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工安全操作規程
1.電纜溝在未挖前,必須清楚地了解所經過路線的地面或地下的設施(各種工業管道、下水道、電纜交叉及廢墻基、化糞池等),排除障礙,清理雜物,進行測量放線,然后方可開挖土方。在挖溝深度超過1.5米及土壤松散處,必須加固支撐,避免塌方砸人。挖溝人員之間的距離不能小于3米。挖溝前應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在挖出的土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雜物。鐵鍬、鎬頭的手柄不得松動腐朽或有蟲蛀、斷裂現象。有問題應及時修理和更換,以免傷人。
2.電纜在裝卸車時應采用三腳架或吊車。嚴禁由車上直接猛力推落地面,以免電纜軸摔壞和損壞電纜。
電纜裝好車后,必須用結實的繩子將電纜固定牢固,雙向墊上斜木以免行車中途急剎車或上下坡時滾動傷人。
3.電纜敷設時,應選擇堅實平坦地面支撐電纜軸。使用的絲桿千斤頂支架,應轉動靈活。電纜軸架起與放落時,必須保持端面垂直水平面,電纜卷筒軸線需平行于水平面。
4.電纜軸上保護板拆除后,要把帶釘板子集中堆放,以免釘子扎腳。軸筒上的余釘要處理好,以免掛衣扎手傷人。
5.人力敷設電纜時的注意事項:
(1)安排工作人數時,應使每人負擔的重量不超過35千克,一般每3~5米設一人;
(2)工作人員應帶帆布手套,并站在電纜的同一側;
(3)轉彎處工作人員必須站在彎曲的外側,不準站在內側,以防電纜拉緊時擠傷;
(4)工作人員在墻洞、溝口、管口隔層敷設電纜時,距各口邊最小間距應在1米以上。
6.熔化絕緣膠時,不準采用猛烈急火。熔化絕緣膠之容器不準用錫焊制成的容器,而應用氣焊或咬口容器。容器須有蓋、有嘴,以免絕緣膠溢出燙傷。攪拌電纜膠不要使用木棒。
7.熔化絕緣膠時必須設專人看守。工作人員應帶亞麻帆布手套及鞋蓋。熔化的絕緣膠應避免手對手傳遞。放在地上時要注意放平。
8.灌電纜頭在高空進行時,下面不要站人。不準行人進入操作區。操作場地應設圍欄,并有專人監護。盛裝熔化的絕緣膠的容器必須用牢固的繩子拴住,由上面工作人員慢慢地往上拉,不能東碰西撞,下面工作人員應離開足夠遠,以免燙傷。澆入絕緣膠時,應站在上風處。
9.在環氧樹脂電纜頭的制備過程中,要烘干石英粉時,必須戴好口罩。配制環氧樹脂膠,應戴防護眼鏡和醫用手套,施工現場必須通風良好,操作者應站在上風處工作。當皮膚接觸胺固化劑時,應立即用水沖洗或用酒精擦凈,再用水洗。如發現頭暈或疲勞時,應立即離開操作地方,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
10.挖掘電纜工作應由有經驗人員交待清楚后才能進行。挖到接近電纜保護板時,應停用鐵鎬和鐵釬。挖到保護板后,應由有經驗的人員在場指導方可繼續下挖。
11.挖掘出電纜或接頭盒后,如下面需要挖空時,必須將電纜或接頭盒懸吊保護。懸吊電纜時應每隔1.0~1.5米吊一道。懸吊接頭盒時應平放并將兩端電纜固定,不得使接頭受到拉力。
12.移動電纜接頭盒必須停電進行,由有經驗人員在專人指揮下水平移動。兩端電纜要和接頭盒固定在一起,嚴防受拉力。
13.鋸斷舊電纜時,必須停電、放電、驗電,然后將電纜芯接地,并辦理工作許可手續。四芯電纜的零線芯要拆開。鋸斷以前必須與電纜圖紙對照;檢查是否確實相符,有條件時應使用探測器驗證,然后用接地帶木柄的鐵釬或者使用帶接地線的鋼鋸釘入電纜芯后方可工作。使用鐵鋸和鐵釬的工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接地線用截面積為10平方毫米以上的銅線,接地極可用圓鋼打入地面0.6米以下。
14.遵守一般電工安全規定。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電力電纜工作安全辦法
第一節?挖溝與隧道工作
第1條?開挖直埋電纜溝前,應與有關單位聯系,取得地下管線資料。沿地下管線上挖掘時,先挖樣洞,開挖0.4米以下不許使用大镩、鎬等沖擊工具。堅硬的土質施工需要用鎬時,應采取措施。只有確知地下無管線時,才允許用機械開挖。機械挖溝應距運行電纜2米以外。
第2條?電纜溝挖掘工作,應由有經驗人員交待清楚后,才能進行。挖到電纜護板后,應由有經驗人員在場指導,方可繼續進行。非專業人員挖掘時,應由專業人員現場監護。
第3條?在道路上施工應注意來往車輛,及時清理道路上的渣土,防止崩落傷人,并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夜間工作人員應佩戴反光標志、工作現場應設置閃光安全標志。凡影響車輛通行的溝道上,應設置鐵板;影響行人出入的溝道上可設置木橋。鋪設的鐵板、木橋應有足夠的強度,必要時應經驗算。
在溝邊的土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物,溝邊應留有0.5米寬走道。
第4條?溝深在1.5米以下開挖時,應戴好安全帽,并有防止土坍塌的措施。
