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氧乙炔切割操作規程
(一)一般劃定
一、嚴格遵守一般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乙炔瓶、橡膠軟管、氧氣瓶的安全使用守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二、乙炔瓶、氧氣瓶儲存安放間必須分開設置
三、焊割前或者停工時間較長時,必需查找所有乙炔瓶、氧氣瓶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其緊固件應緊固牢靠,禁絕松馳、破損和漏氣征狀,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物件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污
四、查找裝備、附件及管路漏氣,只準用肥皂水測試時,四周禁絕有明火,禁絕抽煙嚴禁用火測試漏氣
五、氧氣瓶、乙炔瓶與有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場地限定,也禁絕低于5米,并應采納隔離辦法
六、禁止用易發生火花的東西去敲擊氧氣或者乙炔氣瓶閥門
七、裝備管道凍結時,禁止用火烤或者敲擊凍塊。氧氣閥或者管道可用40℃的溫水溶化;
八、焊割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救火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太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或者乙炔瓶上
(二)橡膠軟管
一、橡膠軟管須經壓力測試,氧氣軟管測試壓力為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測試壓力為5個大氣壓未經壓力測試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禁止使用
二、軟管長度通常是10-20米禁絕使用太短或者太長。軟管接頭處必需用專用的卡子或者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
三、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與焊炬毗連時不可繞纏
四、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分離失火時,應先將焊炬或者割炬上的火苗熄滅,之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失火時,應快速封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禁絕用彎折的辦法來消弭氧氣軟管失火,乙炔軟管失火時可用彎折前邊一段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五、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者把重的或者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禁絕將軟管與電焊用的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者蓋板
(三)氧氣瓶
一、每個氣瓶必需裝設兩個防震橡膠圈。氧氣瓶應與其它易燃氣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隔保存,也禁絕同車運輸。運輸時須罩上安全帽。禁止用橋式起重機或者吊車吊運氧氣瓶
二、氧氣瓶附件有毛病或者缺損,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豎立著安頓在固定支架上,以免顛仆發生事故
三、禁止使用沒有減壓閥的氧氣瓶
四、氧氣瓶中的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至少應留0.05Mpa的壓力,并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五、開啟氧氣閥門時,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閥。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不是靈活正常。
(四)焊(割)炬操作
一、測試焊炬或者割炬的射吸能力,辦法是:先接上氧氣管,打開乙炔閥和氧氣閥(此時乙炔管與焊炬割炬應脫開),用手指頭輕輕點阻焊炬上乙炔進氣口處,如有吸力,說明射吸能力良好接上乙炔氣管時,應先查驗乙炔氣流正常,之后接上。
二、按照工件的厚度,選擇適當的焊炬、割炬及焊咀、割咀切割厚金屬
三、工作前準備足夠清潔的水,供冷卻焊咀用。當焊炬(或者割炬)因為強烈加熱而拍發"劈啪"炸嗚氣時,必需當即封閉乙炔供氣閥門:并將焊炬(或者割炬)放入水中及時冷卻。
四、焊炬(或者割炬)點燃操作規程:
(1)點火前,急劇開啟焊炬(或者割炬)閥門,用氧吹風,以清除噴嘴的出口,但不要瞄準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2)進入容器內燒焊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舉行;
(3)對射吸式焊炬(或者割炬),點火時,應先微微開啟焊炬(或者割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閥,之后用火柴點燃,再調校兩閥門來控制火苗;
(4)使用乙炔切割機時,應先放乙炔氣,再放氧氣引火;
五、熄火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門。當回火發生后,膠管或者回火防止器上噴火,應快速封閉焊炬上的氧氣閥和乙炔閥,再關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門,之后再把火搞滅
六、操作焊炬和割炬時,禁絕將橡膠軟管圍繞在身體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者割炬)的火苗來照明
(五)乙炔減壓閥安全使用
乙炔減壓閥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在裝乙炔減壓閥之前應將氣瓶閥毗連口處的灰塵吹除,并查驗螺紋和瓶閥的相連尺寸是不是一致;墊片是不是良好,安裝時螺紋必需裝正
(2)在使用時操作者應站在減壓閥的側面,動作要輕緩
(3)乙炔減壓閥只能用于乙炔氣體瓶上,嚴禁與其它氣體混用,以免發生傷害
(4)乙炔減壓閥在使用后應妥善保管,防止塵埃進入進氣口,并防止撞擊、震動。應放在四周不含有易燃油物及腐蝕性氣體、干燥通風的室內。
(5)如發現乙炔減壓閥損壞或者漏氣時,該當即檢查修理
(六)乙炔瓶安全使用劃定:
(1)禁止敲擊,碰撞,要輕拿輕放;
(2)不放在靠近熱源和電氣裝備處;夏日要防止爆曬;與有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米,(高空作業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3)瓶閥凍結,嚴禁用火烘烤,須要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分融化解凍;
(4)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吊車和鏈繩吊裝搬運;
