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工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上班前4小時嚴禁飲酒,不準穿拖鞋、涼鞋、高跟鞋、及赤腳進充電房。女工戴工作帽及必要的防護用品。
2.充電時不準離開工作崗位(特種情況下切斷電源方可離開),工作時間不準看書報、織衣、睡覺等活動。
3.蓄電池必須使用防爆型電器,并應有通風設備及防酸措施。
4.極板的焊接工作應在室外進行,必須在室內焊接時應停止充電,并要排凈氫、氧混合體后方可進行。
5.搬運有硫酸或電解液的容器,不得少于2人,并要用專用用具抬運,嚴禁背扛。
6.移動或裝拆蓄電池應輕拿輕放,用車輛運送時應綁扎牢固。
7.充電應備有堿溶液、凈水、肥皂、藥棉等。
8.除玻璃、陶瓷、鉛質、木棒等器具外,任何其他金屬和物體,不得與硫酸接觸。
9.配制蓄電池的電解液應將純濃硫酸緩慢的注入蒸餾水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嚴禁將蒸餾水倒入硫酸中。
10.充電電源的操作規程:(1)操作充電電源時,應先進行安全檢查,特別是接地裝置必須牢靠,導線、儀表、開關等必須正常,方可運行。(2)啟動時,應按規定順序操作各處開關,不得顛倒。(3)充電時,應根據需要,調整供給的電壓、電流,不得超負荷。
11.充電操作規程:(1)充電室內嚴禁煙火,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充電時應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以便及時排除產生的有害氣體。(2)充電前,應檢查電瓶有無裂縫或漏出電解液的情況,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打開蓋子,進行充電。(3)充電使用的夾子,必須夾緊,以免松動,產生火花。互相之間連接的導線,必須絕緣良好,防止短路。(4)充電的電壓、電流不許超過工藝上的規定,電解液的溫度不得超過45攝氏度,否則應暫停充電。(5)電瓶充電后,必須經過1~2小時后方準將蓋子蓋好,以免其中氣體將電瓶爆破。(6)充電操作過程中嚴禁操作者擅自離開現場或無人看管下自行進行,以防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7)充電工作結束后,應關閉電源,并整理好設備、工具和工作地點。
篇2:充電工崗位安全責任制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礦燈操作規程》,了解礦燈的結構、性能、充電方法及故障處理方法,對本班安全負責;
2、經常檢查礦燈、電屏、充電架的使用情況,及時做好維護保養,保持在用礦燈處于完好狀態;
3、如果電池漏液、亮度不夠、電線破損、燈鎖不良、燈頭密封不嚴、燈頭圈松動、玻璃破裂等情況,不得發燈,發出的礦燈應能連續使用18個小時以上;
4、補充電液或蒸餾水時,必須使用專用器具,工作人員必須帶口罩、防護眼鏡和橡膠手套,并系上橡膠圍裙和穿膠鞋;
5、調和、貯存電液時,必須使用有蓋的瓷質、玻璃質等容器,調和酸性電液時,必須將硫酸徐徐倒入水中,嚴禁向硫酸內倒水。房間內必須備有中和電液用的溶液,以備電液燙灼時使用;
6、燈房值班人員在每次換班后兩小時內發現有人沒有交燈時,應立即報告調度室;
7、堅守工作崗位,當班時間不做非工作范圍內的事情,不準他人代替工作,搞好室內清潔衛生;
8、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出入制度,做好本班紀錄。交接內容必須包括充電情況,如在用燈數、是否加過蒸餾水或調整過比重;本班檢修情況及存在問題。記錄的內容必須包括領燈交燈人數、姓名、職務或部門、時間、燈號,以及補水、補液、維修、新燈充電時間等。
篇3:礦燈房充電工崗位責任制范本
1、遵守勞動紀律,嚴守工作崗位,嚴格交接班制度,三班搞好團結,互創條件,負責管好、用好、維護好礦燈。
2、認真做好礦燈充電、放電、沖洗、燈頭、燈盒修理工作,發現問題隨到隨修,不誤使用,保持一定數量的備用礦燈,滿足生產需要。
3、提高充電質量,充足電,保證照明11小時以上,不合格不發放,發出的礦燈達到不眨眼、無紅燈。
4、對充電架、整流設備、量具、儀表要按規定操作,使用維修達到完好標準。
5、嚴格執行領燈交牌制度,無牌不發燈,做到燈、牌對號。發出收進不對數,應立即匯報領導并督促追究責任。端正服務態度,做到領導、全組、使用者三滿意。
6、堅持為生產服務,井下工人礦燈發生故障,接到通知后,立即送到井口,更換礦燈。
7、節約原材料,對材料、工具,專人保管,不丟失、不浪費,搞好工作場所和環境衛生。
8、堅持八小時工作制,不準擅離工作崗位,搞好礦燈房內外環境衛生,做到礦燈、充電架、地面清潔,工具存放整齊。
9、要認真如實填寫各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