在桿合建筑物附近挖溝時,應采取支撐木或放坡等防坍塌的措施。
在水下挖電纜溝時,不允許光腳,以防扎。
第5條?開挖馬路時應戴保護鏡,打錘人應站在扶釬人的側面面不準戴手套。扶釬人應戴好安全帽。
第6條?挖掘出的電纜接頭盒,如下面需挖空時,必須將其懸吊保護。選點電纜應每隔1.0-1.5米吊一道,懸吊接頭盒應平放,不得受到拉力。
水底電纜提起放在船上工作時,應使船體保持平衡。船上應具備足夠的救生圈,工作人員應穿救生衣。
第7條?隧道內臨時照明宜用安全電壓行燈,若用220伏電源照明必須使用防爆燈具。220伏電源照明、380伏動力電源其電源側應裝漏電保安器。燈罩、動力設備應良好接地。電線應使用膠皮絕緣線且不宜有接頭。隧道內照明應良好。照明燈線應與運行高壓電纜的距離保持100毫米以上。
第8條?進入電纜隧道管井前,應先排濁氣并用檢測裝置查明隧道內氧氣或有害氣體的含量。如達不到標準應先通風,達到標準后,方可進入隧道。上下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系。工作完后應清點人數并指派專人檢查火源是否熄滅,無問題后才能蓋好隧道井蓋,撤離現場。
隧道內工作應戴安全帽,并做好防火防水及防高空落物等措施。隧道井口應設交通安全裝置,以防行人、車輛誤傷。上下隧道時應登穩爬梯,不許登踏電纜。傳遞工具、材料應拴牢。井口下的上層電纜應加以保護。
第9條?搬運、加蓋電纜防火墻,應穿好工作服,并戴好防塵面具,防止玻璃纖維吸入體內和粘到皮膚上。
第二節電纜敷設
第10條?敷設電纜必須有明確的指揮信號,不得在無指揮信號下隨意拉引。
多人滾動電纜盤時,應按電纜盤上的箭頭方向滾動,有專人指揮,防止扎腳擠傷。盤子上的釘子頭應打平。
放電纜前應檢查電纜盤是否支穩,拆下帶釘子的電纜護板,應放在適當地點。
第11條?人工敷設電纜應根據每人的承重,應力所能及,聽從統一指揮。敷設帶瀝青的電纜時,應戴手套、墊肩,防止皮膚中毒。
第12條?冬季環境溫度低于電纜敷設溫度時,應對電纜加熱。使用火爐加溫應注意防火。通電流加熱時,通電電流不得大于電纜的允許電流,升流器二次不得開路,并遵守電氣試驗的有關規定。
第13條?敷設穿越公路、橋梁的電纜應有專人指揮車輛。敷設穿越鐵路的電纜應注意路基變化,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敷設水下電纜應根據現場情況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14條?在電纜終端桿距地面2m以下,電纜應有保護管,防止電纜損壞和觸電。
第15條?放電纜時,工作人員應合理分工。人力絞盤、絞盤車、電纜軸處要設有經驗的人員,且配備通訊工具。電纜隧道內拐彎、管口、重要交叉跨越、線盤與運行電纜交叉和接頭處也要設人看護,防止磨傷運行電纜或擠傷人。工作人員應站在滑車的下游方向,并站在彎角外側。電纜走動時,不許用手在滑車上游方向調整滑車或墊放東西。
第16條?用機械敷設電纜時,應考慮牽引動力、牽引繩索、轉向滑車、繩索連接環的強度。在牽引中應防止鋼絲繩背花,或在尖硬的物件上刮磨。工作人員不許扶摸走動中的鋼絲繩或電纜。如有故障應停車處理。
第17條?敷設架空電纜時,應有高空作業措施。使用飛車或梯子應有足夠的機械硬度。
第18條?移動運行高壓電纜,一般應停電進行。如移動運行中的10KV電纜,平移距離不得超過2米。35KV及以上電纜不許帶電移動。移動帶電電纜前,應征得運行部門的同意,并對其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如敷設年份、運行情況、絕緣材料等,并視其絕緣老化情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解除重合閘等)。移動電纜頭時,由敷設電纜有經驗的人員專人指揮,應平起平放,防止受扭力,防止電纜絕緣損傷爆炸。單芯電纜護層一端接地的電纜應防止感應電壓。如電纜絕緣老化較嚴重時,應停電進行。
移動帶電電纜,必須戴絕緣手套。
第三節?電纜接頭
第19條?制作熱縮電纜頭使用噴槍,點火前應認真檢查管路是否連接緊密,有無跑氣或脫落,液化氣罐應有專人操作。
第20條?噴槍點火時應讓火等氣,并注意噴槍前不得有障礙物。
第21條?在電纜接頭處,埋設電纜標樁。
第四節?電纜的運行與維護
第22條?巡視有電纜設備的配電室(室)、配電室、分支箱(室)、分界室時,應事先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不得亂動無關電氣設備和安全措施,并遵守有關規定。
如需打開柜(欄)門檢查,應有兩人進行,無遮攔的設備區域內應保持安全距離。
第23條?停電工作必須先詳細核對電纜名稱標示牌,是否與工作票內容相符,安全措施正確可靠后方可開始工作。
電纜分支室內停電工作,還必須核對刀閘編號、路名。
第24條?在電纜分支室內停電后拉合刀閘應先驗電掛地線。不許帶電拉合刀閘。