(5)嚴禁放置通風不良及放射性射線的場合,且不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6)當工作場所不固定且移動較頻仍時,應裝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制止放在一起
(7)、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放;
(8)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應跨越1.5-2立米米/時、瓶;
(10)嚴禁銅、銀、汞等及其成品與乙炔接觸,必需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銅量低于70%;
(11)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需留有不低于下表劃定的殘剩壓力。
篇2:氧氣乙炔切割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施工部位施工內容氧氣乙炔切割作業交底項目安全交底交底時間年月日1、新進場工人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工程技術人員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同時參加班前安全活動。3、工地電工、焊工、起重機械安裝拆卸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方可上崗。4、機械設備都應有專用的末級開關箱,并且開關箱與機械設備的距離不得大于3米,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5、焊工作業前必須穿好絕緣鞋,戴好絕緣手套,使用護目罩。6、焊工作業前應先檢查焊機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發現漏電應更換后方可使用。7、電焊機電源的拆裝應由電工進行。8、電焊機要設立單獨的開關箱,一、二次側應有防護罩,二次側應裝防觸電保護器,一次側線不能超過5米,二次側線不能超過30米。9、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帶手套;在潮濕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塊上。10、未取得動火審批,不得進行電氣焊作業。11、氧氣瓶、乙炔瓶應避免碰撞和劇烈震動,凍結時應用熱水加熱,不準用火烤。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上油脂。12、氧氣瓶離乙炔瓶不小于5米,與明火距離不小于10米,乙炔瓶嚴禁倒放。13、工作中如遇回火,應立即關閉氧氣,然后關閉乙炔,再用氧氣把焊把內火星吹出再繼續工作。14、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乙炔瓶氣閥關緊,擰上安全罩,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和其他危險后,方可離開操作地點。15、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16、明火作業必須備有滅火器材,應有專人監護。17、嚴禁在帶壓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18、不可在封閉的容器或罐內焊接或切割。19、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20、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不低于規定要求(乙炔0.028Mpa,氧氣0.19Mpa),用過的瓶上應寫明“空瓶”。21、清除焊渣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防止焊渣飛濺傷人。22、焊接結束后,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火災危險后方可離開。23、金屬容器內照明應采用不大于12V電壓。24、開關箱內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且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大于0.1s。25、禁止亂拉亂接電源線路和隨意拆裝電器。26、電氣裝置跳閘時,不得強行合閘,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閘,不得用其他金屬絲代替保險絲。27、電氣著火時,應立即將電源切斷,使用干砂、四氯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滅火,嚴禁用水撲滅電氣火災。28、下班后應拉閘斷電,鎖好箱門后方可離開。交底人被交底人項目負責人執行情況安全員:年月日注:本交底一式三份,交底人、被交底人、安全員各一份。
篇3:氧氣乙炔丙烷切割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電氣焊工須經培訓考試,并持有操作證者方能獨立操作,未經專門培訓和考試不得單獨操作。
2工作前,辦理動火作業手續,準備好消防器材,必須配戴勞保用品,、穿好絕緣鞋;同時褲腳應罩住鞋子開口處、衣服鈕扣要扣嚴防止弧光傷害,防止燙傷。
3必須穿戴好工作衣、手套、眼鏡等防護用品。
4檢查設備、接頭,閥門及緊固件均應緊固牢靠,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檢查時,只準用肥皂水試驗。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5應定期檢查氧、乙炔膠管是否有裂紋、老化等現象,應及時更換氧、乙炔膠管。
6乙炔必須有防回火裝置,定期檢查回火防止器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7搬運氧氣瓶時,必須小心,不可碰撞滾動或甩落,氧氣瓶不可放在熱源附近,不可曝曬。
8嚴禁油脂抹在氧氣瓶上,否則絕對禁止使用。
9減壓閥安裝好后,須試驗是否漏氣,氣閥凍結時,須用不含油性且溫水加熱,決不允許用火、蒸汽烘烤。
10開啟氧氣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氣焊膠管不許靠近火源。
11不準將正在燃燒中的熔接器或熔切器隨手放置,應將熄火后放置;停止工作,須將乙炔及氧氣閥門關閉。
12當氧氣瓶在電焊同一工作地點,瓶底應墊絕緣物,防止被竄入電焊機二次回路。
13氧氣瓶及乙炔發生器放置地點必須離火源10m以上,不足10m的應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氧氣瓶與乙炔發生器要保持5m以上安全距離。
14氧氣瓶一定要避免受熱、曝曬,使用應盡可能垂直立放,并聯使用的匯流輸出總管上應裝設單向閥。
15發現減壓器有損壞、漏氣或其他事故,應立即檢修。
16點火時先開氧氣,然后開少量乙炔,熄滅時先關乙炔氣,再關氧氣。
17發生回火時,一般應首先關閉乙炔,然后再關閉氧氣。
18工作完畢后必須關緊有關閥門并放松調壓閥,確認場地安全無火種后整理場地,保持整將焊接設備收起放置指定位置;檢查操作地點,方可離開工作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