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文件:實驗室崗位職責運行程序
SOP文件:實驗室崗位職責運行程序
1. 目的:確保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2. 適用范圍:本實驗室工作人員。
3. 職責:
3.1 實驗室工作人員均應熟知并嚴格遵守本SOP。
3.2 本SOP的改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室負責人、科主任。
4.為更好的使日常工作有序進行,盡可能以負責的態度,連續地完成每一個檢驗的發報,保證結果的可靠性,每日盡可能安排兩個工作人員上班,分為兩個崗位,各自的工作崗位職責如下。1崗位班、2崗位班采用輪轉制。如遇有當班同事休息或值班,第3人就頂上其所上的班。
4.1崗位1班(負責樣本接收、核對、接種以及上日進行的鑒定和藥敏結果進行分析、發報等工作)。
4.1.1上班后檢查細菌自動分析儀、血液自動培養儀工作是否正常,并做好記錄。
4.1.2從冰箱內取出當天所需的各種平板:5%綿羊血平皿、中國藍培養皿、淋病奈瑟菌培養皿、麥康凱平皿等。
4.1.3負責對上日進行的鑒定和藥敏結果進行分析。
4.1.4負責報告單的打印、核對、登記與錄入等工作,簽發已核對的所有報告。
4.1.5做好菌種的保存,對一些難得的菌株、標準菌株等要注意保存,并做好記錄。
4.1.6接收樣本:核對各樣本與化驗單名是否一致,核查各送檢樣本是否符合要求,否則立即與病房聯系以便作出相應的處理,如退單或重送樣本等,并做好聯系情況的記錄。
4.1.7樣本編號:對合格的樣本作出編號。
4.1.8普通培養樣本的接種選擇:
① 痰液、咽拭子分別接種:血平皿、麥康凱平皿;
② 尿液接種:取100μl接種血平皿、麥康凱平皿;
③ 泌尿生殖道:血平板、麥康凱平板;
④ 大便:SS或中國蘭、血平板;
⑤ 各種無菌體液、腦脊液、膿液等標本:血平皿、麥康凱平皿,用增菌肉湯增菌;
⑥ 衣原體、支原體培養+藥敏,按說明書接種支原體專用培養基;
⑦ 真菌培養,各種標本均接種沙保弱平皿和真菌斜面培養基;
⑧ 所有標本在接種的同時應進行涂片或對其沉渣進行革蘭或抗酸染色,并做相應的記錄。
⑨ 規定:臨床申請單未明確注明培養目的時,一律按普通培養進行處理。標本送到實驗室后特殊培養標本需在1小時內接種,普通培養標本不得超過2小時。
4.1.9培養:一般標本接種后,平板應置于35OC培養箱培養,接種過腦脊液標本、泌尿生殖道標本的血平板還應置于5%-10%CO2環境中;結核培養置于37OC培養箱培養,每星期檢查兩次有否可疑菌落生長。收到的普通血培養瓶(如AER)應進行瓶內氣壓平衡處理,厭氧培養瓶直接放入培養箱中。
4.1.10對新到崗的實習或進修人員應認真交代本崗位的一切事宜并且認真作好帶教工作。
4.1.11厭氧培養應接種血平皿或厭氧平皿置于厭氧袋中培養,同時接種BMP進行普通培養。
4.1.12標本培養處理后幫助2班將需要的各種標本收集并滅菌處理。
4.1.13負責配制培養基,并做好記錄。
5.1 崗位2班(負責菌株鑒定與藥敏的分析、涂片檢查標本的報告、室內質控等)。
5.1.1上班后首先核查各個培養箱、冰箱的工作溫度是否在設定的范圍內,并做好記錄;檢查各種培養基及試劑的庫存量,做好需配制的培養基或需領出的試劑的記錄工作,對需購買的試劑、平板、培養基、染色液等應及時記錄并告訴室組長,以便及時計劃報主任批準。
5.1.2做好室內常用實驗試劑如觸酶、凝固酶、氧化酶或蛋白胨水的質量控制,并做好記錄。
5.1.3負責處理上日接種標本的菌種鑒定與藥敏試驗,觀察血液增菌培養瓶,如發現有細菌生長,應按三級報告制度處理。觀察培養平板,分析、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蘭染色,能上機的做好觸酶、凝固酶、氧化酶或接種蛋白胨水等相應的檢查后上機,還不能上機或手工試驗的則選用相應的平板分純。用于鑒定或藥敏試驗的菌落應選取培養18-24小時的純菌落進行試驗。
5.1.4對一些不適合用儀器檢測的細菌,改用手工簽定或用標準的K-B法進行藥敏。碰到異常的耐藥模式,如碰到耐萬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糞腸球菌,耐泰能的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等報告時一定要慎重。遇到可疑多重耐藥菌株時,加做特殊的藥敏紙片幫助鑒定。
5.1.5負責控感標本的處理與報告,物體表面菌落計數標本應于收到標本后2小時內處理,消毒液標本應于4小時內處理。處理方法按控感監控標本處理與報告進行。
5.1.6涂片染色:
① 抗酸染色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胸腹水、尿液、腦脊液等標本應在5000轉/分高速離心10分鐘后,取沉淀涂厚片,自然干燥后固定,按要求染色后鏡檢。