第25條?停電倒路鋸電纜前,必須與電纜圖紙核對是否相符。確定停電電纜時,須使用不同于工頻的信號鑒定裝置仔細分辨,確切證實電纜無電,用安全刺椎將電纜芯接地后,方可工作。扶刺椎木柄的人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戴防護眼鏡。
第26條?電纜的終端頭處(桿、架、開關柜等),應設有良好的接地裝置,掛地線的接地端應接在接地裝置上。
第27條?檢修電纜宜停電進行,不許帶電鋸鋼帶和加熱封補。禁止割斷運行中的電纜頭地線和交叉互連線。第28條?使用故障測試儀尋找故障,不得少于三人,并應保持聯系,有異常情況應立即斷開電源停電檢查。
故障定點地段遇有同溝多條電纜,應確切辨明被測電纜,防止誤判,以防觸電。聽升壓放電聲找故障點時,不許用金屬直接與電纜接觸點聽測,須使用專用聽棒。
現場故障點定后,在未斷開信號前,不許用手或持金屬棒撥弄故障點。
第29條?10KV電纜進出線的室外終端頭停電工作,應先核對路名、桿名或調度號,核實站內開關是否拉開,不許在站內開關未斷開前拉合電纜桿上刀閘。
篇3:井筒收放電纜工作安全規定
1、組織相關人員提前到施工現場認真察看現場情況,并根據現場條件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及施工所需材料機具計劃。
2、每班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傳達當班作業的安全措施。統一分工,統一指揮,并向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信號工、絞車司機和穩車司機交代好信號聯系方式和施工中的具體要求。
3、施工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材料,用具確保完好。使用工具和攜帶材料要拴牢,以防墜落井筒。
4、每班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把井筒(井架、井塔)上的雜物清理干凈,防止施工中墜落傷人;使用前必須試驗上井口至車房及上井口至井筒內聲光信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信號靈敏可靠。
5、施工時井筒內其他提升容器必須停止運行,乘人施工的提升容器提升速度不得超過1m/s,同時上下井口要設專人警戒,井口5m范圍內不得有雜物,不得有閑人停留。
6、信號工、絞車司機和穩車司機必須熟知施工程序和信號傳遞方式,必須集中精力,聽清信號。若聽不清信號,不準動車。
7、井口作業及井筒施工按井口(井筒)作業相關安全規定執行。
8、過橋架在提升容器上要安全穩固,鋼絲繩及保險小繩要仔細檢查,確保完好,過橋架的擺放必須牢固可靠。
9、站在提升容器上的工作人員,除戴好安全帽,拴好保險帶外,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超出提升容器防護傘,以防井筒墜物傷人。
10、下放電纜鋼絲繩應采用不旋轉鋼絲繩,將其在穩車上盤好,繩根卡牢。電纜下放時,電纜盤設專人監護,操作人員站在電纜走向的反方向,電纜前方3m不得站人,防止電纜盤拉倒傷人,電纜拐彎處人員應站在電纜外側,防止被電纜擠傷。
11、電纜上提或下放時,要設專人監護,觀察滑輪是否有移位和松動等現象,電纜頭是否與其它物體交叉和阻礙現象,發現問題立即打點停車及時處理,確保安全。
12、在下放電纜期間,如當班未完成施工任務,要用Φ12.5mm的繩頭、4分元寶卡,將電纜頭固定在鋼梁上,不得在井筒內遺留其它物體,特別要檢查電纜是否影響絞車運行。切斷穩車電源,卡上穩車棘爪。
13、每班開工前要檢查穩車、滑子有無損壞或松動現象,經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解除鋼梁上的留繩,開始施工。
14、電纜下放過程中,如發現電纜受阻,施工人員應立即發出停車信號,待處理好后,方可繼續施工。為防止下放電纜及鋼絲繩在井筒中旋轉,必須在提升容器上方的罐道繩上裝設固定導向滑架。
15、在下放電纜過程中必須有二人在井筒內跟隨電纜頭巡視。開始下放電纜時,在鋼絲繩上固定電纜至少用2個卡蘭卡住,電纜下放過程中,5~10m用鐵絲扎一道,每20~40m用卡蘭卡一道。電纜下放至要求位置后,由上至下用卡子將電纜永久固定,卡好后回收鋼絲繩。
16、在施工過程中,若發生特殊情況或隱患時,施工負責人有權暫停施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下達口頭措施,采取有效辦法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17、施工結束后,由施工負責人檢查和驗收施工質量,清點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備件,并做好記錄。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