以及有關管理制度和技術規定。

2、熟悉變電所主要電氣設備的特性、結構及工作原理,并能熟練操作。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3、負責變電所電氣設備的操作及運行監視,保證井下安全供電、持證上崗,杜絕“三違”。

(三)崗位責任制

1、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操作設備,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保障供電安全。

2、必須熟悉變電所供電系統圖和設備分布,了解系統電源情況和各配出開關的負荷性質、容量和運行方式。

3、熟知變電所配電設備的特性、一般構造及工作原理,并掌握操作方法,能獨立工作。

4、經常詳細地巡回檢查設備,保證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5、經常觀察監視電氣儀表和繼電器運行情況,做好各項記錄,能準確無誤地反映設備運行情況,提供設備檢修內容。

6、負責變電硐室的防火和防漏地工作,督促定期檢修制的落實。

7、負責變電所和設備、工具的安全保衛工作,嚴格執行進入要害場所的登記制度。

8、變電所遇有設備異常時,要在礦調度及值班領導的統一指揮下迅速處理,其他人員協助。

9、負責硐室內工具、絕緣用具和防火材料的保管,不準亂用和丟失。

10、按要求及時、清晰、完整、正確地填好各種記錄。并將工具、記錄及其他用品擺放整齊,打掃室內衛生,保持清潔無雜物。

11、交接班時,必須清理本所衛生,巡視室內外,并向下一班說明本班運行情況及注意事項,簽字后方可離崗。

(四)崗位操作規程

1、一般規定

(1)本規程適用于井下變配電所的一切工作人員。

(2)任何違反本規程的命令不準執行,工作人員接到違反本規程的命令應向發令人指出其錯誤的地方,情節嚴重的應報告上一級領導。

(3)工作人員應精神正常,無妨礙工作的病癥,應遵守和執行本規程。通過本規程考試合格并持有合格證方能值班。

(4)值班和巡視時,不論高壓設備帶電與否,值班人員不得移開和越過遮攔,不得打開電板門或開關蓋,不得做其他工作,值班時不得外出或參加修理工作,處理緊急事故需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

(5)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米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米以內,須進入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2、刀閘操作

(1)停電操作,必須按照先拉油開關,再拉負荷側母線側刀閘的順序依次操作,送電時操作順序與此相反,嚴禁帶負荷拉刀閘。

(2)倒閘操作時必須有兩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其中一人對設備較為熟悉者作監護。事故掉閘或緊急情況時,可由一人獨立操作。

(3)操作前應核對設備名稱、編號和位置,操作中應認真執行監護復誦制。必須按操作順序操作,每操作完一項,做一個記號“√”,全部操作完畢后進行復查。

(4)雖知設備停電,但未拉電源開關,設備有突然來電的可能,在未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欄。

(5)發生事故時,可以不經上級許可,先拉有關設備開關,事后再向領導及調度室匯報。

3、高壓開關操作方法

(1)送電前的檢查和準備:

①開關絕緣和電纜絕緣情況;

②開關連接線是否牢固,另部件是否齊全;

③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插件牢固,整定值是否正確;

④一切正常后,關好前門和各接線蓋板。

(2)給開關電源側送電,先觀察各指示儀表是否正常,然后對絕緣監視裝置和過流保護裝置作指示燈試驗,一切正常后方可聯系主電路送電。

(3)正常停電,可使用變壓器上的試驗開關,打到停電位置,或操作高壓開關上的停電旋鈕打到零位使高壓停電。

(4)當發生故障跳閘后,首先要根據信號指示,判斷故障性質,查明發生的部位和原因。處理完畢后,檢查合格,方可復位聯系送電。

(5)操作高壓電氣設備的主回路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必須穿絕緣靴和站在絕緣臺上。

4、移動變電站的操作

(1)送電前的檢查和準備:

①對開關及電纜進行檢查;

②對開關接線是否正確、牢固程度、另部件是否齊全進行檢查;

③對各保護插件進行整定,并插接牢固;