② G-雙球菌涂片,應用滾動式涂片法從波片一端涂向另一端,反復幾次,火焰固定后進行革蘭氏染色。
③ 腦脊液隱球菌涂片,應快速離心后倒去上清液,沉淀涂片、加相應的優質墨汁混勻后鏡檢。
5.1.7對新到崗的實習或進修人員應認真交代本崗位的一切事宜并且認真作好帶教工作。
6. 注:崗位職責分開是相對的,同事間需要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當天的工作。如遇到三個人上班,則其中一個做好室內日常記錄的檢查完善和控制感染標本的處理工作。如遇一個人上班,則擔負1崗位班、2崗位班的所有工作。
篇2:實驗室管理制度多篇
一.科學實驗室的安全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消防工作是關系到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要經常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應定期對實驗室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二.科學實驗室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具體負責安全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進行監督,有權停止有礙安全的操作。
三.科學實驗室使用制度,要張掛在明顯地方,嚴格貫徹執行。每逢重大節假日要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對設備,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五.科學實驗室要做好通風排氣工作。有毒藥品的使用要嚴格按規定操作,如有撒落,應立刻采用科學方法處理。接觸過有毒藥品的手,應及時清洗干凈。
六.對易燃、易爆和劇毒等危險品,要按規定存放,并妥善保管。領用時必須經保管老師批準,同時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放回,并做好詳細記錄。
七.電器設備和電源線路必須按規定裝設,禁止超負荷用電。不準亂拉亂結電線。
八.實驗室內不得明火取暖,嚴禁抽煙。
九.配齊消防器材并能保證應急使用。實驗教師要學習和掌握實驗室傷害救護常識,能在突發事故中做好急救工作。
十.對違反操作,玩忽職守,忽視安全而造成火災、被盜、污染、中毒、人身重大損傷,精密、貴重儀器和大型設備損壞等重大事故,實驗室要保護好現場,立即向學校報告。學校有關部門要及時對事故作嚴肅處理,追究有關人員相關責任。對隱瞞不報或縮小、擴大事故真相者,應予以從嚴處理。
小學科學實驗室使用管理制度2017實驗室管理制度(2)|返回目錄
一.實驗室由科學教師任管理員,并承擔相關責任。
二.使用實驗室,應提前一天通知管理員,以便做好準備。
三.進入實驗室,應有良好的秩序,防止碰撞,應保持安靜,嚴禁打鬧喧嘩。
四.實驗前,檢查本組儀器,物品是否齊全完好,如有問題,由實驗組長提出,經核實后,給予調換或補發。
五.聽到信號方可開始實驗,嚴格按科學程序和方法操作,嚴禁擅自操作,實驗時不影響他人操作,及時做好實驗記錄。
六.實驗結束,學生必須整理桌面和儀器,經驗收后方可離開。
七.自覺愛護設備、儀器,如有損壞,視情節按規定處理。
八.保持室內整潔,不亂扔物品和垃圾,及時打掃。
九.節約用電用水,注意操作安全,一旦發生事故應及時報告教師。
十.管理員做好防火、防電、防塵、防盜等安全工作。
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管理制度2017實驗室管理制度(3)|返回目錄
一、實驗室由實驗員負責管理。
二、實驗中凳應編號,學生上課要排隊進入室內按編號就座,保持室內肅靜、整潔,不準打鬧、喧嘩,不準在臺上、墻上亂刻亂畫。
三、上實驗課前,教師必須預習實驗內容,明確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驟,掌握基本原理。
四、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解實驗目的、步驟、儀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五、學生要自己動手,親自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認真記錄,實事求是填寫報告,不允許抄襲別人的實驗結果。
六、實驗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如發現跡象應立刻報告教師處理。
