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捆包裝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碼把時,兩人作業要緊密配合,發現彎鋼、毛頭、病料要及時甩出,甩出時兩人動作要一致,注意周圍環境,避免甩料傷人。
2.處理堆鋼時,要與操作臺人員相互配合好,以防發生擠壓傷事故。
3.吊料時應使用專用的吊料工具,并應隨時檢查鋼絲繩的使用情況,如發現有斷股及大結則嚴禁使用,并應及時更換。
4.吊料起吊后,作業人員必須遠離吊料1米以外,嚴禁在吊料下通過。
5.放料時,應詳細檢查所放料位置是否安全可靠;順吊時,需吊料停穩在適當位置后,方可順吊。
篇2:生產裝配包裝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確保公司在進行生產、裝配和包裝過程中,遵守GSV全球反恐聯盟的安全指導,以便GSV反恐要求。
2.范圍本措施適用于進行產品的生產、裝配或包裝過程。
3.參考文件GSV反恐怖計劃執行標準
4.程序
4.1生產工場內所領發的物料必須要有收發貨單據,任何無單據物料不得在工場內使用,對不明來料及無單據物料的進入必須要做好即時登記,嚴重的需向廠部匯報及調源。
4.2工場內不允許非生產部門人員的進入,外來考察、檢查、驗貨等人員的進入都要有主管級別以上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
4.3要有指定人員從事包裝區域內的工作,所有生產出的成品應即時送往成品區如發現成品箱打開應立即通知車間負責人,安排QC及時檢查參照簽辦、檢查合格方可擺入成品區,所有成品區都有屬非法進入區域。
4.4所有利器的使用必須有專人負責收發登記。發現有斷折的利器需即時收集,如收集不全的需向領導匯報,并將利器折斷的時間、工作地點及利器編號記錄。
4.5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隨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
4.6成品、貨物的裝卸有獨立的區域,裝卸區域內未經允許,人員及車輛不得進入,裝卸人員直接由貨倉負責管理,并需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卸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
篇3:危險化學品包裝安全規定
1、包裝物(容器)必須由具有生產資格的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
2、包裝等級與內裝的危險化學品的危險性質相適應。
3、包裝的結構合理,肯有一定強度,防護性能好。
4、包裝的材質、型式、規格、方法應與所裝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和用途相適應。
5、單件質量(重量)便于裝卸、運輸和儲存。
6、危險化學品的包裝質量良好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性能試驗要求。
7、包裝的構造和封閉形式能滿足正常貯存、運輸要求。
8、在正常貯存、運輸條件下,不會因溫度、濕度或壓力變化而發生任何滲(撒)漏。
9、包裝表面清潔,不允許粘附有害的危險物質。
10、包裝材質、襯墊和吸附材料與內裝危險化學品的性質相適應,不會發生化學反應。
11、包裝的內容器予固定,并用與內裝物性質相適應的襯墊(吸附)材料襯墊妥實。
12、盛裝液化體的容器,應能經受在正常貯存、運輸條件下產生的內、外部壓力。
13、盛裝液化體的容器,灌裝時必須留有足夠的膨脹余量(預留容積)。
14、包裝封口形式合理,并與內裝物性質相適應。
15、盛裝需浸濕或加有穩定劑的物質時,其容器封閉形式應能有效地保證內裝液體的百分比。
16、有降壓裝置的包裝,其排氣孔設計和安裝應能防止內裝物泄漏和外界雜質進入,排出的氣體量不得造成危險和污染環境。
17、復合包裝的內容器和外包裝應緊密貼合,外包裝不得有擦傷內容器的凸出物。
18、包裝的防護材料及防護方式,應與內裝物性能相容且符合運輸包裝件總體性能的需要,能經受運輸途中的沖擊與振動。
19、當內容器破壞、內裝物流出時,包裝所采用的防護材料及防護方式能保證外包裝安全無損。?
20、盛裝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品,其包裝應采取避光找施。
21、盛裝液化氣體的容器屬壓力容器的,必須有壓表、安全閥、緊急切斷裝置,并定期檢查,不得超裝。
22、腐蝕性物品,包裝必須嚴密,不允許泄漏。
23、盛裝液體爆炸品容器的封閉形式,應具有防止滲漏的雙重保護。
24、盛裝爆炸品的包裝,其內包裝應能充分防止爆炸品與金屬物接觸,鐵釘和其他沒有防護涂料的金屬部件不得穿外包裝。
25、雙重卷邊接合的鋼桶,金屬桶或以金屬做襯里的包裝箱,應能有防止爆炸物進入隙縫。
26、鋼桶或鋁桶的封閉裝置必須有合適的墊圈。
27、包裝內的爆炸物質和物品,包括內容器,必須襯墊妥實,在運輸中不得發生危險性移動。
28、盛裝對外部電磁射敏感的電引發裝置的爆炸物品,包裝應具備防止所裝物品受外部電磁輻射源影響的功能。
29、內裝危險化學品不得超過包裝容器允許的最大容積和最大凈重。
30、包裝上應標打危險品標志和危險貨物貯存、運輸標志,且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31、包裝內應附有與危險化學品完全一致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32、在包裝(包括外包裝件)上應加貼或者拴掛與包裝內危險化學品完全一致的化學品安全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