④經檢查一切正常后,關好閉鎖前門,蓋好接線室蓋板,方可按程序送電。

(2)送電前應首先使變壓器試驗開關處于中間位置,低壓饋電開關,手動控制開關處于“Ⅰ”的位置,各磁力啟動器隔離開關在中間斷開位置,控制臺手把在中間位置。送電時,首先觀察高壓開關指示燈,一切正常后,再給高壓開關送電。觀察6KV電源電壓表和電流指示,再觀察低壓饋電開關的高壓指示、絕緣指示、負荷指示、功能指示,一切正常時,應用試驗開關進行試驗,當一切保護裝置動作正常時,方可給主回路及照明送電,并再次觀察各指示位置是否在正常指示范圍之內。防爆磁力啟動器送電前,觀察電壓指示正常時,方準合隔離開關。合隔離開關時,要注意反正向的位置,嚴格按照操作指示牌箭頭的指示方向操作。并一定要合到底,觀察功能指示正常時,還要用試驗開關進行試驗,試驗正常方允許啟動設備。

(3)正常停電,必須在接觸器處于斷開狀態下,才允許停隔離開關。正常情況下,磁力啟動器全部斷開后,再停饋電開關,使饋電開關打至“Ⅰ”的位置。

(4)當出現故障跳閘時,必須查明原因,過負荷跳閘,必須等繼電器自動復位后,方可重新啟動設備,過流跳閘和接地漏電故障跳閘,必須查明故障地點,處理好后,確認一切恢復正常,方可重新啟動設備。

(五)井下配電工工作流程

班前準備——進入變電所接班——巡查管轄范圍內的電氣設備——維修電氣設備——交班——匯報工作

(六)作業標準

1、班前準備

執行《通用標準》的有關要求。

2、接班

(1)按規定時間準時進入工作地點,現場交接班。

(2)詢問交班人上班工作情況檢查、檢修及設備運行情況,查閱各種記錄填寫是否認真、規范,內容是否齊全,設備是否有故障以及采取的措施、處理結果和變更情況,上級的有關命令。

(3)停電申請票和工作票是否執行完畢,變電所輸電線路上有無工作人員,工作內容及停送電負責人。

(4)檢查安全用具、絕緣用具、工具、儀器、通訊器材、消防器材是否齊全完好。

(5)檢查設備運行情況,變壓器的聲音、溫度是否正常。

(6)檢查各開關的停送電標志牌是否齊全,是否和實際運行情況相符。

(7)查看各種儀表的指示情況。

(8)存在問題協同處理;遺留問題,落實責任向上匯報。

(9)在交接班記錄上簽字,并向科機電調度匯報。

3、作業

(1)作業前準備

①戴好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

②核對所要操作的設備的編號與要求的操作指令是否相同。

(2)停送電操作

①送電:合上高開隔離,合上高開斷路器,解除低壓總開的閉鎖,合上低壓總開關,解除各分開關的閉鎖,合上分開關,掛上送電標志牌。

②停電:停電順序與送電順序相反。

(3)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的操作。

①送電:推進隔離開關小車(合上隔離開關),檢查隔離開關確已合好,觀察儀表指示及保護指示(如有故障指示應先按復位按鈕使保護復位),按下合閘按鈕或用手動合閘手柄合上真空斷路器,聽到合閘聲音后,運行(合閘)指示燈亮,掛上送電標志牌,做好相關記錄。

②停電:按下停電(分閘)按鈕,聽到分閘聲音后觀察顯示板(及分合指示)分閘燈亮(及分合指示顯示“分”),拉出隔離開關小車(拉開隔離開關),各種指示燈滅,電壓表指示為0,如不需拉出隔離開關,則在開關正前方醒目處掛上停電標志牌(手動合閘的開關取下其合閘手柄)。

(4)礦用隔爆型低壓饋電開關停送電

①送電:解除操作手柄閉鎖,將操作手柄打至“分”位,觀察指示牌指示,分閘燈亮(如有短路、漏電等指示燈與分閘燈同時點亮時應先按下復位按鈕,上述指示燈滅),將操作手柄打至“合”位,聽到合閘聲音后,分閘燈滅,運行燈亮,觀察總開關顯示屏顯示正常,掛上送電標志牌。