七、儀器、藥品和試劑不得濫用和損壞,因違章操作損壞儀器、設備,照價賠償。
八、室內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帶出室外,違者批評教育。不聽勸告者,公開點名批評或罰款。
九、實驗完畢,必須清點儀器,在原處擺放整齊,做好清潔工作,有秩序離室。教室要關好窗,鎖好門,失職造成損失,扣學期貢獻獎或按損失程度,追究事故責任。
篇3:實驗室管理制度多篇
瘦西湖第三小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1、化學危險品應設專用安全柜存放,柜外應有明顯的危險品標志,并加雙鎖保
險,由兩人負責,領用危險品必須按規定執行,以免釀成事故。
2、實驗室供電線路的安裝必須符合實驗教學的需要和安全用電的有關規定,定
期檢查,及時維修。
3、實驗室要做好防火,防暴,防觸電,防中毒,防創傷等工作,要配備滅火機
,砂箱等消防器材及化學實驗急救器材等防護用品。
4、實驗室要采取防盜措施,加強安全保衛工作,非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儀
器保管室內。
5、實驗室工作人員作為實驗室安全防護的當然責任者,應隨時隨地按照本制度
進行檢查,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學校領導要經常督促檢查。
6、任何人不得私自將有毒物品帶出實驗室,違者造成后果應負一切經濟法律責
任。
小學科學實驗室管理制度實驗室管理制度(2)|返回目錄
一、實驗室是教師及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場所,所有教師及學生應自覺維護和遵守實驗室規則。
二、任課教師和實驗員要密切配合實驗室管理人員開展工作。
三、實驗室內所有儀器、設備、實驗用品,未經負責實驗的教師同意,一律不得隨意挪動,儀器、設備外借必須經總務處同意。
四、學生在進行實驗前應按照“實驗指導”教材充分預習和準備,實驗結束后,應按照實驗室教師的要求,規整各類實驗器物和用品。
五、實驗室內所有儀器、設備、實驗用品,不能隨意損壞或丟失,應加以愛護,以保證下次實驗的延續進行,如有損壞,丟失應酌情按價賠償。
六、實驗室是課堂教學場所,不得喧嘩、互相干擾和影響,保證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
七、實驗室應保證整潔、衛生,每次實驗結束后,應有值日學生負責清理和打掃。
八、實驗室應嚴格遵守安全、管理規則,實驗結束后要及時關閉水、電、門窗,并做好實驗記錄。
小學科學實驗室管理制度實驗室管理制度(3)|返回目錄
一、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要專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電、防盜、防塵、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對各類儀器設備要經常維護,及時保養,確保始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二、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要科學管理。儀器、器材等物品都應登記造冊,擺放整齊。實驗儀器、模型、標本、藥品等,要分門別類,定櫥定位,櫥有編號,櫥窗設卡,物卡一致,賬卡相符。室內定期打掃,保持環境整潔美觀。
三、學生進入實驗室要遵守紀律,不追逐打鬧。保持室內安靜和清潔。
四、每次實驗后應及時收拾好有關儀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況記載。每天使用后要關好門窗,切斷電源、水源。
五、借用實驗儀器和器材等要辦理借用手續,用后及時歸還,不得轉借他人,外借須經主管領導批準。
六、實驗前,學生應明確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驗中提醒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后,督促學生整理好實驗儀器,寫好實驗報告。
七、對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儀器、輻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應當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設置警示標志,存放于安全地點,指定專人保管。
八、師生須自覺愛護實驗室內的一切儀器、器材和設施,損壞照價賠償,并作好記載。儀器、器材每學期清查一次,及時做好報損報廢和增添登記工作。