②停電將操作手柄打至“分”位聽到分閘聲音后運行燈滅,分閘燈亮掛上停電標志牌。如需閉鎖開關時,將操作手柄打至“閉鎖”位,全部指示燈滅,用改錐扭進閉鎖桿,閉鎖手柄。

(5)移變低壓饋電開關操作

①送電:解除隔離手柄閉鎖,將隔離手柄打至“合”位,按下復位按鈕,閉鎖燈滅,檢測燈亮按下“合閘”按鈕,聽到合閘聲音后,觀察合閘燈亮,掛上送電標志牌。

②停電:按下“分閘”按鈕,合閘燈滅,檢測燈亮,將隔離手柄打至“分”位,閉鎖隔離手柄,掛上停電標志牌。

(6)磁力啟動器操作

①送電:解除操作手柄閉鎖,將操作手柄打至“正”或“反”位,按下啟動按鈕,聽到合閘聲后,掛上送電標志牌。有顯示窗口的應看指示燈狀態。

②停電:按下“停止”按鈕,聽到分閘聲后,將操作手柄打至“零”位,閉鎖操作手柄,掛上停電標志牌。

③遠程操作:將操作手柄打到相應位置,利用遠控按鈕,進行操作。

(7)照明信號綜合保護操作

①送電:解除隔離手柄閉鎖,將隔離手柄打至合位。按下啟動按鈕,聽到合閘聲音后,運行燈亮,掛上送電標志牌。

②停電:按下停止按鈕,聽到分閘聲音后,運行燈滅,將隔離手柄打至分位,并閉鎖,掛上停電標志牌。

(8)檢漏試驗

①按下“漏試”按鈕,開關跳閘,漏電指示燈亮,顯示屏有漏電試驗顯示,證明試驗成功。

②恢復送電。

③做好試驗記錄。

④執行日檢制度。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每天試驗一次。對具有選擇性功能的檢漏保護裝置,各支路應每天做一次跳閘試驗,認真作好記錄。

(9)班中巡檢

①設備外觀零部件,各種標志是否齊全、完好。

②設備、電纜的運行狀況,聲音、溫度是否正常。

③各種儀表、信號指示是否正確。

④設備接地保護裝置是否良好、可靠。

⑤認真規范填寫相關記錄。

(10)檢修

如遇檢修工檢修時,嚴格按工作票制度做好檢修回路的停送電工作,并協助檢修工檢修。

4、交班

①整理好各種記錄,搞好本變電所的文明生產,嚴禁電氣失爆。

②向接班人匯報本班工作情況,協助接班人現場檢查,發現問題立即協同處理。

③對遺留問題,落實責任向上匯報。

④履行交接班手續,上井匯報,填寫記錄。

(七)工作任務

完成當班供電任務或協助電工完成電氣設備工作,保證供電安全,確保供電設備完好、無失爆。

(八)事故案例

1、事故經過

1987年10月3日,**礦地面35KV變電所檢修完畢后,變配電工廖**在維修工未拆除接地線的情況下送電,造成全礦范圍的停電。

2、事故原因

(1)廖**安全意識淡薄,工作前未檢查確認各開關柜是否具備送電條件,在接地線未拆除情況下冒然送電,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同組值班員未能有效進行安全監督、提醒。

(3)廖**在工作中不執行規章制度,疏忽大意,憑經驗、憑資歷違章作業。

3、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嚴格執行《規程》和企業的規章制度,加強對現場工作人員執行規章制度的監督、落實,杜絕違章行為的發生。

(2)完善設備停送電制度,制定設備停送電檢查注意事項。

(3)加強職工的技術培訓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安全意識,讓職工切實從思想上認識作業性違章的危害性。

(九)井下配電工崗位6S標準

1、整理

(1)使用的材料、工具、設備按照使用與否進行分類。

(2)將無關和近期不用的工具及閑置物資及時進行清理升井。

2、整頓

(1)各類材料分類、分區、分架、分層放置,集中管理。

(2)設備、工器具、小件材料及油脂類必須放在專用箱(容器)內,配備消防器材。

(3)物料碼放橫豎成線,高度合理,不影響通風,確保通道暢通。

(4)管線鋪設平直,吊掛整齊,水平成線。

(5)各類設備要掛牌管理,明確設備用途及包機責任人。

3、清潔

(1)物料放置區保持干凈,定期打掃衛生,及時清理雜物。

(2)設備、管路不得出現粉(煤)塵堆積現象。

(3)牌板表面應保持清潔,無浮塵,且規格統一,便于查看。

(4)硐室內管線、設備的積塵要隨時清掃,淤泥積水、浮煤渣塊等要及時清理。

(5)設備5米范圍內的水、廢棄物等物質要及時不間斷排走。

4、清掃

(1)將整理、整頓、清掃實施步驟制度化、規范化。

(2)通過強制性規定,培養職工正確操作和工作習慣。

5、素養

(1)熟練掌握本工種工作質量標準、工序要求、措施要求和設備操作使用要求。

(2)保持各系統設備、設施完好,作業人員遵章作業,不擅自越崗、竄崗、離崗。

(3)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文明行為規范的習慣和作風。

6、安全

(1)不發生三違,不發生人身事故和傷亡事故。

(2)不發生影響生產的機電及其他事故。

(3)嚴格執行“崗位雙述”安全確認、班評估及現場交接班,持證上崗,勞保用品佩戴齊全。

(4)管理人員及時到場到位,靠前指揮。

(5)安全教育工作長抓不懈,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十)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

故障現象原因分析排除方法

鐵心片間絕緣損壞鐵心絕緣老化,有局部損壞。吊出器身進行外觀檢查,可用直流電壓、電流法測片間絕緣電阻。

不正常的響聲鐵心疊片中缺片或多片,鐵心氣道內或夾件下面未夾緊,鐵心緊固零件松動。應補片或抽片,保證鐵心夾緊,將自由端塞緊壓住。檢查緊固件,予以緊固。

匝間短路由于散熱不良或長期過載使匝間絕緣老化,由于其它故障使線圈受到振動變形,而損傷匝間絕緣。吊出器身、外觀檢查。測直流電阻。

對地擊穿主絕緣因老化而有破裂、折斷等缺陷。線圈內有雜物落入,有過電壓的作用,線圈短路變形。用搖表測線圈對殼體絕緣電阻。

套管間

放電套管間有雜物外觀檢查、清潔套管

套管對

地擊穿瓷件表面臟或有裂紋用搖表檢查、清潔或更換套管

篇3:煤礦配電工三程兩制規定

煤礦配電工“三程兩制”

(一)配電崗位責任制

1、按時上下班,嚴格交接班制度,不準遲到、早退或脫離工作崗位。

2、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配電房,認真做到安全供電。

3、每小時檢查一次,變壓器溫度及配電裝置設備以及電壓、電流等認真填寫好值班記錄。

4、上班加強責任心,不準做與值班無關事情。

5、勤檢查電纜線路,自動饋電開關是否跳閘,盡量減少影響生產時間。

6、熟悉各臺自動饋電開關線路控制的供電范圍,及時觀察檢漏繼電器對系統供電的絕緣電阻高低。

7、各線路檢修停電時,必須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示牌,并認真填寫記錄。

(二)井下配電工操作規程

1、操作高壓電器設備時,必須穿電工絕緣靴,戴電工絕緣手套,并站在高壓絕緣臺(毯)上進行。

2、停電順序是:先停分路饋電開關,后停總路饋電開關。

3、送電順序是:先送高壓配電箱電源,再送總路低壓饋電開關,最后分別送分路低壓饋電開關即:先高壓、后低壓,先總路,后分路與停電順序相反。

4、線路設備停電后,必須在低壓饋電開關或高壓配電電箱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牌。

5、非專職配電工,禁止操作配電所高、低壓電器設備。

(三)配電工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員應提前半小時在配電所現場交接班。

2、交接班人員應在交班前打掃衛生,保持室內及設備衛生整潔,并認真填寫好當班的運行記錄,交接班必須做到,手交手,口交口,交接不清設備人員不走。

3、接班時,若發現工具損壞,外借、丟失等,必須由交班人員負責追回或賠償,并及時匯報到主管部門。

4、因接班不認真,交接班后若發現工具損壞、丟失等,由接班人員負責。

5、在交接班時,若設備發生故障,應配合接班及維修工修好后再走,嚴禁交壞班。

(四)配電所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1、堅持“高壓重地,閑人免進”規定,來往人員檢查,參觀必須首先進行登記,并在礦井機電有關業務技術主管或負責人的帶領陪同下方可進入。

2、配電所內必須配備滅火砂箱兩個(高、低壓電器處各一個)干粉滅火器4臺,(高、低電器處各2臺)滅火器必須每校驗一次。

3、電工高壓絕緣靴,高壓絕緣手套,必須每年進行一次耐壓、檢驗、并有合標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高、低電器設備各種保護裝置,必須配套合理,動作靈敏可靠。

5、漏電繼電器必須按規定每天試驗一次,并認真填寫記錄,嚴禁甩掉電繼電器不用。

6、值班電工,維修電工每天必須對變電所的保護裝置進行一次表面檢查,使接地裝置接線良好。

7、每次檢查,檢修電器設備或線路時,必須堅持瓦斯濃度低1%以下時,首先對地多次放電,然后用驗電筆檢驗電時方可進行,嚴防人身觸電及其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